医疗科技新革命?病人按疗效付费
目前的医疗系统是按照治疗进行支付而建造的,只要病人接受了治疗,那么一个优秀的医生和一个庸医都能获得同样的好处。但另一种可供选择的医疗系统是按照最终的疗效而建立的——病人是否有了好转?恢复程度如何?如何进行衡量?最终病人该支付多少钱?
强生、葛兰素史克等制药巨头或“合并”埃博拉疫苗
全球几大制药商打算联手,必要时“合并”各自研发的埃博拉疫苗,力争明年生产上百万支疫苗用于注射。
勇创中国特色“南医MDT模式”
10月18日,在广州花都举办的“第八届"CSCO-南方"肿瘤生物治疗与分子靶向治疗论坛暨第十三届全国肿瘤综合诊疗新进展研讨会”上,国内首家中西医结合肿瘤机构—南方中西医(南医大肿瘤中心)通过大量临床病例向医学界展示了独具特色的中西医结合多学科协作(Multidisciplinary Team,MDT)治疗肿瘤的新诊疗模式。
基因检测行业研究报告:推广策略影响基因公司未来
21世纪经济报道对中国基因检测行业进行了调研。调研报告显示,中国的基因产业远未达到“红海”阶段,各公司现有的实力排位也极不稳定,推广策略将决定基因公司的最终地位。而中国亦将在不知不觉中进入生物经济时代,人们的生活、生产方式势必越来越深地受到基因科技的影响。
走路姿势开心,感觉也会开心
今天早上,你是否埋头耸肩,一副闷闷不乐的样子开始乐新一天的工作?简直糟透了。不过,有新的证据表明,你能通过走路的姿势调节坏心情:像个开心的人一样走路,你也真的变得开心了,发表在《行为疗法和实验精神》(译)杂志上的最新研究如此说到。
FDA:新网络工具助力罕见病研究
我们现在确定的罕见病大约有7000种。不幸的是,尽管在一些方面我们已经取得了进步,但是很多人还是不能得到FDA批准的药物来治疗自己的疾病。因此FDA正在致力于与病人倡导者及其他组织合作,支持罕见病的自然史的研究。目前已经开发了一种在线工具,可让罕见病患者录入症状进展。
Illumina:HiSeq X Ten测序仪
Illumina公司在周一收市后宣布,其第三季度的收入同比增长35%,远远超过华尔街的预期。Jay Flatley表示:“Illumina在第三季度表现出惊人的势头,HiSeq X、NextSeq和MiSeq以及相关耗材的出货情况强劲,导致了创纪录的财务业绩。”
博奥生物荣获中国出生缺陷干预救助基金会颁发的首
9月1日,中国出生缺陷干预救助基金会正式公布了首届中国出生缺陷干预救助基金会科学技术奖获奖名单。博奥生物集团有限公司暨生物芯片北京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凭借在出生缺陷干预领域所做的成就荣获“特殊贡献奖”。颁奖仪式将于9月12日“中国预防出生缺陷日”举行。 中国出生缺陷干预救助基金会科学技术奖是中国出生缺陷干预救助基金会...
不卖胶片卖药片 富士借埃博拉顺利上任
在埃博拉病毒肆虐西非引发的恐惧日甚之时,国际社会似乎不会去向日本富士胶片(Fujifilm)这样的公司寻求帮助。然而,当富士胶片推出的一种抗流感药物被证明或许能被用来抗击埃博拉病毒时,这个制药行业的新手顿时成为全球瞩目的焦点。
华大基因:入选《快公司》2014年度全球最具创
2014年2月10日,美国最具影响力的商业杂志之一——《快公司》(Fast Company)公布了2014年全球最具创新力企业50强的排名,同时也评选出了十大领域中最具创新力10强企业。华大基因位列全球50强第37位,并再次入选年度中国最具创新力企业10强,排名从去年第四名上升至第二。入选的中国10强企业依次为小米科技、华大基因、中国奢侈品牌、海...
【企业】华大基因已获20亿元融资 估值高达10
华大基因有关人士近日对财新记者确认,其子公司深圳华大基因医学有限公司(下称华大医学)已经融资20亿元人民币。这是继2012年底华大基因接受光大控股、红杉资本等创投机构13.98亿元融资后的又一次大额融资。 华大医学的母公司“华大基因”,其实体是深圳华大基因科技有限公司(下称华大基因)。华大基因在2010年成立了华大医学,起初的名称...
中国医生赵红心获贝利-马丁艾滋病防治突出贡献奖
10月22日,“第十五届英国贝利•马丁艾滋病防治突出贡献奖”颁奖仪式在北京地坛医院举行。该奖项创立者马丁•哥顿先生亲自将奖状授予北京地坛医院艾滋病病房主任赵红心女士,她也是今年唯一的获奖者。
基因泰克与NewLink签订癌症免疫疗法合作协
一直以来,基因泰克都以其旺盛的精力而闻名于生物医药产业领域。不久前,在对抗西非埃博拉疫情的战役中,基因泰克就不断加速进行其埃博拉病毒疫苗的研究而受到业界的广泛关注。而现在,基因泰克公司又有新动作。
GSK宣布巨额重组计划
葛兰素史克(GlaxoSmithKline,简称GSK)发起巨额重组努力,包括可能让艾滋病(HIV)药物部门上市,试图在经历一年的腐败指控和疲弱销售后赢回股东的支持。
药明康德涉足临床基因检测服务 与美企合作
美国分子诊断公司Foundation Medicine近日与无锡药明康德生物技术中心,签署合作协议。药明康德将引进Foundation Medicine公司的临床基因检测业务。
鼻内细胞助瘫痪病人恢复行走
38岁的保加利亚男子德里克·菲迪卡因刀伤胸部以下瘫痪,经嗅鞘细胞移植治疗后,能在支架辅助下再次行走驾车,好似重生。而嗅鞘细胞的来源,竟然是鼻子!研究人员称,这一“突破性”治疗为脊柱损伤患者带来希望,脊髓损伤是不治之症将变成历史。
中国科学家衰老研究成果被质疑
数月之前,来自中国的研究人员在《自然》(Nature)杂志上发表的一篇研究论文引起了一场小轰动:他们似乎找到了生物体衰老的原因。而现在由波恩大学领导的一个国际科学家研究小组则对这篇Nature论文中的一个基本假设提出了质疑。
栏目推荐
微驭万物-第二届单 |
第二届中国类器官转 |
第七届上海国际癌症 |
第六届单细胞技术应 |
【直播】大咖独家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