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活动

第六届单细胞技术应用研讨会暨空间组学前沿研讨会
【系列直播】多组学解码,全链条破译生命密码--构建单细胞-时空多组学-精准代谢-高深度蛋白全链条深度挖掘
【直播】解锁蛋白组学临床潜能:多组学驱动的队列研究与精准医学研究
【直播】解析单细胞时空组学,破译生命空间微密码 —— 从时空组学技术前沿到实战案例

专家访谈

《转》访欧易生物总经理张志明:持续逆势快速增长!破解科研服务"不可能三角"的硬核逻辑
《转》访菲鹏数辉马步勇教授|AI与分子模拟引领生物医药创新,“构象选择机制”开辟药物动态设计新纪元
《转》访无锡市第九人民医院科教科主任赵刚
《转》访Olink亚太副总裁Andrea Ballagi博士:新一代蛋白组学如何加速精准医疗新进程
【我的2022】瑞普基因首席技术官王涛:发挥BT+AI双引擎特色优势,推进AI技术在精准医疗领域的临床落地
【我的2022】佰诺全景创始人焦磊:降低使用成本和难度,推动全景病理技术在中国的临床转化落地
【我的2022】墨卓生物创始人兼COO刘寒:日日精进,久久为功,把一个好的单细胞中国解决方案带给客户
【我的2022】迈杰医学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张亚飞:数智化赋能商业模式转型,为客户提供更优质的伴随诊断整体解决方案
【我的2022】深圳绘云生物总经理林景超:专注慢病早筛类临床质谱检测产品,从临床痛点出发,为临床医学检验解决更多难题
【我的2022】艾吉泰康联合创始人屈武斌:对技术精雕细琢,以客户应用场景为核心,用特色服务提供基因捕获整体解决方案
【我的2022】恩泽康泰联合创始人李志:开放与合作,深耕外泌体技术开发与临床转化,为创新药研发提供坚实的肩膀!
【我的2022】迈迪安生命科学部门市场总监Liyan Pang:持续拓展颠覆性分子诊断原料,为体外诊断行业提供创新型解决方案

找到约54776条结果 (用时0.1656秒)

【Cell子刊】帕金森病与碱基切除修复机制之间究竟有怎样的联系?科学家通过实验告诉你答案

2021-09-22

帕金森病,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病变。这种病在老年人群体中较为多见,它的临床表现主要包括:静止性震颤、运动迟缓、肌强直、姿势步态障碍,同时患者可伴有抑郁、便秘和睡眠障碍等非运动性症状。 帕金森病的诊断主要依靠病史、临床症状以及体征,一般的辅助检查多无异常改变,药物治疗是帕金森病最主要的治疗手段,左旋多巴治疗剂仍然是最有效的药物,手术治疗是药物治疗的一种有效的补充,康复治疗、心理...

【重磅】新冠疫苗对德尔塔病毒保护作用有多大?美国疾控中心给出了答案:未接种人群的死亡率是接种人群的11倍!

2021-09-22

当地时间7日,世卫组织发布新冠肺炎每周流行病学报告,上周(8月30日至9月5日)全球新冠肺炎新增确诊病例超过447万例,除美洲区域新增病例数量增加,其他区域新增病例均出现下降。新增死亡病例近6.8万例,数量与前一周相近。 美洲区域和欧洲区域上周新增死亡病例显著增加,其他区域新增死亡病例均出现下降。上周上报病例最多的五个国家分别是美国、印度、英国、伊朗和巴西,目前已有...

【柳叶刀子刊】准确率88%!刷脸就能快速识别128种遗传疾病?这不是“天方夜谭”,新儿童遗传综合征评估模型做到了

2021-09-22

美国华盛顿国立儿童医院的研究人员开发了一种新的生物特征分析工具,可以通过观察儿童的面部特征来筛查128种基因疾病。虽然该工具尚未被批准用于患者护理,但它已获得MGeneRx的许可,以寻求监管部门的批准和商业化,将其用作诊断和筛查工具。 研究人员本月早些时候在《The Lancet Digital Health》发表了题为“Development and evalua...

【柳叶刀子刊】低剂量CT筛查肺癌真的能有效降低死亡率吗?英国科学家通过实验带你揭晓答案!

2021-09-22

肺癌是一种呼吸系统疾病。肺和支气管肿瘤有原发性和转移性。原发肿瘤以恶性多见,常见支气管上皮细胞的支气管肺癌,少见者为肉瘤;原发性良性肿瘤较常见者为腺瘤和错构瘤。其次,全身脏器的恶性肿瘤发展到晚期都有可能转移到肺。 肺癌的现代外科治疗原则是:争取及早进行手术,对中晚期肺癌的患者,可先行化疗和放疗,大肿瘤病灶缩小后再择期手术,或者是先做手术在进行化疗或者放疗。 ...

【PNAS】如何让肠癌患者得到更有效治疗?科学家发现通过激活一种蛋白物质能够大幅提升药物的作用!

2021-09-22

肠癌,俗称“大肠癌”,通常是指结直肠癌,它是发生在直肠和结肠的癌症的统称。肠癌是我国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该病的具体病因目前尚未完全明确,可能与遗传、基因、生活方式、饮食习惯、肠道慢性炎症等有关。患者往往可出现排便习惯与粪便性状改变、腹痛、腹部肿块、贫血、消瘦等症状。在英国,肠癌患者也为数不少,它是英国第四大常见癌症,每年有超过4.2万人被诊断出患有肠癌。肠癌也是第二大癌症杀手,英国每年有1...

【Science】后疫情时代,“零病毒”国家一旦开放,病毒还能得到遏制吗?

2021-09-22

在遏制新冠蔓延方面最成功的一些国家正在寻找途径,这些途径可以帮助它们谨慎地降低保护它们的壁垒,同时最大限度地较少新冠病毒在该地区蔓延的风险。 中国、澳大利亚、新西兰、新加坡和台湾在去年都关闭了它们的边境,并且迫使少数已被批准进入它们境内的人进入指定的酒店遵从严格的隔离要求。在这些地区的内部,他们利用封锁措施和其他限制手段,提前就消除了疫情蔓延的风险。因此,居民大部分...

【Nature子刊】基因疗法竟然能够缓解癌症和痴呆症?科学家的这项发现带你揭开奥秘!

2021-09-22

近日,谢菲尔德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了一种新的基因治疗途径,揭示了一种帮助我们的基因组保持健康的重要调节机制。这一途径能够保护我们免受癌症、痴呆症等威胁生命、缩短寿命的严重疾病的侵袭。 癌症和神经退化疾病是目前影响人类生命、致命的两类疾病,它们构成了同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而这个共同问题就是关于基因组损伤的问题:在这两类疾病中,一种是由于基因组损伤从而导致的细胞增殖失控造...

【Science】癌细胞还有什么狡猾的手段来逃脱免疫系统?科学家带你一探究竟!

2021-09-22

数百种与癌症相关的基因在致病过程中所起的作用与科学家预期的不同。人们早就知道所谓的肿瘤抑制基因可以阻止细胞生长,防止癌细胞扩散。然而,科学家们相信,如果这些基因发生突变就会促使肿瘤肆无忌惮地生长。 现在,霍华德休斯医学研究所研究员StephenElledge的团队发现了许多这些有缺陷基因的一个意想不到的新作用,通过实验,他们发现100多个突变的肿瘤抑制基因可以阻止免...

【Science子刊】日本人的祖先到底是谁?DNA分析揭秘答案!

2021-09-22

日本在过去的三千年里经历了快速的转变,首先是觅食时代,后到种稻时代,最终到国家的形成。这个国家之所以可以长期生存,一个假设是:日本大陆人口的双重祖先来自本土绳纹狩猎、采集、渔民和随后的弥生农民。然而,农业移民和随后的社会文化变化对他们的基因组的影响依旧是一个未解之谜。最近,科学家对这个问题展开了深入的探讨、试验...... 一项可追溯到数千年前的关于古代DNA的分析...

【Nature热议】新冠病毒愈演愈烈,然而疫苗的保护效力却在逐渐削弱,我们该怎么办?

2021-09-22

六个月前,Miles Davenport和他的同事做了一个大胆的预测。根据已发表的疫苗试验和其他数据来源的结果,他们估计,接种COVID-19疫苗的人每108天左右会失去大约一半的防御抗体。因此,最初能对轻症病例提供90%保护的疫苗,在6或7个月后可能只有70%的有效。 澳大利亚悉尼新南威尔士大学的计算免疫学家Davenport说:“当时感觉有点孤立无援。”但总的来...

【热议】更统一、准确的基因检测如何实现? 震惊!两家顶尖基因检测公司给同一批癌症患者做了液体活检,结果竟然大不相同

2021-09-21

在当下液体活检风头正盛的时候,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的两位研究人员曾在《JAMA Oncology》杂志上发表研究指出,不同机构进行的检测得到的结果差异非常大,两家权威机构同时检测的40名患者样本中,除去6例检测结果被认为无效的外,其余34例中检测结果完全一致的只有12例。 在这项研究中,“接受考验”的两家机构分别是Guardant Health和Personal ...

【JAMA子刊】3.9万剂接种基于mRNA新冠疫苗的大规模研究告诉你答案:接种新冠疫苗的过敏反应多吗?可以治疗吗?

2021-09-20

据报道,美国曾出现首例接种Pfizer新冠疫苗严重过敏反应。阿拉斯加州同一家医院的两名医护人员均在接种Pfizer新冠疫苗后接受急救。 在巴莱特地区医院注射Pfizer疫苗的一名医护人员,接种10分钟后出现严重过敏,面部和身上出现皮疹,呼吸急促且心跳加快。医院急诊部主任称,此人接受了标准的过敏治疗,但其症状出现反复,并被送入重症监护室观察...

【研究】肠道菌群失衡的人,容易得肠癌?

2021-09-18

昨天发表在《Cell Host & Microbe》期刊上,名为“Genomic and functional characterization of a mucosal symbiont involved in early-stage colorectal cancer”的一项研究报告称,肠道生物群中某些细菌的增加表明结肠息肉癌变的可能性更大。 ...

共济未来,驱动新生,2021医药行业盛会即将启幕!

2021-09-18

9月18日上午,2021上海国际生物医药产业周新闻通气会在沪召开,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副主任刘平出席并介绍了产业周背景情况,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生物医药产业处处长李甲介绍了开幕式及同期活动安排,各同期活动主办方代表参加了通气会,并回答记者提问。 “2021上海国际生物医药产业周”以“共济未来,驱动新生”为主题,由上海市生物医药产业发展领导小组作为指导单位...

【研究】以蔬菜为主的饮食使肠胃胀气增加,这表明了什么?

2021-09-18

该研究团队将研究成果发表在《Nutrients》期刊,一篇题目为为 ’’Differential Effects of Western and Mediterranean-Type Diets on Gut Microbiota: A Metagenomics and Metabolomics Approach’’的论文中: 隶属于西班牙多家机构的一组...

【研究】炎症性肠病究竟是怎么来的?人类细胞发育图谱将是全人类的福利!

2021-09-18

许多疾病起源于人类的早期发展时期,近日,《自然》杂志上刊登的两篇论文透露了人类细胞图谱(HCA)联盟的研究人员如何推进对这一问题的理解。全球人类细胞图谱计划正在绘制人体的每一种细胞类型,以转变我们对生物学、感染和疾病的认识。 一项新的大规模研究绘制了人类肠道细胞从早期发育到成年的图谱,创建了迄今为止最全面的肠道细胞图谱。这表明克罗恩病可能是由于细胞发育过程中克罗恩病...

【重磅】911事件警钟长鸣,消防员战士们不仅要防火,更要防癌!

2021-09-18

这项研究发表于《Occupational & Environmental Medicine》期刊,论文名为“World Trade Center firefighters 13% more likely to develop cancer than those not working at site of 9/11 attacks”。 研究人员...

会议通知 | 10x Genomics 邀您共赴第三届上海国际癌症大会

2021-09-18

大会背景 近一年多的新冠疫情,对各行各业造成了巨大的影响与冲击,虽然疫情在国内已基本得到控制,但是目前来看,我们需要做好与新冠病毒长期共存的准备。在防疫抗疫的同时,也要重视恶性肿瘤等重大疾病的诊疗。 肿瘤发生与发展是一个多因子诱导的复杂过程,探索其机理是有效防治的关键所在,也一直是医学研究的重点和难点。近年来,随着肿瘤基础与临床研究领...

【研究】科学界著名奖项的评选中性别差距依然存在,但正在缩小!

2021-09-18

根据一项对过去20年颁发的141项顶级科学奖的分析,女性在获得著名国际奖项中所占的比例正在上升,但仍落后于女性担任教授职位的比例。 贝鲁特美国大学(American University of Beirut)的信息科学家Lokman Meho研究了女性在教授职位上的成就是否转化为了她们工作上应得的荣誉。该研究论文发表在《Quantitat...

【Genome Medicine】迄今为止首个将肠道微生物数据用于类风湿性关节炎的预后研究,有望成为未来治疗的关键!

2021-09-18

梅奥诊所(Mayo Clinic)个体化医学中心的一项新研究表明,RA患者在病程中是否会有所改善的一个重要指标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他们的肠道。 这项研究发表在《Genome Medicine》上,论文名为“Gut microbial determinants of clinically important improvement in patients wit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