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转化医学是什么?
推荐活动



专家访谈
找到约54742条结果 (用时0.1656秒)
重磅!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王自强、韩俊宏最新研究揭秘促进肿瘤早期肝转移的潜在机制
3月6日,四川大学王自强及韩俊宏在《Signal Transduction and Targeted Therapy》在线发表题为“Colorectal cancer-derived extracellular vesicles induce liver premetastatic immunosuppressive niche formation to promote tumor earl...
细菌对抗癌症!哥伦比亚大学设计工程细菌促进抗肿瘤免疫
近日,哥伦比亚大学的研究人员在Science Advances上发表了题为“Chemokines expressed by engineered bacteria recruit and orchestrate antitumor immunity”的研究。该研究将癌症免疫学的发现与复杂的基因工程结合起来,创造了一种针对肿瘤的“细菌自杀小队”,吸引宿主自身的免疫细胞来摧毁癌症。这项新研究标志着非致...
重磅发布|新“标”尺,见“微”来——慧算基因基于BF marker甲基化的实体瘤MRD检测
导航 ● ctDNA甲基化检测背景介绍 ● ctDNA甲基化-MRD相关临床研究 ● 慧算独家:BF Marker甲基化-MRD产品方案 ● 慧算MRD产品方案对比 ● 慧算基因及慧算专家工作站 ● 参考文献 ...
美纳里尼邀请您参加首届西南单细胞组学技术应用论坛
大会背景 细胞作为生命最为基本的一个单元概念,是生命活动的基石。单细胞技术可通过极高的分辨率,精准识别每个细胞和细胞群所具有的特征,在单个细胞层面进行研究和分析。2011年,Nature Methods将单细胞测序列为年度值得期待的技术之一;2013年,Science将单细胞测序列为年度最值得关注的六大领域榜首;2017年,与“人类基因组计划”相媲美的“人类细...
百创智造邀请您参加首届西南单细胞组学技术应用论坛
大会背景 细胞作为生命最为基本的一个单元概念,是生命活动的基石。单细胞技术可通过极高的分辨率,精准识别每个细胞和细胞群所具有的特征,在单个细胞层面进行研究和分析。2011年,Nature Methods将单细胞测序列为年度值得期待的技术之一;2013年,Science将单细胞测序列为年度最值得关注的六大领域榜首;2017年,与“人类基因组计划”相媲美的“人类细胞...
墨卓生物邀请您参加首届西南单细胞组学技术应用论坛
大会背景 细胞作为生命最为基本的一个单元概念,是生命活动的基石。单细胞技术可通过极高的分辨率,精准识别每个细胞和细胞群所具有的特征,在单个细胞层面进行研究和分析。2011年,Nature Methods将单细胞测序列为年度值得期待的技术之一;2013年,Science将单细胞测序列为年度最值得关注的六大领域榜首;2017年,与“人类基因组计划”相媲美的“人类细胞...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超45万人研究——揭示肠道微生物群与癌症之间的因果关系
近日,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的朱红和Zhao Shushan在BMC Medicine上合作发表了题为“Causal relationship between gut microbiota and cancers: a two-sample Mendelian randomisation study”的研究。该研究试图阐明肠道微生物群在癌症发展中的作用,最终帮助开发新的治疗策略,如益生菌治疗、饮食调...
【Neurology】9万人研究显示,经典降糖药有助于降低痴呆风险:使用吡格列酮治疗2型糖尿病可降低16%的痴呆风险
糖尿病患者更容易患上AD 01 原因何在?简言之,这两种疾病均部分是由胰岛素抵抗引起的。胰岛素抵抗是2型糖尿病的特征之一,而大脑中的胰岛素抵抗会导致AD以及其他神经退行性疾病——一般认为,AD是由淀粉样蛋白β和tau蛋白质数量异常引起的:当其中一种或两种蛋白质在大脑中积聚,就会形成斑块和缠结,抑制神经元连接,进而损伤大脑功能。 研究人...
【邀请函】转化医学的关键对话-科学空间”丹纳赫生命科学系列前沿对话峰会第一季,大咖云集,诚邀您的参与!
生命科学领域和生命健康产业,从创新药物到精准诊疗,从合成生物学到类器官研究应用,百花齐放,热点频出,也是国家近年来最为重视的发展领域,更是实现健康中国2030的重要保证之一。生命科学领域是体现学科高度交叉融合的典型学科,也是目前我国在国际上最有影响力的学科领域, 最有可能实现从跟跑转为并跑、领跑的领域。生命科学创新研究和医药产业化已成为我国重要软实力。 在此背景...
师从施一公,发表13篇CNS!这位90后为何这么牛
迎接“结构生物学的终极挑战” 01 2013年秋季学期开学后,万蕊雪正式成为施一公的直博研究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她致力于结构生物学领域的剪接体研究。 所谓结构生物学,就是用晶体衍射、核磁共振波谱学、冷冻电镜技术等物理学方法,辅之以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方法,从分子乃至原子分辨率的水平上揭示细胞内的蛋白质、核酸、多糖等生物大分子的三维结...
直击早期三阴乳腺癌临床痛点,首个个体化精准治疗TNBC项目正在进行中
乳腺癌是全球女性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虽然近年来治愈率得到了较大幅度的提高,但仍有30~40%的病人,尤其是三阴乳腺癌病人,可能会在术后出现复发转移。临床医生经常面对患者的询问:“我能不能被治愈?”“我的复发风险有多大?”“我还能活多久?” 针对乳腺癌中最为凶险的三阴乳腺癌,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逸仙乳腺肿瘤医院的刘强教授在最近的学术会议上所作的专题报告详尽阐述了《直击临床痛点...
【柳叶刀子刊】这种癌症或可免除手术?中山大学徐瑞华、王峰、陈功等最新研究发布!
近日,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徐瑞华、王峰、陈功消化系统肿瘤团队在柳叶刀子刊《The Lancet Gastroenterology & Hepatology》在线发表了信迪利单抗用于错配修复缺陷的局部晚期直肠癌新辅助治疗的II期临床研究结果。该研究发现在错配修复缺陷(dMMR)或高度微卫星不稳定(MSI-H)局部晚期直肠癌中,通过程序性死亡蛋白-1(Programmed Death-1,PD-...
运动能直接对抗乳腺癌!研究发现运动中释放的因子抑制了乳腺癌细胞内的信号传递
人们普遍认为锻炼有益于一个人的整体健康,然而最近发表的一篇论文发现,肌肉收缩和乳腺癌发病率之间存在直接联系。 近日,德克萨斯农工大学(Texas A&M)的研究人员发表在Frontiers in Physiology上的一项题为“Myokines derived from contracting skeletal muscle suppress anabolism in MCF7 b...
神药“阿司匹林”为何能防癌?蒋晖等人揭示阿司匹林促进DNA修复新机制
近日,蒋晖等人在《Cell Research》期刊发表了研究论文,研究表明,阿司匹林除了其广为人知的抗炎作用外,还具有良好的对抗辐射的作用,通过对组蛋白H4K16的乙酰化,增强了染色质解压缩,从而增强DNA损伤部位招募修复因子进行同源重组修复。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422-023-00783-6 相关研究...
吃鱼为什么会变聪明?浙大成果登《科学》,打开Omega-3鱼油受体“盲盒”
在人类的生长发育中,需要大量的营养物质,有的能在体内合成,而有的则需要体外补给。Omega-3脂肪酸就是一类人体不能合成、却对身体十分有益的营养物质——Omega-3脂肪酸是参与人体合成各种荷尔蒙及内生性物质的必要的营养素,具有促进心血管健全,解除关节酸疼不适,降低血糖、预防糖尿病和增进专注力等作用。人体自身无法合成Omega-3脂肪酸,需要依靠摄入深海鱼类、奇亚籽、亚麻籽、海藻等食物来补充...
华南理工联手中科大!高平、钟秀颖、张华凤等最新研究发现线粒体定位的cGAS抑制铁死亡促进癌症进展
近日,发表在《Cell Research》上的一篇论文“Mitochondria-localized cGAS suppresses ferroptosis to promote cancer progression”,报告了促进线粒体相关的cGAS(环GMP-AMP合酶)信号可以阻断铁死亡,以支持癌症进展,而与信号接头STING(干扰素基因刺激物)的下游激活无关。 ...
诚挚邀约!中国工程科技论坛第十二届中国分子诊断技术大会邀您3月论道武汉!
时间:2023年3月25-26日 地址:武汉光谷希尔顿酒店(武汉市洪山区东湖新技术开发区春和路9号) 2023年3月25-26日,由中国工程院、清华大学、生物芯片北京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主办;中国工程院医药卫生学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湖北省医学生物免疫学会、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生物芯片分会承办的“中国工程科技论坛第十二届中国...
融资丨司羿智能完成近亿元A轮融资,国生资本领投,道远资本跟投
近日,国内软体康复机器人头雁司羿智能宣布完成近亿元的A轮融资。本轮由国生资本领投,原投资方道远资本继续跟投。所募集资金将用于加速司羿智能在神经康复领域一体化解决方案的创新研发以及打造数字化康复服务平台。 司羿智能成立于2017年,是专注于为医院、社区和家庭提供专业康复的智能化产品和创新性服务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公司致力于攻克康复机器人领域的核心技术,通过对康复产业的智能化改造以...
复旦大学王勇波团队揭示RNA剪接因子缺失在肺癌中的促癌功能与干预策略
近日,复旦大学基础医学院王勇波组与中国科学院上海营养与健康研究所王泽峰组的合作在《Cancer Research》发表了研究论文。研究揭示了剪接因子异变在肺癌中的促癌功能与机制,促进了对肺癌发病新机理的认识,并为肺癌提供了潜在的治疗新策略。 https://aacrjournals.org/cancerres/article-abstract/doi/10.1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