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活动

第七届上海国际癌症大会
第六届单细胞技术应用研讨会暨空间组学前沿研讨会

专家访谈

《转》访欧易生物总经理张志明:持续逆势快速增长!破解科研服务"不可能三角"的硬核逻辑
《转》访菲鹏数辉马步勇教授|AI与分子模拟引领生物医药创新,“构象选择机制”开辟药物动态设计新纪元
《转》访无锡市第九人民医院科教科主任赵刚
《转》访Olink亚太副总裁Andrea Ballagi博士:新一代蛋白组学如何加速精准医疗新进程
【我的2022】瑞普基因首席技术官王涛:发挥BT+AI双引擎特色优势,推进AI技术在精准医疗领域的临床落地
【我的2022】佰诺全景创始人焦磊:降低使用成本和难度,推动全景病理技术在中国的临床转化落地
【我的2022】墨卓生物创始人兼COO刘寒:日日精进,久久为功,把一个好的单细胞中国解决方案带给客户
【我的2022】迈杰医学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张亚飞:数智化赋能商业模式转型,为客户提供更优质的伴随诊断整体解决方案
【我的2022】深圳绘云生物总经理林景超:专注慢病早筛类临床质谱检测产品,从临床痛点出发,为临床医学检验解决更多难题
【我的2022】艾吉泰康联合创始人屈武斌:对技术精雕细琢,以客户应用场景为核心,用特色服务提供基因捕获整体解决方案
【我的2022】恩泽康泰联合创始人李志:开放与合作,深耕外泌体技术开发与临床转化,为创新药研发提供坚实的肩膀!
【我的2022】迈迪安生命科学部门市场总监Liyan Pang:持续拓展颠覆性分子诊断原料,为体外诊断行业提供创新型解决方案

找到约54615条结果 (用时0.1656秒)

Lancet:显著降低乳腺癌死亡率的药物

1970-01-01

     最近,在超过30000名女性中开展的一项大型研究表明,一类称为芳香化酶抑制剂的药物,可显著降低最常见乳腺癌类型患病绝经后妇女的死亡风险。   这项研究强调了芳香化酶抑制剂在雌激素受体(ER)阳性乳腺癌治疗中的重要性,并指出,与较旧的激素治疗他莫昔芬相比,它们能够更加显著地降低死亡风险。   这...

专访陈捷凯研究员:提高实验有效性,无往而不利

1970-01-01

   改变命运从来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对细胞来说也是如此。将体细胞重编程为多能干细胞,需要唤醒原本受到压制的多能性网络,克服体细胞方面的重重阻碍。正因如此,目前iPS重编程的效率还比较低,大多数细胞仍然不会执行多能性程序。 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GIBH)的裴端卿和陈捷凯研究组日前在Nature Cell Biology杂志上发表文章指出,癌基...

黄岩谊、汤富酬组开发新的单细胞转录组测序法

1970-01-01

   北京大学生物动态光学成像中心(Biodynamic Optical Imaging Center, BIOPIC)是北京大学于2010年成立的一个跨学科合作实体研究中心。中心的目标是发展和利用最先进的生物成像与基因测序手段,在分子和细胞水平上进行生命科学与医学基础研究。中心配备了界一流的研究设备和条件,有重点地发展最新的生物成像和测序技术。 ...

癌细胞迁移分析:偏向虎山行

1970-01-01

   癌症,真是一个沉重的话题,而肿瘤转移,更是让人谈虎色变。如今,许多研究人员都试图理清肿瘤转移的分子机制。在这一期的《BioTechniques》杂志上,Sarah Webb博士介绍了人们在研究癌细胞迁移时所用的工具。 细胞迁移是个复杂的过程,意味着细胞摆脱束缚,在生物体内移动,并侵入新的组织。然而,癌细胞迁移的研究,还面临着独特的挑战。肿瘤是个异质性的群体,...

重大进展:阿尔茨海默症治疗迎来曙光

1970-01-01

   阿尔茨海默症的药物研发就像是临床试验的百慕大,近二十年来已经有一百二十多项临床试验在此折戟沉沙。寥寥几个得到批准的治疗药物只能暂时缓解疾病症状(比如失忆),没有任何一种药物能够阻断疾病的进程。 令人欣慰的是,全球阿尔茨海默科学家年会日前传来了好消息,两项备受瞩目的临床试验获得了激动人心的结果。 大脑中累积β淀粉样蛋白是阿尔茨海默症...

Cell子刊:切断白血病的“后路”

1970-01-01

   最近,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医学院进行的一项研究,揭示一个蛋白质(以前是未知的)在急性髓系白血病(AML)发展和进展中的关键作用,AML是一种快速生长且极难治疗的血癌。 这一研究发现,切断肿瘤细胞与附近满足其生长的细胞因子之间的链接,可为更好的治疗白血病及其他癌症提供一个新的靶点,相关研究结果发表于七月二十三日的《Cell Stem Cell》...

权威期刊:阻止肝癌进展的新方法

1970-01-01

   肝癌,是全球癌症相关死亡的第三大原因。最近,美国Sanford Burnham Prebys医学研究所(SBP)、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和泰国Chulabhorn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发现,阻断一个重要免疫受体(淋巴毒素β受体,LTβR)的活性,可降低肝癌的进展。相关研究结果,发表七月二十三日的国际权威学术期刊《Gut》,可能为肝癌带来新的治疗策略。 ...

专访:漫漫科研路,唯有热爱与专注同行

1970-01-01

   科研有时候是很枯燥的,但是对有些人来说,长期面对同一个需要解答的问题并不是煎熬。对他们而言这意味着无数次令人沉浸其中的尝试,执行idea的畅快,以及获得收获的欣喜。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GIBH)的一组研究人员就是这样,在自己的科研领域用热爱与专注浇灌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踏实走着自己的漫漫科研路。 裴端卿课题组多年来在体细胞重编程...

中科院Cell子刊发表HIV研究新成果

1970-01-01

           艾滋病在世界范围内广泛传播,严重威胁着人类健康和社会发展,一直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近十年来HIV的治疗和预防已经取得了巨大的进步,HIV携带者的寿命大大延长,新HIV感染者已经从2002年的三百三十万减少到了2012年的两百三十万。但人们仍未找到治愈这种疾病的有效途径,也没有开发出相应的疫...

中大长江学者发表肿瘤研究新成果

1970-01-01

   骨肉瘤也叫成骨肉瘤,是较常见的发生在20岁以下的青少年或儿童中的一种恶性骨肿瘤,在小儿骨恶性肿瘤中最多见,约为小儿肿瘤的5%。目前,原发性非转移骨肉瘤患者的五年总体生存率是75%到77%,而转移性骨肉瘤的五年总生存率则不到20%。尽管现在有多种治疗方法,但是,患者的肿瘤转移和复发,仍然提出了一个艰巨的挑战。因此,为骨肉瘤患者寻找新的治疗策略,是必需而紧迫...

张锋参与Cell发布CRISPR重要新成果

1970-01-01

一直以来研究人员都无法在哺乳动物细胞中实现高通量的靶向基因编辑,CRISPR-Cas9系统的应用标志着遗传筛查一个重大的突破。   现在,来自哈佛-麻省理工Broad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将这一筛查技术应用于小鼠骨髓源性树突状细胞,研究了PAMPs触发的免疫反应的调控机制。通过综合分析基因敲除结果及蛋白质和mRNA表达改变,他们利用CRISPR筛查以...

《Immunity》2014年度论文

1970-01-01

  Immunity杂志是Cell出版社旗下1994年创刊的一份免疫学期刊,在同类期刊中的影响因子排在前十(2014年影响因子为21.561),是国际上著名的免疫学杂志,近期这份杂志公布了上年度的最佳论文,值得一看(以下为节选内容)。   Tumor-Associated Macrophages: From Mechanisms to Therapy ...

Cell:利用CRISPR-Cas9绘制广泛天然免疫网络图谱

1970-01-01

   来自哈佛-麻省理工Broad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将CRISPR-Cas9筛查技术应用于小鼠骨髓源性树突状细胞,研究了PAMPs触发的免疫反应的调控机制。通过综合分析基因敲除结果及蛋白质和mRNA表达改变,他们利用CRISPR筛查以前所未有的分辨率剖析了免疫调控网络。这一重要的成果发布在7月16日的《细胞》(Cell)杂志上。 随后,研究人员基于它...

我国首个口腔干细胞库落成

2015-07-27

  7月25日,我国首个口腔干细胞库落成典礼在京举行。据介绍,该干细胞库也是世界上首个通过GMP认证的口腔干细胞库。   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牙医学院口腔分子生物系主任施松涛教授介绍,口腔干细胞从儿童个体乳牙或后期生长的智齿中获取,相较于当前应用成熟广泛的血液干细胞,其具有提取容易、细胞量大、活性高、排异作用小、可用于组织再生等优势。...

阿里医疗云:主攻个人健康、医疗机构、公共卫生

2015-07-27

         7月22日,首届阿里云分享日暨云栖大会北京峰会召开。会上,阿里云医疗业务总监付长友分享了阿里医疗云近期的战略规划。   付长友表示,DT时代已经来临,云计算已经成为互联网医疗生态的服务者。(IT指的是信息技术,而DT是指Data Technology,意即数据科技。)   阿里云第一次正式宣布推出医疗云,是在今年6月初召开的“2015中华医院信息网络大会...

深圳医生尝试基因编辑治艾滋 获1289万国家经费

2015-07-27

  深圳市医疗卫生科研水平又有了新的突破。25日,深圳市儿童医院新生儿科主任付雪梅的“863”计划课题“CRISPR/Cas9核酸酶靶向修饰治疗艾滋病”项目正式启动,该项目获得了国家1289万元的课题经费,也是深圳卫生系统首个以课题负责人立项的“863”计划课题。据悉,付雪梅的课题将尝试用基因编辑的方式,切断HIV病毒通道来攻克艾滋病治疗这一世界难题。 ...

华大基因汪建回应CEO辞职

1970-01-01

近日,“粤创粤新”广东创新驱动发展采风团到访深圳,华大基因董事长汪建就此前华大基因集团执行总裁王俊辞职作出回应,称王俊辞去CEO职务,是希望能够从事更加跨越的前瞻性工作,具体内容将围绕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展开。 “王俊是一个绝顶聪明的人,他希望华大在目前各项工作都是走入了产业常规化的时候,能有一个更加跨越、轰动式的突破……照他(王俊)的话说,在这个(基因测序)道路上...

科学证明,无线设备确实与癌症有关

1970-01-01

近日, 有研究发现, 由无线设备的辐射所引起的代谢失衡, 与许多的疾病风险相关, 例如, 多种神经退行性疾病和癌症。发表在Electromagnetic Biology and Medicine 杂志上,标题为"  Oxidative Mechanisms of Biological Activity of Low-intensity Radiofrequency Radiat...

诺华抗癌药获FDA加速批准 用于局部晚期基底细胞癌

1970-01-01

  瑞士制药巨头诺华(Novartis)抗癌管线近日在监管方面收获喜讯,FDA加速批准Odomzo(sonidegib,200mg)用于经手术或放射治疗后病情复发、以及不适合这2种治疗方案的局部晚期基底细胞癌(laBCC)成人患者。此前,Odomzo已于今年6月30日获瑞士批准,并于6月25日获得欧盟CHMP建议批准的积极意见。   基...

【综述】CAR-T和TCR-T的应用前景和挑战

1970-01-01

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技术(CART)以及T细胞受体(TCR)嵌合型T细胞(TCR-T)作为当前过继性细胞回输治疗ACT技术两大最新的免疫细胞技术,因其能够表达特异性受体靶向识别特异性的细胞如肿瘤细胞,受到广泛的关注和研究,从最开始的基础免疫研究转变为临床应用。基于合成生物学,免疫学,遗传改造技术,使得合成改造的特异性功能加强版的T细胞成为可能。CD19抗原特异性CAR-T 细胞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