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活动

第六届单细胞技术应用研讨会暨空间组学前沿研讨会
【系列直播】多组学解码,全链条破译生命密码--构建单细胞-时空多组学-精准代谢-高深度蛋白全链条深度挖掘
【直播】解锁蛋白组学临床潜能:多组学驱动的队列研究与精准医学研究
【直播】解析单细胞时空组学,破译生命空间微密码 —— 从时空组学技术前沿到实战案例

专家访谈

《转》访欧易生物总经理张志明:持续逆势快速增长!破解科研服务"不可能三角"的硬核逻辑
《转》访菲鹏数辉马步勇教授|AI与分子模拟引领生物医药创新,“构象选择机制”开辟药物动态设计新纪元
《转》访无锡市第九人民医院科教科主任赵刚
《转》访Olink亚太副总裁Andrea Ballagi博士:新一代蛋白组学如何加速精准医疗新进程
【我的2022】瑞普基因首席技术官王涛:发挥BT+AI双引擎特色优势,推进AI技术在精准医疗领域的临床落地
【我的2022】佰诺全景创始人焦磊:降低使用成本和难度,推动全景病理技术在中国的临床转化落地
【我的2022】墨卓生物创始人兼COO刘寒:日日精进,久久为功,把一个好的单细胞中国解决方案带给客户
【我的2022】迈杰医学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张亚飞:数智化赋能商业模式转型,为客户提供更优质的伴随诊断整体解决方案
【我的2022】深圳绘云生物总经理林景超:专注慢病早筛类临床质谱检测产品,从临床痛点出发,为临床医学检验解决更多难题
【我的2022】艾吉泰康联合创始人屈武斌:对技术精雕细琢,以客户应用场景为核心,用特色服务提供基因捕获整体解决方案
【我的2022】恩泽康泰联合创始人李志:开放与合作,深耕外泌体技术开发与临床转化,为创新药研发提供坚实的肩膀!
【我的2022】迈迪安生命科学部门市场总监Liyan Pang:持续拓展颠覆性分子诊断原料,为体外诊断行业提供创新型解决方案

找到约54782条结果 (用时0.1656秒)

Pathway genomics推出第一款针对早期癌症检测的活检实验

2015-09-22

  虽然液体活检研究项目德负责人已经表示,他们正在等待该技术在为确诊患者中癌症检测能力的证明,包括其临床灵敏性,没有较高的误报率等,Pathway相信,它的平台能够有能力满足一定的阈值检测要求。   然而,该公司还没有发布其检测的科学数据,而这部分通常是人们最感兴趣的,并且个人可以通过他们的医生或者Pathway的网站直接获得,...

癌症干细胞如何逃命?

2015-09-21

  来自Peter MacCallum癌症中心的研究人员发现了,一种形式的白血病对抗某一突破性疗法的机制,由此提供了一些如何战胜这一致命疾病的重要新线索。他们的研究结果发布在9月14日的《自然》(Nature)杂志上。   急性髓系白血病(AML)干细胞尤其狡诈、精明及具有侵袭性。认识遭受攻击时这些细胞的反应机制,研究人员能够设计出一些...

Nature要览—癌症干细胞是不同的

2015-09-21

  封面故事: 全球树木密度分布图   本期封面是“树之世界”的一个三维图示,是根据关于全球树木密度的一个新地图做出的。您能在图上看到的区域和国家有树,其他区域和国家则几乎没有树。此前,我们对全球森林生态系统的认识一直都是来自卫星信息,这种信息可以告诉我们森林的面积有多大。政策制定者和环境科学家在考虑树木在生物多样性的模式中的参与情况、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以及它们对生态系统服务的...

【干货】生物标志物从筛选、确定走向临床应用

2015-09-21

  医学是否能够有效的治疗及治愈癌症直接取决于是否能够在癌症早期阶段对其进行及时的检测。生物标志物作为最直接快速有效的诊断手段,其筛选与获得可在肿瘤诊断、发展、治疗、以及疗效监测等多个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因此,自该概念的提出,就受到了极大的关注,成为研究的热点及重点。   这些生物标志物可以是DNA的甲基化、具有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

癌症精准医学

2015-09-21

  2015年1月20日,美国总统奥巴马(Barack Obama)在国情咨文中首次提出精准医学(precision medicine, PM)计划。奥巴马提到,美国已成功消除脊髓灰质炎并顺利完成人类基因组计划,希望借助精准医学计划,让美国进一步引领医学新时代。   精准医学与癌症精准医学   精准医学是一种在充...

人类进化史:祖先或许更聪明

2015-09-21

  美国《纽约时报》网站9月18日刊登《人类比灵长类祖先聪明多少?》一文,作者为弗朗斯·德瓦尔。全文如下:   上周获悉在南非一个洞穴的深处发现了早期人类的亲属时,我有很多疑问。显然,他们又挖出了一种灵长目动物,但属于哪一类呢?   凭借化石的数量和它们的完整性,被称作“纳勒迪人”(Homo naledi)的这个惊...

暗科技:这家公司绝对会刷新你对基因检测的认识

2015-09-21

尝试过基因检测的健康人一定遇到过这样的情况。 检测报告里写到:“正常人群患XX癌症的概率是7%,你体内有XX突变,患癌症的概率是14%,同时有12%可能秃头。” 你心里一定有个疑问“我到底有没有患癌症?” 当我们谈论基因检测的时候,谈论的其实是DNA检测。我们忽略了RNA,它是基因检测中缺失的重要一环。但是,这一环也...

美国国防部参与,投入7500万的生物黑科技在做什么?

2015-09-21

相传,“药王神”神农氏为了给老百姓消灾祛病,决心尝百草,定药性。神农氏遍尝百草,多次中毒,最终因尝试断肠草而离世。不要以为这种事情只发生在神话里,大名鼎鼎的Barry Marshall干过更“出格”的事情。Marshall为了研究幽门螺旋杆菌的致病性,竟一口气喝下一试管的幽门螺旋杆菌。最终,5天之后,他的目的达到了,差点因此病死。后来,他因为研究幽门螺旋杆菌的贡献,获得了200...

从施一公看科学家当官

2015-09-21

  施一公出任清华大学副校长的消息传出后,在科技界引发一些议论,赞同的人很多,反对者也不少,认为科学家当官不是什么好事。   科学家当官,已经不是什么新闻,近年来就有好几起。去年1月,55岁的中科大校长侯建国院士出任科技部副部长;今年6月末,45岁的量子通讯科学家潘建伟担任中国科大常务副校长;9月初,56岁的物理化学家包信和被任命为复旦大学常务副校长。   科学家当官,到底...

美绘制百万人基因精准医学研究蓝图

2015-09-21

  为了避免一项雄心勃勃的儿童研究项目近日遇到的挫折,由人类遗传学家、医学研究人员和其他专家组成的小组9月17日向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递交了一份蓝图,计划招募100万名美国人进行遗传和健康长期研究。这项持续10年或更长时间的研究将在明年开始招募首批志愿者,该计划或将成为全球最大规模的同类研究项目。   对于NIH主任Franci...

英教授研究称科研数据过量引科学家热议

2015-09-21

  据《自然》报道,英国格拉斯哥大学细胞生物学家Robert Insall教授在《e生命》上发表论文指出,生物医学领域论文数量越来越多,论文的质量及信誉却在下降。   Robert Insall通过采访20位匿名美国资深科学家,对目前利用同行评议系统处理过量研究数据进行了反思。瑞典卡罗林斯卡医学院细胞生物学家Erik Müllers称...

智慧VS智能,中国智慧医院建设何去何从?

2015-09-21

《西湖论健》智慧医院分论坛 在中国智慧医疗的实现进程中,医疗信息化一直是医疗行业的应用和医疗改革的持续稳定推进的主要手段。但是传统的智慧医院系统如HIS、PACS、EMR、LIS 等系统之间集成度低,系统支持综合性临床诊断和决策的能力低下,支持临床科研的能力不尽人意,导致在进一步提升医院运行效率和专业技能的潜力有限。 如果说传统智慧医院就是医院信息化...

2016韩国第九届再生医学和干细胞大会

2015-09-21

时间:2016年3月16-18日 地点:韩国首尔 会议介绍 第九届再生医学和干细胞大会将于2016年3月16-18日在韩国首尔举行,本届会议的主题是“生物医药的下一个大事件”。 干细胞与再生医学研究与应用几乎涉及所有生命科学与生物医药领域,并可带动生命科学、材料科学、计算机控制、生物信息学、临床医疗等多学科的广泛交叉与合作,因此受到世界各国政府关注与大力支...

英科学家申请人类胚胎基因实验许可

2015-09-21

  修改人类胚胎基因的实验由于涉及伦理,长久以来被视为科学界“禁区”,但英国一个研究团队日前公开表示,已向该国监管机构申请将基因组编辑技术用于人类胚胎,以获取科研所需的重要数据。   英国目前不允许出于治疗目的而对人类胚胎实施基因组编辑技术,但如果获得英国人工授精与胚胎学管理局批准,可以利用相关技术从事学术研究。英国弗朗西斯·克里克研究...

新生儿智障基因检测盒年底问世 费用仅有一两百元

1970-01-01

某种新生儿天生智障是由于父母的基因缺陷导致,以前只能通过数千元的基因检测才能筛查,由于价格昂贵过程复杂,导致检出率很低,而现在,最顶尖的经济实用技术已经来到中国。近日,记者从南方医科大学获悉,中美顶尖科学家合作的第一个产品即脆性X染色体综合征检测盒,这将把检测费用降低到一两百元,且可以在孕前进行检测。 近日,“中美联合发育缺陷转化医学中心”广东省国际科技合作基地揭牌...

产前诊断误诊带来5000万美金的罚款,震撼业界!

1970-01-01

2000年,Rhea和Brock结为夫妇,并在2002年生育了一个可爱的儿子。Brock的表妹在接受基因检测后被诊断出患有2号和9号染色体非平衡易位,这位表妹患有严重的癫痫病,具有反社会倾向,身材肥胖并且只能坐在轮椅上。得知表妹的情况后,Brock也做了基因检测,虽然他本人没有出现异常症状,但检测结果显示Brock也有平衡染色体易位的问题。 一再地小心 ...

【干货】卵巢癌常用的肿瘤标志物

2015-09-19

  卵巢癌死亡率在女性所有肿瘤死亡率中居第5位,妇科肿瘤中居首位。与乳腺癌不同,卵巢癌早期缺乏明显症状和有效筛查,生存率低。   卵巢癌的肿瘤标志物根据其组织病理类型可分为多种亚型,其中上皮来源性肿瘤是最为常见的类型,现有肿瘤标志物大多也与卵巢上皮性癌密切相关,如CA125和人类附睾蛋白4(HE4)等。   ...

癌中之王——胰腺癌治疗的转化医学进展

2015-09-19

  胰腺癌因其诊断困难、预后极差、病死率高被称为“癌中之王”,其发病率与病死率的比值达到1∶0.99。目前,胰腺癌手术率极低、放化疗效果不佳、综合治疗预后不理想。随着转化医学模式的发展,一些新的治疗方法逐渐被大家所发现。   基因治疗 癌症基因组图谱分析发现,胰腺癌的一个亚群有非常强的血管生成基因标签,可促进胰腺癌细胞的生长;E47基因...

贝丝-以色列-迪肯尼斯医疗中心获NIH 300万美元资助 寻找心脏疾病新型生物标志物

2015-09-18

  近日,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计划奖励贝丝-以色列-迪肯尼斯医疗中心(Beth Israel Deaconess Medical Center,BIDMC)300万美元,这笔资金将支持BIDMC进行II期研究,即寻找可以用于预测心脏疾病患者预后的新型microRNAs。   这项资助是继2013年NIH资助400万美元的又一项资助计划,截至目前为止,该研究小组已经鉴别出了一系列...

康斯坦丁:基因检测如何让癌症变的可预防?

1970-01-01

癌症离大众并不遥远,我国早就成为癌症高发大国。癌症这一存在于基因深处的恶魔,随着国内环境的日益恶化,正成为大众的梦魇。 虽然现代医学已经发展到一定高度,但始终对癌症束手无策,癌症=死亡已经成为大众共识。从这个角度来看,对付癌症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能够提前预测其发生的可能性,并在患病之前,将其扼杀。而当下唯一能做到这一点的,就是基因检测。从已病到未病,基因检测开启人类进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