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转化医学是什么?
推荐活动



专家访谈
找到约54610条结果 (用时0.1656秒)
Nature:抗氧化剂不防癌,反促癌
德克萨斯大学西南医学中心儿童研究所(CRI)的一个科学家小组获得的一项发现表明,相比正常细胞,癌细胞从抗氧化剂中受益更多,由此对癌症患者服用膳食抗氧化剂提出了担忧。这些研究是在移植人类患者黑色素瘤细胞的特殊小鼠身上完成。以往的研究证实,人类黑色素瘤细胞在这些小鼠体内转移可以预测出它们在患者体内的转移情况。 转移是指癌细胞从原发...
基因检测就像扫雷 提前预知及早防病
“基因检测”这个看上去科技含量很高的字眼只是科学家们关注的领域吗?跟我们的日常生活有关系吗?在博奥颐和健康科学技术北京有限公司总裁王国青看来,每个人都离不开基因检测。 “基因检测就像是帮助身体排雷。首先,通过检测得知身体某处可能存在一个‘雷’,然后,知道这个‘雷’具体在哪里,如何去避免引爆这个‘雷’。”王国青用一个形象的比喻简单...
爱思唯尔因同行评审造假撤销中国9篇论文
据Retraction Watch网站消息,因论文同行评审造假,爱思唯尔出版商撤销旗下5本杂志中的9篇论文,这9篇论文全部来自中国高校或研究机构。 爱思唯尔发出声明称,出版伦理委员会调查发现这9篇论文的同行评审过程被人为操纵,随后爱思唯尔便撤销了这9篇论文。 自2012年来,爱思唯尔因同行评审造假而撤销...
【盘点】全基因组测序助力疾病研究进展
近些年来,随着科技的发展、研究的深入及投资的加大,科学家在其研究中不断开始使用全基因组深度测序技术进行相关的研究,相关的测序技术的应用也加速了研究者的课题研究的深度以及实验结果的可靠性。 全基因组测序技术即是对未知基因组序列的物种进行个体的基因组测序技术,在1986年研究者Renato Dulbecco提出人类基因组定序,全基因组测技术包括提取基因组DNA...
【盘点】癌症个体化治疗研究进展
个体化治疗是当代医学理念重要的发展方向,其核心是充分考虑患者个体的遗传因素、一般状况(如性别、年龄、体重、病理生理特征等)以及同时服用其他治疗药物药物等综合因素,制定针对个体安全、有效、合理的治疗方案等。 进行个体化治疗就是要找到合适的病人,在合适的时间进行合适的治疗。陈志南说,患者的药物代谢存在代谢酶、变异体和受体基因的差异,实现个体化治疗的个性药物及其...
范德堡大学同BioReference实验室合作开展肿瘤测序研究
今日,美国范德堡大学大学医学中心(Vanderbilt University Medical Center)表示,他们将同BioReference实验室合作开展癌症患者肿瘤特性分析研究。 根据多年的合作协议,合作双方将开发出一种针对肿瘤和恶性血液病的新一代测序检测板,并且使其在2016年在临床肿瘤研究中投入使用,这种检测板预计将包含超过300个基因,同时还可以靶向SN...
Science:科学家研发出新型艾滋病疫苗
(HIV的gp120蛋白(棕色三角形结构)结合在CD4受体(灰色手指状结构)表面 自从1984年免疫缺陷病毒(HIV)是造成艾滋病的原因以来,已经有超过100次艾滋病疫苗进入了临床试验阶段,然而皆以失败告终。Robert Gallo在国家癌症研究所工作时在《science》上发表了4篇文章利用严格的数据论证...
清华高宁研究员连发多篇Nature及子刊文章
清华大学生科院的高宁研究员本季度已经在Nature杂志上发表了两项重要成果。日前他又和雷建林教授、Uppsala大学的Suparna Sanyal合作,在Nature Structural & Molecular Biology杂志上揭示了一种重要的核糖体分解因子。不利的细胞条件往往会使核糖体在mRNA上出现与生产无关的停滞,而这种因子能够在压力条件下挽救这些核糖体。 ...
RNA编辑技术治疗严重罕见病
肌肉萎缩症目前还没有治愈的方法,患有这种疾病的儿童在早年失去了重要的肌肉力量。根据来自美国西北大学医学院和芝加哥大学的一项最新研究,一种被称为“外显子跳跃(exon skipping)”的RNA编辑技术,在治疗一种罕见而严重形式的肌肉萎缩症的过程中,已经取得初步成效。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十月十二日的《Journal of Clinical Investi...
华人学者Cancer Cell:首张人类癌症非编码RNA综合图谱
随着对重要但知之甚少的基因组部分——“DNA暗物质”的认识日渐增加,从根本上改变了科学家们研究疾病的方式。人类基因组中包含有大约2万个蛋白质编码基因(占总数的不到2%),而70%的基因组被转录为非编码RNA(延伸阅读:Cell惊人发现:谁说非编码RNA不编码? )。但当前仍尚未系统地调查过这些称作为长链非编码RNAs (lncRNAs)的片段以及它们发...
HIV发现者称:治愈艾滋遥不可及,但终结艾滋流行指日可待
Francoise Barre-Sinoussi,艾滋病病毒共同发现者、2008年度诺贝尔医学奖得主,在宣布退休的采访中上发表一段爆炸式言论,她表示“治愈艾滋病,是不可能的任务。” Barre-Sinoussi博士在艾滋病治疗领域建树颇丰。她就职于巴斯德研究所,职业生涯几乎一直付诸在寻找治愈艾滋、对抗...
Nature新闻:纳米孔测序仪进军太空
科学家们在失重环境下进行实验,首次证实掌上测序仪MinION可以在太空中使用。 Johns Hopkins大学的遗传学家Andrew Feinberg和Lindsay Rizzardi登上了NASA的低重力飞机,在模拟的失重环境下完成了遗传学实验。“我非常享受这种体验,感觉就像置身天堂,”Feinberg说。 &e...
创业者最需要参加的是怎样的论坛?
“创业”已经渐渐成为了一种潮流,无数胸怀理想、不甘平庸的人都放弃安逸的生活,投身到了创业的大潮之中。 创业是个苦差事,你不能再早九晚五,不能再还有几个月,便筹划着假期该去哪里玩。相反,每天的生活都变成了修改产品、组建团队、找投资,已经无暇他顾。 &ems...
男性也需警惕 美国夫妻罕见同患乳腺癌
一对来自美国康涅狄格州的夫妇共同携手走过几十年的婚姻旅程,并且养育两个女儿。但是他们做梦也无法预料到,两人居然都被确诊患有乳腺癌。 台湾联合新闻网10月13日援引美国媒体报道称,康州杰勒德和梅格?康皮恩(Gerard and Meg Campion)不仅共同承担风雨,还需要一起对抗乳癌。 报道称,杰勒德于2006年首次确诊患有乳癌,当时他在胸部发现一个类似小水泡...
Nature:世界第一个CRISPR宝宝会诞生于何处?
他们在中国开会;他们在英国开会;上周他们还在美国碰过面。在世界各地,科学家们正汇聚一堂讨论编辑人类胚胎基因组的希望与隐忧。是否应该允许这样做——如果允许的话,是在什么情况之下? 人们对于CRISPR/Cas9的兴趣呈爆炸式增长促成了这些会议的召开,这一强大的技术为遗传工程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简便和精度。这一工具以及其他与之类似的技术可被用来在培养皿中操控胚胎DNA以了解人...
第十二届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入选者公示(含四名生物医药行业)
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由全国妇联、中国科协、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欧莱雅(中国)有限公司共同设立,旨在表彰奖励在基础科学和生命科学领域取得重大和创新性成果的青年女性科技工作者,培养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激励广大青年女性科技工作者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该奖每年评选一次,每次不超过10名,其中至少1名在西部地区工作,获奖者年龄不超过45...
全球首次子宫中干细胞疗法临床试验即将开展
他们的骨头是如此脆弱,以至于在子宫里便会断裂。如今,一项在子宫里进行的干细胞疗法的临床试验,旨在帮助生下来便患有脆骨病的婴儿以更加强壮的骨骼开启人生。 “据我们所知,这是首次在子宫中利用干细胞开展的临床试验。”此项涉及整个欧洲试验的协调人员、瑞典卡罗林斯卡研究所的Cecilia Gotherstrom表示。 脆骨病由制造胶原的基因发生变异引起。Gotherstr...
你造吗?有些疾病根源或来自胎盘
“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人类儿童期甚至成年期的疾病,都和胎盘的生长发育有关。”美国纽约州立基础医学研究院高级终身研究员,发育遗传实验室主任及神经分子遗传诊断实验室主任钟南教授表示。 继美国启动人类胎盘计划后,中国的产科专家,也愈发关注对这一孕育生命的关键器官的研究。中国医师协会首届胎盘医学大会前日在广州闭幕,40名国内外知名专家,分别就胎盘结构、感染与炎症、不良妊娠结局...
无钱付费遭医院拒收 前诺贝尔化学奖得主离世
美国化学家、前诺贝尔化学奖得主理查德·赫克10日因病重在菲律宾马尼拉去世,享年84岁。 美国化学家、前诺贝尔化学奖得主理查德·赫克10日因身体多个器官衰竭在菲律宾马尼拉去世,享年84岁。据赫克私人护士称,赫克因严重呕吐被紧急送往一家私人医?院,却因无钱支付药费被拒之门外。2010年,赫克与日本化学家根岸英一、铃木 章共同获得诺贝...
我科学家发明纳米温度计 可给细胞量“体温”
细胞的温度与细胞内的各种生化反应、生理过程密切相关。为了准确测量细胞的“体温”,日前,中科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降雨强研究员领导的团队与北京大学合作,发明了一种纳米温度计。这种温度计的大小只有30纳米,相当于头发丝的二千五百分之一,可以轻松地进入单个细胞。 这一成果日前在线发表在国际学术杂志Scientific Rep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