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转化医学是什么?
推荐活动



专家访谈
找到约54519条结果 (用时0.1656秒)
药物传递系统现“特洛伊木马”!精准高效绝杀肿瘤!
面对癌症这一世界性难题,人们总是“谈癌色变”。肿瘤细胞与正常细胞相比,具有超高的相似性及其超强的生命力,想要遏制肿瘤的发生发展,就必须提高抗癌药物的特异性、有效性和安全性,因此,为抗癌药物创造高选择性的靶向传递系统成为了制药业和癌症研究者的一大挑战。近日,美国西北大学的研究人员创造了一种以脂质体为主体,人血清白蛋白(HSA)为“引路者”的药物传递系统,成功将抗癌药物准确高效送至...
帕金森免疫成因机制终破解!肠道感染是关键!
被誉为人类的"第二基因组"的肠道菌群,近年来已经成为最火爆的研究领域之一。已有研究表明,肠道细菌可以加速阿尔茨海默病的发展。近日,肠道细菌重出江湖,再显神威,研究人员首次发现,小鼠肠道革兰氏阴性菌感染可诱发帕金森病的发生发展。科学家们发现,在缺失帕金森病相关基因Pink1的小鼠中,轻微的肠道感染就能引发针对多巴胺神经元的异常免疫反应,并导致小鼠成年后出现帕金森样运动障碍。该发现为帕金森的研究...
肿瘤代谢,这些最新研究值得你关注
代谢组学的研究对象是内源性代谢物质(中间或代谢终产物),通过分析这些代谢物质在体液及组织内的变化规律,可以从生物整体分析基因表达,蛋白质调节等内外因素对机体状态的影响,机体内任何生理、病理或其他因素的变化都会影响代谢物的浓度或使代谢流发生改变,因此代谢组学技术能更真实地反映机体的实际情况。在近一个世纪前,科学家们发现了肿瘤代谢改变的特征,过去的十几年中肿瘤代谢研究...
抗氧化剂不能乱吃!当心肺癌转移!
肺癌是发病率和死亡率增长最快、对人群健康和生命威胁最大的恶性肿瘤之一。肺癌晚期可出现各个不同脏器的转移,引起相应症状,给病人带来极大的痛苦,甚至威胁生命,将转移扼杀在摇篮里是降低患者死亡率的关键。 近日,瑞典哥德堡大学的研究人员分析了一条重要的肺癌转移通路,发现维生素E等抗氧化剂竟可以促进肺癌转移,而该通路相关分子有望成为遏制肺癌转移的重要靶点! 作者:Ruthy ...
全球紧急卫生事件—埃博拉防治现状
作者:Jacky 2013年12月至2016年1月,史上最大的一场埃博拉疫情横扫西非,造成2.8万人染疾,超过1.1万人死亡。 从去年8月开始,疫情在非洲中部国家刚果(金)东部省区再次大暴发,截至今年7月17日,共报告超过2500例感染病例,近1670人死亡,总病死率达68%。 随后,世界卫生组织(WHO)宣布此次埃博拉疫情为全球卫生紧急事件...
第二轮嘉宾更新:上海国际癌症大会,这是一个不可不来的论坛!
在此之前,我们已经为大家介绍了上海国际癌症大会首批演讲嘉宾,展示了林东昕院士、王红阳院士、宋尔卫教授等大咖风采,现在更新第二批嘉宾阵容,詹启敏院士、邵峰院士、Rene Bernards院士......这个阵容,你不动心吗? 主题介绍 恶性肿瘤是危害人类健康和生命的重大疾病。肿瘤发生与发展是一个多因子诱导的复杂过程,探索其机理是有效防治的关...
【盘点】肿瘤常见生物标志物之:胃癌
文章导读 胃癌是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的恶性肿瘤,中国每年胃癌死亡病例占全球同期胃癌总死亡数的40%以上。目前的研究显示胃癌筛查是减少胃癌病死率有效的策略之一。利用胃癌生物标志物代替胃镜筛查,可达到更高的普及率,能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本文介绍了胃癌常见的生物标志物及其研究概况。 CA与CEA 糖类抗原199(CA19-9)是一种对...
Nature子刊:新模型深度分析膜蛋白,助力肿瘤治疗新靶点诞生!
肿瘤是基因病,这几乎已经成为了共识。诸多肿瘤相关基因参与了肿瘤的发生发展,这些基因表达的产物多为膜蛋白(MPs),与肿瘤细胞的恶性行为密切相关。目前市场上销售的药物80%作用于MPs,但由于MPs的溶解、分离、鉴定十分困难,造成肿瘤相关蛋白组学研究严重滞后。近日,台北医科大学何元顺教授作为通讯作者在《Nature Communicat...
急性髓性白血病化疗抗性复发烦恼多?这个老药或许是新希望
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是髓系造血干/祖细胞恶性疾病,多数病例病情急重,预后凶险,如不及时治疗常可危及生命。目前的治疗措施总体上只能使35%~40%的年轻患者达到5年长期生存,而且不能克服大多数中、高危AML患者的复发。白血病的治疗一向知易行难,如何从根源上遏制复发是一大难题。近日,加拿大蒙特尔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一种传统ERBB2抑制剂——Mubritinib可显著抑制化疗抗性的AML,从...
干货满满!第三届中华跨组学精准医学人才培训精彩落幕
2019年7月14日,为期2天的第三届中华跨组学精准医学人才培训在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圆满落幕。本次培训由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华大基因学院、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基因检测技术分会联合主办,中华精准医学中心承办。来自中山医院和华大基因的多位知名专家,联手奉献了两天的知识盛筵。全国各地近百名医生和科研工作者参加了培训。 临床跨组学...
2019中国生物医药创新合作大会9月召开,重磅嘉宾抢先揭晓
为应对上海生物医药的产业融合以及上海科创中心的建设带来的机遇和挑战,2019中国生物医药创新合作大会将于9月26-27日在上海浦东大华锦绣假日酒店隆重召开。本次大会汇集了400+国内外生物医药创新企业与上下游企业和投资机构嘉宾,搭建了展示和对接的平台,助力上海生物医药产业探索未来发展之路。 明星嘉宾阵容 ...
《转》访于晓波教授:高通量蛋白芯片技术的精准医学之路
随着蛋白质组学的迅猛发展,研究新的大规模、高通量分析技术已经成为生命科学技术中的前沿领域。蛋白质芯片技术因具有灵敏度高、分析通量大和易于微型化等优点,近年来已经引起了生物学家的广泛重视。转化医学网针对这一新技术对于晓波教授进行了专访。 随着蛋白质组学的快速发展,研究新的大规模、高通量分析技术已经成为生命科学技术中的前沿领域。蛋白质芯片技术因具...
《转》访上海生物信息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谢鹭教授:用蛋白质组学破译癌症密码
近日,在2019中德肿瘤液体活检及精准治疗双边论坛上,上海生物信息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谢鹭教授做了关于“多组学数据整合技术鉴定代谢生物标志物”的精彩报告。早在本世纪初,谢鹭教授就已投身蛋白质组学领域,从2007年起,她开始参与了北京蛋白质组学研究中心贺福初院士主导下的各类蛋白质组学领域研究课题,主要承担蛋白质质谱数据的生物信息学解读和分析工作。在会后的访谈中,谢鹭教授向我们道出...
2019生命组学技术与转化前沿论坛——分子诊断技术与临床应用新趋势
随着人类对疾病认识的不断深入及基因检测的技术进步,全球分子诊断市场快速增长,分子诊断新技术及其在临床上的最新应用得到飞速发展。临床诊疗已经进入精准医疗时代,分子诊断在临床实践中的作用日益明显。2019中国国际实验室规划、建设与管理大会(labtech China Congress)同期论坛“2019生命组学技术与转化前沿论坛——分子诊断技术与临床应用新趋势”应运而生,将于2019年11月6-...
新靶点助力攻克数十种癌症,关键机制终破解!
近年来, 肿瘤免疫治疗蓬勃发展, 已经给人类彻底战胜癌症带来了一线曙光,各类靶向药的问世,更是将一众癌症患者拯救于水深火热之中。而通过基因检测来筛选靶向药的治疗模式能使药物精确到达肿瘤病灶,释放有效成分,进而减少对正常组织、细胞的伤害。 近日,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Ludwig癌症研究所的Paul Mischel教授领导的研究团队通过D...
诚聘英才 | 北京大学医学部精准医疗多组学研究中心
北京大学医学部精准医疗多组学研究中心,在“双一流”建设的支持下,正式成立于2018年6月,为北京大学医学部直属二级单位。黄超兰教授担任中心主任。中心的发展战略基于临床医学热点和难点问题,通过临床医学,创新技术和基础学科的交叉,开展协同创新研究和研发,攻克医学重大难题。中心是集研发、学术交流、科技成果转化等为一体的研究中心,目标成为国内乃至国际领先的精准医疗研究组织。在“健康中国”的国策之下,...
2019过半了,今年基因编辑领域有哪些重要进展?
CRISPR技术能精确、有效地在活的真核细胞中对基因组进行编辑。该方法以风暴般的速度席卷了整个科学界。2016年,中国科学家首次利用CRISPR基因编辑技术,针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开展了人体临床试验,标志着CRISPR-Cas9技术从此开启了人类基因编辑的新纪元,自此相关研究进行地如火如荼。让我们来看看,到目前为止今年关于CRISPR的研究进行地如何。 CRIS...
肿瘤常见生物标志物之:肺癌
文章导读 肺癌被认为是全球主要的恶性肿瘤之一,提高肺癌早期诊断率及治疗有效率十分必要。发现高效肺癌生物标志物运用于临床是其重要手段之一,本文将介绍几种有研究前景的肺癌生物标记物。 肿瘤标志物是指在恶性肿瘤的发生和增殖过程中,由肿瘤细胞的基因表达而合成分泌的或是由机体对肿瘤反应而异常产生的/或升高的、反映肿瘤存在和生长的一类物质,包括蛋白质、...
胶质母细胞瘤总复发?癌症干细胞“太油”惹的祸
文章导读 胶质母细胞瘤是星形细胞肿瘤中恶性程度最高的胶质瘤,生长速度极快,70%~80%患者病程在3~6个月,病程超过1年者仅10%,在积极治疗后,也极可能在半年到一年之间马上复发并快速进展。因此,遏制胶质母细胞瘤的复发是降低其死亡率的重要难题。 近日,德国癌症研究中心的研究人员发现胶质母细胞瘤干细胞(BTSC)中甘油代谢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