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活动

第七届上海国际癌症大会
第六届单细胞技术应用研讨会暨空间组学前沿研讨会
Nature/Science/Cell一作亲授:3篇顶刊背后的科研破局思路
【直播】从头设计生物组件,开启DN/Ai的新时代

专家访谈

《转》访菲鹏数辉马步勇教授|AI与分子模拟引领生物医药创新,“构象选择机制”开辟药物动态设计新纪元
《转》访无锡市第九人民医院科教科主任赵刚
《转》访Olink亚太副总裁Andrea Ballagi博士:新一代蛋白组学如何加速精准医疗新进程
【我的2022】瑞普基因首席技术官王涛:发挥BT+AI双引擎特色优势,推进AI技术在精准医疗领域的临床落地
【我的2022】佰诺全景创始人焦磊:降低使用成本和难度,推动全景病理技术在中国的临床转化落地
【我的2022】墨卓生物创始人兼COO刘寒:日日精进,久久为功,把一个好的单细胞中国解决方案带给客户
【我的2022】迈杰医学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张亚飞:数智化赋能商业模式转型,为客户提供更优质的伴随诊断整体解决方案
【我的2022】深圳绘云生物总经理林景超:专注慢病早筛类临床质谱检测产品,从临床痛点出发,为临床医学检验解决更多难题
【我的2022】艾吉泰康联合创始人屈武斌:对技术精雕细琢,以客户应用场景为核心,用特色服务提供基因捕获整体解决方案
【我的2022】恩泽康泰联合创始人李志:开放与合作,深耕外泌体技术开发与临床转化,为创新药研发提供坚实的肩膀!
【我的2022】迈迪安生命科学部门市场总监Liyan Pang:持续拓展颠覆性分子诊断原料,为体外诊断行业提供创新型解决方案
【我的2022】司羿智能科技创始人尹刚刚:以人为本,用科技传递温度,让老百姓用得起实用有效的创新康复产品!

找到约54504条结果 (用时0.1656秒)

网络研讨会 | 嘉宾更新 | 创新的甲基化检测系统助力您的甲基化研究

2021-03-24

欢迎参加由 Twist Bioscience 首席技术官陈思远博士、中国区应用专家团队经理言野博士、基准医疗研发副总裁陈志伟博士共同为带来的网络研讨会——创新的甲基化检测系统助力您的甲基化研究。 关于Twist Twist Bioscience 是一家领先且快速发展的合成生物学和基因组学公司,所开发...

【邀请函】Gene-π数字PCR学堂——先进治疗中的核酸绝对定量分析及应用(上海张江站)

2021-03-23

数字PCR技术的诞生和发展为核酸精准定量和基因检测提供了全新的思路,可实现单细胞/单分子层面的绝对定量。目前,该技术已经在肿瘤个体化诊疗、基因编辑、液体活检、病原微生物、先进治疗检测等前沿生命科学研究、临床医学检验、药物研发等多个领域实现突破性应用和发展。 在先进治疗领域,数字PCR可以提供比qPCR更精准的核酸定量,不依赖于标准品和标准曲线,直接读取阳性信号,通过泊松分布校正得到目标...

IVD企业后疫情时代呼吸道疾病检测整体解决方案

2021-03-23

新冠后疫情时代呼吸道疾病的诊断 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尚未结束,加上呼吸道感染高发季的到来,流感或与COVID-19等呼吸道传染病伴随出现、交互影响,从增加鉴别诊断难度和疫情复杂性,给医生的诊疗工作带来很大困扰。鉴于所有呼吸系统疾病都有一些相似的症状,仅凭临床表现是不可能确定感染病原体的。感染RSV、甲流或乙流可导致婴幼儿患上严重疾病, 而COVID-19对于成年人有更高的并发症风险...

【Nature子刊】重大发现!星星的孩子又近一步远离独自闪烁,去甲肾上腺素数量不足会导致…

2021-03-23

孤独症又叫自闭症,是一种在儿童发育早期就出现并且持续终身的神经发育障碍。很多研究表明,孤独症具有高度的遗传性,它的遗传度高达80%。根据美国疾控中心2020年的数据,54个孩子里面就有1个孩子是孤独症,大约是2%的概率,男孩多于女孩。 在文学作品中自闭症儿童经常被称为“星星的孩子”,因为他们就像遥远夜空中的星星一样独自闪烁,无法和外界正常交流。他们的临...

【GEN】2021年七大生物医药新趋势汇总

2021-03-23

尽管2020年新冠疫情笼罩着整个生物制药领域,但推动了相关研究和商业活动的激增,例如,中国疫苗的全面推广——据国家卫健委介绍,截至2021年3月20日24时,全国累计报告接种新冠疫苗7495.6万剂次。 与此同时,细胞疗法和基因疗法也同样在增加,这些技术为基因组编辑和合成生物学等新疗法提供了潜力。 近期一篇发表在《GEN》...

诺禾致源十周年,多组学系列线上讲座

2021-03-23

生命体的生存、延续遵循着统一的规则----中心法则,基因组学、转录组学推动了对生命本质的探索和对普遍规律的认识;纷繁复杂的生命体,又各有各的不同,蛋白质组学、代谢组学、脂质组学、糖组学等一系列组学手段扩展了人们对生命现象的理解。多种组学手段联合,提供了从DNA到RNA到蛋白质再到代谢物的信息流的更综合的全景视角,连接学科之间的孤岛,是透过现象认识本质、揭示生命体生理病理机制的有效手段,已成为...

【首轮嘉宾公布】2021第二届单细胞测序技术应用论坛诚邀您参加!

2021-03-22

点击此处观看视频 主题介绍 单细胞测序技术自2009年问世,2013年被Nature Methods评为年度技术以来,越来越多地被应用在基础科研和临床研究等方面。单细胞测序从单个细胞水平对基因组和转录组进行研究,通过全基因组或转录组扩增,进行高通量测序,能够揭示单个细胞的基因结构和基因表达状态,反映细胞间的异质性,相比于群体细胞测序,更适用于解决少...

【行业动态】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起诉人类微生物组测试公司uBiome创始人欺诈

2021-03-22

近日,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起诉人类微生物组测试公司uBiome的创始人,称其骗取投资者6000万美元资金。 据了解,该案在加利福尼亚州北区旧金山分部的美国地方法院提起诉讼,uBiome联合创始人Jessica Richman和Zachary Apte误导投资者:在2018年末完成C轮融资时将公司宣传 为“一家快速成长的公司,通过健康保险报销...

【新进展】“饿死癌细胞”升级版来了!科学家发现一种药物可抑制黑色素瘤的生长,这对其他癌症也适用

2021-03-22

不知道从何时开始,“饿死癌细胞”的说法流行了起来。据报道,因为癌细胞特别喜欢吃糖,如果患者严格限制碳水化合物摄入的话,体内的癌细胞就会因缺乏能量而被饿死。 很多研究证明,由于癌细胞生长太快,血管供应跟不上,癌细胞很早就学会了不依赖葡萄糖。当葡萄糖不足的时候,很多癌细胞会改换口味,开始吃别的东西,比如谷氨酰胺(Glutamine)。...

【新进展】“饿死癌细胞”升级版来了!科学家发现一种药物可抑制黑色素瘤的生长,这对其他癌症也适用

2021-03-22

不知道从何时开始,“饿死癌细胞”的说法流行了起来。据报道,因为癌细胞特别喜欢吃糖,如果患者严格限制碳水化合物摄入的话,体内的癌细胞就会因缺乏能量而被饿死。 很多研究证明,由于癌细胞生长太快,血管供应跟不上,癌细胞很早就学会了不依赖葡萄糖。当葡萄糖不足的时候,很多癌细胞会改换口味,开始吃别的东西,比如谷氨酰胺(Glutamine)。...

柳叶刀:全球生育率持续下降,2100年中国将仅有7亿人口,非洲逐渐崛起,人类或将迎来新世界

2021-03-21

古往今来,人口问题一直关乎着人类社会的稳定,人口膨胀或人口不足最终都会导致社会的动荡甚至崩溃。然而,工业革命以来,人类科技快速进步,生产力得到前所未有的提升,世界人口也因此飞速增长。 世界人口的爆炸式增长,使得许多人不禁担忧着人类数量最终会超过地球负载,引发生态崩溃。然而,事实真的如此吗?世界人口是否会在不远的将来超过地球负载,最终导致人类的灭顶之灾? ...

【新研究】柳暗花明?肌肉干细胞疗法或是新福音

2021-03-21

干( gàn) 细胞(stem cell)是一类具有自我复制能力(self-renewing)的多潜能细胞。在一定条件下,它可以分化成多种功能细胞。目前各方发现,干细胞不仅存在于胚胎,也存在于成人体内许多器官和组织中,其中包括已经发现的脐血干细胞、胎盘干细胞、骨髓干细胞等等。 一直以来,干细胞都是科学家们研究的热门话题,这是因为其具备很强的分化...

类器官的前世今生

2021-03-20

题记 见一叶落而知岁之将暮。——《淮南子·说山训》 窥一斑而见全豹,观滴水可知沧海。见微知著并非天方夜谈,类器官研究早已将这种智慧运用到极致。 顾名思义,类器官即类似于真实器官。科学地讲,类器官是由干细胞或者从病人身上提取的肿瘤组织在特定的3D体外微环境下自组织发育而来的、高度模拟体内真实器官特征的小型化的体...

【Nature背靠背】首例!在实验室条件下构建出完整的人类胚胎模型

2021-03-20

生命是由精子和卵子结合,形成受精卵,最后形成胚胎开始的。目前对早期胚胎的研究,可用的材料主要是捐赠的试管婴儿胚胎,而这些胚胎非常少。人体实验又受到伦理道德和法律限制。 因此,利用体外培养的成体细胞来构建哺乳动物的胚胎模型,成为一个吸引人的研究方向。 近日,由美国德克萨斯西南医学中心的吴军和Gary C. Hon领衔的研究团...

【创新理论】樊嘉院士细化时空分子医学重要部分一一时空分子影像学

2021-03-19

【编者按】时空分子影像的定义是临床影像(如x射线、计算机断层扫描(CT)、核磁共振(NMR)、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CT (PET-CT)、超声、介入放射学和心电图)中分子事件的动力学和定位。在这篇社论中,我们通过将时空临床影像与分子病理学相结合,强调时空分子影像的重要性、独特性、可实现性和挑战,并将其视为时空分子医学关键的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时空分子病理学通过可视化和建模跨越多个学科,包括组...

【新研究】癌症幸存者注意了!你们患心血管疾病风险比正常人高,所以癌症预后也很重要

2021-03-19

既往《柳叶刀》上的研究已经证明:与普通人群相比,青春期或成年早期确诊癌症的幸存者发生过早死亡的风险更高。 我们知道肥胖、癌症和心血管疾病具有一些共同的危险因素,除此之外,癌症患者还接受放射和化疗等会影响心血管健康的治疗,这种影响我们称之为“心脏毒性”。目前人们对于这种影响认知较少,所以科学家开始着手研究癌症幸存者罹患心血管疾病(CV...

质于精准、谱在未来“MALDI-TOF 质谱能力论坛”会议通知

2021-03-19

质谱技术具有高灵敏度、高分辨率、高准确性、高通量等优势,能为疾病的临床诊疗提供更快速、更精准的分子学信息,在医学检验领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在第十八届中国检验医学暨输血仪器试剂博览会(CACLP)期间,由检验医学网主办,融智生物承办的质于精准、谱在未来---“MALDI-TOF 质谱能力论坛”,将在3月29日上午9:00-11:35,重庆悦来国际会议中心欣悦厅A隆重举办。 ...

【Science子刊】心脏病患儿的曙光!经过52周实验,科学家发现新的人造心脏瓣膜,可减少钙化和改善血流功能,优于动物源性瓣膜

2021-03-18

一直以来,研究人员尚未开发出一种能够生长并维持小儿患者功能的心脏瓣膜。所以对于患有心脏缺陷的儿童,唯一的选择就是使用经化学处理的动物组织制成的心脏瓣膜。 由于钙化原因,动物瓣膜通常会功能失调,并且它不随孩子共同生长,故需要不断更换。这些患儿通常需要接受多达五次甚至更多次的心脏直视手术,直到成年后植入机械瓣膜,而且余生都要服用抗凝血药物。 ...

【行业动态】大事件!黄峥辞任拼多多董事长并向母校浙大捐赠1亿美金,探索肿瘤免疫、脑认知、人造鱼肉等前沿科技

2021-03-18

3月17日,拼多多董事长黄峥在致股东信中宣布:董事会已批准其辞任董事长,由联合创始人、现任CEO陈磊接棒。 作为一家市值千亿美元的上市公司,80后的黄峥还非常年轻,突然宣布辞任董事长,此举引发外界格外关注。 黄峥表示辞任董事长后将专注于食品科学和生命科学领域,为拼多多未来十年高速高质量纵深发展探索新空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