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活动

第七届上海国际癌症大会
第六届单细胞技术应用研讨会暨空间组学前沿研讨会

专家访谈

《转》访欧易生物总经理张志明:持续逆势快速增长!破解科研服务"不可能三角"的硬核逻辑
《转》访菲鹏数辉马步勇教授|AI与分子模拟引领生物医药创新,“构象选择机制”开辟药物动态设计新纪元
《转》访无锡市第九人民医院科教科主任赵刚
《转》访Olink亚太副总裁Andrea Ballagi博士:新一代蛋白组学如何加速精准医疗新进程
【我的2022】瑞普基因首席技术官王涛:发挥BT+AI双引擎特色优势,推进AI技术在精准医疗领域的临床落地
【我的2022】佰诺全景创始人焦磊:降低使用成本和难度,推动全景病理技术在中国的临床转化落地
【我的2022】墨卓生物创始人兼COO刘寒:日日精进,久久为功,把一个好的单细胞中国解决方案带给客户
【我的2022】迈杰医学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张亚飞:数智化赋能商业模式转型,为客户提供更优质的伴随诊断整体解决方案
【我的2022】深圳绘云生物总经理林景超:专注慢病早筛类临床质谱检测产品,从临床痛点出发,为临床医学检验解决更多难题
【我的2022】艾吉泰康联合创始人屈武斌:对技术精雕细琢,以客户应用场景为核心,用特色服务提供基因捕获整体解决方案
【我的2022】恩泽康泰联合创始人李志:开放与合作,深耕外泌体技术开发与临床转化,为创新药研发提供坚实的肩膀!
【我的2022】迈迪安生命科学部门市场总监Liyan Pang:持续拓展颠覆性分子诊断原料,为体外诊断行业提供创新型解决方案

找到约54639条结果 (用时0.1656秒)

中国成立心胸血管麻醉学会 科研临床进入新阶段

2015-03-23

  新华网北京3月21日电(记者彭卓)心胸血管外科是在最危险的部位进行手术,对于保证病人安全的麻醉来言,心胸血管麻醉风险最高、难度最大。由北京阜外医院、解放军总医院等联名发起的中国首个心胸血管麻醉学会20日在京成立,旨在推进制定发展规划,开展心胸血管麻醉临床研究、人才培养及国际交流等,标志着中国心胸血管麻醉科研、临床将进入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 ...

Google新平板帮助对抗埃博拉病毒

2015-03-23

  Jay Achar在位于塞拉利昂的一家临时医院为埃博拉患者治疗。   那是在去年9月,正值西非埃博拉疫情最严重的时候。无国界医生组织(MSF)的欧洲机构派遣了一个小组前往塞拉利昂,Achar正是其中的一员。在马布拉卡,MSF建立了一所隔离治疗中心,在那里Achar这样的医生通常都穿上聚乙烯材质的“月球服”、手套、面具以及护目镜,以防感染。   ...

人员短缺,疲惫不堪,哪来热情?

2015-03-23

缓解医患矛盾,创新和改善护理服务水准,关键还在于,医院要回归公益。 日前,国家卫计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关于进一步深化优质护理、改善护理服务的通知,要求持续改善护理服务态度,杜绝态度不热情、解释没耐心、服务不到位等现象。(《京华时报》3 月 18 日) 在医患矛盾加剧、“医闹”现象频发的当下,医院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意义重大—...

人民网:该给医生减减负了

2015-03-23

这也是一个真实的令人感伤的故事。京城另一家著名医院的一位医生因过劳猝死后,第二天一位患者大闹门诊,向院方投诉:“我挂的专家号,为什么我等了这么久,专家还不出诊?” 如果不是医生或医生家人,怎知道中国医生的“5+2”工作制?5,周一到周五,五天门诊病房,满满的临床诊疗;2,周六周日两天做实验搞科研,参加学术会议,被他人培训或者培训他人。5+2,白加黑,忙碌让他们无法践行自己提倡的健...

盖茨呼吁全球备战应对大疫情 建立全球疫情预警与应对系统

2015-03-23

  据新华社华盛顿3月19日电 (记者林小春)美国微软公司创始人比尔·盖茨19日在美国《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撰文呼吁,全球应从西非埃博拉疫情中汲取教训,像备战一样做好准备,应对未来可能发生的更严重的全球大疫情。   此轮埃博拉疫情已导致2万多人染病、1万多人死亡。盖茨在题为“下一场疫情——从埃博拉中学到的教训”的文章中警告...

自卫反被诬陷,尽力反被施暴,医之殇,国之殇!

2015-03-23

北京积水潭医院不挂号看病闹事反诬陷遭医生围殴! 3月19日 09:49 新浪网友@低云zwy发微博称:北京医生暴打病人。3月18日下午,北京积水潭医院手外科第9诊室王海华等二十几个医护人员围殴一名病人。图为病人刘先生。 然而,微博网友的评论却是……(下图) 2015年3月20日13:20,北京积水潭医院针对“二十多...

内脏上皮细胞癌变 与一种蛋白质有关

2015-03-23

  据新华社东京3月21日电 (记者蓝建中)日本大阪大学教授菊池章率领的研究小组日前宣布,他们发现大肠和肺表面的细胞发生癌变与一种特有的蛋白质相关。动物实验证实,如果不让这种蛋白质发挥作用,肿瘤就会变小。这一发现将有助于开发新的治癌药物。   人体内一种称为FGF(成纤维生长因子)的蛋白质能促进细胞增殖,而一种名为Wnt3...

新加坡前总理李光耀病逝

2015-03-23

  据新加坡总理公署23日发布的最新公告,新加坡前总理李光耀当天凌晨3时18分在新加坡中央医院病逝,享年91岁。   公告说,新加坡总理李显龙以沉重的心情向全国人民告知这个消息,治丧委员会将另行公布有关公众吊唁和李光耀葬礼安排的详情。   李光耀因感染严重肺炎于2月5日进入新加坡中央医院住院治疗。新加坡总理公署近日连续发布消息说,李光...

在我走之前:一名斯坦福外科医生的生死智慧

2015-03-23

当CT扫描完成后,我立刻开始看片子。诊断结果随即出来了:双肺大片包块,脊椎变形。癌症。在我的神经外科生涯中,我曾和医生同行们共同会诊过上千张片子,确认手术是否能带来希望。我会在病历上匆匆写下几笔:癌症广泛转移——无手术指征。接着就继续干别的事情了。只是,这张片子不一样:它是我自己的CT扫描。 我曾与无数病人和他们的家属坐在一起,讨论他们冷酷的前景:这就是医生要做的...

张强:我们都会成为患者

2015-03-23

      一位患者的真实故事   有一位老人,患了尿毒症。接受血透,一透就是五年。终于在某一天,等来了做肾移植的机会。   那是冬季的一个早晨,他的儿子早早赶到病房。虽然外面寒风瑟瑟,雪花飞舞,病房内也没有空调,但是父子俩的心里还是暖暖的。 &...

哀悼丨天堂里没有急诊手术,再也不需要星夜执刀救人

2015-03-22

  昨天(3月20日)晚上,黄胜平主任安详的走了,走的很安详,像睡着了一样。   黄主任是我国神经外科学界一位知名的医学家,他是我国少有的既能熟练掌握显微神经外科,又能够开展神经介入手术的专家,真正的“twohands”。他师从我国著名的神经外科学家凌锋教授,2005年,从原第一军医大学南方医院调入广东省中医院,为省中医院创建了脑血管外科。...

❤医生现状顺口溜!看完心好酸!

2015-03-22

       满腔热情把医学会,当了医生吃苦受累,摸爬滚打终日疲惫……   急难险重必须到位,从早到晚比牛还累,一日三餐时间不对……   屁大点事不敢不对,逢年过节值班应对,一时一刻不敢离位……   周末不休还要开会,迎接检查让人崩溃,病人告...

NEB, Benchling合作开发DNA组装工具

2015-03-22

  新英格兰生物实验室公司(NEB)与生物器械生产商Benchling近日宣布合作,简化Golden Gate组装工具在克隆实验中的设计与应用。   两家公司正在推出一个免费的在线工具,该工具将作为Benchling分子生物学应用程序与NEBGolden Gate组装工具的一部分,用于组装DNA片段。   N...

怎样把白大褂(实验服)穿得帅气?

2015-03-22

一天,知乎上一名不甘寂寞的科研僧冒死询问:做化学或生物实验穿的白大褂,也包括医生穿的,怎样才能穿得好看而不是穿得跟卖包子的大师傅似的…… 于是,热心的网友们纷纷支招,看了这些,忽然觉得,连蛇皮口袋都可以成为巴黎时装周的宠儿,实验服的春天也不远了…… 回答一:后图案DIY 干净一点会好很多 做实验小心点吧 像悲剧的我的实验服上疑似粘了重铬酸钾还是什么 反正...

Nature Cell Biology:高通量单细胞技术获得新突破

2015-03-22

  人类肠道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情。每周,肠道都会再生一层新的内皮细胞,脱落的表面面积相当于一个小型公寓,并用新的细胞进行修复。几十年来,研究人员已经知道,负责这一改头换面行为的是肠道干细胞,但是直到今年,美国北卡大学教堂山分校(UNC)医学、细胞生物学和生理学、生物医学工程副教授Scott Magness博士,才找到一种方法,在实验室内同时分离和培养成千上万个这样难以捉摸的...

在春天里,看这20张最神秘绝美的医学生物学影像

2015-03-22

2015年度惠康影像奖(Wellcome Image Awards,今年为第14届)本周正式公布结果,该奖项作品大部分属于医学和生物学领域。 今年共有20幅作品获奖,包括猫舌头的偏振光横截面图像、新西兰大蜥蜴的头骨和前肢3D模型,以及老鼠肾脏局部图等。这些图像使用了显微CT扫描、透射电子显微镜、聚焦离子束扫描电子显微镜,以及扩散磁共振成像等多种技术生成。 今年晚些时候...

一个成功的生物技术企业CEO该具备什么素质?

2015-03-22

一位伟大的CEO能为企业带来巨大成就,而一位不称职的CEO却能毁掉一切。但招聘一位优秀的CEO通常是非常困难的,尤其当你从一份清单中寻找潜在的新CEO。你怎么知道对于一个创业型公司来讲谁更适合?且听小编为你解读一个成功的生物技术企业CEO是如何炼成的! 公平地说,确定一个能成大事的新CEO的特质是投资者应该具有的最佳技能之一。对于早期的生物技术投资来讲,投资者懂技术并且知道药物开...

人头移植,真相究竟是什么?

2015-03-22

  器官移植,是将一具肉身上健康的器官,“转移”到另外一具需要该器官的肉身上去,以期让后者的生命得到延续。到目前为止,人们接受的往往是心脏、肺脏、肾脏、肝脏等器官移植。如果说移植脑袋,恐怕很多人都会摇头认为“不可能”。   今年3月初,一位意大利的神经外科医生宣称自己计划在近两年内完成一台头部移植手术。有媒体称,如果不受到道义上的谴责和约束...

Stem Cell Reports:干细胞移植可治疗II型糖尿病

2015-03-22

  近日,来自加拿大的科学家在国际期刊Stem Cell Reports在线发表了他们的最新研究成果,他们发现胰腺前体细胞移植对于II型糖尿病治疗具有良好效果,与糖尿病治疗药物联合使用,治疗效果更加明显,这项研究表明基于干细胞技术的治疗方法或许是治疗II型糖尿病的一种可行方法。   人类胚胎干细胞诱导的胰腺前体细胞能够有效逆转I型糖尿病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