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活动

第六届单细胞技术应用研讨会暨空间组学前沿研讨会
【系列直播】多组学解码,全链条破译生命密码--构建单细胞-时空多组学-精准代谢-高深度蛋白全链条深度挖掘
【直播】解析单细胞时空组学,破译生命空间微密码 —— 从时空组学技术前沿到实战案例

专家访谈

《转》访欧易生物总经理张志明:持续逆势快速增长!破解科研服务"不可能三角"的硬核逻辑
《转》访菲鹏数辉马步勇教授|AI与分子模拟引领生物医药创新,“构象选择机制”开辟药物动态设计新纪元
《转》访无锡市第九人民医院科教科主任赵刚
《转》访Olink亚太副总裁Andrea Ballagi博士:新一代蛋白组学如何加速精准医疗新进程
【我的2022】瑞普基因首席技术官王涛:发挥BT+AI双引擎特色优势,推进AI技术在精准医疗领域的临床落地
【我的2022】佰诺全景创始人焦磊:降低使用成本和难度,推动全景病理技术在中国的临床转化落地
【我的2022】墨卓生物创始人兼COO刘寒:日日精进,久久为功,把一个好的单细胞中国解决方案带给客户
【我的2022】迈杰医学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张亚飞:数智化赋能商业模式转型,为客户提供更优质的伴随诊断整体解决方案
【我的2022】深圳绘云生物总经理林景超:专注慢病早筛类临床质谱检测产品,从临床痛点出发,为临床医学检验解决更多难题
【我的2022】艾吉泰康联合创始人屈武斌:对技术精雕细琢,以客户应用场景为核心,用特色服务提供基因捕获整体解决方案
【我的2022】恩泽康泰联合创始人李志:开放与合作,深耕外泌体技术开发与临床转化,为创新药研发提供坚实的肩膀!
【我的2022】迈迪安生命科学部门市场总监Liyan Pang:持续拓展颠覆性分子诊断原料,为体外诊断行业提供创新型解决方案

找到约54795条结果 (用时0.1656秒)

Nature突破20年困局:应对突变p53的新策略

1970-01-01

   由美国石溪大学医学院病理学教授Ute Moll博士领导的一个国际癌症研究小组,在一个癌症模式中清除了累积的突变p53蛋白,证实其可导致肿瘤显著消退,提高生存率。他们的研究论文发布在5月25日的《自然》(Nature)杂志上。 二十年来癌症研究人员一直未能成功地找到一些方法,来开发出修复突变p53蛋白功能的化合物。现在该研究小组发现在体内清除...

Nature子刊:新的前列腺癌致病基因

1970-01-01

   最近,前列腺癌研究人员对临床局部性、多灶性前列腺癌的空间异质性进行了详细的分子分析,以描述新的致癌基因或肿瘤抑制基因,发现了驱动前列腺癌的一小群新基因。 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五月二十五日的《自然遗传学》(Nature Genetics),本文共同负责人、加拿大多伦多玛格丽特公主癌症中心临床科学家Robert Bristow博士和安大略肿瘤研究...

Nature子刊评出十年精品论文,多项华人成果入选

1970-01-01

   创刊于2005年的Nature Chemical Biology杂志日前迎来了自己的十周岁生日。该杂志在十周年之际回顾了过去发表的一系列研究成果,评出了一系列最受瞩目的精品文章以飨读者。这一精品文集总共选入了三位华人学者的成果,他们分别是何川(Chuan He)教授、赵英明(Yingming Zhao)教授和张文君(Wenjun Zhang音译)博士。...

《细胞》十一篇文章介绍前沿技术(一)

1970-01-01

   还记得CRISPR-Cas9基因组编辑技术,cryo-EM,甚至高通量测序技术未出现之前,我们是怎样进行研究的吗?其实大家不用回忆太久,因为这不是很久以前的事。在过去几年间,生物学研究技术进步步伐快的让人难以置信。 Cell出版社旗下Molecular Cell杂志推出了技术特刊,介绍了新技术的发展,以及这些技术对研究和临床医疗的影响。一整...

华人女院士Nature子刊发布miRNA研究重要发现

1970-01-01

   来自麻省理工学院Picower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发现了,造成脑功能故障,导致精神分裂症发病的一个主要遗传调控因子。相关研究结果发布在5月25日的《自然神经科学》(Nature Neuroscience)杂志上。 领导这一研究的是美国国家医学院院士、麻省理工学院Picower学习与记忆研究所所长、神经科学教授蔡理慧(Li-Huei Tsai)。...

万人药物基因组研究项目采用罗氏NimbleGen序列捕获技术

2015-05-27

  来自美国的药物基因组研究专家将开展一个由一万人参加的药物基因组项目,将医疗记录与他们的基因组信息进行关联,这些信息主要包括了84个与药物应答相关的基因情况。   为了获得与药物治疗相关的基因信息,研究人员将利用NimbleGen序列捕获产品,从全基因组DNA中富集这些基因的片段,然后利用二代测序仪进行高深度的测序。此次目标基因包括84个与药物靶标、药物转运、药物代谢,包...

NimbleGen SeqCap用于加拿大一4000外显子组测序项目

2015-05-27

  最近罗氏NimbleGen的SeqCap EZ Exome产品被加拿大多伦多一医院基因组服务中心选中,用于一个癌症生物标记物研究。该中心将开展一项4000个外显子组测序项目,用于发现癌症相关的生物标记物。   第一批购买的产品还包括一台Caliper Sciclone NGS Workstation移液工作站,这个平台将自动化、高通量地完成外显子组序列捕获,以及二代测序...

罗氏外显子组探针助力大规模家族性疾病研究

2015-05-27

  Regeneron制药公司想必大家都不陌生,他们在免疫学、眼科、肿瘤、心血管等领域开发的产品均彰显了现代生物技术的巨大价值。2014年,他们成立了针对疾病的早期基因诊断的全资子公司-Regeneron基因组学中心(RGC),通过确定新的药物靶点、临床适应症来改善患者的治疗效果。去年1月份,RGC与Geisinger合作成立人类基因组学研究联盟,Geis...

NimbleGen序列捕获产品将用于英国50000个外显子组测序项目

2015-05-27

  NimbleGen SeqCap EZ Exome捕获产品被英国一医学协会选定作为一项50000个外显子组测序项目的专用序列捕获技术。这个协会侧重研究罕见血液疾病研究,其成员来自多个交叉领域包括基因组学、生物信息学、统计学、细胞生物学、以及模式系统研究,目的在于更好地了解罕见血液病以及遗传因子在这些疾病中的作用。   此次的项...

NimbleGen序列捕获技术用于遗传性耳聋研究

2015-05-27

  遗传性耳聋是人类听力系统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其中有一部分与X染色体相关。在American Journal of Human Genetics发表的一篇文章中1,德国研究人员利用一系列研究方法,包括NimbleGen定制型385K芯片进行序列捕获,从一个西班牙患病家族及一群德国患者的样本中发现了X染色体上一个疾病相关的突变。   研究人员利用定向富集技术,从两个男性患...

NimbleGen定制捕获芯片用于白血病亚型分子标记发现

2015-05-27

  许多白血病的致病机制尚不清楚,其中慢性中性粒细胞白血病(Chronic Neutrophilic leukemia)及非典型慢性髓性白血病(BCR-ABL1-negative atypical Chronic Myeloid Leukemia)的诊断通常仅仅基于粒细胞的恶性增殖,以不含有其他白血病的基因标记作为诊断标准,而缺乏对其本身驱动基因的认识。  &ems...

护士也有十八怪,你知道吗?

2015-05-27

护士第一怪,红蓝黑笔装衣袋。 护士第二怪,对待病人如恋爱。 护士第三怪,一日不学被淘汰。 护士第四怪,救人与时间竞赛。 护士第五怪,工资不如做买卖。 护士第六怪,穿刺血管真厉害。 护士第七怪,一年难吃家常菜。 护士第八怪,工作与病菌一块。 护士第九怪,严格查对绝不怠。 护士第十怪,护士...

【最大医生实名社区感恩回馈】分享就可能获得小米盒子

2015-05-27

上线5个月,已成长为中国最大的医生实名社区,95%用户为顶级三甲医院医生,副主任及以上超过30%。人群决定氛围,医联medlinker致力于服务中国医生,为其提供最纯粹的学术交流和职业社交,成为中国医生个人品牌第一站。而这里,是通过怎样的内容吸引了“联友”的支持呢?   在医联,有多学科交叉的“真实完整”病例讨论和分享。实名制,人...

家中有娃必备!超全面的孩子急救常识

2015-05-27

  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请爸爸妈妈们认真学习一些育儿常识,关键的时候能起到很大的作用。   一、烧伤   应为烧伤的儿童做以下工作:   1、儿童烧伤时有衣物附着在患处,要轻轻的剥去或剪掉附着物。如衣物贴在儿童的皮肤上,千万不能强行撕下。   2、用冷水冲洗冷却患处15分...

什么样的人才能胜任中国的医生职业?

2015-05-27

在中国,过去的10年里,医生是被抱怨得最多的人群之一。如今“活多、钱少、高危”是中国医生的标签。那么,中国需要什么样的医生?或者说,什么样的人才能胜任中国的医生职业呢?   1、圣人:打不还手,骂不还口;从容面对公众、政府、媒体的苛求和责骂,还不能恼,不能躁,还能静下心来钻研业务、完成党和人民交给的工作。   2、铁人:每天超时间工作,长期...

中国最佳临床学科评估排行榜出炉

2015-05-27

国内首次运用医疗大数据评估出19个临床学科,排行前十五名单火热出炉。  “哪家医院的哪些学科治疗水平高”是普通患者最为关注的话题,然而治疗水平远不是病例数量、发表论文数量、医院营业收入等某些指标能够客观反映的。因而,要想做出一个让人信服的临床学科评估体系格外困难,而这正是北京大学医学部近几年的努力方向。5月26日,国家医疗数据中心在北京大学医学部挂牌,同时...

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所长王晓东:做全球最好的抗癌新药

2015-05-27

  要么不做,要做就做最好的——这,一直是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以下简称“北生所”)所长王晓东的座右铭。   2004年4月,凭借在细胞凋亡领域的杰出成就,41岁的王晓东当选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成为改革开放之后中国大陆20多万留美人员中获此荣誉的第一人。   “作为一名华人科学家,无论走到哪里、有多大成就,祖国还是祖国。”2003年,他应邀回国创办了我国科技体制改革的试验田——北生所。5年之后,...

连做11小时手术 华西医院36岁医生突发严重心脏病

2015-05-27

“一位年轻的外科医生,手术台上剧烈胸痛……右冠状动脉部分撕脱,急诊做全弓置换加降主动脉支架手术……很难很难……” 前天上午,来自华西医院心脏外科主任医师郭应强在微博上透露,华西医院一位从外地前来进修的医生,上周二在做了近11个小时的连续手术后,在手术室内突发严重心脏疾病,幸得同事现场紧急施救才脱离生命危险。郭应强介绍,这位年仅36岁的医生平时就患有高血压,但因工作太忙没有引起重视...

悲哀!连恩青的人血馒头与王云杰的人血馒头

2015-05-27

连恩青死了,死的备极哀荣。 2013年10月25日,连恩青来到温岭第一医人民医院耳鼻喉科,将科主任王云杰等三名医生以匕首捅伤,科主任王云杰不幸遇难,另外两名医生侥幸未死。 被杀死的王云杰主任和另外两名医生,均与连恩青没有纠纷,被连恩青认为给他做坏了手术的,不是这三名医生中任何一个。 与往常一样,从连恩青杀人之后,他...

哭……“我妈妈说了,如果我当医生,就打折我的腿!”(写的太好了!)

2015-05-27

如果说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医生就是人类生命的工程师。 如果一流人才去卖药,二流人才当医生,那么,谁还敢把生命托付给医生呢? 最近,一名医生的子女在网上发帖:“我妈妈说了,如果我当医生,就打折我的腿!”据调查,医生不愿让子女学医,已经成为一个普遍现象。 从全世界来看,医生都是一个令人羡慕的职业,因为医生既有丰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