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转化医学是什么?
推荐活动


专家访谈
找到约54630条结果 (用时0.1656秒)
悲哀!又一位医生身陷医疗事故罪!
编者按:内蒙古首例医疗事故罪引起国内广泛关注,希望内蒙古当地的司法机关能以法律为准绳,以事实为依据,慎重判决。没有一个人的利益是应该被牺牲掉的。 作者:董凉 作为国内最受关注的医疗事故罪案件之一,内蒙古首例医疗事故罪涉案医生潘耀平在一审中被判有期徒刑2年10个月,赔偿金额115万多元。 &e...
医学生写的搞笑病历,我们都有犯二的时候~
1、体格检查:发育正常,营养中等,神清语利,对答切题,全身皮肤粘膜无黄染,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头颅无,五官端正,双侧瞳孔正大等圆,对光反射灵敏…… ("头颅无畸形"漏写了"畸形"。。。) 2、患者自动出院的时候,学生病程记录写道: 患者自动消失。 (敢情这个女同学刚失恋,想着他自动消失吧?) 3、既往于4年前行...
“画”说胆结石那点事,太生动了,秒懂!
又是急诊夜,长夜漫漫,无法睡眠,一时兴起来点科普吧。胆石症是肝胆外科最常见的疾病之一,总结临床上患者最关心的几个问题,和大家分享。因手头工具有限,将就看看简笔画吧! 1. 胆囊结石,开还是不开? 年轻患者,结石不大,无症状,可暂不手术,注意饮食,定期随访复查;有右上腹痛不适的症状,尤其是反复发作的病人,原则上均建议手术;高龄患者,基础疾病多的,即使无症状...
112句内科疾病鉴别诊断
1、消化系溃疡:患者有反复上腹痛病史,伴反酸、嗳气、上腹饱胀,查体:腹软、剑突下压痛,无反跳痛,行胃镜检查可予以确证。 2、急性肠梗阻:患者多有腹部手术病史,临床表现有腹痛、腹胀,恶心、呕吐及肛门停止排气排便等,腹部X线片发现气液平面有助于鉴别。 3、急性腹膜炎:患者有腹胀、腹痛伴发热等临床表现。查体可见腹肌揉面感,有压痛及反...
揭秘!我在医院监护室的10天
我叫李佳明,男,61岁,山东省平度市人。2015年5月初到现在,我在医院经历了一场生死离别的心脏外科手术,住院半个多月,其中在心脏中心术后监护室呆了10天。如果说住院半个多月的时间有点长,那么在监护室的这10天,我亲眼目睹的很多事情则让我永远铭记于心。 可怕的胸闷 我身体状况一直很好,直到去年从岗位退休,几十年来,几乎没打过针吃过药。退休后...
患者告医生医院,反被判赔250万!
当遇到医患纠纷对簿公堂,国内医院的败诉率极高。而且,有时候虽然赢了官司,却还是要被“人道主义赔偿”。而最近新加坡的一起医疗纠纷诉讼判决结果,不由得让国内医院和医生们艳羡——这位患者告医院败诉,赔偿医院和医生共540,000新元(注:约合250万元人民币)。 据CHANNEL NEWSASIA 5月14日消息,2007年,一位54岁的新加坡患...
谢晓亮:当单分子遇上基因组学
当单分子遇上基因组学,它们会擦出什么样的火花?著名华人学者谢晓亮(SunneyXie)博士围绕这个话题,在《美国医学会杂志》(JAMA)上发表了文章。谢博士现任哈佛大学化学及化学生物学系教授,也任北京大学生物动态成像中心主任。 谢博士写道,单分子成像和操作的进步导致了单分子生物学的出现。由于全世界多个实验室的努力,单分子生物学已经改变了解决问题的方式,并产生了许多...
干扰素基因刺激蛋白(STING)激动剂有望成为小分子肿瘤免疫疗法的“黑马”
【新闻事件】:最近Aduro生物技术公司的环二核苷酸(cyclic dinucleotide,CDN)类干扰素基因刺激蛋白(STimulator of INterferon Genes,STING)激动剂(比如ADU-S100)的一些临床前实验结果刊登在Cell Reports和Science and Translational Medicine等学术刊物上。虽然这类化合物的...
深度完整版:CAR-T的现状和未来
CAR-T(T细胞嵌合抗原受体)作为一种免疫细胞治疗方案,在全球范围内吸引了包括学者、医生、患者、投资人的大量关注。然而CAR-T具体是什么,它的背后有什么样的故事、目前的研究状况如何,未来又将走向何方呢? CAR-T带来的新曙光 自古以来,人们不断地与癌症进行斗争。科学家们考古发现的木乃伊是死于癌症,敬爱的周总理死于癌症,报纸杂志中风光无限的水果总...
大数据预知下一次“黑死病”?
用电脑预测传染病爆发听起来特别科幻,但科学家们就要做到了。在这项新研究中,科学家利用机器学习,用大数据拟合动物的生存模式,对哪种动物可能携带危险病毒、细菌或真菌做出准确预测。 新型传染病的爆发常常是病原微生物由动物突然传到人类的情况,这种传染病被称为人畜共患病。如果可以对人畜共患病的跨物种传染病有时间和地点的精确预测,就能够控制传染病的大爆发。但是世界范围的持续...
PLoS ONE:利用“分子指纹”对免疫细胞进行快速有效鉴别
近日,来自圣安德鲁斯大学(University of St Andrews)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开发了一种新型革命性技术,其可以利用特殊的“分子指纹”对免疫细胞进行鉴别,该研究或为后期快速检测某些疾病提供希望,比如白血病和淋巴瘤等,相关研究刊登于国际杂志PLoS ONE上。 文章中,研究者利用一种名为波长调制拉曼光谱学(WMRS)的光散射技术鉴别出了重要类型的白细胞,包...
Neuron:科学家阐明记忆如何影响我们对食物的选择
我们对某种特定食物的记忆越深刻,我们选择这种食物的欲求就越强,甚至是在这种食物没有吸引力的时候也是如此;近日,一篇发表在国际杂志Neuron上的研究论文中,来自巴塞尔大学的科学家通过研究揭示了如何通过提供多种食物及扫描追踪大脑活性来揭示机体记忆如何影响我们的选择,对记忆的影响往往可以通过增加大脑区域间的“交流”来介导。 我们每天的许多决策,比如“我应该给女朋友送什么东...
Cancer Cell:科学家发现促进癌细胞死亡的特殊分子化合物
近日,刊登在国际杂志Cancer Cell上的一篇研究论文中,来自埃默里大学温希普癌症研究所(Winship Cancer Institute)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发现了一种利用细胞凋亡来治疗肺癌的新型策略,细胞凋亡是一种程序性细胞死亡,蛋白Bcl-2是一种治疗癌症的已知靶点,其可以通过细胞凋亡来帮助癌细胞躲避细胞死亡。 研究者Xingming Deng表示,我们发现了...
Cell Stem Cell:纯化人类活细胞的新技术
多能干细胞之所有非常流行,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其可以分化分化成为任何类型的细胞以用于医学研究,然而典型的分化步骤往往会导致异源群体的产生,这样一来研究者所需的理想类型的细胞就必须被纯化;正常情况下,同理想细胞表面受体相互作用的抗体往往就可以帮助进行细胞纯化,但在很多情况下纯化的水平并不高,从而就会引发细胞受损;近日刊登在国际杂志Cell Stem Cell上的一篇研究论文中,...
【院士专访】金力: 基因检测是冉冉上升的爆发式行业
2015年5月22-24日于江苏泰州召开的“2015基因检测与健康产业大会”今天在泰州世贸茂御酒店开幕。本次论坛由中国遗传学会主办,中国医药城、Demohealth创新医疗承办,转化医学网协办。5位院士受邀参会,几十位重量级专家和嘉宾演讲和分享,800多位业内人士齐聚泰州,共同探讨基因检测与健康领域的技术创新、发展趋势,交流合作。 中国遗传学会副理事...
新非侵入式检测方式 指纹识别能检测可卡因
新非侵入式检测方式 指纹识别能检测可卡因 随着科技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生物学技术被应用于我们的日常领域。如手机的指纹解锁或指纹识别,马云在汉诺威CeBIT展会上演示的蚂蚁金服Smile to Pay扫脸技术,以及日前雅虎研究实验室公布的“Bodyprint”的技术。如今,生物学技术被再次应用到科技领域。近日,英国苏黎世大学最新研究成果表明,一...
药明康德:大举进军基因医学,看好高通量测序行业商机
拟从纽交所退市的药明康德正积极向基因医学和大健康跨领域扩张。药明康德基因组学中心主任陈巍在周末一场基因+互联网医疗的论坛上表示,公司目标是做国际领先的基因医学公司。 陈巍指出,公司目前是中国大陆唯一得到美国CLIA认证的中国实验室,拥有包括Illumina最先进的高通量测序仪HiSeq X10在内的高通量测序平台及检测平台,可提供...
Nature Genetics:全基因组测序的诊断价值
根据《Nature Genetics》上发表的一项新成果,全基因组测序有望用于临床上的遗传病诊断。这项研究评估了影响全基因组测序在临床诊断中取得成功的因素。 这个国际研究小组由英国的研究人员领导,对156个病例或家庭开展了临床基因组测序。这些病例有着遗传疾病的特征,但无法通过之前的筛查检测来解释。通过基因组测序,他们诊断...
谢晓亮:当单分子遇上基因组学
当单分子遇上基因组学,它们会擦出什么样的火花?著名华人学者谢晓亮(Sunney Xie)博士围绕这个话题,在《美国医学会杂志》(JAMA)上发表了文章。谢博士现任哈佛大学化学及化学生物学系教授,也任北京大学生物动态成像中心主任。 谢博士写道,单分子成像和操作的进步导致了单分子生物学的出现。由于全世界多个实验室的努力,单分子生物学已经改变了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