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活动

第六届单细胞技术应用研讨会暨空间组学前沿研讨会
【系列直播】多组学解码,全链条破译生命密码--构建单细胞-时空多组学-精准代谢-高深度蛋白全链条深度挖掘
【直播】解析单细胞时空组学,破译生命空间微密码 —— 从时空组学技术前沿到实战案例

专家访谈

《转》访欧易生物总经理张志明:持续逆势快速增长!破解科研服务"不可能三角"的硬核逻辑
《转》访菲鹏数辉马步勇教授|AI与分子模拟引领生物医药创新,“构象选择机制”开辟药物动态设计新纪元
《转》访无锡市第九人民医院科教科主任赵刚
《转》访Olink亚太副总裁Andrea Ballagi博士:新一代蛋白组学如何加速精准医疗新进程
【我的2022】瑞普基因首席技术官王涛:发挥BT+AI双引擎特色优势,推进AI技术在精准医疗领域的临床落地
【我的2022】佰诺全景创始人焦磊:降低使用成本和难度,推动全景病理技术在中国的临床转化落地
【我的2022】墨卓生物创始人兼COO刘寒:日日精进,久久为功,把一个好的单细胞中国解决方案带给客户
【我的2022】迈杰医学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张亚飞:数智化赋能商业模式转型,为客户提供更优质的伴随诊断整体解决方案
【我的2022】深圳绘云生物总经理林景超:专注慢病早筛类临床质谱检测产品,从临床痛点出发,为临床医学检验解决更多难题
【我的2022】艾吉泰康联合创始人屈武斌:对技术精雕细琢,以客户应用场景为核心,用特色服务提供基因捕获整体解决方案
【我的2022】恩泽康泰联合创始人李志:开放与合作,深耕外泌体技术开发与临床转化,为创新药研发提供坚实的肩膀!
【我的2022】迈迪安生命科学部门市场总监Liyan Pang:持续拓展颠覆性分子诊断原料,为体外诊断行业提供创新型解决方案

找到约10094条结果 (用时0.1656秒)

NEJM:FDA被批监管基因检测的体系已经过时

2015-05-29

  随着基因组测序逐渐步入临床,相应的监管也成了热门话题。顶级医学期刊《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近日发表了一系列文章,强调了临床基因组检测的承诺与挑战,特别是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对这些检测的监管。   休斯顿大学法律中心的Barbara Evans联合华盛顿大学的两名研究人员发表了题为“The FDA and Geno...

Science首次报道一种关键沉默机制

2015-05-29

  适当的时间保持适当的沉默,这不仅适用于我们的为人处事,也同样适用于体内遗传物质的表达方式。关于基因沉默的方式有很多,近期来自英国剑桥医学研究所,Wellcome Trust研究院的一组研究人员发现了一种新型蛋白复合物:人源沉默中心(Human Silencing Hub,HUSH,生物通译),这种复合物是人体细胞基因组中沉默组件。 这一研究成果公布在5...

诺贝尔奖得主夫妇Nature预卜先知你的行为

2015-05-29

  有没有可能通过接入大脑中的信号来弄清楚你下一步将去到哪里?挪威科技大学(NTNU)的研究人员Hiroshi Ito现在给出了肯定的答案。在本周的《自然》(Nature)杂志上,Ito描述了这种情况是如何发生的。   Ito和他的导师、2014年诺贝尔奖得主夫妇May-Britt、Edvard Moser以及同事们选取了一条特异...

Sci Transl Med:工程化改造的发光细菌或可进行癌症诊断

2015-05-28

  近日,发表于国际杂志Sci Transl Med上的一篇研究论文中,来自MIT和加利福尼亚大学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设计了一种新方法,其可以在益生菌的帮助下来检测扩散到肝脏中的癌症;许多类型的癌症,包括结肠癌、胰腺癌其都可以转移到肝脏中,医生们发现患者机体的癌症越早,就越有可能对患者成功治疗。   文章中研究者利用一种无害的大肠杆菌,让其在肝脏中繁殖,随后研究人员对细菌进行重...

Naturemedicine:亲环素A-CD147促进多发性骨髓瘤细胞增殖和归巢

1970-01-01

近日,来自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的研究人员在国际学术期刊nature medicine在线发表了一项最新研究进展,他们发现亲环素A-CD147信号途径在B细胞恶性肿瘤在骨髓中的归巢式克隆增殖发挥重要作用。 B细胞恶性肿瘤经常在骨髓中进行克隆增殖,但这种增殖性归巢现象的具体机制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了解。 在该项研究中,研究人员以多发性骨...

Juno牵手Editas引入基因编辑技术推动CAR-T疗法开发

1970-01-01

随着生物医药产业对肿瘤免疫疗法研究的不断推进,越来越多的医药厂商在进入该领域的同时还将目光放在了多技术平台结合的方向。最近,CAR-T疗法的先驱Juno公司就在这一方面再向前迈进一步。公司表示已经和基因编辑技术开拓者Editas公司签订了一项为期三年的合作协议。这项协议包括了4700万美元预付款和6亿9千万美元的里程碑奖金。 根据双方披露的消息,Juno公司将借助E...

视觉图像公司(VisageImaging)的移动诊断APP获FDA批准

1970-01-01

FDA已通过了Visage Imaging旗下Visage Ease Pro的iOS应用的510(k)申请。(注:产品上市前向FDA提交证明,表明在市场上销售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该申请即510(k),实质上相当于获得合法效销售的资格),除了乳房X线照片,这款移动诊断APP能翻译绝大多数的影像信息。 Visage Ease Pro属于Visage 7影像平台的一部分,...

ScientificReports:甘氨酸,简单逆转衰老相关线粒体缺陷

1970-01-01

衰老过程可以延迟甚至逆转?日本筑波大学的Jun-Ichi Hayash教授领导的研究团队最近发现至少在人类细胞系中确有如此可能。他们还确认了两种特殊的,能够调节最小和结构最简单的氨基酸―甘氨酸生成的基因部分参与了衰老的过程。这篇研究发表在最近的Scientific Reports上。 在许多物种(包括人类)中,线粒体功能异常是衰老的标志之一。这种理论来源于线粒体在...

PNAS:卵巢癌早期诊断治疗新标记

1970-01-01

众所周知,卵巢恶性肿瘤是女性生殖器官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仅次于子宫颈癌和子宫体癌而列居第三位。但卵巢上皮癌死亡率却占各类妇科肿瘤的首位,对妇女生命造成严重威胁。由于卵巢的胚胎发育、组织解剖及内分泌功能较复杂,早期症状不典型,卵巢癌的术前诊断相当困难。 最近,来自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的研究人员进行了一项研究,他们发现卵巢癌细胞能够编码6个mRNA亚型...

Naturemedicine:代谢变换在T细胞分化中的大作用

1970-01-01

近日,来自美国哈佛大学的研究人员在国际学术期刊nature medicine在线发表了一项最新的研究进展,他们发现HIF1-a和芳香烃受体(AHR)在I型调节性T细胞(Tr1)分化方面具有重要调控作用。 T细胞激活能够引起细胞内一系列代谢变化,对于响应适应性免疫应答具有重要意义。有研究发现具有细胞毒性和产生IL-17能力的效应T细胞,其分化过程需要向...

Science:极端病毒或可帮助科学家开发治疗疾病的新工具

2015-05-27

  通过揭开生活在几乎是沸酸环境中奇怪病毒,来自弗吉尼亚大学医学院的研究人员或许就寻找到了可以抵御人类疾病的新型工具,相关研究发表于国际杂志Science上。研究者Edward H. Egelman博士表示,让我们非常感兴趣的就是观察蛋白质和DNA如何结合来在极端恶劣的环境下保持稳定,而我们的研究发现也似乎阐明了一种对热、干燥及紫外辐射的耐受性机制,这或许就可以帮助开发新型的包...

罗氏NimbleGen将推出多样本混合捕获实验方案以及全基因组外显子液相捕获三代产品

2015-05-27

  二代测序技术正在不断突破高通量以及低测序成本的极限。定向测序更是当前最有效控制测序成本同时获得关键序列信息的首选。NimbleGen即将推出序列捕获前的多样本混合实验方案,希望以此更好地优化序列捕获技术以配合二代测序平台的高通量,进而减少实验时间并降低测序费用。这一新技术利用不同条形码序列来结合不同样本,然后混合一次实验中进外显子或定制目标区域的液相捕...

罗氏NimbleGen序列捕获新外显子组捕获产品、癌症及神经学产品登场

2015-05-27

  罗氏NimbleGen的序列捕获产品是二代测序前富集目标片段的理想实验方案。随着这一实验方案的广泛开展,越来越多的应用、需求涌现。对此,罗氏NimbleGen将推出一系列新的序列捕获产品,包括新的外显子组捕获产品,和针对特定研究领域的多基因捕获方案。   继2011年底的SeqCap EZ Exome Library v3.0外显...

罗氏NimbleGen综合性癌症基因捕获进行全面癌症突变检测

2015-05-27

  个人化癌症治疗是癌症治疗的发展方向与研究热点,相关的各种分子检测方案的发展迅猛。美国一个癌症中心开发了一个两步法方案用于指导药物选择、选择合适的患者参加药物临床实验。   这两步检测法包括:第一步,对少量癌症基因的突变热点进行测序,这些基因通常有较为明确的针对性治疗方案或者靶向药物,此作为快速的初步筛选,使通过筛选的患者可以参与到新药的临床实验中。第二步,对超过200个...

甲基化研究方法的革新-罗氏NimbleGen SeqCap Epi产品在中国上市

2015-05-27

  罗氏NimbleGen公司 最新上市的SeqCap Epi基因组DNA甲基化序列富集产品,结合二代测序,可以进行在单碱基分辨率的样品甲基化分析。该产品系列包括:固定内容的、人类全基因组水平的可甲基化位点的DNA片段富集方案;以及,适合于各种不同应用的由客户自选区域的目标序列富集产品。该产品系列可以为表观遗传研究人员提供全新的研究工具,相比现有其他技术,可以在更大DNA序列广度,更高测序深...

别让你的reads再做布朗运动了 —罗氏RNA序列捕获还原真实不同丰度RNA表达!

2015-05-27

  近年来,遗传变异通过表达水平的改变从而影响癌症、糖尿病、心脏病等复杂疾病的发病日益受到研究者的重视。与之相关的全转录组分析也越来越成为研究热点。     常规的RNA测序(RNA-seq)能检测基因的表达丰度,检测未注释的基因,以及由于剪切而形成的复杂的基因亚型。然而由于转录本的表达丰度宽泛的动态范围,小部分高表达的转录本占据了细胞...

Nature新闻:沉睡数十年的“睡美人”研究论文

1970-01-01

   有一些科学研究从一开始就可以很受欢迎,获得许多其他研究人员的引用。但另一些则可以像“睡美人”一样沉睡达一百多年才醒来获得荣耀和认可。 印地安那大学伯明顿分校的研究人员Filippo Radicchi和同事们分析了2200万篇科学论文,鉴别出了这样的睡美人论文,并找出了其中最有吸引力的论文。 一些论文在经历最初的增长期之后获得引用...

中国学者5月参与发表多篇Nature文章

1970-01-01

   5月中国学者参与的多项研究在Nature杂志及其重要子刊上发表,其中主要包括埃博拉病毒研究新发现,奇异侏罗纪兽脚类恐龙,以及白血病研究新进展。首先来自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中国军事医学科学院和中国医学科学院的研究人员利用2014年7月至11月期间在塞拉利昂的五个大区检测的3000多份埃博拉病人样本,成功分离测定175株病毒全基因组序列。通过对于这些病毒...

中国药科大学柳军博士PNAS发表免疫研究新成果

1970-01-01

   来自威斯康星医学院、中国药科大学、Norris Cotton癌症中心等机构的研究人员证实,免疫检查点蛋白VISTA和PD-1非重复性调控了鼠类T细胞反应。这一重要的研究发现发布在5月11日的《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杂志上。 这篇论文的通讯作者是威斯康星医学院的助理教授Li Wang博士,中国药科大学的柳军(Jun Liu)博士是这...

詹丽杏博士Nature子刊解析癌症之王

1970-01-01

   来自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所营养科学研究所、第二军医大学等处的研究人员证实,丧失极性蛋白AF6可通过诱导Snail表达促进胰腺癌转移。这一重要研究发现发布在5月26日的《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杂志上。 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所营养科学研究所的詹丽杏(Lixing Zhan)研究员是这篇论文的通讯作者。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