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活动

第七届上海国际癌症大会
第六届单细胞技术应用研讨会暨空间组学前沿研讨会
首届精准医学国际学术研讨会暨队列研究先锋计划颁奖仪式

专家访谈

《转》访菲鹏数辉马步勇教授|AI与分子模拟引领生物医药创新,“构象选择机制”开辟药物动态设计新纪元
《转》访无锡市第九人民医院科教科主任赵刚
《转》访Olink亚太副总裁Andrea Ballagi博士:新一代蛋白组学如何加速精准医疗新进程
【我的2022】瑞普基因首席技术官王涛:发挥BT+AI双引擎特色优势,推进AI技术在精准医疗领域的临床落地
【我的2022】佰诺全景创始人焦磊:降低使用成本和难度,推动全景病理技术在中国的临床转化落地
【我的2022】墨卓生物创始人兼COO刘寒:日日精进,久久为功,把一个好的单细胞中国解决方案带给客户
【我的2022】迈杰医学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张亚飞:数智化赋能商业模式转型,为客户提供更优质的伴随诊断整体解决方案
【我的2022】深圳绘云生物总经理林景超:专注慢病早筛类临床质谱检测产品,从临床痛点出发,为临床医学检验解决更多难题
【我的2022】艾吉泰康联合创始人屈武斌:对技术精雕细琢,以客户应用场景为核心,用特色服务提供基因捕获整体解决方案
【我的2022】恩泽康泰联合创始人李志:开放与合作,深耕外泌体技术开发与临床转化,为创新药研发提供坚实的肩膀!
【我的2022】迈迪安生命科学部门市场总监Liyan Pang:持续拓展颠覆性分子诊断原料,为体外诊断行业提供创新型解决方案
【我的2022】司羿智能科技创始人尹刚刚:以人为本,用科技传递温度,让老百姓用得起实用有效的创新康复产品!

找到约12860条结果 (用时0.1656秒)

【Cell子刊】变异捕获(VarC)映射——不单单应用于囊性纤维化

2022-06-17

近日,斯克里普斯研究所的科学家在cell子刊《Structure》发表了题为“Triangulating variation in the population to define mechanisms for precision management of genetic disease”的研究文章。研究指出只需要从疾病患者那里收集少数基因序列,确定每个相应变异蛋白的结构如何与其功能相关联...

【Nature】微生物古DNA恢复技术揭秘14世纪黑死病起源地

2022-06-16

从书中得到的启示 来自斯特林大学的Philip Slavin教授是该研究小组的成员之一。长期以来,他对“黑死病”的研究颇感兴趣,偶然间,他从一本1890年的著作中发现了一条十分有趣的线索——根据该著作描述,在如今的吉尔吉斯斯坦北部地区,有着一个古代墓葬遗址;在1338年至1339年间,此地埋葬的死者人数骤增,在一些逝者的墓碑上写着“死于瘟疫”。1338年至1339年!对于了解黑...

【CANCER IMMUNOL RES】T细胞耗尽而“停止工作”怎么办?药物新组合激活自然杀伤细胞免疫,帮助破坏癌细胞!

2022-06-16

“由于多种因素,黑色素瘤患者很难实现长期有效的治疗,其中之一包括T细胞耗竭。这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发生的,因为癌症患者接受增强T细胞介导免疫的药物治疗,”宾夕法尼亚医学院药理学、病理学、皮肤病学和外科学教授Gavin Robertson说。“如果T细胞介导的免疫不再起作用,换用一种激活自然杀伤细胞介导免疫的方法可能是一个重大进步。” Robertson解释说,实体肿瘤中缺乏自然杀伤...

【Nature】新发现:一种运动诱导的代谢物,可抑制进食和肥胖?!

2022-06-16

生命在于运动,健康的身体,乃是无价之宝! 一场疫情,让许多人认清了生活的本质,终于开始注重健身,以及健康的生活方式。无形之中,很多人的性命反而得到了挽救——他们悬崖勒马,再次回到健康的轨道上。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体育锻炼,对促进人体生长发育、提高机体工作能力、提高和改善整个人类体质,都有重要作用。而定期运动已被证明有助于减肥、调节食欲和改善代谢状况,特别是对于超重人群...

【Nature】肽聚糖——细菌周围保护层的突破点

2022-06-16

世界卫生组织(WHO)宣布抗菌素耐药性(AMR)为全球十大公共卫生威胁之一。一些细菌已经对所有已知的抗生素产生耐药性,它们的外膜位于细胞壁之外,并排除了许多类抗生素,影响了抗生素靶向它。数据预测到2050年,由于细菌对抗生素产生耐药性,每年会导致1000万人丧生,相当于每3秒钟就有1人失去生命,危害将超过癌症. 纽卡斯尔大学的Waldemar Vollmer教授和Federic...

【Nature子刊】赵方庆团队提出:肠道菌群大规模数据整合和生物标志物鉴定的新方法

2022-06-15

研究“Large-scale microbiome data integration enables robust biomarker identification”于5月23日发表在《Nature Computational Science》上。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3588-022-00247-8 肠道...

【Nature子刊】解开干细胞之谜:我们离在培养皿中制造器官又近了一步!

2022-06-15

由于干细胞在生成肝脏、胰腺和肠道等器官的细胞方面具有极大的潜力,因此修复器官中受损的组织是目前干细胞的研究方向。 几十年来,科学家们试图模拟干细胞的产生路径,以便形成,例如胚胎中的器官。然而,尽管做出了大量努力,让细胞在实验室中正常发育仍然非常困难。但哥本哈根大学的一项新研究表明,我们可能忽视了重要的一步,遗漏了另一类干细胞。该研究发表在《Nature cell Biology...

Illumina测序仪召回事件,5月份已发现并主动向FDA、CFDA等政府部门上报,目前软件升级已基本完成,安全漏洞未造成信息泄漏!

2022-06-15

6月13日,美国卫生与公众服务部(HHS)下属的食品药物监督管理局(FDA)官网发布医疗器械召回通知,涉及因美纳(Illumina)部分测序仪产品,被召回测序仪包括illumina Model NextSeq 550 Dx REF 20005715,共799台;illumina REF DX-410-1001 Model: MiSeq Dx、illumina REF 15036706 Model...

【Nature子刊】“垃圾DNA”并非垃圾?新发现——基因组“暗物质”中的突变与癌症联系起来的机制

2022-06-14

1 生命之书 多年来,人类基因组被视为一本生命之书,其中决定口才和经商能力的基因部分盘踞着大量“乱码”。包含用于制造细胞蛋白的代码等可读部分仅占10%;而其余90%则被称为“垃圾DNA”,无法识别。 不过最新研究推翻了之前的无效论——许多非编码区可不是无用的填充物,已被证明在调节基因活性方面起着关键作用——按需增减。那么问题来了:如果说编码区突变导致细胞产生有...

【PNAS】小鼠模型中使用新传感器,两小时准确区分病毒性和细菌性肺炎!

2022-06-14

研究的资深作者Sangeeta Bhatia说:“挑战在于,有很多不同的病原体可以导致不同种类的肺炎,即使是最广泛、最先进的检测,也无法在大约一半的患者中鉴定出引起疾病的具体病原体。如果你用抗生素治疗病毒性肺炎,那么你可能会导致抗生素耐药性,这是一个大问题,患者不会好转。” 在一项对小鼠的研究中,研究人员表明,他们的传感器可以在两小时内准确区分细菌性和病毒性肺炎,只需利用简单的尿...

【Nature子刊】评估肿瘤特异性总mRNA水平可预测癌症结果!

2022-06-14

德克萨斯大学MD安德森癌症中心的研究人员开发了一种新方法,他们从患者的肿瘤样本中量化肿瘤特异性的总mRNA水平,这些样本包含癌细胞和非癌细胞。利用这项技术对15种癌症中的6500多名患者的肿瘤进行研究,研究人员证明,癌细胞中较高的mRNA水平与患者存活率降低有关。 这项研究发表在《Nature Biotechnology》上。这种计算方法可以对肿瘤样本中的肿瘤特异性总mRNA水...

【Nature子刊】2002个原发性肿瘤的蛋白质组学研究,确定出14种癌症中的11种泛癌分子亚型!

2022-06-13

阿拉巴马大学伯明翰分校癌症数据分析门户网站(UALCAN)于2017年开发并公开使用,作为泛癌组学数据分析的用户友好门户网站,包括转录组学、表观遗传学和蛋白质组学。 癌症是一种复杂的疾病,其起始、进展和转移、向远处器官的扩散,涉及每一类癌症的动态分子变化。除了一些常见的基因组事件外,个体癌症患者还表现出变异。 蛋白质组是在细胞或组织中表达的蛋白质的补充...

【Nature】来自母亲的珍贵礼物——“脱乙酰化”分子变化产生超级抗体,或可治疗细胞内病原体感染

2022-06-12

“在怀孕期间,人体内的唾液酸(一种附着于抗体的糖)会发生“脱乙酰化”(deacetylated),这个微小的分子改变将激活体内针对脱乙酰糖的受体进行工作,从而使得免疫球蛋白G(IgG)——人体内最常见的抗体——发挥更广泛的免疫保护功能。” 来自美国辛辛那提儿童医院医疗中心的John J. Erickson博士等人于6月8日在《自然》杂志(Nature)发表了一篇题为...

【Nature子刊】新的干细胞疗法用于治疗肺动脉高压!

2022-06-11

汉诺威医学院(MHH)的临床研究人员首次运用了一种新的治疗方法,成功地停止了致命的肺动脉高压病程。一名患有肺动脉高压(PAH)的三岁女孩,用从人类脐带中的间充质干细胞产品治疗了5次。 Georg Hansmann教授是转化心肺生物医学研究小组的负责人,并领导儿科心脏病学和重症监护医学的治疗工作。他说道:“该治疗显著改善了生长、运动耐量和临床心血管变量,并减少了血液中可以检测到血管...

Human Reproduction Update 综述|多样生命的起源:减数分裂重组分子机制及其在人类生殖中的作用深入解析

2022-06-10

减数分裂是有性生殖生物生命周期中的一个重要阶段,二倍体生殖细胞经由这一过程转化为单倍体的配子,构成了遗传多样性的基础。其核心机制是同源染色体重组,在此过程中,程序性DNA双链断裂(DNA double-strand breaks,DSBs)被修复,从而形成染色体精准分离所必需的交换(crossover)。重组异常往往导致配子发生失败或产生非整倍体配子,造成生育能力低下、不育、流产或出生缺陷,...

【Circulation】300万人,耗时20年,瑞典的登记研究表明了糖尿病与心脏瓣膜疾病的关联!

2022-06-10

哥德堡大学的一项全面登记研究显示,与未患糖尿病的对照组相比,糖尿病患者患左心瓣膜疾病风险显著增加。统计分析还表明,通过降低血压和减少其他风险因素可以预防瓣膜性心脏病。 人体四个心脏瓣膜的作用是使血液朝正确方向流动。患有瓣膜疾病能够引起许多问题,如呼吸困难、疲乏和头晕,更严重的会导致心力衰竭。其他一些关于动物模型的研究表明,糖尿病可能会加剧心脏瓣膜的硬化。而本研究首次显示了糖尿病与...

【Nature】改造T细胞有望不破坏免疫系统而进行治疗,更高效杀死癌细胞!

2022-06-09

现在由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Anusha Kalbasi医学博士领导的一个研究团队与来自斯坦福和宾夕法尼亚大学的科学家合作表明,一种合成的IL-9受体可以让那些抗癌T细胞在不需要化疗或放疗的情况下完成工作。在斯坦福的Christopher Garcia博士的实验室中设计的用合成的IL-9受体改造的T细胞,对小鼠的肿瘤是强效的,相关文章“Potentiating adoptive cell th...

【即将开播】纳米孔测序大会London Calling 2022 Collection 6月9日9点举办,免费注册,欢迎观看!

2022-06-08

2022年06月09日,Oxford Nanopore Technologies将举办纳米孔测序大会London Calling 2022 Collection 线上会议。 Oxford Nanopore开发了新一代具有颠覆性的测序技术,近来纳米孔测序技术的数据通量和准确性不断攀升,加上其独有的测序任意长度的读长序列片段、无扩增直接测序天然DNA/RNA分子,帮助了解...

【Nature子刊】新纳米技术能够预防实体瘤复发

2022-06-08

当人们在期待着更长的预期寿命时,恶性癌症持续对人类的健康构成威胁。免疫疗法的探索和发展旨在为治疗实体瘤寻求新的突破口。 成功建立抗肿瘤免疫需要抗原特异性淋巴细胞的活化、扩增和分化。这一过程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体内各种T细胞和抗原提呈细胞(APCs)之间的特定相互作用。而现有的肿瘤疫苗,如新抗原疫苗和各种载体疫苗,都依赖于在机体内与宿主APCs的随机接触。此外,不适当的接触可能导致其...

【Nature子刊】新的小蛋白对病毒蛋白发起“双管齐下攻击”

2022-06-08

在一项发表于《Nature Chemical Biology》上的研究“A dimeric proteomimetic prevents SARS-CoV-2 infection by dimerizing the spike protein”中,研究人员报告了一类新的人工肽,小蛋白的设计,不仅可以阻断病毒进入我们的细胞而且可以将病毒粒子聚集在一起,降低它们感染的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