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转化医学是什么?
推荐活动
专家访谈
找到约12896条结果 (用时0.1656秒)
【Science Advances】可被人体吸收的电子绷带,慢性伤口愈合能增速30%,还可实时监测
近日,美国西北大学的研究人员首创一种小而灵活的、可伸展的绷带,它可柔和地包裹在受伤部位,通过直接向伤口部位提供电疗来加速愈合。这是第一个能够提供电疗的生物可吸收绷带,也是第一个智能再生系统的例子。这项研究于2023年2月22日发表在《Science Advances》。 https://www.science.org/doi/10.1126/sciadv.ade46...
【PNAS】癌转移重大发现!肿瘤内坏死区域在癌细胞分泌的蛋白质帮助下促进癌症扩散
近日,弗雷德·哈钦森癌症中心(Fred Hutchinson Cancer Center)的研究人员在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上发表了题为“Metastasis from the tumor interior and necrotic core formation are regulated by breast cancer...
【Nature子刊】中山大学马骏、柳娜团队发现肿瘤抑制放疗免疫激活新机制
近日,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马骏、柳娜团队在《Nature Communications》上发表了题为“TRIM21 inhibits irradiation-induced mitochondrial DNA release and impairs antitumour immunity in nasopharyngeal carcinoma tumour models”的研究论文,该工作鉴...
Hans Clevers 团队类器官研究再突破!新型人脂肪肝类器官可用于CRISPR筛选新靶点药物
“organoid(类器官)”一词在20世纪80年代就已出现;但直到2009年来自荷兰Hubrecht 研究所的Hans Clevers及其团队成功用来自小鼠肠道的成体干细胞培育出首个肠道类器官,才宣告了类器官研究进入了新时代。 2010年,有研究发现小鼠胚胎肾干细胞分离再组合可形成肾类器官;随后,多种脏器类器官被成功构建。2017年,Hans Clevers等...
【Nature子刊】小心隐藏的致病因素!代糖或引发血栓,增加心血管疾病和中风风险!
近日,克利夫兰诊所的研究人员在Nature Medicine上发表了题为“The artificial sweetener erythritol and cardiovascular event risk”的研究。该研究发现,现在流行的人造甜味剂——赤藓糖醇,与心脏病发作和中风的风险增加有关。 https://doi.org/10.1038/s41591-023-02223-9 研究背...
【Aging】“神药”抗衰证据来了!斯坦福大学联合多大学发现二甲双胍通过DNA甲基化在长寿中的潜在作用
近日,来自斯坦福大学医学院、爱荷华大学、鸟取大学医学院、内布拉斯加大学医学中心医学院和俄勒冈健康与科学大学医学院的研究人员在Aging上发表了题为“Metformin use history and genome-wide DNA methylation profile: potential molecular mechanism for aging and longevity”的研究。该研究发现...
【Cancer Discovery】瑞典卡罗林斯卡学院最新研究:衰老癌细胞可激活免疫细胞,促进抗肿瘤免疫
细胞衰老是一种应激反应,旨在消除不需要的、受损的或异常的细胞。这种反应包括稳定的增殖性停滞以及旺盛的促炎物质分泌(又称:衰老相关分泌表型,senescence-associated secretory phenotype,SASP)。通过SASP,衰老的细胞可以招募到免疫细胞,进而促进自身的免疫清除、恢复组织稳态。 癌细胞通常会暴露于多种已知可触发衰老的应激源,...
【PNAS】浙江大学开发光控肿瘤疫苗,可重塑肿瘤免疫抑制微环境并诱导长效免疫记忆
2023年2月14日,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王杭祥课题组在美国科学院院刊《PNAS》在线发表了研究论文,以FDA批准可静脉注射的聚合物用于调控免疫药物的体内命运(如药代动力学和肿瘤靶向蓄积等),并开发光可激活的肿瘤原位疫苗,介导特异性抗肿瘤免疫反应,重塑肿瘤免疫抑制微环境并诱导长效免疫记忆。 https://www.pnas.org/doi/10.1073/pn...
【Circulation】上海儿童医学中心等发表国内多中心临床研究成果,揭示先心病肺高压女性生育希望
背景概要 01 先天性心脏病(congenital heart disease,CHD),简称先心病,是指心脏及大血管在胎儿时期发育异常而引起的心血管畸形。先心病约占各种先天畸形的28%;我国每年新增约15-20万先心病患者,其中有5%-10%病例会逐渐发展为肺高压。 妊娠合并心脏病是产科严重的合并症,发病率为0.5%-3%,是导致孕...
万能蛋白被破解?加州大学最新研究揭示了肺细胞如何保护自己免受RNA病毒感染
近日,加州大学欧文分校领导的一项新研究揭示了一种名为APOBEC3B的蛋白质如何保护细胞免受许多不同类型的RNA病毒的侵害,如呼吸道合胞病毒(RSV)、SARS-CoV2、流感病毒、脊髓灰质炎病毒和麻疹,有助于预防疾病。研究论文“APOBEC3B drives PKR-mediated translation shutdown and protects stress granules in ...
【Nature子刊】“中毒”的蛋白质如何促癌生长?新研究发现DNA甲基转移酶激活致癌基因的机制
近日,斯克利普斯研究所的科学家与日本冈山大学的研究团队在Nature Communications上发表了题为“Scientists discover how a poisoned form of protein could spur cancer formation”的研究。该研究促进了一种候选药物的开发,这种药物可以将蛋白质恢复到正常形式,阻止肿瘤的形成。研究的资深作者,斯克里普斯研究所分子医...
【Nature】重磅!肠道菌群中的这种代谢物或是增强胰腺癌疗效的关键!
近日,德国汉堡-埃彭多夫医学中心的研究人员在Nature上发表一项题为“Microbiota-derived 3-IAA influences chemotherapy efficacy in pancreatic cancer”的研究。该研究通过分析胰腺导管腺癌患者样本和小鼠模型实验发现,肠道菌群的一种色氨酸代谢物——吲哚-3-乙酸(3-IAA)可能在化疗治疗PDAC的疗效中具有关键作用。 ...
【Nature子刊】以炎抗癌!研究发现诱导神经炎症促进减少致命癌症转移的新机制
近日,特拉维夫大学的一项新研究“Reciprocal interactions between innate immune cells and astrocytes facilitate neuroinflammation and brain metastasis via lipocalin-2”发表在《Nature Cancer》上,研究人员确定并表征了一种促进脑转移形成的新机制,并发现损...
【Nature子刊】浙江大学姚雨石教授团队揭示记忆性肺泡巨噬细胞在肺脏发挥抗肿瘤免疫监视功能
2023年2月20日,浙江大学基础医学院免疫学系/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良渚实验室姚雨石课题组在《Nature Immunology》发表了研究论文。研究表明,诱导组织定居型巨噬细胞的训练免疫/天然免疫记忆可能是一种潜在的组织特异性抗肿瘤策略。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90-023-01428-x#Sec11 ...
【PNAS】惊!科学家挖掘了端粒中新的蛋白质活性,可为癌症开发血液检测
近日,北卡莱罗那大学医学院的Taghreed Al-Turki博士和Jack Griffith博士团队在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期刊上发表了题为“Mammalian Telomeric RNA (TERRA) can be translated to produce valine-arginine and glycine-leu...
上海药物研究所等机构合作研发新一代强效PARP抑制剂,克服奥拉帕尼耐药性
PARP抑制剂(PARPi)已在治疗BRCA缺陷肿瘤方面显示出巨大的前景,然而,超过 40% 的 BRCA 缺陷患者对 PARPi 治疗无反应。此外,许多最初对 PARPi 治疗有反应的患者最终会出现获得性耐药。 目前,DNA聚合酶θ(Polθ)抑制剂已被用于靶向由53BP1缺失介导的PARPi耐药肿瘤;然而,具有其他 PARPi 抗性机制的肿瘤细胞——例如 B...
【PNAS】浙大林爱福团队等合作揭示lncRNA驱动Notch信号调控恶性肿瘤转移的新机制及干预新策略
2023年2月16日,浙江大学林爱福团队与西湖大学李旭团队在PNAS杂志在线发表题为“lncRNA BREA2 promotes metastasis by disrupting the WWP2-mediated ubiquitination of Notch1”的研究论文。该研究发现 lncRNA BREA2 通过抑制 E3 泛素化连接酶 WWP2 与 NICD1 核内互作,从而引起 N...
【Nature子刊】100%有效!男性短期避孕药来了,2小时快速起效,24小时后即可恢复正常
2023年2月14日,威尔康奈尔医学院研究团队在《Nature Communications》 在线发表了研究论文,研究发现从传统中药雷公藤中提取的雷公藤内酯酮(Triptonide)可作为一种口服、非激素的男性避孕药。这是非激素类男性避孕药研发领域的重大突破,但该药物通过导致精子畸形来实现避孕,需要服药几周时间才会起效,停药后也需要几周时间才能恢复。 http...
Composites Part B | 上海大学转化医学研究院苏佳灿教授/井莹莹教授/西安红会医院周凤金教授发表重要文章:骨靶向工程化细菌外囊泡递送siRNA改善骨质疏松症
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是最常见的骨退行性疾病,其特征是骨量减少和骨微结构破坏。OP的常规药物治疗有很多副作用,包括生物利用度问题和毒性等问题,亟待需要新的治疗方法。基于RNAi的骨合成代谢基因疗法已被视为OP的潜在替代疗法,但由于缺乏特定的细胞靶向递送系统、半衰期短和穿透细胞膜的能力差,它受到了严重限制。细菌外囊泡(Bacterial extrace...
【Human Reproduction】小心!母亲孕前及孕期低饮酒量将影响儿童面部发育
该研究于2月16日发表于国际权威生殖医学期刊《人类生殖》(Human Reproduction)。研究者们首次在孕前3个月内饮酒(但在怀孕期间停止饮酒)的母亲的孩子中发现了这种关联。此外,研究还发现,即使母亲每周的酒精摄入量少于12克(相当于一小杯175毫升葡萄酒或330毫升啤酒所含的酒精量),其后代也存在脸型改变的关联。 https://acad...
腾讯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