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活动

第七届上海国际癌症大会
第六届单细胞技术应用研讨会暨空间组学前沿研讨会
首届精准医学国际学术研讨会暨队列研究先锋计划颁奖仪式

专家访谈

《转》访菲鹏数辉马步勇教授|AI与分子模拟引领生物医药创新,“构象选择机制”开辟药物动态设计新纪元
《转》访无锡市第九人民医院科教科主任赵刚
《转》访Olink亚太副总裁Andrea Ballagi博士:新一代蛋白组学如何加速精准医疗新进程
【我的2022】瑞普基因首席技术官王涛:发挥BT+AI双引擎特色优势,推进AI技术在精准医疗领域的临床落地
【我的2022】佰诺全景创始人焦磊:降低使用成本和难度,推动全景病理技术在中国的临床转化落地
【我的2022】墨卓生物创始人兼COO刘寒:日日精进,久久为功,把一个好的单细胞中国解决方案带给客户
【我的2022】迈杰医学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张亚飞:数智化赋能商业模式转型,为客户提供更优质的伴随诊断整体解决方案
【我的2022】深圳绘云生物总经理林景超:专注慢病早筛类临床质谱检测产品,从临床痛点出发,为临床医学检验解决更多难题
【我的2022】艾吉泰康联合创始人屈武斌:对技术精雕细琢,以客户应用场景为核心,用特色服务提供基因捕获整体解决方案
【我的2022】恩泽康泰联合创始人李志:开放与合作,深耕外泌体技术开发与临床转化,为创新药研发提供坚实的肩膀!
【我的2022】迈迪安生命科学部门市场总监Liyan Pang:持续拓展颠覆性分子诊断原料,为体外诊断行业提供创新型解决方案
【我的2022】司羿智能科技创始人尹刚刚:以人为本,用科技传递温度,让老百姓用得起实用有效的创新康复产品!

找到约12858条结果 (用时0.1656秒)

中山大学:AI赋能内窥镜,鼻咽癌检测进入“秒级”时代”

2025-02-20

2025年2月15日,中山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研究团队在期刊《eClinialMedicine》上发表了题为“Real-time artificial intelligence-assisted detection and segmentation of nasopharyngeal carcinoma using multimodal endoscopic data: a multi-cen...

乳腺癌治疗新希望!ARX788联合疗法III期试验展现卓越疗效

2025-02-19

2025年2月17日,NovoCodex Biopharmaceuticals和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的研究人员在期刊《Signal Transduction and Targeted Therapy》上发表了题为“ACE-Breast-02: a randomized phase III trial of ARX788 versus lapatinib plus capecitabine f...

Nature重磅:UM171与KBTBD4突变如何共同驱动癌症发展?

2025-02-17

2025年2月12日,美国哈佛大学/华盛顿大学的研究人员在期刊《Nature》上合作发表了题为“Converging mechanism of UM171 and KBTBD4 neomorphic cancer mutations”的研究论文。该研究揭示了KBTBD4癌症突变通过重编程PPI促进HDAC1/2降解的机制,并展示了其与分子胶UM171的机制相似性。这些发现为开发针对髓母细胞瘤...

倒计时1天,【高峰论坛】特邀哈佛大学David Weitz院士、中科院朱永官院士等探究单细胞在生物医学研究应用~

2025-02-14

2025 Microfluidics application & innovation conference(MAIC) 第三届微流控技术应用与创新高峰论坛旨在搭建一个高端的学术交流平台,汇聚国内外微流控技术领域的专家学者、科研人员以及企业代表,共同探讨微流控技术的前沿理论、创新应用与未来发展趋势,促进学术思想的碰撞与知识的共享。同时,通过此次活动,连接生物行业的上下游...

VAT1基因特征:首都医科大学为胶质瘤治疗开辟新路径

2025-02-12

2025年2月8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的研究团队在期刊《Heliyon》上发表了题为“A VAT1-related gene signature predicts radioresistance in gliomas”的研究论文。这项研究建立了5种基因特征,可以有效预测接受术后放疗的胶质瘤患者的生存率。免疫抑制性微环境是胶质瘤的一个特征,可能导致放射抵抗。 ...

解码DNA邀您共赴第四届长三角单细胞组学技术应用论坛暨空间组学前沿论坛!开年盛会,四载相约!

2025-02-11

论坛背景 近年来,单细胞与空间组学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在肿瘤微环境与免疫治疗、神经疾病与机制、生殖健康与诊断、药物筛选和疫苗研制等领域用着广泛的应用,是当前生命科学领域的前沿和研究热点。为了加强国内外单细胞和空间组学技术学术交流,促进单细胞&空间组学基础研究、转化与临床研究深入发展,转化医学网联合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基因检测技术分会、中国遗传学会遗传诊断...

倒计时5天 | 国际学术会议报名!2025 MAIC 第三届微流控技术应用与创新高峰论坛~

2025-02-10

2025 Microfluidics application & innovation conference(MAIC) 第三届微流控技术应用与创新高峰论坛旨在搭建一个高端的学术交流平台,汇聚国内外微流控技术领域的专家学者、科研人员以及企业代表,共同探讨微流控技术的前沿理论、创新应用与未来发展趋势,促进学术思想的碰撞与知识的共享。同时,通过此次活动,连接生物行业的上下...

【Science子刊】抗菌肽“新星”诞生!山东大学AI技术助力医学破局

2025-02-10

2025年2月5日,山东大学齐鲁医学院的研究人员在期刊《Science Advances》上发表了题为“Artificial intelligence using a latent diffusion model enables the generation of diverse and potent antimicrobial peptides”的研究论文。在为实验验证而合成的40种多肽中...

乳腺癌耐药背后的“推手”——TMEM45A激活AKT/mTOR通路

2025-02-07

2025年2月5日,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的研究团队在期刊《Cell Death Discovery》上发表了题为“TMEM45A enhances palbociclib resistance and cellular glycolysis by activating AKT/mTOR signaling pathway in HR+ breast cancer”的研究论文。研究结果表明,T...

乳腺癌耐药背后的“推手”——TMEM45A激活AKT/mTOR通路

2025-02-07

2025年2月5日,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的研究团队在期刊《Cell Death Discovery》上发表了题为“TMEM45A enhances palbociclib resistance and cellular glycolysis by activating AKT/mTOR signaling pathway in HR+ breast cancer”的研究论文。研究结果表明,T...

【Nature子刊】贵州医科大学发文:通过抑制胰腺癌细胞糖酵解来提高吉西他滨敏感性

2025-02-06

2月4日,贵州医科大学研究团队在期刊《Cell Death&Disease》上发表了研究论文,题为“CDCA7 enhances STAT3 transcriptional activity to regulate aerobic glycolysis and promote pancreatic cancer progression and gemcitabine resistance”,...

【Adv. Sci.】中山大学研究团队:鼻咽癌遗传基础和发病机制新见解

2025-02-06

1月24日,中山大学研究团队在期刊《Advanced Science》上发表了研究论文,题为“Integrative Transcriptome-Wide Association Study With Expression Quantitative Trait Loci Colocalization Identifies a Causal VAMP8 Variant for Nasophar...

【Nature子刊】硫辛酸-硼苯丙氨酸囊泡:癌症放化疗的“超级武器”

2025-02-06

2025年2月4日,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的研究团队在期刊《Nature Communications》上发表了题为“Lipoic acid-boronophenylalanine-derived multifunctional vesicles for cancer chemoradiotherapy”的研究论文。研究结果凸显了LA-BPA衍生物在开发更精确、更有效、危害更小的放化疗方法的潜力,...

【Nature子刊】济宁医学院研究团队:有价值的肿瘤预后标志物和远端转移的潜在靶点

2025-02-05

1月21日,济宁医学院研究团队在期刊《Cell Death&Disease》上发表了研究论文,题为“PCDH17 induces colorectal cancer metastasis by destroying the vascular endothelial barrier”,本研究中,PCDH17 在伴有远处转移的结肠癌血管内皮细胞中的表达水平更高,且 PCDH17+内皮细胞(ECs...

AI赋能乳腺癌风险分层: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的创新成果

2025-02-05

2025年1月22日,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研究团队在期刊《Cell Reports Medicine》上发表了题为“Multimodal integration using a machine learning approach facilitates risk stratification in HR+/HER2− breast cancer”的研究论文。在这项研究中,团队利用由579名H...

直接RNA测序解锁m6A,中国科学家揭示细胞命运调控新机制

2025-01-23

2025年1月18日,中山大学药学院万国辉教授、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胃肠外科何伟玲和中山大学口腔医学研究所王智教授团队在期刊《Nature Communications》上发表了题为“Decoding the m6A epitranscriptomic landscape for biotechnological applications using a direct RNA sequenc...

《Nature子刊》深度学习模型为无创早期癌症诊断注入新动力

2025-01-22

2025年1月16日,德国癌症研究中心(DKFZ)Pavlo Lutsik教授团队在期刊《Nature Communications》上发表了题为“MethylBERT enables read-level DNA methylation pattern identification and tumour deconvolution using a Transformer-based mod...

《Nature子刊》CD26肌腱干/祖细胞群为肌腱修复带来新希望

2025-01-20

2025年1月16日,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脊柱外科刘辉教授团队在期刊《Nature Communications》上发表了题为“A CD26 tendon stem progenitor cell population contributes to tendon repair and heterotopic ossification+”的研究论文。研究结果表明,CD26肌腱干/祖细胞迁移到肌...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吴小华团队:m6A修饰的circSTX6成宫颈癌关键调节因子

2025-01-18

2025年1月15日,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妇瘤科吴小华教授团队在期刊《Oncogene》上发表了题为“m6A-modified circSTX6 as a key regulator of cervical cancer malignancy via SPI1 and IL6/JAK2/STAT3 pathways”的研究论文。研究结果表明,circSTX6在宫颈癌(CC)中高表达,并与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