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转化医学是什么?
推荐活动



专家访谈
找到约2343条结果 (用时0.1656秒)
南京中医药大学/山东中医药大学发现结直肠癌肿瘤干性新机制及潜在治疗靶点
近日,南京中医药大学和山东中医药大学研究人员共同在知名期刊《Advanced Science》发表了题为“GART Functions as a Novel Methyltransferase in the RUVBL1/β-Catenin Signaling Pathway to Promote Tumor Stemness in Colorectal Cancer”的研究论文,该研究旨在...
直播预告 | 高深度空间代谢组学助力肿瘤微环境研究
肿瘤的发生发展除了与肿瘤细胞自身基因突变导致的恶性增殖有关外,还与肿瘤微环境息息相关。空间多组学技术已用于研究肿瘤免疫微环境的转录组、蛋白质组和代谢组,并与免疫组化和多参数分析相结合,以产生肿瘤进展的标记物。组织切片样本在临床研究及诊断中广泛使用,徕卡的激光显微切割LMD 6/7系统可以对目标组织微区甚至单细胞或亚细胞器进行精准切割和采样。结合高灵敏度的高分辨质谱SCIEX Z...
再取进展!厦门大学研究团队发现调节乳腺癌细胞粘附和肿瘤转移的机制
7月17日,厦门大学孙慧敏团队在《Cell Death & Disease》上发表题为“BCKDK regulates breast cancer cell adhesion and tumor metastasis by inhibiting TRIM21 ubiquitinate talin1”的研究论文,研究阐明了BCKDK发挥其生物学作用的机制可为开发乳腺癌转移的新标志物提供新的理论...
【Cell Death Dis】北京大学:新突破!治疗结直肠癌新靶点!可抑制肿瘤转移
本研究发现WFDC3是一种肿瘤抑制因子,通过ERβ/TGFBR1信号轴促进雌激素诱导的转移抑制。WFDC3与ERβ相互作用,并通过抑制其蛋白酶体依赖性降解提高其蛋白稳定性。WFDC3通过er β介导的转录抑制TGFBR1的表达。用galunisertib(一种用于临床试验的靶向TGFBR1的药物)阻断TGFβ信号传导,会损害WFDC3缺失诱导的CRC细胞的迁移。此外,WFDC3在结直肠癌中有...
点赞!上海交大研发水凝胶微球疫苗 增强消融后抗肿瘤免疫反应
7月11日,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瑞金医院王忠敏、崔文国共同通讯在《Nature Communications》上发表研究论文“Interventional hydrogel microsphere vaccine as an immune amplifier for activated antitumour immunity after ablation therapy”,通过在雄性小鼠的原位胰...
清华大学/美国得州大学/中科院揭示靶向肿瘤的有效新辅助免疫治疗方法
近日,清华大学/美国得州大学/中科院研究人员在国际知名期刊《Signal Transduction and Targeted Therapy》上发表了题为“Targeting tumor microenvironment with antibody-guided IL-2 pro-cytokine promotes and rejuvenates dysfunctional CD8+ T c...
【Nature子刊】山东大学与哈医大肿瘤医院:新发现!可识别乳腺癌患者预后的新策略
我们对采用ypN0的Miller-Payne分级为4/5级TNBC患者的回顾性研究显示,与采用ypN0的Miller-Payne 4组相比,采用ypN0的Miller-Payne 4组的5年无病生存率(DFS, 63.8% vs. 83.0%, p = 0.003)和5年总生存率(OS, 71.0% vs. 85.5%, p = 0.007)均低于采用ypN0的Miller-Payne 5组...
哈佛大学:新发现!肿瘤单核细胞含量可预测食管癌免疫化疗结果
综合生物标志物分析,包括生成65000个食管癌单细胞rna测序图谱,以及ICI-4W期间EAC的多时间点转录组学分析,揭示了一种新的T细胞炎症特征(INCITE),其上调与ICI诱导的肿瘤缩小相关。使用我们的单细胞图谱对治疗前胃食管癌转录组进行反卷积,发现高肿瘤单核细胞含量(TMC)是LUD2015-005患者更高总生存率(OS)和独立队列中流行胃癌亚型ICI反应的意外ICI+ ctx特异性...
【Science子刊】重大突破!重编程细胞可延缓肿瘤生长、恢复肿瘤免疫
肿瘤免疫(tumor immunology),患肿瘤后机体对肿瘤的免疫反应。免疫是动物在长期进化过程中形成并逐步完善的生物学特征。用以保护自己,消灭异己。肿瘤细胞是由正常细胞突变而来的,具有许多相应的正常细胞所没有的特征。因此,机体的免疫系统也会把它们当作异己成分对待,表现出针对肿瘤的免疫反应。 https://www.science.org/doi/10.1126/sci...
【Nature】最新成果!迟洪波团队:改善癌症治疗,克服肿瘤介导的免疫抑制
营养物质是适应性免疫的新兴介质,但营养物质是否影响DC功能或先天免疫细胞和适应性免疫细胞之间的通讯在很大程度上尚未解决。在这里,我们建立了谷氨酰胺作为细胞间代谢检查点,它指示肿瘤- cDC1串扰并允许cDC1激活细胞毒性T细胞的功能。瘤内补充谷氨酰胺通过增强cdc1介导的CD8+ T细胞免疫来抑制肿瘤生长,并克服对检查点阻断和T细胞介导的免疫疗法的治疗抗性。从机制上讲,肿瘤细胞和cDC1s通...
美国西北大学与大连医科大学:重大进展!发现肿瘤发生新途径,揭示癌症治疗新靶点
肿瘤内琥珀酸盐促进p23在K7、K33和K79位点的琥珀酸化,从而驱动其核易位进行COX-2转录,从而促进肿瘤生长。然后,我们通过虚拟和生物联合筛选,从160万种化合物中鉴定出M16是一种有效的p23琥珀酰化抑制剂。M16抑制p23琥珀酰化和核易位,以p23依赖性方式减弱COX-2转录,显著抑制肿瘤生长。因此,我们的研究将p23定义为肿瘤进展中琥珀酸激活的转录因子,并为抑制p23琥珀酸化作为...
【STTT】重大突破!北京大学研究发现一种新的抑制因子可抑制肿瘤生长
7月7日 ,北京大学肖瑞平、胡新立和季加孚等在《Signal Transduction and Targeted Therapy》上发表题为“E3 ligase MG53 suppresses tumor growth by degrading cyclin D1”的研究论文,研究发现通过促进细胞周期蛋白D53降解将MG1定义为肿瘤抑制因子,突出了靶向MG53在治疗周期蛋白D1周转失调的癌症...
重磅!深圳大学发现乳腺肿瘤发生转移新机制 揭示乳腺癌治疗新靶点
近日,深圳大学研究人员在期刊《Cell Death&Disease》上发表了题为“Loss of function of GATA3 regulates FRA1 and c-FOS to activate EMT and promote mammary tumorigenesis and metastasis”的研究论文,该研究报告在缺乏p18ink4c(一种细胞周期抑制剂)的小鼠中,单倍...
《Cell Reports》浙江大学研究团队发现推动肝脏肿瘤发生新机制
6月27日,来自浙江大学的梁廷波团队在《Cell Reports》上发表了名为“Loss of Mettl3 enhances liver tumorigenesis by inducing hepatocyte dedifferentiation and hyperproliferation”的研究文章,研究结果确定了Mettl3在肝脏肿瘤发生中的肿瘤抑制作用,表明其在HCC的启动和进展中...
清华、哈佛联合研究发现抗肿瘤免疫重要机制 激发癌症免疫治疗新策略
6月30日,清华大学蒯锐博士联合哈佛Jonathan C. Kagan, Jeffrey M. Karp等在《Nature Communications》上发表题为“Ultrasound-responsive low-dose doxorubicin liposomes trigger mitochondrial DNA release and activate cGAS-STING-med...
新突破!国外研究团队发现抗肿瘤和抗癌药物新机制
6月27日,来自韩国首尔国立大学兽医学院兽医临床科学系兽医内科实验室的Ga-Hyun Lim, Su-Min Park, Ga-Hee Youn,等教授在《Scientific Reports》上发表题为“Macrophage induces anti-cancer drug resistance in canine mammary gland tumor spheroid”的研究论文,研究...
全新视角发布!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团队发现铁死亡相关miRNA在肿瘤转移中的新兴作用
6月26日,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王俊普和Diabate Ousmane 团队在《Cell Death Discovery》上发表题为“Emerging roles of ferroptosis-related miRNAs in tumor metastasis”的文章,重点探讨了铁死亡相关miRNA在肿瘤转移中的作用,旨在帮助读者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为恶性肿瘤的潜在治疗策略提供新的视角。 ...
浙江大学李翔等团队制备新型纳米颗粒 开发肿瘤治疗新方法
近日,浙江大学李翔及Fu Yike共同在知名期刊《Advanced Science》发表了题为“An Inter-Cooperative Biohybrid Platform to Enable Tumor Ablation and Immune Activation”的研究论文,该研究设计并制备了一种由响应性材料和具有协同效应的微生物组成的生物杂化治疗系统,用于肿瘤治疗。该生物杂化系统中,...
复旦大学樊嘉等合作发现肝癌肿瘤“侵袭区” 助力开发肝癌治疗新策略
近日,复旦大学周俭、杨欣荣、樊嘉和华大生命科学研究院陈奥、刘石平等团队合作在国际知名期刊《Cell Research》在线发表了题为“An invasive zone in human liver cancer identified by Stereo-seq promotes hepatocyte–tumor cell crosstalk, local immunosuppression ...
北京大学李扬团队和人民医院赵翔宇团队合作在诱导多能干细胞来源NK细胞肿瘤免疫治疗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
6月14日,北京大学基础医学院李扬副教授和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赵翔宇教授合作在《Journal of Hematology&Oncology》杂志在线发表题为“Leveraging CD16 Fusion Receptors to Remodel the Immune Response for Enhancing Anti-Tumor Immunotherapy in iPSC-Der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