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转化医学是什么?
推荐活动



专家访谈
找到约588条结果 (用时0.1656秒)
【Adv. Sci.】北京大学研究团队揭示EZH2对PD-L1蛋白稳定性的最新调控作用
3月22日,北京大学研究团队在期刊《ADVANCED SCIENCE》上在线发表题为“EZH2 Inhibition Enhances PD-L1 Protein Stability Through USP22-Mediated Deubiquitination in Colorectal Cancer”的研究论文,本研究揭示了EZH2对PD-L1蛋白稳定性的新调控作用,揭示了EZH2-US...
祝贺!蔡磊-昱言科技渐冻症蛋白质组学功能靶点联合研究实验室成立
3月26日,在科研与公益的交汇点上,蔡磊-昱言科技渐冻症蛋白质组学功能靶点联合研究实验室正式成立。此次联合实验室的成立暨战略签约活动汇聚了众多科研精英、医疗专家、社会公益人士和凤凰卫视、北京卫视、转化医学网等媒体,共同见证这一重要时刻。 活动伊始,蔡磊先生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他回顾了与渐冻症抗争的艰辛历程,表达了对渐冻症科学研究实现突破的热切期望。蔡磊先生表示...
【Adv. Sci.】复旦大学葛均波/黄浙勇/宋亚楠揭示CD47-SIRPα免疫检查点抑制最新蛋白质降解策略
3月13日,复旦大学葛均波、黄浙勇、宋亚楠共同通讯在期刊《ADVANCED SCIENCE》上在线发表题为“Biomimetic Nano-Degrader Based CD47-SIRPα 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ion Promotes Macrophage Efferocytosis for Cardiac Repair”的研究论文,本研究提供了一种基于仿生纳...
【投入百万】昱言科技启动单细胞蛋白质组学科学家合作计划
昱言科技投入百万配套经费支持,启动单细胞蛋白质组学科学家合作计划。首期将经过专家评审筛选出5个优胜项目,由昱言科技创始人团队参与课题顶层设计,昱言科技为每个入选项目配套提供10万元单细胞蛋白质组学检测费用。 合作伙伴征集 面向如下领域的科学家广泛征集合作伙伴: ①单细胞测序:期待与单细胞测序领域的专家握手,精准阐释细胞转录...
重大进展!沈柏用、陈赛娟、方海、印彤团队发文:首次将临床蛋白组学用于“癌王”胰腺癌临床诊疗
2024年1月29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胰腺中心-上海市胰腺肿瘤转化研究重点实验室沈柏用教授,转化医学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上海)陈赛娟院士、方海教授、印彤教授团队,及长海医院金刚教授、上海肿瘤医院施思教授团队合作,在 Nature Medicine 期刊发表了题为“Prospective observational study on biomarkers of response...
全新上市 | 全自动平行毛细管蛋白电泳
新年伊始,蛋白质科学周PepTalk 2024在美国圣地亚哥举行,其间,安捷伦科技重磅发布了其在蛋白质分析领域的新产品Agilent ProteoAnalyzer。随后,安捷伦中国线上举办了中文新品发布会。伴随着发布会的落幕,全自动平行毛细管蛋白电泳ProteoAnalyzer正式上市。 新品先睹为快 安捷伦 ProteoAnalyzer 系统是一种...
LDT案例|Octave公司利用Olink平台开发多发性硬化症诊断蛋白标志物Panel
研究背景 多发性硬化症(Multiple Sclerosis, MS)是中枢神经系统的一种自身免疫性慢性神经炎症性疾病,病程复杂,且临床症状及表现各异。多发性硬化症的临床病程变化多端,给诊断和预后都带来巨大困难。最新McDonald MS诊断标准将临床表现和影像学检查结合起来,重视使用磁共振成像(MRI),但这些标准并不总能准确预测疾病的病程、活动性、进展、复发或治疗响应等。目...
行业“天花板”——体液蛋白质组检出数目突破8000+!
体液蛋白组学研究现状 蛋白质是生物体功能的主要承担者,以血浆为代表的体液蛋白质组学为手段探索生物标志物的研究层出不穷。低丰度蛋白是潜在标志物的重要来源,但由于血浆等体液的复杂性及检出手段的限制,低丰度蛋白检出有限,新的临床标志物发现越来越少[1],FDA审批的蛋白标志物也逐年下降。因此,提高低丰度蛋白的检出水平,对于体液蛋白组学研究至关重要。 血浆...
里程碑|Complete Omics成功完成千万美元级A轮融资,引领基于蛋白质组学的前沿临床分子诊断
日前,临床蛋白组学新锐企业Complete Omics(康普博奥,简称康博)宣布完成千万美元级的A轮融资,本轮融资由启明创投独家投资。本轮融资资金将持续用于Complete Omics创新产品的研发、临床研究及市场推广。 Complete Omics成立于2019年,是一家专注于蛋白质组学临床应用开发的前沿生物科技公司。公司致力于解决临床蛋白组学中的核心痛点,开发了...
【新品发布】 鲲羽生物原位检测新品三连发,助力空间转录组和蛋白组研究
鲲羽生物立足基因原位测序(in situ sequencing)和原位杂交(in situ hybridization)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核心成员从事相关研究20年,拥有本细分领域国际一流的核心技术和知识产权。作为少数从事基因原位检测的研发型公司,鲲羽生物以解码生命空间奥秘、革新临床精准诊断为目标,结合基础科研和临床发展实际需要,重视研发不断拓新,在前期快速DNA FISH试剂盒/RNA FISH...
【会议聚焦】超燃现场,第十二届中国蛋白质组学大会圆满落幕!
2023年9月27日,“人体蛋白质组导航国际大科学计划全球峰会暨第十二届中国蛋白质组学大会”圆满落下帷幕。本届大会以“人体蛋白质组导航:通向智慧医学之路”为主题,聚焦蛋白质组学领域发展及π-HuB 计划蓝图,集中呈现近年全球蛋白质组学领域重大突破、前沿成果、最新的仪器设备及分析技术,展示π-HuB计划的具体组织实施方案。作为临床蛋白质组学领航者,谱天生物受邀与行业同仁相聚一堂,共襄盛会。 ...
【喜报】谱天生物又一自研试剂盒获批Ⅱ类医疗器械注册证 引领临床蛋白组学走进标准化时代!
2023年9月19日,经天津市药品监督管理局审批,谱天生物自主研发的体外诊断试剂“多肽复合质控品”获批Ⅱ类医疗器械,注册证编号:津械注准20232400246 。至此,谱天生物组织蛋白组学样本前处理全流程检测产品均已获批,包含:多肽复合质控品(津械注准20232400246)、蛋白提取阶段——蛋白、多肽提取或纯化试剂(津械备20230444)、肽段制备阶段——蛋白、多肽提取或纯化试剂(津械备...
非因四周年 | TCGA数据库“御用”靶向蛋白组学技术-RPPA 钜惠来袭
什么是RPPA靶向蛋白组学 中国第一家RPPA (Reverse Phase Protein Array) 反相蛋白微阵列靶向蛋白组学技术平台,具有高通量和高内涵双重优势,可平行分析上千个样本中几百种关键癌症蛋白的表达水平及翻译后修饰。 非因生物RPPA靶向蛋白组学技术服务特点与优势 ✔ 微量“看”全景:20-40μg蛋白同时检...
【STTT】川大华西联合成都中医大发布靶向“不可成药”蛋白质的最新进展
9月6日,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联合成都中医药大学研究团队在《Signal Transduction and Targeted Therapy》上发表题为“Recent advances in targeting the “undruggable” proteins: from drug discovery to clinical trials”的研究论文,讨论了针对不可成药蛋白的设计策略,包括共...
血浆蛋白6000+ | 青莲百奥定义血浆蛋白质组新高度
两周前,青莲百奥发布的高通量4D蛋白质组学质谱仪timsTOF HT轻松实现10000+蛋白质鉴定(眼见为实10000+|青莲百奥timsTOF HT质谱仪蛋白质组实测数据国内首发)。近日,青莲百奥将自主研发的血浆低丰度蛋白富集磁珠试剂盒、全流程自动化前处理机器人和高通量timsTOF HT质谱仪结合,克服血浆样品复杂性高、低丰度蛋白检测深度低的难题,成功将血浆蛋白质组的检测深度提升至600...
功效加一!喝咖啡或预防痴呆,抑制Tau蛋白聚集
7月19日,意大利维罗纳大学的研究人员在《Journal of Agricultural and Food Chemistry 》期刊上发表了一篇题为" Espresso Coffee Mitigates the Aggregation and Condensation of Alzheimer′s Associated Tau Protein "的研究论文。研究显示,喝咖啡或可降低痴呆风险...
【Science Advance】罕见肝癌的蛋白质为癌细胞的基础生物学和药物敏感性提供了新的见解
6月21日,来自洛克菲勒大学的Sanford M. Simon团队,在《Science Advance》上发表了名为“Disruption of proteome by an oncogenic fusion kinase alters metabolism in fibrolamellar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的研究论文,论文对纤维化肝细胞癌(FLC)的癌细胞...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孙秋、王贯团队:靶向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的小分子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
蛋白质相互作用(PPIs)是许多生物过程的基础,在各种疾病的发生和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靶向肿瘤相关蛋白与新兴小分子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已成为治疗人类疾病,尤其是肿瘤的一种有吸引力的方法。令人鼓舞的是,基于PPI的选择性治疗药物在过去十年中迅速发展,为癌症患者的新疗法提供了有希望的前景。 近日,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生物治疗国家重点实验室孙秋/王贯团队在《 Acta Pharm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