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转化医学是什么?
推荐活动



专家访谈
找到约6423条结果 (用时0.1656秒)
个体化医疗及癌症治疗的投资机遇
在癌症治疗的研究中,基因治疗、分子诊断或新兴纳米投递等技术为我们带来了希望,这可满足病人及家属的对更多更好治疗方法的需求,而生物制药研究公司正积极回应相关需求。 最新数据显示,目前有超过900种药物及疫苗正在临床测试,为治疗癌症带来新希望。受惠于此,美国癌症康复者人数已由1971年的300万攀升至2008年的1200万。但尽管如此,美国死...
广东省食管癌研究所成立
日前依托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组建的广东省食管癌研究所正式挂牌成立。 据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副院长、广东省食管癌研究所所长傅剑华介绍,我国是世界上食管癌发病率及死亡率最高的地区之一。据我国卫生部统计,2008年食管癌新发病例为25.9万例,死亡21.1万例,死亡率约...
科学家发现只杀癌细胞不伤健康细胞的特殊物质
据《联合早报》网站报道,在母乳中存在一种天然蛋白质,新加坡和瑞典科学家发现将这类蛋白质和脂质合成起来,可用来攻击癌细胞却不会伤害健康细胞。该分子有望被制成抗癌药品。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生物科学院教授格鲁伯(左)和瑞典隆德大学教授帆柏用三年半研发出的抗癌合成物质“HAMLET”,若尽早让有结肠癌基因的病患口服,发病率有望降低超过六成。 ...
英国:启动测试癌症风险基因的研究项目
近日,伦敦研究人员将启动一个测试癌症病人风险基因的开创性项目,研究将测试 97 个相关的风险基因,而且研究结果可能会改变未来的癌症治疗方式。 这项测试将由癌症研究所和皇家马斯登医院(The Royal Marsden)共同进行,研究结果将用于确定药物使用,或者确定肿瘤周围需要切除多少组织。这个项目所寻找的基因,就包括导致好莱坞演员 A...
英国癌症研究所将与Illumina合作推出癌症基因临床检测
英国癌症研究所(ICR)领导的研究中心联盟将与Illumina合作推出一项基于测序的检测项目,以分析癌症患者中的基因突变。 这一项目名为主流癌症遗传学(Mainstreaming Cancer Genetics)项目,将利用Illumina的TruSight Cancer panel分析97个癌症易感基因。Wellcome Trust基金会将...
吴一龙团队:建立适合中国人的肺癌个体化靶向治疗模式
癌症至今仍是令人闻之色变的健康杀手。肺癌,更是杀手中的“大哥大”,它每年要夺去60万中国人的生命。据统计,平均每隔30秒钟,我国就有1个人死于肺癌。 经过多年研究,广东省人民医院副院长、广东省肺癌研究所所长吴一龙及其团队在全球范围内率先发现了中国人身上特有的肺癌驱动基因,并基于上千例的临床试验,证明了靶向药物“易瑞沙”对东亚人种的特殊有效性,...
华裔女科学家开发DNA产品 宫颈癌高危群有望识别
5月15日电 据美国《星岛日报》报道,全美女性死亡人数最多的疾病是宫颈癌,人类乳突病毒(HPV)是致病主要元凶。但是,感染HPV病毒并不意味着未来必罹患癌症,全美75%的女性和五成男性在一生中会感染HPV,两位女性华裔生命科学家温可仪、郑淑玲共同创办的公司,以HPV DNA技术明确地界定病例是否为...
因携带BRCA1易感基因型 好莱坞女星朱莉切除乳腺防癌
5月13日,根据外媒报道,朱莉在给《纽约时报》的文章中写道,自己进行了预防性的双侧乳腺切除手术。理由是她有遗传性的“基因缺陷”,BRCA1基因让她有87%的几率罹患乳癌,50%的几率患卵巢癌。经过3个多月的手术,她不仅做了预防性的乳腺切除手术,还用假体填充,重塑了胸部。在她公开了自己手术缘由以及目的后,获得了众多网友的支持和赞扬,而她的伴侣布拉德-...
NEJM:癌症特征决定于基因图谱而非发病器官
科学家发现,最危险的子宫内膜癌表现出与最糟糕的卵巢癌和乳腺癌的高度相似性,这提供了迄今为止最有说服力的证据,证明癌症越来越被视为一种主要是由其基因图谱而不是由其发病器官决定的疾病。在《自然》杂志周三发表子宫内膜癌研究的同一天,《新英格兰医学杂志》(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上也发表了一项关于急性髓系白血病研究。...
美国泌尿学会2013年前列腺癌早期筛查指南
1、不推荐对40岁以下男性行常规PSA筛查(证据级别C级)。此年龄范围的人群前列腺癌临床检出率较低,没有证据说明筛查获益,风险较其他年龄组相当。 2、不推荐对发生前列癌一般风险的40-54岁的人群行常规PSA筛查(证据级别C级)。对于55岁以下前列腺癌高风险的人群(如有阳性家族史,非洲裔美国人),是否需要前列腺癌筛查需要个体化决策。 3...
江泽飞:三阴性乳腺癌诊治新进展
在日前举行的第六届CSCO乳腺癌高峰论坛上,大会执行主席江泽飞教授结合乳腺癌领域素有盛名的圣加仑会议热点,就乳腺癌诊治发展热点进行了梳理。 瑞士圣加仑(St.Gallen)会议不久前刚刚闭幕,今年专家组成员进行乳...
朱正纲:胃癌分子标志物研究获2012年度上海科技进步一等奖
4月19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院长朱正纲领衔的课题组以名为《分子标志物在胃癌发病机制及转化医学研究中的应用》项目获得2012年度上海市科技进步奖一等奖。消息传至瑞金医院普外科,正忙着实验的医生们停下了手头的操作,...
Science:让癌基因停止代谢
许多人体所患上的癌症,尤其是神经胶质瘤和急性髓细胞性靶细胞AML都会出现IDH1 或IDH2基因的突变,这是两种能编码代谢酶:异柠檬酸脱氢酶的重要基因。近期的研究发现通过设计能抑制这两种酶基因的变异的小分子,可分别减缓白血病和脑肿瘤细胞的生长。相关研究成果公布在Science杂志上。 异柠檬酸脱氢酶IDH是一种与细胞代谢相关的酶,其在细胞中的...
研究人员发现防癌化合物
日本神户大学研究生院教授片冈徹领导的研究小组说,他们发现了能遏制Ras蛋白质功能的化合物,这种蛋白质的生成如果由于基因突变而出现异常,就可能引发某些癌症。 10.1073/pnas.1219922110 该小组在新一期美国《国家科学院学报》网络版上报告说,编码合成Ras蛋白质的基因如果突变,Ras蛋白质就会与其他蛋白质结合,传递使细胞...
诺奖得主:降低患癌风险远离病毒是关键
近日,由中国工程院主办、中国医科大学承办的“国际工程科技发展战略高端论坛——从病毒到肿瘤,从病因到防治”大会在沈阳召开。2008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德国癌症研究中心、德国埃朗根—纽伦堡大学教授哈拉尔德·楚尔·豪森在会上指出,降低罹患癌症风险的关键在于避免病毒感染。 诺贝尔医学奖获得者Harald zur Hausen教授做报告 ...
Ann Oncol:HER-2靶向治疗方案对胃癌有效
胃癌是世界上致死率第二高的癌症,并且其治疗管理,特别是对于晚期患者的管理近年来进展甚微。尤其是迄今为止还没有一种靶向治疗的用药模型整合入治疗方案备选选项。HER2过表达越来越被认为是一种频繁发生的分子异常现象,在乳腺癌中受基因扩增的驱动。越来越多的证据证实HER2过表达在胃癌发生发展中起作用,它还与预后差和浸润性强等特征紧密相关。此外,体外和体内胃...
澳科学家:研发出新型抗癌药 可促进癌细胞凋亡
近日,澳大利亚沃尔特与伊丽莎·豪研究所(WEHI)等单位的科学家为癌症“量身”定做了一种新型药物,能遏制细胞内一种叫做BCL-XL的蛋白质,这种蛋白质会促进癌细胞生存,让许多抗癌措施效果不佳。研究人员指出,这是向设计新型抗癌药迈出的重要一步。相关论文在线发表于《自然—化学生物学》杂志上。 BCL-XL是促生存BCL-2家族蛋白质中的一员,能阻...
Cell重要论文:绘制前列腺癌的遗传全景图
人们通常认为,癌症是在基因随时间逐步突变,最终压倒细胞的生长控制能力之后形成的。然而,近日一个国际研究小组在对前列腺癌基因组进行更深入的研究之后,揭示出实际上遗传突变呈突然地周期性地爆发,引起复杂的、大规模的DNA重组,驱动了前列腺癌的形成。这项研究工作发表在4月25日的《细胞》(Cell)杂志上。 由Weill Cornell医学院、B...
AACR2013:孕妇暴露于空气污染增加胎儿癌症风险
华盛顿——美国癌症研究协会(AACR)2013年会上公布的一项研究显示,如果母亲在妊娠期间曾暴露于空气污染,则其子女发生癌症的风险增加,尽管幅度不大却具有显著性。产前和1岁期间暴露于最高水平汽车尾气的儿童,发生双侧视网膜母细胞瘤和生殖细胞肿瘤的风险分别比暴露于最低水平的儿童增高19%和17%。 在这项为期9年的...
自闭症发病率达千分之六 超癌症、艾滋病患者总和
中广网北京4月2日消息(记者赵阳)据中国之声《央广新闻》报道,今天是世界自闭症日,早在2010年,全球自闭症患者就已达到6700万人,超过全世界癌症、艾滋病患者的总和。这种"无药可医"的疾病,已经成为世界上公认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和沉重的社会负担。青岛台记者今天探访青岛自闭症患儿康复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