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转化医学是什么?
推荐活动
专家访谈
找到约6506条结果 (用时0.1656秒)
吕志民教授Nature子刊发布癌症重要发现
DNA双链断裂(DSBs)是最严重的一种遗传缺陷形式,可导致癌症及治疗耐药。发表于本周的一项新研究揭示出了更多有关DSBs发生原因以及这种断裂修复机制的细节。 来自德克萨斯大学MD安德森癌症中心、上海交通大学和四川大学的研究人员报告称,他们发现了一种代谢酶――延胡索酸酶(fumarase)在DNA复制中所起的作用。研究结果发布在8月3日的《...
华人学者Nature子刊发表癌症重要发现 响应蛋白促进DNA损伤修复
DNA损伤会提高癌症的风险,研究人员发现已知在细胞遭受压力时会恢复表达的一种蛋白,在DNA修复一个早期的关键步骤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他们的研究结果发布在《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杂志上。 在这一要么迫使细胞修复DNA损伤要么死亡的迅疾、复杂情况下,ATF3(activating transcription fa...
Nature子刊:预测儿童癌症药物的副作用
对于身患癌症的儿童而言,尽管现有的疗法能延长许多患儿的生命,但与药物相关的副作用也在相当一部分患儿中引起了长期的健康问题。例如,在蒽环类药物治疗的儿童中,57%出现无症状的心功能不全,而16%出现充血性心脏衰竭。因此,人们希望了解其中的风险因素。 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等机构的研究人员对450多名蒽环类药物治疗的癌症患儿开展...
鉴别出特殊基因突变或和儿童癌症药物引发的心脏副作用直接相关
发表于国际杂志Nature Genetics上的一篇研究报道中,来自英属哥伦比亚大学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发现一种特殊的基因突变或许和癌症药物蒽环霉素治疗引发儿童出现心脏问题的发病风险直接相关。 文章中,研究者进行了一项多级的全基因组关联性研究,其中就包括对来自十几个加拿大研究中心的超过450名蒽环霉素治疗的儿童癌症患者,其中一些患者已经表现出了毒素相关的症状;研究者分析...
BreastCancerRes:乳腺癌新型生物标志物及治疗靶点
一篇发表于国际杂志Breast Cancer Research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波士顿大学医学院的研究者开发出了一种新型方法,其或许可以帮助检测/治疗恶性乳腺癌。 基底细胞样型乳腺癌 (Basal-like breast cancer,BLBC)是一种恶性乳腺癌,其通常被成为三阴性乳腺癌,这就意味着这种恶性乳腺癌对于常见的医疗...
厦门大学Cell子刊发表癌症研究新发现
来自厦门大学的研究人员在新研究中证实,靶向TR3结合抑制Akt2活性可有效诱导癌细胞自噬性死亡。这一重要的研究发现发布在7月30日的《Chemistry & Biology》杂志上。 厦门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的吴乔(Qiao Wu)教授和林天伟(Tianwei Lin)教授是这篇论文的共同通讯作者。 由于当前的大多数治疗方法...
肥胖患者癌症晚期治疗中活得更长?!
该研究发现,具有较低人体重量指数(BMI)的癌症患者平均比超重和肥胖的患者少活了两个半月。研究人员此前预计,肥胖的癌症患者在结肠癌4期时的治疗可能不会有太好的效果,因为以往的研究表明,肥胖人群患结肠癌的风险更高。 以往的研究还显示,许多肥胖的癌症患者接受治疗时,获得的药物剂量会低于理想水平,他们也常患有其他健康问题,使癌症治疗变得复杂。研究论文的第一作者、杜克大学的优...
歪打正着?抗癌药或可为HIV治疗带来希望
艾滋病一直令人谈之色变。即使在医学高度发达的今天,医学工作者仍没有找到一种方法治愈这种疾病。此前一段时间,一些包括艾滋病疫苗在内的疗法虽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距离彻底征服这一疾病仍有很长一段时间的距离。甚至在不久之前,通过早期治疗手段,已经宣称“治愈”的密西西比婴儿,最终仍然出现了病情反复的情况。这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在HIV感染者体内有相当一部分病毒是“潜伏”在细胞内部的,而...
日本利用人工智能抗癌 10分钟将可找到治疗方案
据报道,日本IBM公司和东京大学医科学研究所(以下简称:东大医科研)将开发出一种利用最尖端人工智能计算机“沃森(Watson)” 治疗癌症的方法。 据悉,该技术将收集东京大学拥有的日本患者数据等,通过人工智能加以分析,并依据基因信息,最短10分钟左右找到适合个别患者的治疗方针。不过,是否易患癌症因人种和地区的不同而存在差别,...
南开大学科学伉俪发表乳腺癌新成果
癌基因MDM2和p53形成一个负反馈回路,其中,p53作为一个转录因子,正向调节MDM2,MDM2通过促进p53降解,负向调节p53。然而,该反馈回路的机制,在癌症当中还是知之甚少的。七月三十日,来自南开大学的研究人员在国际学术期刊《Journal of Biological Chemistry》发表一项乳腺癌研究新成果。这项研究报道称,HBXIP蛋白...
谁是癌症真正的“肇事者”
学术界一般认为,癌症是起因于DNA突变和恶性细胞。然而,如果增殖是细胞的默认状态,如果有一种截然不同的致癌机制理论正在悄然兴起,你会作何感想呢?让我们来听一听执教于美国塔夫茨大学医学院解剖和细胞生物学系的卡罗尔斯·索南夏因和安娜·索托的研究心得吧。 如何回答这个问题——正常细胞到底受了什么“刺激”才异常增殖的? &ems...
人造DNA帮助找出癌细胞
将基因代码添加到遗传“字母表”中可帮助找出癌细胞,包括两个人工碱基的DNA可被诱导有选择性地将癌细胞挑选出来。合成生物学家已创造出生命基本单位的人造版本,他们的想法是利用虚假DNA合成具有不同寻常特性的分子。 美国佛罗里达应用分子进化基金会的斯蒂文·本纳和他的同事们通过人工碱基对Z和P的DNA进化来挑选癌细胞。 &ems...
欧盟批准罗氏单抗Perjeta用于HER2阳性乳腺癌新辅助治疗
瑞士制药巨头罗氏(Roche)肿瘤学管线在欧盟监管方面收获喜讯。近日,欧盟委员会(EC)批准抗癌药Perjeta(pertuzumab)联合赫赛汀(Herceptin)及化疗,用于局部晚期、炎症性或伴有复发高风险的HER2阳性早期乳腺癌(eBC)成人患者的新辅助治疗(术前治疗)。此次批准,使Perjeta方案成为欧盟基于病理完全缓解(pCR)数据批准的首...
卫材向美日欧提交新型抗癌药Halaven软组织肉瘤新适应症申请
日本药企卫材(Eisai)近日宣布,已向全球3大主要市场(美日欧)的监管部门提交新型抗癌药Halaven(甲磺酸艾瑞布林)新适应症申请,寻求批准用于软组织肉瘤(Soft-tissue Sarcoma,STS)的治疗。 软组织肉瘤(STS)是对发生于全身软组织(脂肪、肌肉、神经、纤维组织、血管)的一大类恶性肿瘤的统称。据估计,在美...
NIH资助研究癌症基因组云系统
传统上,基因组数据分析需要将数据下载储存在多个地方,然后协调这些数据,之后才能在本硬件上进行计算。然而,涉及下一代测序技术的大规模项目的生物医学数据,已经使这种模式显得十分笨拙。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2014年NCI启动了一项构建基因组数据储存库的项目,该项目由于扩大了癌症研究的群体,使研究变得更加便捷与广泛。 &ems...
神秘MicroDNAs帮助检测癌症
存在于染色体外部的奇怪环状DNA和错误产生这些DNA的细胞类型并不相同,而来自弗吉尼亚大学医学院的研究人员近日指出,这些环状DNA或可用于作为检测不同类型癌症的指示器,相关研究发表于国际杂志Cell Reports上。 MicroDNAs就是这种奇怪的环状DNA,文章中研究者表示,microDNAs存在种系特异性,不同的细胞类型,比如前列腺癌细胞或卵巢癌细胞,都会产生...
口腔清洗液中的HPV或可帮助预测口咽癌的复发
来自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研究者通过研究表示,口咽癌患者在癌症治疗后如果唾液中存在人乳头瘤病毒16(HPV16),或可增加其癌症复发的风险;相关研究发表于国际杂志JAMA Oncology上。口咽是喉部上方区域,其包括舌后、软腭、扁桃体及咽喉壁,在美国口咽癌在新发癌症病例中占到了大约2.8%,通常可以通过手术成功治疗该癌症。 这项研究中,研究者对7%的口咽癌病人在诊断过程...
p53诱导细胞凋亡的新机制或可帮助开发癌症疗法
一篇发表于国际杂志Molecular Cell上的研究论文中,来自圣犹大儿童研究医院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揭开了一种新型机制,即肿瘤抑制蛋白p53如何通过细胞凋亡来诱导细胞死亡,该项研究或可帮助开发杀灭癌细胞的新型思路。 研究者表示,p53在细胞质中可以通过结合并且激活一种名为BAX的蛋白来诱发细胞死亡,利用结构生物学工具,科学家...
基于测序的基因板或可帮助诊断癌症及指导临床疗法
基因板检测可以帮助临床医生们对癌症病人的疾病进行分类,并且发现潜在的疗法,而随着很多基因突变和多种癌症的发病直接相关,同时许多更多的靶向药物来治疗疾病,研究者们就急需新型方法来鉴别出癌症所包含的基因突变以及应当利用什么疗法进行治疗。 利用基因板检测就可以揭开致病基因;研究者John Howe说道,基于新一代测序技术的基因板可以提供一种新型检测方法,来利用快速单一的测试...
低剂量白藜芦醇 抗癌效果更好
七月二十九日在《科学转化医学》杂志(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上的一项最新研究发现,白藜芦醇――在红葡萄中发现的一种化合物,与高剂量服用相比,小剂量的使用更能有效地预防肠癌。 以前的研究都着眼于高剂量的纯化白藜芦醇,以探讨其预防癌症的潜力。这是第一次有研究着眼于一个更低的日剂量――相当于一大玻璃杯红...
腾讯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