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活动

专家访谈

《转》访欧易生物总经理张志明:持续逆势快速增长!破解科研服务"不可能三角"的硬核逻辑
《转》访菲鹏数辉马步勇教授|AI与分子模拟引领生物医药创新,“构象选择机制”开辟药物动态设计新纪元
《转》访无锡市第九人民医院科教科主任赵刚
《转》访Olink亚太副总裁Andrea Ballagi博士:新一代蛋白组学如何加速精准医疗新进程
【我的2022】瑞普基因首席技术官王涛:发挥BT+AI双引擎特色优势,推进AI技术在精准医疗领域的临床落地
【我的2022】佰诺全景创始人焦磊:降低使用成本和难度,推动全景病理技术在中国的临床转化落地
【我的2022】墨卓生物创始人兼COO刘寒:日日精进,久久为功,把一个好的单细胞中国解决方案带给客户
【我的2022】迈杰医学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张亚飞:数智化赋能商业模式转型,为客户提供更优质的伴随诊断整体解决方案
【我的2022】深圳绘云生物总经理林景超:专注慢病早筛类临床质谱检测产品,从临床痛点出发,为临床医学检验解决更多难题
【我的2022】艾吉泰康联合创始人屈武斌:对技术精雕细琢,以客户应用场景为核心,用特色服务提供基因捕获整体解决方案
【我的2022】恩泽康泰联合创始人李志:开放与合作,深耕外泌体技术开发与临床转化,为创新药研发提供坚实的肩膀!
【我的2022】迈迪安生命科学部门市场总监Liyan Pang:持续拓展颠覆性分子诊断原料,为体外诊断行业提供创新型解决方案

找到约6506条结果 (用时0.1656秒)

解读抗癌食谱:饮食习惯比食物本身更重要

2015-07-28

  西班牙《万象》月刊7月刊登《抗癌食谱》一文,作者为安娜·佩雷斯。全文如下:   “我们不清楚奇迹是怎样发生的,但癌症确实自行消失了。”身为家庭医生的奥迪尔·费尔南德斯说。她在5年前被查出罹患卵巢癌晚期,“当我得知自己病情的时候,最先浮现在脑海的是我的那些病人们。我想到他们的糖尿病、高血压和心血管疾病都能通过饮食习惯的变化来缓解,为...

鱼类毒素或可有效治疗癌症

2015-07-28

  有时候致病菌或许也可以作为特异高效性的杀伤性武器,近日来自弗莱堡大学的科学家在Nature Communications刊登了他们的最新研究成果,研究者发现,一种鱼类毒素或许可以作为特殊药物来有效治疗癌症。   致病菌耶尔森菌属细菌可以引发人类黑死病及严重的胃肠道感染,文章中研究者Klaus Aktories及其同事对一种名为红色...

遏制癌症复发的新型基因疗法

2015-07-28

  70%的卵巢癌患者在化疗后会再度复发,最终不治而亡。利用基因治疗来传递一个可抑制雌性生殖器官发育的蛋白,或许可以改善这些患者的生存。   在发表于《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上的一份研究报告中,麻省总医院(MGH)的一个研究小组描述了在小鼠模型中,通过单次注射携带改造版本Mullerian Inhibiting Subst...

来自鼠疫致病的毒素有可能成为抗癌药物

1970-01-01

最近发表在《Nature Communication》的一个研究发现,来自致病菌(耶尔森氏鼠疫杆菌)的毒素Afp18能够影响细胞内的RhoA蛋白,导致肌动蛋白Actin的组装和降解的动态过程无法完成,并进一步影响细胞分裂,以及细胞转移。研究人员认为,癌细胞的转移也依赖于激动蛋白的动态组装以及降解,因而,这种毒素蛋白Afp18可能可以作为一种潜在的抗癌药物。 耶尔森氏...

癌症晚期,化疗真的正确么?

1970-01-01

许多患有癌症处于死亡边缘的病人仍会进行化疗以提高生命质量。但根据一项最新研究,化疗的方法并不会改善濒死癌症病人的生命质量,甚至会使一些病人的状态变得更差。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JAMA  Oncology上。 来自威尔康奈尔医学院的研究人员指出,目前濒死癌症病人的化疗使用情况令人堪忧,没有证据表明对濒死癌症病人继续进行化疗治疗会有什...

Lancet:显著降低乳腺癌死亡率的药物

1970-01-01

     最近,在超过30000名女性中开展的一项大型研究表明,一类称为芳香化酶抑制剂的药物,可显著降低最常见乳腺癌类型患病绝经后妇女的死亡风险。   这项研究强调了芳香化酶抑制剂在雌激素受体(ER)阳性乳腺癌治疗中的重要性,并指出,与较旧的激素治疗他莫昔芬相比,它们能够更加显著地降低死亡风险。   这...

癌细胞迁移分析:偏向虎山行

1970-01-01

   癌症,真是一个沉重的话题,而肿瘤转移,更是让人谈虎色变。如今,许多研究人员都试图理清肿瘤转移的分子机制。在这一期的《BioTechniques》杂志上,Sarah Webb博士介绍了人们在研究癌细胞迁移时所用的工具。 细胞迁移是个复杂的过程,意味着细胞摆脱束缚,在生物体内移动,并侵入新的组织。然而,癌细胞迁移的研究,还面临着独特的挑战。肿瘤是个异质性的群体,...

权威期刊:阻止肝癌进展的新方法

1970-01-01

   肝癌,是全球癌症相关死亡的第三大原因。最近,美国Sanford Burnham Prebys医学研究所(SBP)、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和泰国Chulabhorn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发现,阻断一个重要免疫受体(淋巴毒素β受体,LTβR)的活性,可降低肝癌的进展。相关研究结果,发表七月二十三日的国际权威学术期刊《Gut》,可能为肝癌带来新的治疗策略。 ...

科学证明,无线设备确实与癌症有关

1970-01-01

近日, 有研究发现, 由无线设备的辐射所引起的代谢失衡, 与许多的疾病风险相关, 例如, 多种神经退行性疾病和癌症。发表在Electromagnetic Biology and Medicine 杂志上,标题为"  Oxidative Mechanisms of Biological Activity of Low-intensity Radiofrequency Radiat...

诺华抗癌药获FDA加速批准 用于局部晚期基底细胞癌

1970-01-01

  瑞士制药巨头诺华(Novartis)抗癌管线近日在监管方面收获喜讯,FDA加速批准Odomzo(sonidegib,200mg)用于经手术或放射治疗后病情复发、以及不适合这2种治疗方案的局部晚期基底细胞癌(laBCC)成人患者。此前,Odomzo已于今年6月30日获瑞士批准,并于6月25日获得欧盟CHMP建议批准的积极意见。   基...

Nature:癌症治疗新策略――以己之矛攻己之盾

1970-01-01

        近日,来自英国牛津大学的一个研究小组在著名国际学术期刊nature发文,他们在研究细胞如何重复利用合成DNA的"砖块"--核苷酸的过程中,发现了一种治疗癌症的潜在治疗方法。   DNA复制和DNA损伤修复过程都需要以核苷酸为合成原料,细胞除了通过从头合成途径获得核苷酸,还会对来自死亡细...

福泽晚期乳腺癌患者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启动“因爱得芙-芙仕得慈善援助项目”

1970-01-01

2015年7月26日,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在上海正式启动面向中国晚期乳腺癌患者的”因爱得芙-芙仕得慈善援助项目”,旨在以切实的医疗援助方案减轻患者经济负担,获得晚期乳腺癌标准治疗,增强其对抗疾病的信心。该项目由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发起并负责整体管理和运作,阿斯利康公司无偿为该项目提供药品援助。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秦国英女士在现场接受了阿斯利康公司的捐赠函,并向项目指定...

PNAS:原生动物可以作为癌症起源研究的模型

1970-01-01

        癌,这个名称是一系列不同恶性组织的统称。一般的理论认为,由单一或者少数细胞起源的恶性增殖组织的生长不受控制,最终形成肿瘤。如果不经治疗,恶性肿瘤会对人体产生很大的伤害,并且最终导致人的死亡。尽管针对癌症的研究已经进行了很多年,而且对于部分癌症在早期也有了针对性的治疗方法,因为缺少相应的模式系统,以及不同癌症起源的复...

PNAS颠覆性文章解决著名癌症悖论

1970-01-01

   人们普遍认为癌症是由突变积累引起的,科罗拉多大学的研究人员对此提出了挑战。他们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杂志上发表文章指出,人体组织相当于一个生态系统,健康细胞是最适合健康组织的。衰老、吸烟和其他压力因素会改变这一生态系统,让携带致癌突变的细胞获得生存优势。这一理论将对癌症治疗和药物开发产生深远的影响。 “我们一直在尝试用药物靶标癌细胞突变。但如果是机体生态系...

复旦大学80后博士后Cancer Res发布癌症新成果

1970-01-01

   来自复旦大学、俄克拉马荷州立大学的研究人员证实,RACK1丧失通过诱导miRNA-302c / IL-8信号环路促进了胃癌转移。这一研究发现发布在7月21日的《癌症研究》(Cancer Research)杂志上。 复旦大学的阮元元(Yuanyuan Ruan)博士是这篇论文的通讯作者。其主要研究领域为肿瘤糖生物学。2009年至今发表SCI论...

刘新垣院士Cell携手华裔学者:转录因子的第二重作用

1970-01-01

   来自华盛顿州立大学和中科院的研究人员,发现了一种蛋白质在细胞分裂中从前未知的功能。众所周知,这一称作为ATF5的蛋白可以控制特异基因的表达频率。ATF5调控了控制细胞存活的一些基因。 现在研究小组发现,这一蛋白发挥了与它的转录因子角色无关的一种作用。在细胞的中心体(centrosome)中,ATF5还充当了结构蛋白。这一重要的研究发现发布在...

为何癌症药物让人负担不起?

2015-07-25

  发表于国际杂志Mayo Clinic Proceedings上的一篇研究报告中,由118名国际癌症研究专家组成的团队共同起草撰写了一篇文章,该文章内容就如何降低高价癌症研究展开讨论,同时研究者还表示支持基于病人的草根运动来要求政府采取措施。   来自梅奥诊所的研究者Ayalew Tefferi指出,癌症药物的高价格正在影响着癌症患者的治疗护理情况,同时还影响着我们的健康护...

老院士讲解为何癌症那么难治

2015-07-24

  7月14日,上午。84岁的中国科学院院士姚开泰步履蹒跚地进入南方医科大学的生命科学楼。满头白发,外加借助拐棍行走仍显行动不便,他略显老迈。不久前的一次体检发现他左下肺有一处1厘米宽占位性病变,很可能是炎症,但还不能完全排除是其一直想攻克的那种疾病———恶性肿瘤。   老人虽然从学校的肿瘤研究所所长位置上退下来了,却一直从事着寻找抗癌、杀死肿瘤干细胞的研究。这是一个有着...

Science癌症免疫疗法的神秘机制

2015-07-24

  近年来令人兴奋的癌症治疗方法其实并不多,其中癌症免疫疗法利用的是免疫系统能破坏恶性肿瘤。一类这样的治疗方法可靶定CTLA4,也就是在杀伤T细胞表面表达的一个分子,能阻断它们的增殖。阻断CTLA4的抗体药物,从而会激发杀伤T细胞反应,这可以靶定癌细胞,并明显延长许多黑色素瘤患者的生存期。 但是并不是所有的患者都会对这种治疗产生反应:一些患者能生存很多年,...

Nature Medicine:大多数常见的淋巴癌有希望实现精准医疗

2015-07-24

  在临床2期实验中,具有活性B样细胞(ABC)亚型的DLBCL患者比生发中心B样细胞(GCB)亚型的DLBCL患者具有更好地应答性。该实验是由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NCI)和加州森尼维尔市的Pharmacyclics共同进行的。   淋巴瘤是由异常增殖的白细胞造成的,其可能发生在任何年龄。DLBCL是一种具有侵略性的淋巴瘤,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