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活动

专家访谈

《转》访欧易生物总经理张志明:持续逆势快速增长!破解科研服务"不可能三角"的硬核逻辑
《转》访菲鹏数辉马步勇教授|AI与分子模拟引领生物医药创新,“构象选择机制”开辟药物动态设计新纪元
《转》访无锡市第九人民医院科教科主任赵刚
《转》访Olink亚太副总裁Andrea Ballagi博士:新一代蛋白组学如何加速精准医疗新进程
【我的2022】瑞普基因首席技术官王涛:发挥BT+AI双引擎特色优势,推进AI技术在精准医疗领域的临床落地
【我的2022】佰诺全景创始人焦磊:降低使用成本和难度,推动全景病理技术在中国的临床转化落地
【我的2022】墨卓生物创始人兼COO刘寒:日日精进,久久为功,把一个好的单细胞中国解决方案带给客户
【我的2022】迈杰医学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张亚飞:数智化赋能商业模式转型,为客户提供更优质的伴随诊断整体解决方案
【我的2022】深圳绘云生物总经理林景超:专注慢病早筛类临床质谱检测产品,从临床痛点出发,为临床医学检验解决更多难题
【我的2022】艾吉泰康联合创始人屈武斌:对技术精雕细琢,以客户应用场景为核心,用特色服务提供基因捕获整体解决方案
【我的2022】恩泽康泰联合创始人李志:开放与合作,深耕外泌体技术开发与临床转化,为创新药研发提供坚实的肩膀!
【我的2022】迈迪安生命科学部门市场总监Liyan Pang:持续拓展颠覆性分子诊断原料,为体外诊断行业提供创新型解决方案

找到约6506条结果 (用时0.1656秒)

日本研究者开发“光免疫治疗法”精确杀灭癌细胞

2015-08-12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的日本人研究者开发了依靠光精确杀死癌细胞的“”,近期开始在三所美国大学开展安全性临床试验。研发该疗法的是小林久隆主任研究员所带领的团队。研究团队与美国加利福尼亚的新兴企业联合向美国食品药品局提出了临床试验申请,4月底得到批准。   该治疗法的原理是,向能够与癌细胞相结合的蛋白质抗体内加入化学物质,这种化...

HudsonAlpha为当地妇女提供免费的乳腺癌和卵巢癌基因检测

2015-08-12

  位于卡明斯基研究园生物科技园的,成立于2008年的非盈利研究所是一个专门从事植物基因组,分析人类癌症和其他疾病的CLIA-certified实验室研究的测序中心。然而,对于这个项目,该研究所计划检测BRCA1/2基因和其他17个与乳腺癌和卵巢癌高风险相关的基因,这将会由同样位于这个园区的Kailos遗传所进行操作。   该研...

揭示引发结直肠癌患者预后不良的新型生物标志物

2015-08-11

  近日,来自德克萨斯大学MD癌症研究中心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发现,一种名为CSN6的特殊蛋白或和结直肠癌患者不良预后直接相关。CSN6蛋白是COP9信号复合体蛋白的亚单位,其在结直肠癌组织样本中处于过度表达的状态,该项研究会后期开发结直肠癌的可替代疗法提供了新的希望。   研究者Mong-Hong Lee博士表示,CSN6...

我国科学家发现引发胃癌的特殊microRNA分子—miR-7

2015-08-11

  近日,来自中国第四军医大学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发现,microRNA 分子miR-7可以通过抑制一种关键的信号通路来抑制胃癌的发生,而这种关键的信号通路对于幽门螺杆菌而言是一种保护性的机制,该研究或为后期讯号诱导子miR-7表达进而来有效抑制胃癌的新型药物或疗法的开发提供新的线索和研究思路。   据国立卫生研究院数据显示,胃癌是常见的四种癌症中的一种,而且其是全世界癌症死亡...

只需9步 哪种感冒最易转化成癌症?

2015-08-11

          本来感冒和癌症差类十万八千里。现在呢?我们来看看怎么感冒就变成癌症了。有点小病就乱吃药的孩子,来看看你是怎样成功疾病的帮凶的!   从打喷嚏到癌症只需要九步。   第一步:打喷嚏   当病原体、灰尘、花粉等进入鼻腔后,身体的防御系统...

肿瘤专家王宁:对待癌症要有理念上的改变

2015-08-11

  日前,北京市肿瘤防治研究办公室发布的《北京市癌症数据播报》显示,北京市癌症新发病例4.13万人,平均每天新增113人。自2007年起,癌症一直位居北京市居民死因首位,平均每死亡4人中,就有1人死于癌症。   面对一直以来人们“谈癌色变”的现状,北京市肿瘤防治研究办公室副主任王宁表示:“癌症其实并不可怕,公众应该正确认识癌症,改变对...

澳癌症患者建立爱心抗癌网站传播正能量

2015-08-11

  英国《每日邮报》8月9日报道,澳大利亚一位26岁的女性癌症患者贾丝明(Jasmine)战胜病魔后,通过建立起抗癌网站“伤疤往事”分享自己的故事,给其他癌症患者带去一份鼓励和希望,现已吸引了更多的抗癌勇士的分享和支持。   贾丝明22岁时就被诊断出患有恶性骨肉瘤,在经历了长期痛苦的化疗之后,她奇迹般地转危为安。但作为女性,她时常因右腿...

前列腺癌能闻出来?英慈善组织训九只嗅癌犬

2015-08-10

  如何尽早诊断癌症一直是人类最关心的问题之一。英国慈善组织“医学嗅探犬”与米尔顿·凯恩斯医院一起训练了九只嗅癌犬,能够帮助辨别前列腺癌、肾癌和膀胱癌。   这九只嗅癌犬中包括六只拉布拉多、两只史宾格犬和一只匈牙利维斯拉犬。在专业人员训练下,这些犬只需闻闻尿液的味道,就能判断出尿液的主人是否患有前列腺癌。在实验室条件下,嗅癌犬的准确率高...

统计学技术或可帮助理解肿瘤的组成及遗传学特性 助力个体化抗癌疗法的开发

2015-08-10

  近日,在美国西雅图举办的联合统计会议(Joint Statistical Meetings)上,来自美国北岸大学等处的研究者通过研究开发了一种用于分析新一代测序数据的统计学方法,该方法可以帮助研究人员更好地研究多种有机体的基因组,比如人类肿瘤等,其或可以帮助开发新型的个体化抗癌疗法。   研究者Yuan Ji教授在一项名为“用于人类癌症异质性研究的贝叶斯特征模型(Baye...

NCI宣布开始投资新计划用以寻找进行癌症研究的组织来源位点

2015-08-10

  近日,来自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临床蛋白质组学研究办公室宣布他们正在寻找组织来源的精确位点。   这些位点可以被国家癌症研究所临床蛋白质组肿瘤分析团队(CPTAC)进行蛋白组学的步骤优化来收集人类原发性的肿瘤。   CPTAC首先利用NCI癌症基因组图谱研究团队进行过基因组和转录组特性研究的肿瘤组织样本,对这些肿瘤样本进行了蛋白质生物标志物的发现及证实研究;在该计划的第一个...

新型抗癌药Lenvima获FDA药物资格 成日本药企卫材(Eisai)新的摇钱树

1970-01-01

  今年上半年,由日本药企卫材(Eisai)自主研发的新型抗癌药Lenvima(lenvatinib)一举拿下美日欧3大主要市场,成为分化型甲状腺癌(DTC)的首个分子靶向治疗药物。业界对Lenvima的商业前景十分看好,预测该药将成为卫材新的摇钱树,年销售峰值将突破10亿美元。而卫材目前也正在迅速推进Lenvima治疗其他癌症的一系列临床研究。 &ems...

王晓东院士、王洁教授PNAS发表癌症研究新成果

1970-01-01

  来自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NIBS)的研究人员证实,BMP-BMPR信号通路激活导致了EGFR突变肺鳞癌患者对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GFR-TKI)耐药。这一研究发现发布在7月27日的《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上。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的王洁(Jie Wang)教授及美国科学院院士、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所长王晓东(Xiaodong Wa...

厦门大学Cell子刊发表癌症研究新发现

1970-01-01

  来自厦门大学的研究人员在新研究中证实,靶向TR3结合抑制Akt2活性可有效诱导癌细胞自噬性死亡。这一重要的研究发现发布在7月30日的《Chemistry & Biology》杂志上。   厦门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的吴乔(Qiao Wu)教授和林天伟(Tianwei Lin)教授是这篇论文的共同通讯作者。  &emsp...

Nature子刊:生物激光器“点亮”细胞,有望破解癌变机理

1970-01-01

哈佛大学的研究人员近期研发了一种生物激光器,可以植入细胞,让细胞内部发光,检测细胞结构和癌变细胞的病理变化。这项技术能应用于医疗领域,特别是破解癌细胞如何转移的机制。 激光束,由带电原子之间级联激发产生,这些连锁反应通常借助内衬反射镜,让光束来回穿梭,从而形成光束。依据此原理,哈佛大学医学院的两位光物理学家Andy Seok-Hyun&nb...

中国首次发现一种治疗肾癌药能治老年痴呆症

1970-01-01

运用多尺度、多精度理论计算策略,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分子反应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李国辉科研团队,联手大连理工大学杨永亮课题组,在国际上首次发现治疗肾癌的药物帕唑帕尼,可以用于治疗老年痴呆症。这一发现为新药研发以及“老药新用”开辟了全新途径。相关研究成果已经发表在国际化学类著名期刊《Chemical Science》上。 对于人体内几十万...

基于血液的新型癌症检测技术进展

1970-01-01

当检测实体瘤仍是癌症诊断中的常规步骤时,现代技术,比如新一代测序技术就已经可以帮助科学家们深入追踪癌症的发展变化了,许多肿瘤都会有一些脱落的细胞,而这些脱落的小囊泡名为外核体,而其DNA的轨迹会进入血液和其它体液组织中;近来有研究发现,这些外核体碎片可以作为标志物来帮助监测疾病的进展,甚至可以帮助科学家们在患者疾病症状出现之前诊断癌症的发生。 利用常...

BI进军第三代肺癌靶向治疗新药开发

1970-01-01

  勃林格殷格翰与韩美制药今日宣布了一项排他性许可合作协议,既对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突变阳性肺癌治疗的第三代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靶向治疗药物HM61713的开发和全球商品化权利,但协议合作范围不包括韩国、中国大陆和香港。在此项协议条款约束下,韩美制药将获得首期付款5000万美元,并有权获得6800万美元的潜在阶段性付款,以及净销售额的按层级两位数提成。本协议遵循Hart-Scott-R...

ASCO过去了,初级保健医生该了解哪些内容?

1970-01-01

  今年的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年会于5月29日-6月2日在芝加哥举办。大会发表的许多研究对初级保健医生(primary care physicians,PCPs)选择治疗癌症高风险人群、癌症患者、癌症治愈生存者的方案有重要的影响。Medscape邀请哈佛大学医学院群体医学副教授Larissa Nekhlyudov博士就这些研究结果进行评论。医脉通对其...

如何推出结直肠癌患者基因检测?

1970-01-01

  由Mork和同事们开展的一项新研究再次确认了基因咨询对诊断为结直肠癌年轻患者的价值。研究人员回顾了193例个体的病例,他们在35岁或更年轻时诊断为结直肠癌,而且在一个单中心进行了基因检测。诊断的平均年龄是29岁(范围12~35),患者大多数呈现为晚期病变。67例患者(34.7%)有可识别的遗传性癌症综合征。这些个体中,23例是林奇综合征,22例有突变-阴...

Cell子刊揭示癌细胞特有致命弱点

2015-08-10

  为了能够发挥功能,细胞线粒体会利用名为线粒体丙酮酸载体(Mitochondrial pyruvate carrier, MPC)的蛋白来输入“燃料”。为了确定MPC在恶性细胞中是否仍然起作用,由瑞士日内瓦大学的Jean-Claude Martinou领导的一个研究小组,开发出了一种生物传感器来测量它的实时活性。生物学家们观察发现相比于健康细胞,MPC在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