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活动

第六届单细胞技术应用研讨会暨空间组学前沿研讨会
【直播】解析单细胞时空组学,破译生命空间微密码 —— 从时空组学技术前沿到实战案例

专家访谈

《转》访欧易生物总经理张志明:持续逆势快速增长!破解科研服务"不可能三角"的硬核逻辑
《转》访菲鹏数辉马步勇教授|AI与分子模拟引领生物医药创新,“构象选择机制”开辟药物动态设计新纪元
《转》访无锡市第九人民医院科教科主任赵刚
《转》访Olink亚太副总裁Andrea Ballagi博士:新一代蛋白组学如何加速精准医疗新进程
【我的2022】瑞普基因首席技术官王涛:发挥BT+AI双引擎特色优势,推进AI技术在精准医疗领域的临床落地
【我的2022】佰诺全景创始人焦磊:降低使用成本和难度,推动全景病理技术在中国的临床转化落地
【我的2022】墨卓生物创始人兼COO刘寒:日日精进,久久为功,把一个好的单细胞中国解决方案带给客户
【我的2022】迈杰医学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张亚飞:数智化赋能商业模式转型,为客户提供更优质的伴随诊断整体解决方案
【我的2022】深圳绘云生物总经理林景超:专注慢病早筛类临床质谱检测产品,从临床痛点出发,为临床医学检验解决更多难题
【我的2022】艾吉泰康联合创始人屈武斌:对技术精雕细琢,以客户应用场景为核心,用特色服务提供基因捕获整体解决方案
【我的2022】恩泽康泰联合创始人李志:开放与合作,深耕外泌体技术开发与临床转化,为创新药研发提供坚实的肩膀!
【我的2022】迈迪安生命科学部门市场总监Liyan Pang:持续拓展颠覆性分子诊断原料,为体外诊断行业提供创新型解决方案

找到约6446条结果 (用时0.1656秒)

血液检测帮助肺癌病人快速选择最佳治疗方法

2016-10-19

  最近一项研究表明基于血液样本进行的基因组和蛋白组学检测对于肺癌病人的诊断有重要作用。   非小细胞肺癌是一类有共同特性但是存在不同基因特征的肺癌类型,基因特征的不同让病人对一些特定治疗方法的应答情况也出现不同。在这项研究中,研究人员证实对血液样本进行基因组学和蛋白质组学检测能够快速发现基因突变帮助确定最佳的也最为精准的治疗方法。相比于普通活检方法,血液...

最新!FDA批准罗氏制药新的肺癌免疫治疗药物Tecentriq

2016-10-19

18日,FDA批准了一款新的肺癌免疫药物——Tecentriq®,这款药物由罗氏(Roche)子公司Genentech研发。目前,罗氏是少数几个发展了“免疫疗法”用于治疗癌症的企业,这种免疫疗法能够在本质上刺激身体自身的免疫系统来抵御疾病。在最近发表的研究结果显示,相比于那些接受化疗的患者,接受Tecentriq®治疗的患者平均要多生存4.2个月。 ...

Nature遗传学:化疗推动癌细胞耐药性

2016-10-19

  膀胱癌是泌尿系统中最常见的一种恶性肿瘤,构成膀胱的各种组织均可发生癌变。膀胱癌在中国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占泌尿系肿瘤的首位。Nature Genetics杂志发表的一项研究显示,化疗在杀死绝大多数膀胱癌细胞的同时,促使剩余癌细胞发生遗传学演化,由此获得耐药性。   尿路上皮癌是膀胱癌的一种,目前还没有很好的治疗方式。在开始化疗的几个月内,绝大多数患者会对...

中国药科大学Nature子刊发表乳腺癌重要发现

2016-10-19

  乳腺癌是女性中最常见、也最严重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一直在不断增加。乳腺癌的发病与遗传有关,以40-60岁之间、绝经期前后的妇女发病率较高。这种恶性肿瘤通常发生在乳腺上皮组织,会严重影响女性的身心健康乃至危及生命。   中国药科大学和密歇根大学的研究人员在Nature Cell Biology杂志上发表了一项重要的乳腺癌研究成果。他们发现,Snail...

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山大学Nature子刊破解癌症异质性

2016-10-19

  来自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加州大学洛杉矶医学院,中山大学等处的研究人员发表了题为“Spatial intratumoral heterogeneity and temporal clonal evolution in 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的文章,在前文基础上,从肿瘤内空间异质性入手,解析了食管鳞状细胞癌的新特征,为进...

“神助攻”!这一感冒药具有抗癌作用

2016-10-19

  10月4日,发表在Scientific Reports 上一篇题为“Aldo-keto reductase 1C1 induced by interleukin-1β mediates the invasive potential and drug resistance of metastatic bladder cancer cells”论文中,日本北海道大学的研究人员发...

细胞爆炸可引发“瞬间癌症”

2016-10-18

英国科学家找到了“瞬间癌症(instant cancers)”的形成原因:细胞内的染色体发生“爆炸”破坏了DNA,从而让人有可能在短时间内患上癌症。相关论文发表于《细胞》。 传统理论认为癌症是人体经历成千上万次的细胞突变后,慢慢演化的结果。但英国著名的疾病研究机构桑格研究所的新发现推翻了这种看法。这暗示了不管人们怎么努力保持身体健康,也不能保证命运不会拿他们开玩笑。同...

液体活检有多火?美国白宫宣布大力推进癌症血液检测

2016-10-18

美国政府于今年1月启动了癌症“登月计划”(Cancer Moonshot)。近日,白宫宣布要联合癌症检测及治疗有关的企业,大力推进和发展癌症的血液检测,用于检测和监视癌症。 该“登月计划”是在总统奥巴马今年1月发表国情咨文期间宣布的,目标是加快在对抗癌症方面取得的进展,并且破除阻碍研究人员合作的界限,后来又设立以副总统拜登为首的“白宫癌症登月计划特别小组”。 ...

湖南省首例“CAR-T细胞免疫治疗”抗癌技术在湘雅三医院获得成功!

2016-10-18

“终于缓解了!”10月5日上午11点,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14病区血液科医生办公室里传来李昕副主任激动的声音。患者的病情好转标志着湖南省首例“CAR-T细胞免疫治疗”技术治疗难治性白血病在我院获得成功。随着CAR-T细胞免疫治疗经验的不断积累,将为更多的血液肿瘤患者带来新的希望! 患者石某鹏,半年前在我院诊断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L1型”,同时合并有肺部混合感染(1....

伴随诊断助力癌症精准治疗

2016-10-18

同样的疾病采用同样的治疗方案,这种传统的“一揽子治疗”方法如今已被“个体化医疗”逐渐取代。医生利用各种工具将患者分成不同的组,再根据他们的基因组信息来定制相应的疗法或产品,伴随诊断检测正是这样的工具之一。 伴随诊断是一种与靶向药物相关联的体外诊断技术,主要通过检测人体内蛋白、突变基因的表达水平,在不同类型的疾病人群中筛选出最佳用药人群,有针对性地进行个体化医疗。 ...

最健康的癌症患者:“我只是暂时无药可救”

2016-10-18

  从小,汤姆的身边就不乏癌症的病例。家人们的痛苦深深烙印在了他的脑海中,也促使他走上了癌症研究的职业道路。当他在获得药物化学博士学位的那一年,汤姆的母亲被诊断患有晚期胰腺癌。几个月后,他的母亲离开了人世,这让他越发坚定了攻克癌症的信念。   2003年起,汤姆来到了北美生物技术的中心之一圣地亚哥,并在诺华的研发团队从事癌症研究。他希望能亲手为癌症患者送上...

Cancer Res:人群研究发现代谢紊乱因素与肝癌风险相关

2016-10-18

  在一项大型前瞻性群组研究中,来自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发现高BMI,大腰围以及2型糖尿病都与肝癌风险增加存在相关性。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Cancer Research上。   研究人员表示,从上世纪70年代中期开始,美国的肝癌发生率不断增加,并且肝癌病人的预后情况特别严峻。考虑到美国肥胖的发生率也在不断增加,因此他们研究了肥胖以及2型糖尿病是否与肝癌风险有关,研究数据来自14...

Nature:胰腺癌的进化出现“大爆炸”式的基因组重排

2016-10-18

  来自加拿大、英国、美国和西班牙的研究人员开发了一种新的信息学方法,称为CELLULOID,以深入研究100多个胰腺导管腺癌患者的肿瘤样本中的DNA拷贝数模式和基因组重排。他们在许多肿瘤中发现了间断进化(punctuated evolution,在大突变、遗传漂变及其他偶然因素的影响下,种群内的少数个体快速分异而形成新种的跳跃式进化过程),包括可能并行发生的明显染色体碎裂(c...

Nature推翻原有癌细胞定论:奔跑,让癌细胞更耐药

2016-10-18

  伦敦大学帝国理工学院的一个研究组发现了白血病癌细胞如何能在癌症治疗过程中生存下来的奥秘,这将有助于提出新的阻断它们的治疗方法。这一研究成果公布在10月17日的Nature杂志上。   白血病是目前死亡率最高的癌症之一,这主要是因为癌症复发率较高,一些癌细胞能逃脱治疗的束缚,而且这些存活的细胞又往往会发展出耐药性,导致癌症扩增,引发死亡。   迄今为止,科学家们都不是很清楚这些耐药性的细胞如...

一项研究揭示:烟草烟雾致癌的新方式

2016-10-18

肯塔基大学研究人员最近的一项研究揭示了烟草烟雾导致肺癌的新方式:抑制DNA修复过程,称为核苷酸切除修复(NER)。研究结果发表在“PLoS ONE”杂志上。 烟草烟雾的许多组分是可以损害DNA的致癌物质。这种损害必须通过DNA修复过程来防止基因突变进程来进一步消除。通过这种方式,DNA修复过程如核苷酸切除修复对于阻断最终的DNA突变的积累是至关重要的,这驱动了肺癌发展。 英国毒理学和癌...

感冒药氟芬那酸:为膀胱癌治疗带来新希望!

2016-10-18

日本Hokkaido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一种治疗感冒的非甾体抗炎药物可以抑制膀胱癌的转移,并且可以减轻小鼠的化学抵抗,为晚期膀胱癌的治疗带来了希望。   在该研究中,研究人员用荧光标记人膀胱癌细胞,并注入小鼠体内。随着小鼠的生长,45天之后,研究人员分别在肺、肝和骨发现了转移的肿瘤灶。微阵列分析了超过20000个转移肿瘤的基因后发现AKR1C1代谢酶升高了3...

加强精准医疗:重视抗癌临床试验中的幸存者

2016-10-17

 在实验性抗癌药物的临床试验中,会存在一些患者就是比其他人响应更好。   Eric Perakslis是制药巨头武田肿瘤数据科学的负责人,同时也是哈佛医学院生物医学信息学系的客座教授。他认为这些患者的基因当中可能存在某些被癌症研究人员忽视的线索。   在科学转化医学杂志最近的一篇社论中,前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首席信息官和肾癌幸存者强烈呼吁对特殊的响应患者进行更多的研究。Per...

癌细胞会“传染”吗?

2016-10-17

中国癌症报告数据显示,中国的癌症患者数量巨大,仅2015年就新增430万人,死亡280万人。 但在此前学界共识中,常见的恶性肿瘤也有底线:只和患者同归于尽,不会传染给周边健康人。 不过,《自然》杂志新近发表的一篇论文展示出让人担忧的新证据:在一种双壳贝类的海洋贝类中存在可传播的癌症,而且这种癌症可在不同物种间转移。 科学家发现,只因在同一片海水里游泳,素不相识的贝类“小伙伴”就被...

Nature发布癌症转移研究重大突破:脱离肿瘤只需几秒

2016-10-17

  癌细胞脱离肿瘤,潜入血流中快速定居到身体的其他部位,这只需要几秒钟的时间。这些移植物有可能会立即发展为致命的转移癌或是潜伏多年,在原发性肿瘤切除数十年后引起肿瘤复发。   转移灶导致了大多数的癌症死亡,由于极难追踪它们的微小种子,很少有研究人员设法去研究它们。现在,来自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的科学家们称将人类乳腺癌肿瘤移植到小鼠体内,在癌细胞脱离原肿瘤进入...

硒元素对结肠直肠癌风险的功效是好?还是坏?

2016-10-17

由亚利桑那大学癌症中心研究人员组成的一个团队领导的一项为期12年的科学研究,在研究中工作人员对硒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提出了质疑,硒是一种受欢迎的营养补充剂,被称为抗击和降低结肠直肠癌的风险的良药。 这项研究的结果表明:硒在实际应用中需要进行重大改变,因为硒补充剂对于预防结肠直肠癌的风险并没有很好地功效。 几十年来硒一直是受欢迎的营养补充剂,吹捧其抗氧化性能和其在阻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