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转化医学是什么?
推荐活动



专家访谈
找到约2437条结果 (用时0.1656秒)
华人女学者开发新的癌症诊断治疗技术
最近,乔治亚州立大学的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方法,可以更好地追踪肿瘤中的变化,更好地治疗前列腺癌和肺癌,而没有辐射相关的局限性。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十一月十七日的Nature子刊《Scientific Reports》。 在这项研究中,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新的显像剂,他们命名为ProCA1.GRPR,并证明它会导致强烈的肿瘤渗透,并能靶定癌变细胞表面表达的胃泌素释放肽受体,包括前...
王红阳院士、李忠教授Molecular Cancer发表癌症新成果
来自第二军医大学东方肝胆外科医院的研究人员证实,A20通过抑制Twist1表达阻止了肝细胞癌增殖及转移。这一研究发现发布在11月4日的《分子癌症》(Molecular Cancer)杂志上。 第二军医大学东方肝胆外科医院的王红阳(Hong-yang Wang)院士及李忠(Zhong Li)教授是这篇论文的共同通讯作者。王红阳院士长期从事恶性肿瘤的基础与临床研究,对肿瘤发生...
【盘点】基因测序推动癌症研究进展
一项新技术或产品的问世,在给人们带来欣喜的同时,也必然会引起一定的担忧,当然基因测序技术便是其中之一。近年来,基因测序技术被看作自疫苗问世以来进行疾病预防及诊断治疗最为重要的科学技术突破,该技术不仅可以大大降低遗传相关的疾病发生率,减少婴儿出生缺陷,还能够实现对疾病预测、预防、预警及个体化诊疗;但目前,国内的基因测序市场却并不让人满意,甚至乱得已无章可循。 基因...
【盘点】癌症生物标志物亮点研究速览
生物标志物(Biomarker)是指一类可以标记系统、器官、组织、细胞及亚细胞结构或功能的改变或可能发生改变的生化指标,具有非常广泛的用途,目前生物标志物可用于疾病诊断、判断疾病分期或者用来评价新药或新疗法在目标人群中的安全性及有效性。 个体化医疗正越来越受到临床医学界的重视,而生物标志物是实施个体化医疗的基础。近年来随着免疫学、分子生物学和基因组学技术的...
VIVA中国儿童癌症基金项目在沪启动
致力于引进国际先进的医疗手段、科研成果及教育培训提高大陆地区儿童癌症治愈率。日前,VIVA中国儿童癌症基金在沪启动,全球最大的护肤品和彩妆品直销企业玫琳凯通过上海宋庆龄基金会玫琳凯感恩公益基金向VIVA捐赠100万元,参与儿童癌症中最常见的儿童白血病的临床科研。 据不完全统计,中国每年有40000名儿童被诊断出癌症,其中约有14000名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在这种最常见的...
朋友圈兜售癌症疫苗 一针1200元称任何人群适用
“我的朋友圈居然有人开始卖癌症疫苗了!”昨天,沙区袁女士向重庆时报记者展示了朋友圈售卖的一种名为“加卫苗”的针剂,一针1200元,号称只要注射就会免于妇科类癌症困扰。 这样的疫苗是真是假?是否有效?有没有国家的批文?在朋友圈售卖合符规定吗?记者进行了深入调查。 朋友圈里兜售癌症疫苗 昨天,在沙坪坝区烈士墓附近上班的袁女士向记者展示了她朋友圈里某微商的其中一条销...
复旦大学首席科学家Cell子刊发表癌症新成果
来自复旦大学、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等处的研究人员证实,NADP+-IDH突变促进超琥珀酰化,损害了线粒体呼吸作用并诱导了凋亡抵抗。这一研究发现发布在11月12日的《分子细胞》(Molecular Cell)杂志上。 复旦大学的赵世民(Shimin Zhao)教授及Wei Xu是这篇论文的共同通讯作者。赵世民教授是国家973计...
AACR推出针对癌症的国际基因组临床数据共享项目
GENIE,即基因组学,证据,瘤形成,信息,交换五个单词的首字母缩写,在开始阶段,来自美国,加拿大和欧洲的七个创始成员及两个信息合作伙伴,共享他们的病人临床测序数据。 这个联盟的创始成员包括:在荷兰乌德勒支的个性化癌症治疗中心;位于波士顿的Dana-Farber癌症研究所;位于法国的维勒瑞夫的Gustave Roussy研究所;位于巴尔的摩的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
癌症早筛技术获新进展 粪便DNA分析可提前发现肠癌
11月15日,由诺辉健康主办的“第一届癌症早期筛查与防治跨界高峰论坛”在杭州召开。诺辉健康CEO朱叶青、诺辉健康首席科学家陈一友、浙江省卫计委副主任徐润龙、北京大学肿瘤医院院长季加孚、浙二肿瘤研究所所长张苏展,泰康在线财产险公司CEO王道南等各界人士共同出席,对癌症早筛技术现状与发展及互联网带来的医疗融合进行了深入探讨,并分享了国内首个居家使用无创肠癌早发现产品“常卫清TM”取得的成果。央视主持人...
预测癌症或不是梦!英科学家发现典型变异基因
人无法预测寿命,但也许在不远的将来,我们可以知道自己什么时候会患上癌症。 英国桑格研究所所长,基因学家迈克尔·斯特拉顿在《自然·遗传学》杂志上发表报告说,他和同事们研究了1万名癌症患者身上的DNA序列,试图寻找有代表性的基因变异。 斯特拉顿说,人体内每个细胞都含有DNA,DNA会发生变异。有些变异是突发的,比如由大量阳光照射或长期吸烟引起,但有些变异缓慢而稳定,它随...
科学家首次打通血脑屏障,有望以此治疗癌症患者
血脑屏障保护大脑远离毒素。历史首次,医生可以打通人脑保护层,将抗癌药物送入脑中。 加拿大团队将微型气泡注入某患者血液内,以此在血脑屏障中穿出一个小洞。 此技术将一束集中的超声波束作用到脑部,使得脑中的气泡产生震动,从而将所携带的化疗药物一并带入大脑中。 作为试验阶段,将有6到10名病患接收同样的手术治疗。 专家表示,在桑尼布鲁克科学医疗中心(Sunnyb...
你知道下个十年,癌症研究最为紧迫的问题么?
——肥胖人群患癌风险确实比较高,而且一旦被确诊会出现更差的预后效果,并产生化疗耐药性,那么问题来了,这是为什么呢? 肥胖症的流行速度令人震惊,在世界范围内,估计有22亿成人属于超重或肥胖的范畴,其中许多都出现了代谢综合征的症状:血压升高和高水平血糖和胆固醇,还有循环胰岛素水平增加,炎性细胞因子增多等等。这些代谢和免疫的变化虽然本身已经成为了一种问题,但这并不是肥胖人...
肿瘤基因测序帮住针对性治疗癌症
“让我们测序你的肿瘤,或许我们能将其同击败这种恶性疾病的药物匹配。”不过,现实是基因组分析仍然仅为癌症病人提供了一小部分帮助。“我们多半时候不知道如何处理这些信息。”美国纽约斯隆·凯特林癌症中心(MSKCC)研究人员Charles Sawyers表示。 如今,美国和欧洲的一些大型医学科学研究中心正期望通过汇集关于患者肿瘤基因组及其临床结果的数据改变这一切。近日,美国癌症研...
液体活检能够预测前列腺癌症患者的耐药性
97名患者的相关研究结果近日发表在了《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上,研究人员发现,在开始使用abiraterone之前,没有AR基因改变的患者的生存期和无进展期相比较于具有AR基因突变的患者,或者具有AR基因拷贝数增加的患者,显著增加。此外,他们还鉴定了与药物抗性发展相关的两个点突变。 &emsp...
离奇病例:绦虫细胞在人体内变成了肿瘤
2013年,在美国疾控中心(CDC)的实验室中,病理学家们经历了震惊的一刻:他们发现了一种全新类型的癌细胞,在此之前,从未有人见过它。 故事要从当年1月开始说起,在哥伦比亚的麦德林,医生们接诊了一位不同寻常的患者。这位41岁的男患者在过去数月时间内都饱受发热、乏力、体重减轻等...
Nature遗传学:突变时钟决定衰老与癌症
人体每个细胞都含有一个拷贝的基因组。人们普遍认为,人的一生在不断累积基因组突变。有些突变生成是爆发式的,这些突变往往是外部因素引起的,比如日光浴和抽烟。但也有一些突变过程是细胞内置的,以恒定的速度持续产生突变,就像不停运转的时钟。Nature Genetics杂志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首次在人类细胞中揭示了这种时钟般的突变过程。文章指出,这种突变的生成与人类衰老和癌症有很大的关联...
Cell、NEJM发布癌症基因组图谱重要成果
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计划的科学家们,确定了两种最常见肾癌的分子特征,并分类了这一疾病的几种亚型。 乳头状肾细胞癌(PRCC)占每年肾癌病例的15-20%。长期以来它被分为1型和2型两类,然而直到现在科学家们还是基于从这一疾病一些罕见遗传形式获得的信息来了解PRCC的基础遗传学。对无肾癌家族史的病例的分子背景却知之甚少。当前,对于晚期PRCC没有有效的治疗方法。 ...
Cell & NEJM:全球癌症基因组图谱计划又一研究突破 阐明致死性肾癌的发病机制
最近,发表在国际杂志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上的一篇研究论文中,来自从事癌症基因组图谱(The Cancer Genome Atlas)研究计划的科学家通过进行研究,对第二种常见类型的肾癌的两种类型进行了分子特性的分析,并且对这种常见类型的肾癌进行了不同的分类。 每年乳头状肾细胞癌 (Papi...
肠道细菌影响癌症治疗成功率
一种癌症治疗方法能起到多大作用,取决于在你肠道中生活的细菌。两项在小鼠身上开展的研究表明,肠道细菌会影响癌症治疗的效用。 诸如易普利姆玛等药物,供患有晚期黑色素瘤的病人服用。它们通过激活免疫系统以帮助其对抗癌症而发挥作用。一些服用这种药物的病人会经历肠道炎症。这让来自法国里尔大学的Mathias Chamaillard开始思考,肠道细菌是否可能同这种药物发生相互作用。 ...
《转》访刘杰:癌症本质与诊疗策略 迎接精准医疗时代的到来
刘杰博士受邀参加“第三届生物标志物与临床应用国际研讨会”并做了关于“基于大数据的疑难病诊治及肿瘤精准方案的选择”的精彩演讲。在现场,刘杰博士接受了转化医学网的采访。 转化医学与精准医疗的的共性和特性 精准医学并不是由美国人提出的,在前几年我国就已经开展了精准医学,转化医学就是精准医学的一部分。像目前研究的分子靶向检测、基因检测、药物的筛选都是精准医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