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转化医学是什么?
推荐活动


专家访谈
找到约2437条结果 (用时0.1656秒)
Lancet Oncol :寄希望于未来: 儿童癌症患者卵巢的冷冻保存
卵巢组织的冷冻保存已经作为主要的延续生殖能力的手段被广泛的应用于未成年癌症患者(针对药物治疗对性腺有损伤的患者)。 与成年患者不同,卵子或是胚胎的冷冻保存不适合儿童患者,因此卵巢的冷冻保存就成为这一类患者的唯一选择。 被冻存的卵巢能恢复正常的功能并能最终受孕是本方法得以开发的初衷。然而,把未发育成熟的卵巢重新放回癌症幸存者后,卵巢的生殖能力如...
血液中的癌细胞指纹会更快检测出儿童癌症
下周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NCRI)癌症会议上将会发表关于癌细胞指纹的研究。在血液中新发现的癌细胞指纹将会帮助医生更快,更准确的诊断儿童癌症。 每年英国有1600名儿童被诊断为癌症,这些儿童癌症患者表现出的行为与成人癌症患者不同,儿童患者需要不同的治疗。 在儿童医学研究慈善机构和英国癌症研究所的资助下,剑桥大学和阿登布鲁克医院的研究人员,发现了11种儿童肿瘤各自的特异性分子指纹,...
J Gastroenterol: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预后价值再评估
研究已发现伴有腹主动脉旁淋巴结(PALN)转移的胰腺癌患者预后非常差。一般来说,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被认为是胰腺癌患者胰腺切除术的禁忌症。 日本奈良县立医科大学的外科学家们进行了一项多中心临床研究,发现一些伴有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的胰腺癌患者行根治性胰腺切除术后生存期要比预期的长远,相关研究成果在线发表在10月28日的J Gastroenterol杂志上。 这项回顾...
科学家发现治疗儿童癌症的新靶标
成神经细胞瘤是一种致死率最高的儿童癌,占儿科癌症死亡病例的15%,大多数患者被诊断为这种癌症时,癌细胞已经扩散,无法医治。 在过去的20年里,癌症长期存活者的治疗已经改善了很多,但是对于儿童的治疗仍然很残酷,治疗不仅杀死了癌细胞,同时也破坏了正常细胞,对于大多数儿童成神经细胞瘤患者,由于治疗没有特效药,患者不得不忍受这种毒性很大的治疗方法。 &e...
中国发布最大型癌症生存数据报告
这次发布的数据是迄今为止中国最大规模的一次癌症生存数据的汇总分析,也是首次对地域如此广泛的癌症数据进行统计。最惊人的发现在于农村癌症患者的生存率远低于城市。 研究者们从21个人群为基础的癌症登记处中收录了17个登记处的数据(n=138,852例)。病例于2003至2005年间诊断,随访至2010年底。通过全部癌症联合统计及26种不同癌症的分别统计,...
PNAS:FANCM和乳腺癌风险
包括范可尼贫血DNA修复途径在内的许多基因突变,都牵涉到家族性乳腺癌的风险,但是很多潜在的遗传结构还不是很清楚。Heli Nevanlinna和他的同事们研究发现,在芬兰人群中FANCM的一种变体和乳腺癌的风险有一定关联。为了鉴定这种新的易感基因,研究人员对11个芬兰家庭的24个乳腺癌患者进行了外显子组测序,且这24位患者均未发生BRCA1和BRCA2突变。相关研究发表在1...
Nature:首次揭示癌症相关酶类同核小体相互作用的三维结构图
刊登在国际杂志Nature上的一篇研究论文中,来自宾州州立大学的科学家通过研究揭示了和BRCA1乳腺癌蛋白相关的酶类的功能,这项研究首次对这种名为多梳抑制复合物1(PRC1)的酶类蛋白进行了清晰地成像,而多梳抑制复合物1可以调节细胞的发育,而且和许多类型癌症直接相关。 类似于PRC1的酶类可以通过控制细胞中的核小体来开启/关闭基因的表达,核小体是指导机体关键遗传过程酶...
Nat Cell Biol:新型蛋白ASPP2可控制上皮细胞可塑性且抑制癌症转移
近日,来自牛津大学的科学家通过研究,揭示了控制机体上皮细胞形状和运动状态发生转变的关键机制,相关研究刊登于国际杂志Nature Cell Biology上;文章中研究者表示,名为ASPP2的肿瘤抑制蛋白的功能就好比是一种分子开关,其可以控制并且逆转机体上皮细胞的形状及运动状态的改变,这对于解释一系列生化现象,比如伤口愈合、胚胎发育及癌症转移都非常关键。 研究者Xi...
Am J Gastroenterol:简单的血液测试就可帮助诊断胰腺癌
近日,来自印第安纳大学的癌症研究人员研究发现,一种简单的血液检测或许可以帮助诊断胰腺癌,相关研究成果刊登于国际杂志the American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上。 研究者Myles Brand教授表示,胰腺癌是致死率最高的一种癌症,本文中我们发现了一些microRNAs在胰腺癌患者的血液中的循环水平较高,因此通过对血液中循环的m...
癌症医生为自己“代言”的背后故事
在近期热播的《因为是医生》节目中,董士勇到集体公寓时,为自己带了袋盐,“为自己带盐”,看似无厘头的举动,却隐藏着重大秘密。“年初得了一个病,做了一个手术。”董士勇对病情轻描淡写,使人难以想象他得的病,竟是甲状腺癌。 意外发现患癌症 没时间术后检查 今年年初,董士勇参加医院实验,...
谷歌太疯狂 都开始研究癌症了
为了展开项目研究,谷歌已经招募100多位专家,项目涉及的学科包括天体物理学,免疫学,生物学,肿瘤学,心脏病学和化学。这些专家将在谷歌山景城总部新落成的大楼工作。 该纳米科技项目是由Google X的生命科学团队负责,生命科学团队的部分成员如下: 维克拉姆·巴贾杰(Vikram Bajaj):巴贾杰是Google X的纳米科技项目和其他项目的科学带头人。他是分子影像,针...
周清华主任: “个体化”背景下的肺癌多学科综合治疗
导语:周清华教授自上世纪 80 年代开始研究肺癌的多学科综合治疗,希望通过真正多学科、个体化治疗的方法和方式开展肺癌的诊断、防治等工作。“我们不光是要为成都、四川、中国西部地区服务,更应服务全中国, 事使我们的肺癌防治水平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 问:周教授您好!非常感谢您接受我们的采访。您是什么时候开始开展多学科综...
J Gastroenterol:根治幽门螺杆菌可预防胃癌发生
来自日本的科学家早前已经发表研究论文报道称,幽门螺杆菌根除治疗的消化性溃疡患者平均随访3.4年(最长8.6年),可减少约1/3的消化性溃疡向胃癌发展。 为了更加深入的研究幽门螺杆菌根除治疗在消化性溃疡向胃癌发展过程中的预防保护价值,该研究组近期在J Gastroenterol 上发表了最新的研究成果。 &em...
Blood:肥胖白血病患者或更易患久治不愈的顽疾
近日,刊登在国际著名杂志Blood上的一篇研究报告中,来自洛杉矶儿童医院的科学家们表示,相比患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的偏瘦青年人,肥胖ALL患者的预后或许更糟糕,为了揭示发生这一现象的原因,研究人员对肥胖的ALL患者进行研究来确定是否体重指数(BMI)会影响个体对最初化疗的反应,机体对起初化疗的反应,即对诱导治疗的反应可以通过在骨髓中白细胞不存在...
中山大学肺转移瘤切除新技术提高患者生存率
中山大学肺癌研究所主任龙浩教授日前表示,通过解剖学的研究,开发了一项手辅助胸腔镜双肺转移瘤切除术的全新技术,自2001年开展该项新技术以来,已有超过100例患有肺转移瘤的恶性肿瘤患者成功接受了手术。最新统计数据显示,接受该手术治疗的患者5年累积生存率已超过60.3%。相关研究的成果已经发表在胸外科领域的顶级杂志美国《Annals of Thoraci...
J TRANSL MED:高通量分析涎腺导管癌的基因突变
涎腺导管癌是一种恶性程度较高的唾液腺癌,目前这种疾病在临床上没有标准的治疗方案,开发涎腺导管癌的分子标记物对于指导这种恶性肿瘤的诊断和治疗是非常重要的。 研究人员运用二代测序探究了50个与肿瘤相关的基因的热点突变,并且运用荧光条形码标记单分子检测技术分析了21个基因拷贝数变异,一共包括37例涎腺导管癌患者。同时运用荧光原位杂交法来证...
Cell:全面解析大规模癌症基因组
来自癌症基因组图谱研究网(TheCancerGenomeAtlasResearchNetwork,TCGA)的研究人员针对甲状腺癌(thyroidcancer)进行了综合分析,鉴别出了一些侵袭性肿瘤的标记物,这有可能为给予个别患者适当的治疗方法提供了更好的靶点。 研究结果表明,有可能可以基于一些遗传标记物将这一疾病进行...
卢欣院士、郭亚军教授Nature子刊揭示阻遏癌症的开关
来自牛津大学、第二军医大学等机构的研究人员,发现了支配上皮细胞在坚硬的、高度结构化及固定不移的状态与柔软的、可移动的状态之间切换的一个关键机制。他们的研究发表在10月26日的《自然细胞生物学》(Nature Cell Biology)杂志上,证实了一个叫做ASPP2的肿瘤抑制蛋白充当分子开关控制了这一过程及它的逆转过程——两者在许多的生物学现象,包括伤口愈合、胚胎发育、尤...
胡歌、袁泉助阵乳腺癌论坛,东方明珠和环球金融中心粉红变身
金秋十月为一年一度的粉红丝带月,随着全球乳腺癌病发数据的逐年增高,关爱女性乳腺健康成了焦点。值此之际,由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主办,上海市妇女联合会,上海市抗癌协会,上海市女医师协会协办,腾讯大申网策划,东方明珠和国际环球金融中心共同参与的“乳腺癌离我们有多远”慈善公益系列活动正式启动!转化医学网参加了此次活动。 作为上海的地标建筑,东方明珠和上海环球金融中心晚...
比恐惧更有用的癌症常识
生活中什么因素会致癌? 国际癌症研究中心将致癌物质分为5类4级。这些因素包括辐射、化学品、混合物、物理和生物因子、生活行为和病毒等。 第一级有111种,已经有足够的医学证据和动物实验结果证明这些因素致癌,例如放射性物质、石棉、苯、黄曲霉素等。 第二级A类有65种,被认为很可能对人致癌但实验性证据不足,对动物致癌则有充分的实验数据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