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活动

第六届单细胞技术应用研讨会暨空间组学前沿研讨会
【直播】破卷之战:新修饰战队重燃科研创新力
【直播】解析单细胞时空组学,破译生命空间微密码 —— 从时空组学技术前沿到实战案例

专家访谈

《转》访欧易生物总经理张志明:持续逆势快速增长!破解科研服务"不可能三角"的硬核逻辑
《转》访菲鹏数辉马步勇教授|AI与分子模拟引领生物医药创新,“构象选择机制”开辟药物动态设计新纪元
《转》访无锡市第九人民医院科教科主任赵刚
《转》访Olink亚太副总裁Andrea Ballagi博士:新一代蛋白组学如何加速精准医疗新进程
【我的2022】瑞普基因首席技术官王涛:发挥BT+AI双引擎特色优势,推进AI技术在精准医疗领域的临床落地
【我的2022】佰诺全景创始人焦磊:降低使用成本和难度,推动全景病理技术在中国的临床转化落地
【我的2022】墨卓生物创始人兼COO刘寒:日日精进,久久为功,把一个好的单细胞中国解决方案带给客户
【我的2022】迈杰医学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张亚飞:数智化赋能商业模式转型,为客户提供更优质的伴随诊断整体解决方案
【我的2022】深圳绘云生物总经理林景超:专注慢病早筛类临床质谱检测产品,从临床痛点出发,为临床医学检验解决更多难题
【我的2022】艾吉泰康联合创始人屈武斌:对技术精雕细琢,以客户应用场景为核心,用特色服务提供基因捕获整体解决方案
【我的2022】恩泽康泰联合创始人李志:开放与合作,深耕外泌体技术开发与临床转化,为创新药研发提供坚实的肩膀!
【我的2022】迈迪安生命科学部门市场总监Liyan Pang:持续拓展颠覆性分子诊断原料,为体外诊断行业提供创新型解决方案

找到约1948条结果 (用时0.1656秒)

桐树生物报道适合于东亚结直肠癌患者的MSI检测位点新研究

2018-07-04

近日,国际肿瘤期刊《Future Oncology》发表的一篇题为“The clinicopathological features and prognosis of tumor MSI in East Asian colorectal cancer patients using NCI panel”文章,通过对东亚结直肠癌(CRC)患者不同MSI检测位点进行对比,确定出最佳M...

女性撑起半边天!MIT公布35岁以下科技创新人榜单!有哪些生物医药领域人才?

2018-07-02

6月28日,全球知名的《麻省理工科技评论》公布了年度全球“35岁以下科技创新35人”榜单(35 Innovators Under 35),这是首次女性比男性占比更多。共有10名生物医药行业的年轻人入选该重磅榜单。 1、James Dahlman, 31 岁 几十年来,制药行业寻找新型癌症疗法的方式是将肿...

重磅 | 左建儒2篇Mol Cell文章,阐述NO的生物学功能

2018-07-02

在2017年,左建儒发表了NO调节蛋白质的动态过程,发现在胁迫应答中NO正调控PRMT5的活性,那是通过Cys-125的亚硝基化作用。在prmt5-1的突变体中,PRMT5 C125S点突变的转基因,可以完全恢复发育表型,但是在胁迫应答及NO应答方面是不能被恢复的,而且,在 PRMT5 C125S /prmt5-1植株里面,盐诱导的精氨酸的二甲基化作用被消除了,这和pre-mRNA的异常剪切...

重磅!2018最新SCI影响因子期刊出炉,生物医学领域IF>10期刊共计141个!

2018-06-27

2018最新的影响因子终于出来。JCR以其大量的期刊统计数据及计算的影响因子等指数,而成为一种期刊评价工具。本文根据网络资料整理了最新的影响因子大于5的杂志,共计839篇,10分以上的生物/医学领域的期刊,共计141个。 文章内容数据等来源于 BioWorld、 iNature公众号 首先看一...

Cell:泻药引起肠道微生物组发生长期变化

2018-06-27

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2018年6月14日的Cell期刊上,论文标题为“Transient Osmotic Perturbation Causes Long-Term Alteration to the Gut Microbiota”。 图片来自Carolina Tropini, Sonnenburg Lab, Stanford University。...

肿瘤免疫治疗生物标志物:四大值得关注的趋势

2018-06-26

标准化和验证有效的生物标志物可以检测免疫治疗的疗效,辅助确定从现有治疗获益的患者。然而,恶性肿瘤的内在特征,如异质性,可塑性和多样性为生物标志物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挑战。随着研究人员在肿瘤免疫治疗生物标志物研发方面不断取得进展,以下四个趋势值得关注。 应用最新技术研发生物标志物 目前已经发现成千上万个生物标志物,但是仅有一小部分作为FDA批准药...

汇集全产业链智慧,为企业赋能!生物产业促进委员会换届招募中

2018-06-25

文章概要 中国遗传学会生物产业促进委员会即将于2018年7月6日在江苏泰州天德湖宾馆举行换届选举,同时将举办创业家经验分享会、“风险投资与产业创新-看投资人与企业家对话”论坛。 关于中国遗传学会生物产业促进委员会 中国遗传学会是由遗传学科技工作者于1978年依法登记成立的学术性、科普性、公益性法人社会团体,迄今已有40年的历史,是我国遗传学...

帕金森患者血液里的微生物们

2018-06-25

英文题目:Detection of Microbial 16S rRNA Gene in the Blood of Patients With Parkinson’s Disease 中文题目:帕金森患者血液微生物16S rDNA分析 发表期刊:Front. Aging Neurosci. 发表时间:2018 影响因子:4.504 ...

突破 | 北京希望组(GrandOmics)正式面向全球提供基于PromethION平台的人类基因组重测序及生物信息学服务

2018-06-22

2018年6月21日,北京希望组(GrandOmics)顺利通过Oxford Nanopore公司官方质量体系考核,获得PromthION平台DNA测序认证服务供应商资质,这标志着北京希望组成为了全球第二家可以提供高质量PromethION DNA测序服务的公司。北京希望组将充分利用新技术平台的先发优势,正式面向全球提供PromethION人类基因组重测序(SV检测)服务。 ...

重磅 | 2018年上半年中国生物医学风云榜人物出炉,共14位(袁隆平,朱健康,曹雪涛,施一公等上榜,值得收藏)

2018-06-21

2018年上半年中国生物医学风云榜人物,都曾长时间占据过100多个公生物医学公众号的头版头条。精选了其中的14位并对其进行了划分,分别是:五星级的风云榜人物,只有1位,是袁隆平先生;四星级的风云榜人物,有3位,分别是曹雪涛,朱健康及施一公;三星级的风云榜人物,有2位,汤富酬及李红良;二星级的风云榜人物,有5位,分别是孙强(克隆猴),李晓江等(克隆猪),钱国英等(乌龟的性别决定)...

《生物医学信息学培训》课程教学大纲

2018-06-21

大数据时代怎么充分利用数据? 怎么结合自己的数据和已有数据比较分析、充分挖掘? 怎么设计科研课题,整合多组学数据,进而形成科研论文? 生物信息学将助您一臂之力。 一、课程性质与目的 生物信息学学习班为其两天,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了解和掌握现有的经过收集、加工、储存的生物信息学数据库及基于数据库进行数据分...

2018年上半年中国生物医学风云榜人物出炉,共14位(袁隆平,朱健康,曹雪涛,施一公,李红良等上榜,值得收藏)

2018-06-20

有时候大家只是关注娱乐明星,每次都上头条。这一次,iNature,iPlants及RetractionWatch等团队联手打造,经过特殊的算法,我们得到了2018年上半年中国生物医学风云榜人物。能够上榜的风云人物,都曾长时间占据过100多个公生物医学公众号的头版头条。在此,我们精选了其中的14位。我们对其进行了划分,分别是:五星级的风云榜人物,只有1位,是袁隆平先...

生物科技 | 新方法使“基因剪刀”更易使用

2018-06-19

近日,一个国际科研团队设计出一种运用“基因剪刀”的新方法,可快捷高效地对大肠杆菌等常用科研生物进行基因编辑,降低基因研究的技术门槛。相关论文日前发表于《自然—通讯》杂志。 目前主流的“基因剪刀”是CRISPR技术,相关工具中包含“剪刀”和“向导”等部分,其中“向导”负责定位,“剪刀”负责剪切。 通常使用这项技术的一个麻烦之处在...

新一轮科技的必争“高地”—人体微生物

2018-06-19

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微生物领域出现了新的分支—微生物基因组学诊断,是以微生物群体的特性和微生物基因组学为基础的诊断学。 人类第二基因组—个体微生物基因组 现今科学认为,个体微生物基因组是人体的第二基因组,它能从人体内环境层面反映人体健康状况,特别是一些慢性疾病的状况,那么根据人体微生物基因组设计的各种疾病高相关性分子...

人体微生物组:从金正恩的马桶说起

2018-06-15

图片来源:网络 在新加坡召开的“金特会”,无疑是这几天最热的国际新闻之一。伴随着朝鲜最高领导人金正恩和美国总统特朗普先后抵达新加坡,两位“大佬”的住所率先受到媒体的广泛关注。金正恩住在瑞吉酒店,总统套房长的是这个样子: 图片来源:公众号kanxinjiapo ...

好消息!复旦大学生物医学研究院柳素玲教授应邀参加第二届现代临床分子诊断研讨会(内附报告主题)

2018-06-12

导  读 好消息!复旦大学生物医学研究院和肿瘤医院柳素玲教授应邀将在2018第二届现代临床分子诊断研讨会( Clinical Molecular Diagnostics Forum CMDF)上做主题报告,敬请期待! 演讲主题 The regulation of breast cancer stem ...

《科学》:肠道微生物竟然成为肝脏肿瘤发展的帮凶!科学家发现微生物代谢产物特异性调节肝脏肿瘤免疫的机制 | 科学大发现

2018-06-12

随着肠道微生物研究的崛起,研究人员逐渐确立了它们与多种疾病间的关系,癌症就是其中的“大户”。大量研究表明,一些肠道微生物可以促进癌症的发生、帮助癌细胞转移、导致化疗耐药和影响免疫治疗的效果,可以说是全方位,多角度。研究涉及的癌种也不局限于肠癌,还包括白血病、胰腺癌和黑色素瘤等等。 这个名单还在持续扩大,在最近的《科学》杂志上,来自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的Tim...

【嘉宾风采】生物芯片上海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郜恒骏应邀将在第二届现代临床分子诊断研讨会上作主题报告!

2018-06-11

期待!郜恒骏教授应邀将在2018第二届现代临床分子诊断研讨会( Clinical Molecular Diagnostics Forum CMDF)上做主题报告! 演讲主题 从“样品”到“产品”创新性分子诊断标记物的筛选与应用 嘉宾简介 ...

第11届中国生物产业大会回顾:精准医疗与伴随诊断高峰论坛

2018-06-06

2018年5月26日,第11届中国生物产业大会“精准医疗与伴随诊断产业高峰论坛”在武汉光谷科技会展中心举行,论坛由中国生物工程学会精准医疗与伴随诊断专业委员会(筹)主办。开幕式上,专委会共同主任、阿斯利康公司个性化健康战略执行总监杨宏钧博士致辞,首先祝贺由专委会组稿和主编的《生物产业技术》“精准医疗与伴随诊断”专辑出版并介绍了撰稿作者,这也标志着专委会在精准医疗与伴随诊断事业上又取得了一项重...

疯狂的微生物(三):行业迷局(完结篇)

2018-06-05

它也是迄今为止最为称职的“背锅侠”,它永远也不会跳出来反对你。 2400多年前,医神后代、古希腊小亚细亚人希波克拉底发出了一个行业倡议,警示从事医学的人们提高道德修养。这就是被奉为医者职业道德圣典的《希波克拉底誓言》。每一个从事西医的人,都将这段话铭记于心。“医学之父”一生成绩斐然,比如,“癫痫病”就是他提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