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活动

转化医学网企业会员
转化医学网直播间

专家访谈

《转》访无锡市第九人民医院科教科主任赵刚
《转》访Olink亚太副总裁Andrea Ballagi博士:新一代蛋白组学如何加速精准医疗新进程
【我的2022】瑞普基因首席技术官王涛:发挥BT+AI双引擎特色优势,推进AI技术在精准医疗领域的临床落地
【我的2022】佰诺全景创始人焦磊:降低使用成本和难度,推动全景病理技术在中国的临床转化落地
【我的2022】墨卓生物创始人兼COO刘寒:日日精进,久久为功,把一个好的单细胞中国解决方案带给客户
【我的2022】迈杰医学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张亚飞:数智化赋能商业模式转型,为客户提供更优质的伴随诊断整体解决方案
【我的2022】深圳绘云生物总经理林景超:专注慢病早筛类临床质谱检测产品,从临床痛点出发,为临床医学检验解决更多难题
【我的2022】艾吉泰康联合创始人屈武斌:对技术精雕细琢,以客户应用场景为核心,用特色服务提供基因捕获整体解决方案
【我的2022】恩泽康泰联合创始人李志:开放与合作,深耕外泌体技术开发与临床转化,为创新药研发提供坚实的肩膀!
【我的2022】迈迪安生命科学部门市场总监Liyan Pang:持续拓展颠覆性分子诊断原料,为体外诊断行业提供创新型解决方案
【我的2022】司羿智能科技创始人尹刚刚:以人为本,用科技传递温度,让老百姓用得起实用有效的创新康复产品!
【我的2022】晶能生物总经理邹晓文:拥抱变化,敢于担当,确保样品检测数据按时交付,分担疫情风险

找到约45条结果 (用时0.1656秒)

【Nature 子刊】新突破!华南理工大学王均教授团队研制出可增强免疫治疗的新基因纳米药物

2023-04-10

近日,华南理工大学生物医学科学与工程学院的王均教授团队在《Nature communications》上发表了名为“Engineering tumor-specific gene nanomedicine to recruit and activate T cells for enhanced immunotherapy”的文章。硕士研究生王悦、周史焜为该文章的共同第一作者,王均教授、许从飞...

【Nature】张锋团队重磅研究!借助AlphaFold开发全新蛋白质递送系统,革新基因疗法和癌症治疗

2023-03-30

2023年3月29日,CRISPR基因编辑先驱张锋教授及其团队在《Natrue》期刊发表了题为“Programmable protein delivery with a bacterial contractile injection system”的研究论文。 在这项最新研究中,张锋团队通过AlphaFold辅助蛋白质设计开发了一种蛋白质递送系统——改造、利用独特的细菌“注射器”...

北大李川昀课题组提出人类特有新基因起源自lncRNA的“偷渡者假说”,揭秘“人之所以为人”分子基础

2023-01-25

众所周知,现有基因在复制和修饰的过程中将有可能产生新蛋白质编码基因(new protein-coding genes);然而近几年的研究发现,从头起源(de novoorigination)同样在新基因的产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这一模型下,新基因从人类祖先的非编码DNA区域横空出世,形成前所未有的编码蛋白。 然而,这些新基因是如何从非编码区域逐步产生的呢?北京大...

【Nature子刊】疾病进展风险降低49%!研究发现预测结直肠癌治疗效果的新基因!

2022-11-23

近日,西班牙瓦尔德西布伦大学医院Elena Elez和瓦尔德西布伦肿瘤研究所Rodrigo A. T oledo团队在Nature Medicine杂志上报告了RNF43突变型组患者的ORR翻倍,疾病进展风险降低49%,死亡风险降低68%,提出RNF43突变类型可作为预测BRAF/EGFR联合抑制疗效的生物标志物。 https://doi.org/10.1038/s41591-022-019...

【研究】发现引起乳腺癌内分泌治疗耐药性的新基因!

2022-06-09

《Oncotarget》杂志最近发表了一篇题为 "A novel group of genes that cause endocrine resistance in breast cancer identified by dynamic gene expression analysis"的研究论文。 https://www.oncotarget.com/ar...

【Science子刊】大多数波士顿龙虾如何保持长寿无癌?新基因组测序揭开秘密!

2021-06-25

美洲螯龙虾,俗称波士顿龙虾,分布于大西洋的北美洲海岸,世界最大的底栖无脊椎动物之一,重达 20 公斤,长度超过 1 m。 波士顿龙虾通过逐步蜕皮过程表现出生长,寿命相当长,一般相信此种龙虾可以活超过50年,推测寿命可达100年。与其它十足目甲壳类动物类似,波士顿龙虾的肿瘤疾病鲜有报道,这表明它们的基因组在漫长的生命周期中具有高保真度。它们不...

【重磅】亿康基因完成D轮2.5亿元融资,加速推进创新基因检测技术在生育健康及肿瘤检测领域的临床转化

2021-04-27

2021年5月6日,上海序康医疗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亿康基因)正式宣布完成2.5亿元D轮融资。本轮融资由著名产业和财务投资机构:通用创投、云锋基金、国药资本、元禾控股、锦鳞基金等参与,现有股东中金启德基金继续追加。本轮融资资金将用于生育健康全周期及肿瘤筛查诊疗领域的产品技术研发、临床试验、渠道拓展、市场推广及临床转化,进一步夯实亿康基因在辅助生殖领域的头部地位,加速推进创新基因检测技术在...

【JAMA子刊】新发现:美国科学家首次发现一种新基因,有望治疗阿尔茨海默症

2020-06-24

  根据哥伦比亚大学欧文医学中心的研究人员领导的一项研究,一种新发现的阿尔茨海默症基因(RBFOX1)可能导致大脑中首次出现淀粉样蛋白斑块。   RBFOX1基因的一些变体似乎增加了构成这些斑块的蛋白质片段的密度,并可能导致神经元之间关键连接的破坏(阿尔茨海默症的另一个早期征兆)。   这一发现可能会带来阿尔...

Nature子刊:人体肠道微生物群的新基因组蓝图!

2019-02-13

肠道中寄生着数以亿计的微生物,被统称为肠道微生物组(gut microbiome)。人体肠道内的微生物中,超过99%都是细菌,这些细菌大体上可分为拟杆菌(Bacteroides)、普氏菌(Prevotella)和瘤胃球菌(Ruminococci)。近年来,随着高通量测序和宏基因组学等新的研究方法的不断开发和应用,肠道微生物对人类健康的影响重新引起重视,成为当前生命科学和医学的...

发现1.2万新基因!中国主导完成全球最大植物基因测序工程

2018-04-28

一个由中国科学家主导、世界范围内迄今最大的植物基因测序工程于前不久完成! 该工程产生的原始数据“需要三个月才能完成拷贝”,足足有17T之多。如今,科学家历时7年,完成了工程中3000份水稻的基因组数据的深度解析。 4月25日,国际顶级期刊《自然》(Nature)长文报道了这一成果。 ...

通过技术迭代提高DTC基因检测体验,23魔方发布最新基因检测产品

2018-04-14

4月10日,国内领先的基因检测公司23魔方在京举行发布会,推出第四代基因检测产品。新一代的产品在检测内容的丰富性和检测准确度上都有大幅提升。 此次发布会以“生命的力量”为主题,着眼于通过技术升级迭代,使大众能更好通过基因检测来获知生命的信息。 23魔方CEO周坤介绍说,新一代的产品将V1.0版本的生物芯片升级到了V2.0版本,祖源分析增加到40个民族血统,遗传检测新增了...

PNAS重磅!中国人的阿尔兹海默症新基因风险位点!这三个基因都和AD相关!

2018-02-07

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的不断加剧,老年人的健康问题日益得到关注。而在老年人群中,阿尔兹海默症(AD)患者困扰着无数家庭。目前中国AD患者已经有600万人,因此针对AD的研究刻不容缓。 而在2月5日,PNAS就报道了一篇对老年人进行全基因组测序发现的可以导致AD进展的基因,并揭示了其可以通过影响免疫系统来影响AD进展。 来自中国广东的研究团队就对中国老年人进行...

《Nature》子刊揭开哮喘新基因位点!

2017-12-28

通过对来自种族多样化人群的全球哮喘全基因组相关联的研究(23,948例哮喘病例,118,538例对照)进行Meta分析,研究人员检测出了哮喘风险的常见变异。  这确定了五个新的哮喘位点,在两个已知的哮喘位点发现了两个新的关联,在之前的两个位点上建立了哮喘的关联性,其中牵涉到哮喘伴花粉症的合并症,并明确了9个已知的位点。  ...

专访 | 基因编辑“大牛”George Church重磅言论:新基因编辑系统正在路上!

2017-10-30

哈佛大学医学院的George Church教授,是基因测序和编辑(Gene Reading and Writing)领域的全球重要领军人物,一代和二代测序技术奠基者,CRISPR基因编辑领域的先驱。最近更被聘为马云“达摩院”护法之一。 导  读 ...

Cell:找到自闭症的新基因亚群,有治愈希望

2016-12-07

自闭症的复杂性 泛自闭症障碍影响到世界上百分之一的人口,他们在社会交往和沟通上有一系列困难。自闭症分为典型的自闭症(AD,Autistic Disorder)和一般意义上的自闭系列症,即泛自闭症(ASD,Autistic Spectrum Disorders)。泛自闭症除了包括典型意义上的自闭症外,还包括非典型意义上类似自闭症的疾病。这些患者在行为和智力等某些方面存...

IBM、MIT和哈佛发起新基因组计划:用AI研究癌症

2016-11-15

近日,IBM公司的“沃森”人工智能将与麻省理工学院(MIT)及哈佛大学布罗德研究所的科研人员携手,研究数千个对癌症药物产生耐药性的病例,希望通过厘清耐药性产生的机理,研发新一代抗癌药物和疗法。 布罗德研究所基因组学研究中心的研究人员解释称,尽管有越来越多的疗法能抑制癌症数月甚至数年,但大多数癌症最终仍会卷土重来,部分原因在于肿瘤发生了变异,产生了耐药性。该研究所负...

IBM、MIT和哈佛发起新基因组计划:用人工智能研究癌症

2016-11-14

据计算机世界网站近日报道,IBM公司的“沃森”人工智能将与麻省理工学院(MIT)及哈佛大学布罗德研究所的科研人员携手,研究数千个对癌症药物产生耐药性的病例,希望通过厘清耐药性产生的机理,研发新一代抗癌药物和疗法。 布罗德研究所基因组学研究中心的研究人员解释称,尽管有越来越多的疗法能抑制癌症数月甚至数年,但大多数癌症最终仍会卷土重来,部分原因在于肿瘤发生了变异,产生...

[Lancet Oncol]Barrett食管/食管腺癌:新基因位点有前途

2016-09-13

  食管腺癌在高收入国家中的发病率不断攀升,Barrett食管被认为是食管腺癌的癌前病变,而从Barrett食管演变为腺癌,要经过上皮化生-异型增生-腺癌3个阶段。在这一过程中,最终发展为恶变癌症的患者只是少数,恶变预测缺乏有效的指标。   近日,根据一项Barrett食管与食管腺癌的基因组相关meta分析显示,囊性纤维化可能是影响Barr...

Cell Death & Dis:鉴别出和2型糖尿病发病相关的新基因

2016-09-09

  最近,一项刊登于国际杂志Cell Death and Disease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诺丁汉特伦特大学(Nottingham Trent University)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鉴别出了一个新基因TNFR5,该基因在诱发早期2型糖尿病上扮演着重要角色,研究者指出,当暴露于高水平的糖类和脂肪酸中时,细胞中TNFR5基因的表达活性会明显增加,随后就会激活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