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转化医学是什么?
推荐活动
专家访谈
找到约545条结果 (用时0.1656秒)
零的突破!清华生命学院陈国强教授荣获国际代谢工程奖(IMES Award)
国际代谢工程奖 国际代谢工程奖由代谢工程领域的国际权威学术组织国际代谢工程学会(IMES)发起,每两年授予一位在代谢工程领域作出卓越贡献的研究人员,并在其和美国化学工程师协会(AIChE)共同举办的国际代谢工程大会(Metabolic Engineering Conference)上颁奖。 国际代谢工程学会(IMES)致力于促进和推进代谢工程,将其作为材...
【Nature子刊】双重效应!哥伦比亚大学顾伟教授团队发现,p53的这种点突变,可同时抑制铁死亡和促肿瘤转移
3月27日,美国哥伦比亚大学顾伟教授团队(苏振毅博士为第一作者)在 Nature Cancer 期刊在线发表了题为:Specific regulation of BACH1 by the hotspot mutant p53R175H reveals a distinct gain-of-function mechanism 的研究论文。研究发现,p53热点突变蛋白p53R175H可特异性与...
最新!上海交大房静远教授团队首次揭示肠道菌群失调调控结直肠癌发生发展机制
2023年3月23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房静远教授团队在著名学术期刊《Cell Metabolism》发表重要研究。研究成果为干预结直肠腺瘤-腺癌进程提供了潜在的诊断、预警及治疗靶点。 https://www.cell.com/cell-metabolism/fulltext/S1550-4131(23)00081-5?rss=yes 研究背...
专访复旦大学徐书华教授:中国大人群基因组学研究大有可为
近年来,大人群基因组以及多组学研究在慢性病、肿瘤和遗传病的预防、诊断和新药研发领域的价值日益凸显,也推动了个体化精准健康管理和疾病诊疗的变革,为全人类的医疗健康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我国也已在精准医学规划中启动部分项目。 近日,由华大智造主办的“第二届大人群基因组研究鼎峰论坛”圆满收官。在此期间,测序中国邀请复旦大学特聘教授徐书华进行了采访。 徐书华...
Advanced Healthcare Materials|上海大学转化医学研究院苏佳灿教授课题组发表重要综述文章:骨靶向外泌体的策略及应用
随着全球人口老龄化,骨科疾病日益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重大社会问题。外泌体作为天然细胞产物,因其优异的生物相容性、生物屏障穿透性和治疗效果,已被用于治疗骨科疾病。经修饰的外泌体显示出强大的骨靶向能力,可以提高疗效并避免系统性副作用,成为临床上治疗骨科疾病的潜在方法。 2023年3月7日,上海大学转化医学研究院苏佳灿教授研究团队在中科院1区杂志Advanced Healthcare ...
Bioactive Materials | 上海大学转化医学研究院苏佳灿教授/井莹莹教授/西安红会医院周凤金教授发表重要文章:骨软骨类器官芯片构建策略与应用
骨软骨相关疾病如骨关节炎是当前临床面临的棘手问题,疾病模型是基础研究的必备要素。体外细胞培养、动物模型和真实人体之间的差异性无法规避,最新的类器官与微流控芯片技术为骨质疏松症和关节炎等骨代谢疾病的基础研究和药物筛查提供了新思路。骨/软骨类器官芯片(BCoC)系统是一种新的多组织平台,能够真实模拟机体的基本元素、生物功能和病理生理反应。本文讨论当前疾病模型的问题和挑战,提出了BCoC平台概念,...
Jochen Schwenk教授和于晓波研究员:循环蛋白质组 | WeOmics G24
“Westlake Proteomics Series” (WeOmics)系列研讨会 由西湖大学Guomics实验室,西湖实验室iMarker实验室,CN-HUPO,The Proteomic Navigator of the Human Body (π-HuB) Project共同举办,并由西湖欧米承办,SCIEX协办。 本期研讨会主题:循环蛋白质组 ...
【Nature子刊】浙江大学姚雨石教授团队揭示记忆性肺泡巨噬细胞在肺脏发挥抗肿瘤免疫监视功能
2023年2月20日,浙江大学基础医学院免疫学系/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良渚实验室姚雨石课题组在《Nature Immunology》发表了研究论文。研究表明,诱导组织定居型巨噬细胞的训练免疫/天然免疫记忆可能是一种潜在的组织特异性抗肿瘤策略。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90-023-01428-x#Sec11 ...
Composites Part B | 上海大学转化医学研究院苏佳灿教授/井莹莹教授/西安红会医院周凤金教授发表重要文章:骨靶向工程化细菌外囊泡递送siRNA改善骨质疏松症
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是最常见的骨退行性疾病,其特征是骨量减少和骨微结构破坏。OP的常规药物治疗有很多副作用,包括生物利用度问题和毒性等问题,亟待需要新的治疗方法。基于RNAi的骨合成代谢基因疗法已被视为OP的潜在替代疗法,但由于缺乏特定的细胞靶向递送系统、半衰期短和穿透细胞膜的能力差,它受到了严重限制。细菌外囊泡(Bacterial extrace...
美国 St. Jude 儿童研究医院 Junmin Peng 教授:阿尔兹海默症和蛋白质组学 | WeOmics G23
“Westlake Proteomics Series” (WeOmics)系列研讨会 由西湖大学Guomics实验室,西湖实验室iMarker实验室,CN-HUPO,The Proteomic Navigator of the Human Body (π-HuB) Project共同举办,并由西湖欧米承办,SCIEX协办。 本期研讨会主题:阿尔兹海默症和蛋白质组学...
【Science子刊】南京大学殷武教授课题组揭示非小细胞肺腺癌免疫逃逸新机制
2023年2月10日,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殷武教授课题组在《Science Advances》发表了研究论文。研究围绕肾上腺产生的内分泌激素物质-内源性哇巴因( EO)的新生物功能展开研究,通过大量的临床样本检测与生物学功能确认,发现EO是一种能促进NSCLC抑制性免疫微环境的新内分泌激素物质。 https://www.science.org/doi/10.1126...
【Cancer Research】果糖促癌!中山大学庄诗美教授团队揭示其促进肿瘤生长及转移机制
2023年1月30日,中山大学庄诗美团队在《Cancer Research》杂志发表了研究论文。该研究发现果糖代谢通路中的多个调节因子,果糖转运蛋白 SLC2A5 和果糖代谢酶己酮糖磷酸激酶 (KHK),在肝细胞癌 (HCC) 肿瘤内皮细胞中表达上调,饮食果糖增强了肿瘤血管生成、肿瘤生长和转移。 https://doi.org/10.1158/0008-5472.C...
SUNY-Buffalo 曲峻教授:3D打印微支架助力的空间蛋白质组学 | WeOmics G20
“Westlake Proteomics Series” (WeOmics)系列研讨会 由西湖大学Guomics实验室,西湖实验室iMarker实验室,CN-HUPO,The Proteomic Navigator of the Human Body (π-HuB) Project共同举办,并由西湖欧米承办,SCIEX协办。 本期研讨会主题:SUNY-Buffalo 曲峻教授:...
【Cell】警惕!人造光扰乱血糖!薛天教授团队揭秘光线如何调控血糖代谢
2023年1月19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生命科学与医学部薛天教授团队揭开了光线影响血糖调控的真相。研究发现,光线会通过一条特殊的神经环路作用于棕色脂肪组织,抑制棕色脂肪产热,从而压抑了机体的血糖代谢能力。这项研究为治疗、预防代谢失调指明了全新的方向。 https://www.cell.com/cell/fulltext/S0092-8674(22)01537-9 ...
【Nature子刊】少吃可抑制肿瘤生长!复旦大学王立顺教授团队找到背后关键原因
2023年1月16日,复旦大学王立顺教授团队在《Nature Metabolism》杂志发表了研究论文,该研究发现卡路里限制饮食(CR),而不是间歇性禁食(IF),可通过一种依赖于小鼠肠道菌群的机制来阻止皮下结肠癌细胞(MC38)的形成。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2255-022-00716-4 研究背景 ...
【JCO】59家医院参与试验!中国医学科学院王洁教授团队发现非小细胞肺癌的新治疗策略
2022年10月7日,中国医学科学院王洁教授团队在Journal of Clinical Oncology上发表了题为“Toripalimab Plus Chemotherapy for Patients With Treatment-Naive Advanced Non–Small-Cell Lung Cancer: A Multicenter Randomized Phase III Tria...
【Hepatology】浙江大学徐骁教授团队揭示肝癌免疫治疗失效关键机制
近日,浙江大学医学院徐骁教授团队在国际肝脏病学权威杂志 《Hepatology》(IF=17.298)上发表了研究论文,研究揭示了肝癌免疫治疗失效的关键机制 。 研究背景 01 原发性肝癌是临床面对的一个难题,肝癌是一种典型的炎症驱动的肿瘤,其往往由长期的慢性肝炎、肝硬化发展而来。在危险因素如乙型肝炎病毒或丙型肝炎病毒感染、黄曲霉素B1暴露、过度饮酒、...
胃癌免疫治疗新靶点!南京大学魏嘉教授团队提出增强PD-1阻断治疗的新策略
2022年12月2日,南京大学魏嘉教授课题组在《Cancer Immunology Research》在线发表了研究论文,揭示了胃癌免疫微环境全新调控靶点DKK1及其诱导巨噬细胞免疫抑制促进胃癌进展的新机制,并且提出联合阻断DKK1与PD1是极具前景的胃癌免疫治疗新策略。 https://aacrjournals.org/cancerimmunolres/artic...
【Gut】香港大学陈志伟教授团队确定治疗肝癌的新药物靶点!
2022年11月30日,香港大学陈志伟、谭志武及万钧共同通讯在《Gut》在线发表了研究论文,该研究表明同构型PD-1介导的免疫抑制是肝细胞癌患者对PD-1阻断剂耐药的基础。该研究发现不同的T细胞亚群不表达PD- 1,但表达其亚型Δ42PD-1,占未治疗HCC患者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的71%。Δ42PD-1+ T细胞具有肿瘤浸润性,与HCC严重程度呈正相关。 https...
一年发布21篇!北大汤富酬教授团队2022年单细胞转录组测序研究综述
2022年(截止到2022年12月1日)北京大学汤富酬团队在单细胞转录组测序领域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突破,共发布研究成果21项,本文对以下九项研究进行系统综述。 01 2022年1月25日,暨南大学兰雨,刘兵及北京大学汤富酬共同通讯在《Cell Research》在线发表了研究论文,研究人员在小鼠和人类胚胎中发生关键血管生成和血管生成事件的时间窗口...
腾讯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