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转化医学是什么?
推荐活动
专家访谈
找到约141条结果 (用时0.1656秒)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胡夕春团队:HER2阳性实体瘤患者靶向抗体-药物DP303c的首次人体研究结果
2024年9月12日,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胡夕春团队在期刊《npj Precision Oncology》上发表了题为“First-in-human study of DP303c, a HER2-targeted antibody-drug conjugate in patients with HER2 positive solid tumors”的研究论文。研究结果表明,DP303c在既...
强效抗肿瘤!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彭勇团队:成功研制两种人源化单克隆抗体!
8月13日,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分子肿瘤学研究室彭勇主任及其团队在期刊《Molecular Cancer》上发表了研究论文,题为“Novel humanized monoclonal antibodies against ROR1 for cancer therapy”。本研究中,研究人员发现ROR1在肺腺癌、肝癌和乳腺癌中表达显著升高,通过短发夹RNA靶向ROR1可显著抑制癌细胞的增殖和迁移。...
益普生和昱言公司宣布具有首创新药(FIC)潜力的抗体-药物偶联物的全球独家许可协议
益普生获得 FS001 的开发、生产和商业化的独家全球权利,完成此首创新药的临床前开发的最后阶段 FS001 靶向⼀种在多种实体肿瘤中高度表达的新型肿瘤相关抗原,该靶标由昱言公司的专有蛋白质组学平台发现 FS001 在多种肿瘤模型中展示出强大的临床前疗效,并显示出良好的临床前安全性 巴黎,法国,2024 年 7 月 11 日 ——...
【直播倒计时1天】细胞分析前沿应用--自动化时代下的抗体药物开发
抗体药物是生物技术制药领域的一个重要分支,具有特异性高、性质均一、可针对特定靶点定向制备等优点,在各种疾病治疗、特别是对肿瘤治疗的应用前景备受关注。随着抗体药物产业的高速发展,双抗药物与ADC药物持续升温,三抗/四抗等多抗药物开启了新型抗体的新篇章。抗体药物作为当前制药圈最活跃的研究方向之一,吸引着无数的药企与研究者投身其中。 2024年6月21日,安捷伦联合转化医...
杰论系列 | 食管鳞状细胞癌PD-L1检测:E1L3N与22C3 抗体具有可互换性
近期,由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国家癌症中心)和复旦大学等院所联合研究4种不同克隆号PD-L1抗体免疫组化(Immunohistochemistry,IHC)检测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PD-L1表达的一致性结果在《Journal of the National Cancer Center》发表,结果显示4种国产抗体(E1L3N XP,MXR006, BP6099,CST E1L3N)与PD-L1...
【Cell】重磅!上海交大/中科院合作解开抗体研究40年难题,为开发超级抗体奠定基础
2023年4月24日,中国科学院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孟飞龙团队和上海交大医学院上海市免疫学研究所叶菱秀团队在国际顶尖学术期刊《Cell》发表了研究长文。该研究系统揭示了抗体基因互补决定区(CDR)偏好性突变背后的生化机制。这项研究解决了困扰免疫学家40多年的科学难题,为优化现有动物模型及推动下一代抗体基因人源化动物模型的发展提供了全新的见解。 https://w...
【Cell】指导疫苗设计,产生抗体的生发中心为何如此长寿?
弄清楚生发中心如何工作对于了解免疫力和开发更有效的疫苗至关重要。现在,《细胞》杂志上的一项新研究揭示了为什么一些生发中心会持续数月而不是数周,从而提供了可以为未来疫苗设计提供信息的见解。近年来,人们越来越重视免疫相关疾病的研究,并相继提出多种免疫治疗方法。 产生需要的抗体 01 如果B细胞是免疫系统的弹药工厂,制造抗体以中和有害病原体,那么被称为生发中...
维C能防治新冠?研究表明和锌一起服用还可刺激抗体产生
临床试验表明,维生素C可以改善由不同应激源引起的氧化失衡和血管重塑,并减弱内皮屏障通透性。因此,维生素C的抗氧化作用及其对内皮通透性的保护作用可能会在新冠感染过程中发挥作用,尤其是在感染后恢复过程中。锌是人体内含量仅次于铁的第二大微量金属,对T细胞的生长和活性以及细胞因子风暴具有调节作用。 口服锌与维生素C可刺激抗体产生 01 20...
四篇Nature两篇Cell!高福,何大一等研究团队揭示奥密克戎抗体逃逸的潜在机理
2022年,科学家对于SARS-CoV-2的研究取得了一系列突破。本文对以下六项研究进行系统综述。 01 2022年1月5日,南方科技大学王培毅,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高福及齐建勋共同通讯在《Cell》在线发表题为“Receptor binding and complex structures of human ACE2 to spike RB...
【柳叶刀子刊】首次感染后抗体防线持续多久?鼻腔防御最先消失,奥密克戎抗体时间最短
近日,英国伦敦帝王理工学院联合利物浦大学的研究人员在柳叶刀子刊EBioMedicine上发表了题为“SARS-CoV-2-specific nasal IgA wanes 9 months after hospitalisation with COVID-19 and is not induced by subsequent vaccination”的研究。该研究显示,感染新冠9个月后鼻IgA反应...
【NEJM】T细胞的又一胜利果实,淋巴瘤中的双特异性抗体!
另一种 T 细胞策略,靶向嵌合抗原受体 (CAR) T 细胞,这是经过基因工程改造以靶向 B 细胞抗原的自体 T 细胞,已在多种 B 细胞淋巴瘤亚型中显示出前景。关于大B细胞淋巴瘤CAR-T细胞治疗的成熟数据显示,30%至40%的对一线或后期治疗耐药的疾病患者将获得持久的缓解。 令人鼓舞的结果 01 然而,在标准实践中使用CAR-T...
原创干货︱磁珠表面抗体嫁接技术(内附抗体偶联一览表)
生物纳米磁珠一般可分为三类,第一类弥散结构琼脂糖磁珠、第二类核壳结构二氧化硅磁珠和第三类多夹层结构聚合物磁珠。其作为一种功能性纳米材料,由于表面高活性、操作灵活、快速、高通量等特点,已被广泛应用于分子诊断、免疫诊断、生物制药、动物疫病检测、环境检测、食品药品安全检测、生物科研等领域。 纳米磁珠在应用中多作为一种载体,需要以不同的形式嫁接不同种类的生物分子,而达到预期用途。嫁接的...
【快讯】苏州四正柏完成数千万元Pre-A轮融资,打造高端国际化抗体平台
苏州四正柏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简称“苏州四正柏”)近日完成数千万元Pre-A轮融资,本轮融资由一创投资子公司元山投资独家投资,募集资金将用于苏州四正柏搭建以流式细胞技术为主要特色的高端国际化抗体平台,同时公司计划在近期正式开启A轮融资。 苏州四正柏前身北京四正柏成立于2009年,拥有完整自主知识产权的以流式抗体为代表的抗体研发及生产平台,在国内同行业占据领先地位。...
【Science子刊】有效癌症治疗的关键——抗体结构
据此研究,科学家们认为可以通过设计抗体,激活免疫细胞上的受体,进一步“激发他们”,从而发挥更强大的抗癌作用。同时,科学家们相信,他们的发现可以为针对癌症和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抗体药物铺平道路。 https://www.science.org/doi/10.1126/sciimmunol.abm3723 在这项研究中,团队研究了针对受...
【研究】植物病毒+激活免疫细胞的抗体——清除结肠癌,预防复发
这项工作在《Nano Letters》上的一篇论文“Cowpea Mosaic Virus and Natural Killer Cell Agonism for In Situ Cancer Vaccination”中进行了报道。 https://pubs.acs.org/doi/10.1021/acs.nanolett.2c01328 概念验...
【JACS】只需一个血糖仪,即可定量监测新冠病毒抗体
对于缓解当前全球新冠大流行及预防未来传染病大规模传播来说,快速诊断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如何通过快速、准确、成本低廉的诊断方式使更多人群——尤其是弱势群体——享受安全、普世的医疗服务,已成为全球性课题。其中,开发简单、经济高效且可被广泛应用的检测设备也是当务之急。以新冠病毒抗原检测为例,目前通行的标准检测方法是酶联免疫吸附测定(the 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
【Nature】来自母亲的珍贵礼物——“脱乙酰化”分子变化产生超级抗体,或可治疗细胞内病原体感染
“在怀孕期间,人体内的唾液酸(一种附着于抗体的糖)会发生“脱乙酰化”(deacetylated),这个微小的分子改变将激活体内针对脱乙酰糖的受体进行工作,从而使得免疫球蛋白G(IgG)——人体内最常见的抗体——发挥更广泛的免疫保护功能。” 来自美国辛辛那提儿童医院医疗中心的John J. Erickson博士等人于6月8日在《自然》杂志(Nature)发表了一篇题为...
【Science子刊】新方法有望使患者自身的抗体消除其肿瘤!
这项发表在《Science Advances》上的新研究“Rapid, site-specific labeling of “off-the-shelf” and native serum autoantibodies with T cell–redirecting domains”是由生物工程教授、Center for Targeted Therapeutics and Translati...
【Nature子刊】类器官助力新药研发!MCLA-158抗体能抑制临床前模型中肿瘤的转移和生长
该研究于周一(4月25日)发表于《Nature Cancer》上,题为“Functional patient-derived organoid screenings identify MCLA-158 as a therapeutic EGFR × LGR5 bispecific antibody with efficacy in epithelial tumor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