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转化医学是什么?
推荐活动



专家访谈
找到约810条结果 (用时0.1656秒)
患者悄然“被研究” 多家医院违规使用无证试剂
继“魏则西事件”牵出免疫细胞治疗运用于临床治疗之后,未经注册的体外诊断试剂被用于临床诊断再次曝光。 今年年初,媒体报道称,北京、上海、南京等地的多家知名医院、研究所,近年来曾将本应“仅供研究”的未经注册的体外诊断试剂用于临床诊断。这些用于检测人体体液等样本的试剂,其准确程度极大影响了医生下一步诊断。 ...
IMS:2015年全球抗癌花费1070亿美元,患者年均花费5.8万美金
根据近日医药知名的咨询公司艾美仕(IMS)发布的数据报告:2015年,全球抗癌花费高达1070亿美元,拥有私人保险的患者平均年花费为5.8万美元。预计到2020年,全球癌症药物花费将超过1500亿美元。 IMS还在报告中指出,尽管这份报告是全球性的,但美国占据了全球抗癌市场45%的市场,其中主要与美国居民具有良...
晚期黑色素瘤患者福音,通用癌症疫苗研究重要突破
德国一个研究小组利用免疫系统对病毒感染的反应开发出一种纳米粒子RNA疫苗,并在实验鼠和3位晚期黑色素瘤患者身上成功诱发了抗癌免疫反应。该研究为通用癌症疫苗的出现铺平了道路,有望让癌症免疫疗法成为现实。 这项发表在最新一期《自然》杂志上的研究,介绍了一种通过调整机体免疫反应来对抗癌症的方法。其核心是一种由RNA-脂质复合物组成的疫苗。这种疫苗通过静脉注射进入体内,目...
对话|北京艾德摩CEO彭思颖:让PDX小鼠为肿瘤患者试药,实现个体化医疗
导读:中国癌症统计数据显示,2015年中国新增肿瘤病例数为429.2万,相当于平均每天新增12000名癌症新诊断病例;癌症死亡病例数为281.4万,相当于平均每天7500人死于癌症。中国肿瘤发病率多年来持续上升,肿瘤已成为导致我国居民死亡的第一主因。 在肿瘤治疗难以攻克的背景下,PDX小鼠模型是如何服务于中国肿瘤患者的?P...
一个外科医生的反思:医生观念陈旧让肿瘤患者过早地“牺牲”了
“我不知道我能拦下多少刀。”坐在办公室,朱正纲教授神色凝重。 他是上海瑞金医院胃肠外科的带头人,也是我国胃癌诊治与研究专家,就是他领衔的“一滴血筛查早期胃癌”正从实验室向市场转化。但近一年半,他的重心摆在胃癌晚期患者身上。 按现在的普遍认识,手术切除是这类患者的最后希望。可朱正纲不这样想,这一年来...
拯救癌症患者的关键:大数据共享
随着基因组分析与肿瘤分子生物学分析的快速兴起,临床数据开始了其长期的爆炸性增长。现在,科研人员不仅需要有效地存储和解读大量临床数据,他们更加迫切需要与同行进行数据的交换和交流,更好地改善病人治疗效果并提高医疗水平。 最近,一项新的跨国大数据研究项目向人们进一步阐明了临床数据的大数据分析对于癌症研究与个性化治疗方法开发的重...
全球首例换头手术2017年底进行:患者为中国人
据《印度时报》5月14日报道,“”主导人、意大利医生塞尔吉奥·卡纳韦罗表示,全球第一个接受“换头手术”的患者将是一名中国人。这首例手术将由中国医疗团队操刀,预计在2017年底在中国进行。 卡纳韦罗表示,全球第一个接受换头手术的患者将是中国人,而不是此前备受关注的俄罗斯男子瓦列里·斯皮里多诺夫。他说:“我们预计在2017年圣诞节前...
王在峰教授:肿瘤患者的诊疗需“量体裁衣”
导语:肿瘤一直以来都是块难啃的“硬骨头”,医生和科研人员为了“啃碎”它,忙的焦头烂额;平常人对它是“谈癌色变”;患者和家属对它则“寝食难安”。在菏泽市抗癌协会上我们邀请到菏泽市抗癌协会会长、菏泽肿瘤康复研究院院长、正大医院王在峰董事长,看看他对肿瘤的诊疗有着怎样的见解。 转化医学网:王院长您好!您在菏泽抗癌协会上提到“我国的...
卫计委一刀切叫停细胞疗法 多名癌症患者治疗被中止
魏则西案余波未了。5月5日,国家卫计委临时叫停自体免疫细胞治疗技术在医疗临床中的应用后,有患者家属呼吁主管部门不应全盘否定。 上海某大学历史系教授曹树基的妻子古月(化名)于2014年2月因发生肠梗阻被诊断为直肠癌四期(属晚期),有肝部、肺部、坐骨等多处转移。在多次治疗反复之后,古月开始出现化疗耐药。 在一条广泛传播的微信中,曹树基称,其妻在一家公司接受名为T...
【思考】谁能提高肿瘤患者“五年生存率”?
什么是肿瘤患者“五年生存率”? 在临床上,经常会听到医生向病人及家属交代病情时会提到“五年生存率”。“魏则西事件”的发生,更使每一个公众更加关心肿瘤术语的含义。大量的临床观察和资料统计,发现肿瘤患者的复发和转移,大多数(占80%)是在手术根治术后3年左右,10%是发生在治疗后5年左右,这就形成了用“五年生存率”的概念去评价某一癌症的治疗效果。 如字面含义,“五年...
晚期肿瘤患者可免费测序基因
对于肿瘤,除了传统诊疗方法外,未来还可对患者的基因进行测序,找出容易引发肿瘤的变异基因,再针对该基因选择对应的靶向药物。4月20日,“MATCH中国·测序中心”三方联合实验室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以下简称“中山一院”)正式挂牌。该院将借助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NCI-MATCH计划,开展大规模的高质量精准医学临床试验。 在MATC...
我国超六成癌痛患者治疗不足
癌痛,作为肿瘤患者最常见的伴随性疾病,令患者及家属深受其扰。然而,治疗现状却不容乐观。统计显示,我国高达61%的癌痛患者未能得到足够的止痛治疗。 在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前夕,“携手同心,有爱无痛”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暨蔚蓝丝带关爱癌痛患者公益活动启动仪式4月12日在京启动。活动呼吁通过专业培训,提升医务人员的癌痛规范化治疗水平;...
比癌症更吓人的竟是它 真实案例揭秘肿瘤患者的五大心理误区
据不完全统计,2015年约有281.4万名中国人死于癌症,平均每天有超过7500人死于癌症。癌症已成为中国人死亡的主要原因。肿瘤君击垮的是你的身体还是心理防线? 4月5日,凤凰健康针对这一问题启动名为“肿瘤君来袭,心里过不去的坎儿怎么破?”的调查,截止到4月7日10点45分,共有1633位网友参与投票。投票结果显示:近68%的网友认为癌症来袭时,心理恐惧比病痛更折磨人,67%的网友相信...
新桥医院招募肿瘤患者参与细胞基因治疗
免疫治疗被认为是目前最有希望攻克癌症的方法之一。23日,重庆晨报记者从新桥医院肿瘤科获悉,即日起,新桥医院面向社会招募20名肿瘤患者,参与细胞基因研究,接受免费治疗。同时,肿瘤科相关专家就什么是细胞基因治疗进行了介绍。 招募:符合条件者可享免费治疗 新桥医院肿瘤科相关负责人介绍,这...
生物治疗适合于哪些肿瘤患者?
生物治疗是利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的研究成果,从人体自身免疫系统和肿瘤基因入手通过调动人体的天然免疫系统或扩增人体自身的靶向性较强的抗肿瘤因子实现防治肿瘤的目的,目前在临床开展的肿瘤生物治疗运用最成熟、效果最佳、生存期延长最明显的是自体免疫细胞治疗技术。 手术患者:清除手术后残余肿瘤细胞 防止复发 肿...
光遗传学技术恢复老年性痴呆患者的记忆力
最新一项动物实验结果提示,老年性痴呆患者所以会忘记人脸和容易迷路,是因为痴呆患者大脑无法将记忆储存到合适的部位。最新研究今天发表在《自然》杂志。最新研究颠覆了老年性痴呆患者大脑不能产生新记忆的观点,提示采用刺激大脑的方法能提供提高老年性痴呆早期患者的记忆力。 最新研究是MIT神经科学家Susumu Tonegawa小组完成的,去年该小组研究发现某些某些类型的遗忘,这种...
NHS实习医生:我也得了癌症,我的患者并不知道
长期以来,医生的形象是救死扶伤的天使,似乎和普通人不是同一个属性。可是医生也会生病,也会面临和患者一样的问题。医生带病工作是一种什么样的感受,不妨来听听这位NHS实习医生的内心告白。 那是漫长的一周。 我听到一位患者躲在病床的帘子后抽泣。听到我的脚步声,他大喊着叫我走开。我告诉他我是医生,他停顿了一下,...
国内首发 | 国内肿瘤患者PD-1抗体使用情况调查分析报告
1992年,日本京都大学教授本庶佑发现了存在于T细胞表面的PD-1蛋白; 1999年,中国科学家陈列平教授发现了存在于肿瘤细胞表面的B7-H1(也叫PD-L1)蛋白,这个关键的发现奠定了PD-1抑制剂用于肿瘤免疫治疗的基础; 2011年,经过十年研发,PD-1抑制剂在美国进入临床试验; 2014年9月,FDA批准PD-1抑制剂在美国上...
MyGene2共享孟德尔遗传病基因,造福罕见病患者
图片:MyGene2网站的标志,意味着病人、家属、医生和研究人员共享医疗和DNA测序信息以帮助提前发现孟德尔疾病基因。 一个新的网站,MyGene2,使得患者及其家属参与临床医生和科学家寻找罕见疾病相关基因成为可能。健康信息共享也将提高人们对于基因变异如何影响孟德尔遗传病的症状和其他临床特征的认识。 由单基因突变产生的疾病被称为孟德尔遗传病。 ...
细胞免疫疗法TCR-T 用于 晚期肺癌患者治疗
记者昨日从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获悉,该院肿瘤二科(肿瘤生物治疗科)与来自美国的“孔雀团队”合作,将细胞免疫治疗(TCR-T)用于治疗晚期肺癌患者。 44岁的窦女士是细胞免疫治疗(TCR-T)的第一位受益者。她2012年罹患肺癌,因肿瘤位置靠近大血管,不具备做手术条件,经过几次化疗仍无效果。 窦女士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