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转化医学是什么?
推荐活动
专家访谈
找到约2851条结果 (用时0.1656秒)
【Adv. Sci.】同济大学首次确认食管鳞癌进展和耐药性的新机制并揭示新的治疗策略
9月13日,同济大学研究人员在学术期刊《Science Advance》上发表了题为“TAOK3 Facilitates 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Progression and Cisplatin Resistance Through Augmenting Autophagy Mediated by IRGM”的研究论文。本研究报道了TAOK3通...
【Adv. Sci.】山大齐鲁研究发现病理性心脏重塑治疗靶点
近日,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张澄、张猛和孔静共同通讯在《Advanced Science》上发表题为“NKRF in Cardiac Fibroblasts Protects against Cardiac Remodeling Post-Myocardial Infarction via Human Antigen R”的研究论文,通过建立CF特异性NKRF敲除(NKRF-CKO)小鼠模型,研究...
天津医科大学合作发现肝癌治疗新靶点:肝癌治疗和克服耐药性有了可行的方法
近日,天津医科大学合作北京大学等机构在国际权威期刊《Cell Death Discovery》上发表了题为”In vitro CRISPR screening uncovers CRTC3 as a regulator of IFN-γ-induced ferroptosis of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的论文,该研究中,研究人员发现了CRTC3参与了PUFAs代...
【Autophagy】中山大学研究发现贝伐珠单抗治疗直肠癌产生耐药性的潜在机理
8月24日,中山大学潘志忠,林俊忠和彭健宏共同通讯在《Autophagy》在线发表题为“Tumor-derived lactate promotes resistance to bevacizumab treatment by facilitating autophagy enhancer protein RUBCNL expression through histone H3 lysine...
【8月31日直播】利用Oxford Nanopore纳米孔测序技术进行耐药结核病和感染性疾病研究
背 景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https://www.who.int/news-room/fact-sheets/detail/tuberculosis),耐药性仍然是全球遏制结核病传播的主要障碍,2021年,结核病是仅次于新冠肺炎的全球第二大传染病杀手。如今,结核病仍然是全球最致命的疾病之一。据估计,2020年有1000万新发病例和150万死亡病例,另有300万结核病患者尚未...
点赞!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所联合上海交大发现理性化设计的mRNA纳米疫苗可增强肿瘤免疫治疗效果
8月11日,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所李亚平研究员、郑明月研究员和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王当歌研究员在《 National Science Review》期刊发表了题为“STING agonist-boosted mRNA immunization via intelligent design of nanovaccines for enhancing cancer immunotherapy” 的研...
价廉高效!暨南大学/中山大学发布预测2型糖尿病合并慢性肾脏病全因死亡率的新型标记物
本文研究炎症的作用以及炎症标志物与2型糖尿病(T2DM)和慢性肾脏病(CKD)的相关性。在临床工作中,T2DM患者大量合并CKD,但CKD的病因尚不明确。本文探讨单核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MLR)与2型糖尿病合并慢性肾脏病(CKD)患者病死率的关系,并对来自重症监护医学信息数据库III的数据进行分析。 近日,中山大学附属江门医院和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研究人员在《Scientifi...
“间歇性饮食”封神!华科大同济医学院揭秘靶向肿瘤铁死亡 增强癌症免疫治疗新策略
8月8日,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王维民教授在《Nature Communications》上发表题为 “Intermittent dietary methionine deprivation facilitates tumoral ferroptosis and synergizes with checkpoint blockade”的研究论文,研究发现在不使用合成药物的情况下,间歇性饮食蛋...
性能卓越!南方医科大学/广州医科大学发布新肺癌早筛模型
临床需要准确的非侵入性检查来促进肺癌的早期诊断,但尚未得到满足。我们提出了一种结合临床、影像学和无细胞DNA甲基化生物标志物的模型,旨在改善肺结节的分类。 近日,南方医科大学和广州医科大学的研究团队在《The Lancet Digital Health》上发表题为“Accurate classification of pulmonary nodules by a combined...
重要进展!中南湘雅二/三医院揭示肺癌治疗新靶点!克服化疗耐药性
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NSCLC)是最常见的癌症类型,也是癌症相关死亡的主要原因。化疗耐药是NSCLC患者治疗的主要障碍。 近日,中南大学湘雅二院和湘雅三院的研究人员在《communications biology》上发表题为“Skp2-mediated MLKL degradation confers cisplatin-resi...
重要发现! 中山大学揭示胃癌治疗新方案!联合治疗阳性胃癌
对于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 (HER2)阴性、局部晚期不可切除或转移的胃或胃食管结合部(mG/GEJ)腺癌患者,迫切需要一线治疗选择。CLDN18.2在正常胃细胞中表达,在恶性G/GEJ腺癌细胞中也有表达。GLOW(关闭入组)是一项全球性、双盲、3期研究,研究了唑贝妥昔单抗(靶向CLDN18.2的单克隆抗体)联合卡培他滨+奥沙利铂(CAPOX)作为CLDN18.2阳性、HER2阴性、不可切除的...
浙江大学与贵州医科大学研究揭示乳酸信号如何在恶性肿瘤中发挥关键作用!
7月25日,来自浙江大学与贵州医科大学的研究团队在《Cell Death & Disease》上发表了名为“A GSTP1-mediated lactic acid signaling promotes tumorigenesis through the PPP oxidative branch”的研究文章,研究表明,谷胱甘肽硫转移酶P1(GSTP1)作为一种新型乳酸传感器,在肿瘤发生发展过...
最新!中国医学科学院研究发现丙泊酚可抑制结肠癌细胞的干性,或具有抗癌能力!
7月25日,来自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的研究团队在《Discover Oncology》上发表了名为“Propofol inhibits colon cancer cell stemness and 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 by regulating SIRT1, Wnt/β-catenin and PI3K/AKT/mTOR signalin...
最新!中山大学发现乳腺癌曲妥珠单抗耐药性的调控新机制 揭示治疗新靶点
近日,中山大学研究人员在知名期刊《Journal of Clinical Investigation》上发表了题为“Inhibition of DPAGT1 suppresses HER2 shedding and trastuzumab resistance in human breast cancer”的研究论文,该研究发现抑制DPAGT1可抑制人乳腺癌中HER2的脱落和曲妥珠单抗耐药性...
以“毒”攻癌!这种溶瘤病毒可恢复抗肿瘤免疫 引发长期肿瘤特异性免疫监测
7月20日,南京大学魏继武等团队在《Nature Communications》上发表题为“Oncolytic viruses engineered to enforce cholesterol efflux restore tumor-associated macrophage phagocytosis and anti-tumor immunity in glioblastoma”的研究...
南京中医药大学/山东中医药大学发现结直肠癌肿瘤干性新机制及潜在治疗靶点
近日,南京中医药大学和山东中医药大学研究人员共同在知名期刊《Advanced Science》发表了题为“GART Functions as a Novel Methyltransferase in the RUVBL1/β-Catenin Signaling Pathway to Promote Tumor Stemness in Colorectal Cancer”的研究论文,该研究旨在...
【19:00直播】从研究思路到案例分享:纳米孔测序技术如何助力抑郁症研究和感染性疾病研究
心情郁闷?可能是肠道菌群的变化?研究表明抑郁症患者肠道菌群紊乱,可能通过产生代谢物影响中枢神经,导致抑郁症发生[1]。近年来,大量研究证实菌群失衡与多种疾病密切相关,包括抑郁症、肿瘤、感染性疾病等。 Hongshan 等人[2]在 Cell 上发文利用纳米孔长读长技术对前列腺样本进行测序,鉴定其低甲基化水平,为癌症检测提供高灵敏度和定量信号,该技术简单、具有成本效益等特点提高了基...
【Nature子刊】新策略!克服耐药性、有效控制头颈癌
我国头颈部癌(含鼻咽癌)每年新发病例13.5万例,发病率排名第7,死亡病例数36,600名患者,死亡率排在第七位。 活性氧(ROS)参与癌症治疗,并作为微环境肿瘤细胞适应的驱动因素。医用气体等离子体是一种多ROS生成技术,在肿瘤细胞适应氧化应激和生长发生致命退化之前,已被证明对头颈癌(HNC)患者的缓和性肿瘤控制有效。 https://www.nature.com...
【7月19日直播】Oxford Nanopore 纳米孔测序在感染性疾病和病原微生物学研究中的应用线上研讨会
测序技术在病原微生物学和传染病的应用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包括从分离株中生成完整的微生物基因组,以及直接从样本中快速检测病原体和抗菌药物耐药性。 然而,较长的周转时间、较高的经济成本以及传统测序平台的技术限制阻碍了许多此类应用的广泛采用。 Oxford Nanopore纳米孔测序能够提供快速、准确且经济高效的方法来识别和表征微生物的基因组成,并跟踪传染病的传播。除此之外,纳米孔测序...
【柳叶刀子刊】南方医科大学与广东省人民医院:全面分析多种疗法对食管癌一线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
食管癌(EC)是癌症死亡的第六大原因,仅在2020年就造成54万人死亡。由于缺乏有效的早期筛查措施,最初诊断为EC的患者通常伴有晚期或转移性疾病。 在化疗时代,晚期EC预后不佳,5年OS率≤10%。以5-氟尿嘧啶为基础的化疗(FbCT)治疗晚期和转移性EC是全球公认的通过单臂II期试验评估了各种化疗策略对EC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结果显示,EC患者的中位OS持续时间约为10个月。与化...
腾讯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