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外媒眼里:中国医疗革新的趋势是“大数据分诊
美国行业认为其临床诊断和治疗方案存在“瑕疵”的比例大约在30%~50%。在中国,不同来源的 估计“误诊率”在50%~90%,临床诊治本身的有效性堪虞,其原因大致几种:
平价基因测序公司如何赚钱?高价卖数据才是生财之
可能一天前你还在为已经降到“冰点”的基因测序市场价格而窃喜,却不知后一天,基因测序公司已经将你的“基因秘密”高价转手卖给了那些需要基因大数据的研究机构或者制药公司,而后者据此研发的靶向治疗生物药物,一个疗程就可能售价十几万美元。
苹果发布会:AppleWatch版本更新健康医
周所周知,检测心率是AppleWatch上的一项重大功能,而这项功能在今天的苹果发布会上又得到了重大的更新。
常熬夜喝烫茶 这十类人最易得癌
癌症并非不治之症,关键在于治疗的早晚。《每日邮报》、《印度时报》等媒体综合了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美国哈佛大学、英国牛津大学等研究指出,以下10种人患癌几率较高,应及早防范。
2015实验室SCI文章PK大赛
逢9月开学季,为感恩广大用户长期拥护,助力实验室研究进展,生物谷特推出"2015实验室SCI文章PK大赛"活动。
卫计委:“十二五”以来国家财政为医药卫生领域投
国家卫生计生委科教司司长秦怀金10日在新闻发布会上介绍,医药卫生是世界各国科技发展的重点和优先领域,“十二五”以来,我国在本领域持续加大投入,组织实施了科技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等一批重点科技计划项目,国家财政投入总计近300亿元。
预防出生缺陷 产前诊断筛查一个都不能少
9月12日为“中国预防出生缺陷日”,今年已是第11个年头。专家指出,出生缺陷疾病已日渐成为我国儿童残疾乃至死亡的主要原因。预防出生缺陷工作的重点是要提升大众主动进行孕、产前优生健康检查,从源头做好预防工作,控制唐氏综合征、先天性心脏病、地贫等出生缺陷的发生。
近三年产前诊断避免1330名缺陷儿出生
产前诊断18952人,避免1330名缺陷儿出生。昨日,南都记者从东莞市妇幼保健院产前诊断中心了解到,近三年来,该中心为36万余人次进行了产前筛查。
收购继续:Agilent 2.35亿美元收购S
周三收盘后,安捷伦科技(Agilent Technologies)就与海马生物公司(Seahorse Bioscience)签订了一项最终的收购协议,协议中Agilent以2.35亿美元对Seahorse Bio进行收购。
Illumina同Asuragen合作开发新型
Asuragen公司今天表示将同Illumina合作共同开发新型的伴随诊断技术。
辛克斯顿团队称未来转基因婴儿或可接受
据英国广播公司(bbc)报道,著名的辛克斯顿团队(thehinxtongroup)近日发表声明指出,对人类早期胚胎的遗传基因进行编辑具有巨大的科研价值,这一技术未来有可能在伦理上被接受。
美政府叫停核电站癌症风险研究
美国政府最近叫停一项已持续5年的核电站癌症风险研究,原因是该研究所需时间太长、费用太高,且定期检查表明美国核电站即便对周围环境有辐射,量也很少,不会导致附近居民患癌风险增加。
对话王俊:利用大数据管理好自己的生命健康
如今人类已经从工业时代到现在的信息化时代,互联网和大数据已经成为信息时代的高频词汇。王俊在接受央广网独家专访时表示,信息化时代解决了人们很多交流问题,但生命健康产业是从来没有被发掘的点,随着互联网、人工智能、生命健康和大数据的融合,生命健康的爆发点将是更大的机遇。
新药临床试验数据为何造假成风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7月发布了号称“史上最严的数据核查要求”的一份公告,要企业主动配合彻查新药临床试验数据。一个多月后,自查结果出炉,原有1622受理号中,有20%选择撤回注册申请。这个结果无疑暴露了药品临床试验数据造假情况已经十分严重。
栏目推荐
破卷之战:新修饰战 |
微驭万物-第二届单 |
第二届中国类器官转 |
第七届上海国际癌症 |
第六届单细胞技术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