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批准全球首个手足口病疫苗
2015年12月3日,中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CFDA)批准了世界首个肠道病毒71型疫苗生产注册申请。EV71是可导致幼儿手足口病的一种病毒,患儿会重病甚至死亡,且目前尚无治疗方法。
专访曹雪涛:本土实验室也能培养出一流学生
“传道、授业、解惑。”中国传统文化对“师者”在学生学习生涯中所扮演的角色有着深刻认识。而在中国科学鼓励创新和原创性工作的当下,好导师的作用显得更加重要。
上海试水干细胞标准化、临床化、产业化
干细胞已成为世界科学研究的“宠儿”。从2004年至2013年,干细胞领域的基础研究大有喷薄欲出之势,研究文章就高达3779篇。截至2015年11月26日,全球范围内干细胞临床试验共计5240项,美国独占2919项,其中有227项进入三期临床试验。而中国仅有257项,且大多处于停滞或“流产”状态。
施一公、曹雪涛等5位中国科学家获《自然》杰出导
五位杰出的中国科学家今天获得了2015年《自然》杰出导师奖,颁奖仪式在上海召开的2015科研?创新?创业国际研讨会上举行。《自然》每年举办的这个奖项为了强调导师启发年轻科学家的重要性。
瑞典各界为屠呦呦将中医药带向世界而骄傲
十二月的瑞典,早已进入长夜漫漫的冬季,尤其是首都斯德哥尔摩近来狂风大作,但这恶劣的天气没能阻挡人们对刚刚开启的诺贝尔周,尤其是中国科学家屠呦呦的“追逐”。
细胞免疫望成突破口 精准医疗蓝海开启
随着精准医疗领域的快速发展以及全球肿瘤发病率上升,精准医疗越来越受市场关注。其中,细胞免疫疗法作为肿瘤精准医疗领域的一个重要突破口,相关产业有望迎来快速发展机遇。
【重磅】美国前总统卡特脑部癌细胞消失,PD-1
2015年12月6日,美国各大主流媒体纷纷隆重报道,美国第39届总统吉米·卡特于6日发表声明说,医生在给他做完最近一次脑部磁力共振扫瞄后,没有发现此前在他大脑中出现的黑色素瘤(melanoma)或新的癌细胞。
美使用基因检测技术为珍珠港事件阵亡官兵找回身分
鉴于在1941年12月7日上午珍珠港遇袭时罹难的海军官兵和陆战队员,有数百具遗体至今身分不明,科学家已利用新的方法重新进行检验,以妥善安葬这些阵亡将士。
普生携手美基因检测公司 攻精确医疗
国内伴随式诊断大厂普生昨(8)日宣布与美国基因检测公司Veritas Genetics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未来普生将与Veritas Genetics在基因检测业务上进行多面向合作,全面布局全球精确医学市场商机。
2015 CCHF移动医疗健康中国会邀请函
2015年移动医疗和健康管理的app如雨后春笋,高额耀眼的投资也伴随着看衰的争议,无疑,今天,移动医疗和健康都走到了一个关口,向左还是向右?是出现价值实现的突破还是依然模式摸索的尝试?
重磅:无创基因检测写入我国教科书,为历史开篇
无创产前基因检测在短短几年时间内,受到了国际上的认同。在17届国际产前诊断与治疗会议(ISPD)上,无创产前基因检测被公认为是全球最前沿的检测技术,是未来产前诊断的发展方向。在我国,无创产前唐筛被写入到《妇产科学》教科书中。
人民日报:“诺奖效应”能推动中医走多远
屠呦呦获得诺奖,使一向被质疑“不科学”的中医,终于吐气扬眉、为国争光,更让世界认识到了中医药这个伟大宝库,也被业界认为是岐黄之术发扬光大的最好时机。
Alphabet推出Google生命科学部门V
在Verily网站最新的视频介绍中,Google宣布了其生命科学部门的新名字。该名为Verily的部门将作为一个独立的实体。Google生命科学部门在此前为人类健康做出了相关的研究,曾经是Google [x]的一部分。此次并入Alphabet的Verily将继续进行之前的研究项目。
曹雪涛院士:期待医学家和工程师深度融合
医学家和工程师,这两种看似差别很大的职业,正在融合和交叉的道路上越来越近。12月5—6日,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第九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2015年学术大会召开,我国生物医学工程领域的专家学者和企业家们齐聚北京,全面展示了这个领域的新成果和新进展。
关于细胞的10条信息
细胞是生命的基本单元。无论是单细胞或多细胞的生命形式,所有生物体是由细胞组成,并赖以细胞维持生命正常功能。科学家估计,我们的身体包含75到100万亿个细胞,且我们体内的细胞还有成百上千种不同的类型。
屠呦呦领诺奖演讲全文:中国医药学是伟大宝库
12月7日下午中国首位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屠呦呦在瑞典卡罗林斯卡医学院发表演讲,介绍了自己获奖的科研成果。
新一代测序改变法医学的未来
2015年,第26届身份鉴定国际学术研讨会(ISHI)在德克萨斯州的达拉斯市召开。Krystal Breslin是一名研究法医DNA分型的硕士研究生,她用自己的亲闻亲见,向我们展现了会议的精彩内容。
栏目推荐
破卷之战:新修饰战 |
微驭万物-第二届单 |
第二届中国类器官转 |
第七届上海国际癌症 |
第六届单细胞技术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