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活动

第七届上海国际癌症大会
第六届单细胞技术应用研讨会暨空间组学前沿研讨会

专家访谈

《转》访欧易生物总经理张志明:持续逆势快速增长!破解科研服务"不可能三角"的硬核逻辑
《转》访菲鹏数辉马步勇教授|AI与分子模拟引领生物医药创新,“构象选择机制”开辟药物动态设计新纪元
《转》访无锡市第九人民医院科教科主任赵刚
《转》访Olink亚太副总裁Andrea Ballagi博士:新一代蛋白组学如何加速精准医疗新进程
【我的2022】瑞普基因首席技术官王涛:发挥BT+AI双引擎特色优势,推进AI技术在精准医疗领域的临床落地
【我的2022】佰诺全景创始人焦磊:降低使用成本和难度,推动全景病理技术在中国的临床转化落地
【我的2022】墨卓生物创始人兼COO刘寒:日日精进,久久为功,把一个好的单细胞中国解决方案带给客户
【我的2022】迈杰医学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张亚飞:数智化赋能商业模式转型,为客户提供更优质的伴随诊断整体解决方案
【我的2022】深圳绘云生物总经理林景超:专注慢病早筛类临床质谱检测产品,从临床痛点出发,为临床医学检验解决更多难题
【我的2022】艾吉泰康联合创始人屈武斌:对技术精雕细琢,以客户应用场景为核心,用特色服务提供基因捕获整体解决方案
【我的2022】恩泽康泰联合创始人李志:开放与合作,深耕外泌体技术开发与临床转化,为创新药研发提供坚实的肩膀!
【我的2022】迈迪安生命科学部门市场总监Liyan Pang:持续拓展颠覆性分子诊断原料,为体外诊断行业提供创新型解决方案

找到约54615条结果 (用时0.1656秒)

高血压基因芯片逐步走向全国

1970-01-01

广州―佛山―福州,这是宏灏基因技术支持部李俭本周的行程,与此同时,他的同事周槠正在“贵州―宜宾―长沙”这条战线上追赶自己的脚步。 湖南千山制药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在宏灏基因,像他们这样经常奔赴全国的技术员还有很多名,他们正以高强度的频率奔走在国内多个城市,目的只有一个:让客户学习并熟练掌握高血压基因芯片的使用方法。 高...

两篇NEJM:阻断一个基因可减肥

1970-01-01

最近,加拿大蒙特利尔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阻断患者某一个基因的表达,可显著降低他们血液中的三酸甘油脂(triglycerides)浓度,甚至在各种严重的高甘油三酯血症中,不管基准值和患者通常接受的治疗如何。这个基因编码apoC-III蛋白。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最近的《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深度解读“大规模基因测序与个性化医疗”

1970-01-01

7月29日,由中科院文献情报中心产业情报研究中心主办的《产业技术情报》第12期发布会在京召开。产业技术情报发布会是“科技创新与创业早期项目信息服务平台”系列活动之一,旨在发挥科技情报“跟踪前沿科技,支持决策参考”的重要作用,促进个人对科技信息的了解,提升团体或企业创新的能力。一年来,平台共举办了产业技术情报发布会共11期,受到科研、创业、企业和媒体等各方人士的关注和好评...

线虫现基因开关 助寻延缓衰老关键

1970-01-01

人类距离找到长生不老的秘密,又迈前了一步。美国西北大学专家近日成功在实验中,阻止一种可独立生存的线虫,触动身上的“基因开关”,从而停止其老化过程。由于人类也拥有类似“开关”,若科学家也可同样找出关掉那开关的方法,相信可成为延缓人类衰老的关键。 该种名为秀丽隐杆线虫(caenorhabditis elegans)的线虫,仅步入成年期8小时,到达...

Scientific Reports:乳癌、前列腺癌生物标志物家族再添新成员

1970-01-01

西奈研究人员近日确认了一个与乳腺癌和前列腺癌进程相关的新遗传生物标志物。这一发现可能方便更好地确定接受某些类型的化疗药物治疗患者的情况。本文的主要作者Michael Freeman博士,是美国希德斯-西奈医疗中心外科的研究主任,他表示:“了解和识别生物标志物是癌症的研究和治疗的重要一步,我们这项研究验证的评测方法将最终改善我们治疗癌症患者的能力。”这篇文...

FDA:机器人已经可以给人做手术了

1970-01-01

Flex®机器人系统。设计基于卡耐基梅隆大学的Howie Choset。这款通过口腔的进入人体的机器人能够让外科医生看到并且能够到达非常难到达的解剖区域。 来自卡耐基梅隆大学的公司Medrobotics Corp.于2015年7月下旬发表声明,称其公司生产的Flex®机器人系统已经得到美国食品及药物管理局(FDA)的...

两篇Cell文章揭示惊人发现:至关重要的天冬氨酸

1970-01-01

众所周知,线粒体是我们细胞中的发电厂,它利用呼吸作用来释放我们食物中的能量,捕获三磷酸腺苷(ATP)分子中的能量。 在发表于7月30日《细胞》(Cell)杂志上的两篇研究论文中,来自麻省理工学院的研究人员揭示出了增殖细胞,包括肿瘤细胞需要线粒体呼吸作用的原因。尽管有许多其他的途经可以生成ATP,得不到呼吸作用提供的电子受体细胞无法进行增殖。 ...

Cancer Prev Res:喝绿茶增加还是减少前列腺癌风险?

1970-01-01

英国格拉斯哥大学研究人员对6000多名男性进行长达37年的研究显示,每天喝7杯茶以上的人患前列腺癌的风险比每天喝3杯茶以下的人增加50%。他们的研究结果与先前研究称喝茶可降低患癌、心脏病、糖尿病以及帕金森病的风险相反。 不过,最新一项由Kumar NB发表的随机对照研究则证明绿茶儿茶酚使用一年,并不降低前列腺癌的风险。这项研究采用安慰剂对照,...

人造DNA帮助找出癌细胞

1970-01-01

将基因代码添加到遗传“字母表”中可帮助找出癌细胞,包括两个人工碱基的DNA可被诱导有选择性地将癌细胞挑选出来。合成生物学家已创造出生命基本单位的人造版本,他们的想法是利用虚假DNA合成具有不同寻常特性的分子。 美国佛罗里达应用分子进化基金会的斯蒂文・本纳和他的同事们通过人工碱基对Z和P的DNA进化来挑选癌细胞。 他们将数十亿不同的DNA...

CRISPR技术牛人Science热议基因驱动技术

1970-01-01

  在7月出版的Science杂志上,几位著名的CRISPR技术研究人员发表了题为“Safeguarding gene drive experiments in the laboratory”的评述文章,探讨了以CRISPR为基础的基因驱动技术系统,指出在实验室中进行此种另类的转基因技术的时候,需要慎之又慎。   今年3月,科学界出现了...

中国新药研发:我们离第一个原创药还有多远?

1970-01-01

根据塔夫茨药物开发研究中心提供的一项数据显示,开发一个新药的平均成本大约为26亿美元。2013年全球前十强药企的研发投入占销售额的比例达到17.8%,高达603.9亿美元,而国内前十强药企研发投入仅为销售额的1%,约为3亿美元。 这就是中国新药研发面临的尴尬局面:尽管我们占据庞大的市场优势,拥有4700家制药企业,但绝大多数企业小而散,销售额利润低;企...

焦虑抑郁症状及其描述:老幼有别

1970-01-01

  研究要点:   老年社交恐怖患者所害怕的社交情境范围更窄;   老年焦虑障碍患者对工作/学校事务及人际关系问题的担忧更少;   老年抑郁患者报告快感缺乏的比例更高;   老年及年轻患者对焦虑及抑郁症状的描述用语有所不同。   焦虑抑郁症状可随着时...

人民日报:为何医生总被“抹灰”?

1970-01-01

  报道医患事件不能脸谱化,拿“大灰狼和小白兔”的套子套复杂的现实,让医生天然穿上“黑外套”   采访完孙家明医生,已是夜里十点半。从医院门口打车回家,记者感慨了一句,“医生真是不好当!”没想到司机马上就接了一句,“谁让他们挣钱多!”听了这话,我一时语塞。联想到不久前,一位医护人员遭遇暴力侵害之后,网上竟有一部分人发出叫好之声!...

一封医生写给病逝患儿的信

1970-01-01

致亲爱的东东: 2012年7月10日,是冥冥之中的缘分让我认识了你,一个总是带着腼腆笑容的阳光男孩,凡是接触过你的医生和护士都会觉得这个男孩有着良好的家教,即使经历了多次手术和强烈的化疗放疗,你依然勇敢地面对病魔。 我无法忘记,每次去看你的时候,即使...

不容忽视,乳腺癌辅助内分泌治疗的认知副作用

1970-01-01

Nat. Rev. Clin. Oncol. 7月线上发表了一篇关于乳腺癌辅助内分泌治疗与认知相关性的综述。辅助内分泌治疗对认知有潜在的不良反应,尽管相关研究还很少,证据也并不十分明确。这促使我们关注,鉴别适合应用辅助内分泌治疗的患者的方法,避免药物滥用。 多项临床试验表明,延长辅助内分泌治疗会使部分乳腺癌患者受益...

江泽飞教授:乳腺癌治疗决策—从个体化医疗到精准医学

1970-01-01

2015年7月5日上午,2015华东肿瘤论坛在上海吴孟超肿瘤医学中心-宁波第五医院?宁波肿瘤医院顺利召开。本次会议围绕“大数据时代肿瘤个体化医疗的精准决策”主题展开,大会主席解放军307医院江泽飞教授做了题为“乳腺癌治疗决策――从个体化医疗到精准医学”的精彩报告。 江泽飞教授 早...

治愈性胰腺癌开展筛查,可行吗?

1970-01-01

  早期检测发现是降低癌症死亡率的最好办法。最近一项发表在《Gut》杂志上的新研究,在高风险无症状个体中开展,对超声内镜(EUS)和磁共振(MRI)进行了头对头的比较。研究发现利用多种技术筛查胰腺癌是最好的方法。   根据预测,到2030年胰腺癌会成为第二大引起死亡的原因。胰腺癌之所以预后很差,主要原因是大多数患者确诊为胰腺癌时已经...

肝病预后预测新方向:标记基因

1970-01-01

  丙型肝炎肝硬化和??肝细胞癌(HCC)中肝星状细胞标记基因的表达,可能有助于预测行根治性切除术患者的预后情况,根据最新研究显示。   “这项研究确定了在预测晚期肝病患者的临床预后时,肝内肝星状细胞来源的标记基因要优于标准措施,”纽约西奈山伊坎医学院校的Scott L. Friedman博士通过邮件告诉路透社记者。 &emsp...

“不受待见”的儿科医生

1970-01-01

  近日,国家卫计委发出了一则关于医师资格考试短线医学专业加试专业内容的通知,其中规定,为缓解院前急救和儿科岗位专业人员匮乏的现状,根据岗位实际工作的需要,自2015年起,在医师资格考试中,对儿科和院前急救岗位从业人员,开展加试相关专业内容的加分考试。“加分录取”做法具体指,院前急救、儿科岗位从业人员可以通过开展加试相关专业内容的加分考试,达到临床类别执业...

胡大一:医生的职业越来越有尊严,会看病的医生会越来越有价值

1970-01-01

近日,胡大一教授在微博中发布了两篇博文《值得关注的一些话题》和《要让更多的医生热爱临床工作,安心看病》引起了医疗界的广泛关注。7月28日,医脉通小编来到北京和睦家医院,针对两篇博文和一些热点话题对胡大一教授进行了采访。 采访期间,我们目睹了胡大一教授忙碌在工作中的风采和辛劳,接待病人占据了他几乎全部的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