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转化医学是什么?
推荐活动


专家访谈
找到约54615条结果 (用时0.1656秒)
Illumina面向C端发力!投资消费者基因组学公司Helix
根据合作伙伴的说法,他们成立Helix是为了提供消费者可以负担的,第三方合作伙伴进行的测序和数据库服务。消费者将能够管理他们自己的数据,并进入一个由Helix伙伴提供的应用需求超市,这可以帮助他们了解基因组数据。 “基因组学的成本和知识现在到达了一个拐点,现在我们具有一个重大的机会,来解锁当前个人不能广泛应用的信息,”Illumina CEO Jay Flat...
近六成博士延期毕业,博士基本学制延长1年有用吗?
日前,中国人民大学发布全面深化博士生教育综合改革若干要点,此次改革的一大亮点是:从2016年起,中国人民大学博士学习基本学制从3年延长至4年。 其实,延长博士基本学制,并非中国人民大学首创。早在2004年,北京大学硕士起点博士生的基本学习年限就由原先的3年改为4年。近年来,也有多所高校探索将博士学制由3年延长至4年。 ...
神奇口哨响起左右大脑同工
最新研究发现,一种听上去有点像鸟鸣声的古代口哨语言利用了大脑左右两个半球,从而向大脑左侧对于沟通交流极其重要的观点发起了挑战。 这种口哨语言仍在被生活于土耳其东北部山区的约1万人使用,并且能将信息传递到远至5公里的地方。如今,研究人员证实,这种语言涉及已知对理解音乐非常重要的大脑右半球。 直至最近,人们...
张骞:医患之间信任最关键
“张大夫,我出院了!临走的时候,正赶上你在做手术,没能与你当面道别。我不太会表达感激之情,只能说一句,您就是我们一家三口的救命恩人。” 其实,这样的短信对于北京大学第一医院(以下简称北大医院)泌尿外科副主任医师张骞来说,早已习以为常。但存留在他心间的,除了做医生的成就感,更多的是对病人的感激之情。 “是...
山西医科大学在新型纳米药物载体研究方面取得重要突破
随着纳米材料作为药物的载体被批准应用于临床,给癌症的治疗注入了新的希望。目前,已有多种纳米载药系统被批准应用于临床。然而,由于纳米材料的毒性、生物相容性等问题,使临床应用受到了限制。 近日,由山西医科大学主持完成了一项构建新型纳米载体的研究。该研究选用人体内源性天然物质黑色素,合成了一种新型安全无毒、生物相容、小尺寸的黑色素纳米...
美用转基因酵母造出止痛药 制药周期大幅缩短成本有望降低10倍
酵母不但能用来发面蒸馒头,也能用来制造止痛药。日前,发表在《科学》上的一项研究介绍了一种用转基因酵母生产吗啡类止痛药的方法。研究人员称,该法不但能将药物的生产周期从一年缩短到几天,还能将成本降低到传统方法的十分之一,未来技术成熟后,有望大幅降低相关药物的零售价格。 止痛药的生产往往需要经过一个漫长的过程:首先由得到许可的农民...
著名医学期刊:女性身高影响早产风险
最近,发表在美国著名医学杂志《PLOS Medicine》的一项最新研究发现,身材较矮的母亲有较短的妊娠期,产出的婴儿也较小,早产的风险也比较高。该研究表明,母亲的身高直接影响着早产的风险。 美国畸形儿基金会早产研究中心Ohio Collaborative(March of Dimes Prematurity Research ...
三大杂志同时揭示胃肠癌中的跳跃基因
近日刊登在Nature Medicine、Genome Research及PNAS上的三篇研究论文中,来自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等处的科学家们通过对人类癌症组织进行活检均发现了在许多胃肠癌发生期间患者机体所谓的LINE-1跳跃基因处于激活的状态;研究者指出,目前并没有证据表明,人类基因组常规元件中跳跃基因的插入可以引发人类患癌,但研究结果却表明这些转座子(跳跃基因)或许可以帮助作...
遗传突变检测或可帮助改善骨髓瘤疗法
发表于国际杂志Journal of Clinical Oncology上的一篇研究论文中,来自英国伦敦癌症研究院的科学家们表示,对遗传风险因子的检测或可帮助改善骨髓瘤的疗法,同时也可以帮助医生们鉴别出那些患恶性骨髓瘤的患者。研究者指出,我们发现9种遗传特征需要被检测来帮助鉴别可以从强化治疗过程中获益的高风险患者。 该研究由英国伦敦癌症研究院等机构提供资助,文章中研究者...
经常喝咖啡或可有效降低结肠癌患者癌症复发的风险
来自美国达纳-法伯癌症研究所(Dana-Farber Cancer Institute)的科学家研究指出,经常喝含咖啡因的咖啡或可帮助抑制个体结肠癌的复发,并且改善个体痊愈的机会,相关研究发表于国际杂志Journal of Clinical Oncology上。 研究中的所有病人都经历了外科手术和化疗来治疗III期结肠癌,而且每天摄入至少4杯咖啡(含咖啡因460mg)...
阿司匹林或可降低肥胖个体的患癌风险
发表于国际杂志Journal of Clinical Oncology上的一篇研究论文中,来自英国纽卡斯尔大学等处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发现,常规剂量的阿司匹林可以有效降低有家族史疾病的过重个体的长期患癌风险。该研究指出,过重会使得林奇综合征(Lynch Syndrome)患者患肠癌的风险加倍,林奇综合征是一种遗传性障碍,该疾病会影响机体中负责检测并且修复DNA损伤的基因的表达...
科学家阐明肿瘤恶化新机制
科学家们都知道,像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样的生长因子受体的激活可以促进许多癌症的发展,而近日来自德克萨斯大学MD安德森癌症研究中心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表示,通过名为MIF的细胞因子或可关闭EGFR的表达,MIF名为巨噬细胞游走抑制因子,该项研究或为开发治疗癌症的新疗法提供思路,相关研究发表于国际杂志Nature Cell Biology上。 揭示EGFR在肿瘤微环...
先天腰椎峡部裂致病基因发现
腰椎峡部裂是一种常见的骨科疾患。温州医科大学近日宣布,该校基因组医学研究院联合第四军医大学和中科院北京生命科学研究院,首次发现了先天性腰椎峡部裂及腰椎滑脱患者的致病基因,即SLC26A2基因编码的Stas功能域存在错义突变。该研究结果已在线发表于《美国科学院院报》。 腰椎峡部裂在普通人群发病率约为3%―6%。人体发育完全的脊椎,分为椎体、椎弓、椎板、上...
基因缺失和重复揭示了我们基因变化的“故事情节”
据EurekAlert!:通过在数目极大的人口中仔细观察拷贝数的差异,研究人员如今对选择过程会如何影响全球各地人口的基因组有了较好的了解。拷贝数差异指的是基因组间的结构差异,它是在DNA的大块部分被复制或删除时发生的。它会涉及含有多个基因的基因组区域或重要的调节区域。由于这个原因,研究人员推测这些变化是受到选择的,但对于在我们的基因组内消除这些变化或者维持这些变化的作用...
埃博拉刺激日本创建首个生物安全4级实验室
随着日本决定升级其现存的一家处理最危险病原体的传染病实验室,该国将成为国际精英级危险俱乐部的一员。日本政府计划在东京以西30公里的武藏村山市建立一个顶级生物安全实验室,这一举动扫除了持续30年来建立相关实验室的政治反对声音。 8月3日,日本厚生省和武藏村山市市长签订了一项协议,为在该市建立生物安全4级(BSL-4)病原体――如拉沙热病毒和埃博拉病毒――...
滥用抗生素有多糟:耐药性或致超级细菌
抗生素目前在中国的使用情况不容乐观。 “中国是抗生素的使用大国,每年生产21万吨,出口3万吨,其余全部自销,人均消费138克,是美国的10倍。”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生化与细胞所副所长雷鸣近日表示。 2015年初,英国经济学家吉姆?奥尼尔指出,中国应将抗生素耐药感染列入2016年将在北京举办的G2...
怕晒?维生素D产前检测须重视
有研究表明,全球有30%~50%的人群存在维生素D不足的现象,我国的流行病调查显示,39.2%人群属于维生素D缺乏,其中80%为孕妇和新生儿。 “人体接受日光照射是维生素D的重要来源,然而由于产前孕妇多缺乏户外活动,接受日照时间少,加上妊娠期胎儿生长发育需要,使钙和维生素D的需求量剧增,极易导致维生素D匮乏。”同济大学附属第一妇婴保健院院长、上海市产前...
细胞产业千亿美元蛋糕待分享
1999年干细胞技术被《科学》杂志评为十大科技之首,2013年免疫细胞技术又被《科学》杂志评为十大突破之首。在具体技术上,无论是造血干细胞的体外扩增技术,还是嵌合抗原受体T(CAR-T)细胞成功在血液肿瘤领域的应用,抑或是世界首例应用诱导多能干细胞(ips)分化细胞治疗退行性黄斑病变等,21世纪细胞治疗都将会填补传统治疗如手术化放疗等所达不到的盲区。 ...
PNAS:不孕不育致病基因是哪些?
近日来自康奈尔大学的科学家通过研究开发了一种新型的实验性策略在人类机体中鉴别出了引发不孕不育的基因突变,这些突变被称为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其是人类机体中常见的遗传突变类型,每一个SNP都代表着单一DNA或核苷酸元件的差异。 研究者John Schimenti表示,如果我们阐明了SNP是有害的,随后当病人进行基因组测序时就应该帮其确定哪...
一根软毛刷检测25项健康指标
一根小小的软毛刷,在一个人的口腔内皮轻轻地擦几下,借助基因技术平台,就可以检测出25项健康指标,进而对人的生活方式和疾病预防给出科学建议。在位于高新区的河北省健海生物芯片技术有限责任公司,这是一项成熟的技术,已经面向社会提供服务,公司借助现代化科研平台,在基因健康监测和细胞免疫治疗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果。 基因检测预知癌症患病风险 “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