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活动

第六届单细胞技术应用研讨会暨空间组学前沿研讨会
【系列直播】多组学解码,全链条破译生命密码--构建单细胞-时空多组学-精准代谢-高深度蛋白全链条深度挖掘
【直播】解锁蛋白组学临床潜能:多组学驱动的队列研究与精准医学研究
【直播】解析单细胞时空组学,破译生命空间微密码 —— 从时空组学技术前沿到实战案例

专家访谈

《转》访欧易生物总经理张志明:持续逆势快速增长!破解科研服务"不可能三角"的硬核逻辑
《转》访菲鹏数辉马步勇教授|AI与分子模拟引领生物医药创新,“构象选择机制”开辟药物动态设计新纪元
《转》访无锡市第九人民医院科教科主任赵刚
《转》访Olink亚太副总裁Andrea Ballagi博士:新一代蛋白组学如何加速精准医疗新进程
【我的2022】瑞普基因首席技术官王涛:发挥BT+AI双引擎特色优势,推进AI技术在精准医疗领域的临床落地
【我的2022】佰诺全景创始人焦磊:降低使用成本和难度,推动全景病理技术在中国的临床转化落地
【我的2022】墨卓生物创始人兼COO刘寒:日日精进,久久为功,把一个好的单细胞中国解决方案带给客户
【我的2022】迈杰医学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张亚飞:数智化赋能商业模式转型,为客户提供更优质的伴随诊断整体解决方案
【我的2022】深圳绘云生物总经理林景超:专注慢病早筛类临床质谱检测产品,从临床痛点出发,为临床医学检验解决更多难题
【我的2022】艾吉泰康联合创始人屈武斌:对技术精雕细琢,以客户应用场景为核心,用特色服务提供基因捕获整体解决方案
【我的2022】恩泽康泰联合创始人李志:开放与合作,深耕外泌体技术开发与临床转化,为创新药研发提供坚实的肩膀!
【我的2022】迈迪安生命科学部门市场总监Liyan Pang:持续拓展颠覆性分子诊断原料,为体外诊断行业提供创新型解决方案

找到约54782条结果 (用时0.1656秒)

美企海外藏金2.1万亿美元 辉瑞设151家子公司避税

2015-10-09

美国一项最新调查显示,美国数百家大企业在海外藏金多达2.1万亿美元,以逃避税收。 这项调查由美国税收公平中心和美国公共利益研究中心联合发起,结果于6日公布。调查结果显示,截至2014年年底,位列财富500强名单的美国大企业中,近四分之三存在上述避税现象。 这些公司在百慕大、爱尔兰、卢森堡和荷兰等“避税天堂”开设子公司,避税总额高达62...

新型检测技术面世:对所有已知病毒都有效

2015-10-09

  来自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的研究人员已经开发出了一种新的测试技术,能够检测几乎所有已知的能够感染人类和动物的病毒。这一测试有助于医生诊断感染,不管他们有没有相关的线索。   据了解,这项被命名为 ViroCap 的测试的准确性仍然需要进行临床试验,可能还需要几年的时间才能使用在患者身上。不过,这项正在开发的技术已经提供给医疗服务提供者...

大象为啥不生癌症?

2015-10-09

  今年的诺贝尔化学奖让我们对DNA损伤修复的研究有了一些认识,知道DNA损伤非常容易发生,但是生物进化获得了能修复这些损伤的系统。尽管如此,在多细胞生物大量DNA损伤和修复过程中,仍然无法完全避免出现DNA发生突变的后果,这些突变大多数情况下容易带来肿瘤等恶劣后果。   如果所有细胞都存在类似的DNA出错或癌变几率,那么与人和鼠类相比...

乳腺癌早期诊断,从看似正常的乳腺细胞下手

2015-10-09

  家族性乳腺癌虽然得到了广泛的关注,但毕竟只占少数,绝大多数的乳腺癌是散发的。它们在临床表现、放疗反应、预后及结果上存在个体差异。然而,目前却没有一种很好的标志物来预测女性患病的风险。   为此,瑞典乌普萨拉大学的研究人员开始寻找可预测乳腺癌风险的标志物。他们在乳腺癌患者的正常细胞中发现了与癌症相关的拷贝数改变,表明这些突变可作为疾病...

NICU上演生死时速,26小时诊断遗传病

2015-10-09

  三年前,美国儿童慈善医院(Children's Mercy Hospital)的研究人员发表文章称,利用全基因组测序,他们能够在50小时内诊断危重婴儿。如今,这些研究人员将诊断时间缩短到26小时。他们在《Genomic Medicine》上介绍了这一成果。   之前,他们使用的是STAT-Seq这种全基因组测序方法。如今,STAT-...

真要挂了?辅助用药惊现“122目录”!

2015-10-09

  近日,有业内人士提供了一份9月云南省卫计委下发的,关于加强医疗机构注射用辅助治疗药品使用管理的通知,通知中明确列出了122个注射用辅助治疗药品,并且对此类药品的使用比例给予了严格的控制要求。   “辅助用药”将被限得死死的?!   根据云南卫计委关于辅助用药使用管理的通知,各医疗机构将组织处方点评工作组,每月对进入本医疗机构药品金额排名前20的注射用辅助治疗药品进...

精准医学之关键致病性蛋白异构体分析

2015-10-09

  随着美国总统奥巴马2015年在美国国会提出精准医学计划,医学研究从个体化医疗进化到精准医疗时代。精准医疗计划在基因组研究计划基础上,突显蛋白质组研究和代谢组研究和互联网医学的重要性。   要实现精准就需要有精准的检测技术。需要在不同的层面上实现精准,比如精准分析特定样本,比如流式分选的特定细胞亚群,激光显微切割的靶组织,穿刺获得的临床样本等。在蛋白质分析层面, 需要分...

基因组测序推进了难测血癌的早期诊断

2015-10-09

  皮肤T细胞淋巴瘤(CTCL)是一种很难检测的血癌,它常被误做湿疹或皮炎等良性的皮肤病。这种方法还就该病的生物学提供了新的见解,它能准确地诊断CTCL患者(包括疾病早期和复发者),并证明比目前标准临床试验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更高。   在 CTCL患者中,癌性T细胞在皮肤中累积,它不但引起皮肤肿瘤,也会引起皮疹,后者常被错误地看做是良性的...

接受赠卵的母亲也能将自己的DNA遗传给孩子

2015-10-08

  近来,科学家发现无奈使用捐赠卵子的不孕母亲仍然能够把她们的DNA遗传给腹中胎儿。人们把南安普敦大学(University of Southampton)产科学和妇科学教授尼克·麦克龙(Nick Macklon)的这一发现誉为“惊人的发现”。之前人们认为,这种受精卵形成的胚胎只携带父亲和赠母的DNA。  &emsp...

颜宁教授获2015年赛克勒国际生物物理奖

2015-10-08

  10月7日,清华大学医学院颜宁教授与德国德累斯顿工业大学Stephan Grill教授共同获得赛克勒国际生物物理奖(The Raymond & Beverly Sackler International Prize in Biophysics)。颜宁的获奖理由为“对包括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人源葡萄糖转运蛋白GLUT1在内的关键膜蛋白的结构生物学研究...

美军承认误炸“无国界医生”医院

2015-10-08

  10月6日,在美国华盛顿国会山,北约驻阿富汗部队最高指挥官约翰·坎贝尔出席参议院军事委员会听证会时遭反战人士抗议。   美军10月3日在阿富汗北部城市昆都士空袭了非政府组织“无国界医生”设在当地的一座医院,造成22人死亡,其中包括3名儿童,引发国际社会和舆论强烈谴责。   事发后,美军死不认账,百般抵赖,...

Illumina扩大HiSeq X测序系统的使用 用于非人类物种

2015-10-08

  近日,Illumina公司宣布,他们将扩大HiSeq X测序系统的使用来促进用户对非人类的物种进行全基因组测序,这项更新后的使用权利或将使得HiSeq X和HiSeq X Five用户的权利立马生效,同时也将为所有的新客户提供测序系统的服务。   在世界上第一个1000美元的人类基因组及人口规模测序强烈需求的驱动下,自从2014年1...

Allele建立iPSC样本库商业公司

2015-10-08

  Allele生物技术及制药公司今日宣布,他们已经建立了一家以人类诱导多能干细胞(iPSC)样本库为基础的商业公司。   该公司位于美国圣地亚哥,他们表示,除了为客户提供服务以外,这个iPSC样本库或将作为一个资源库来供生物医药研究者进行相关科学研究;在得到客户同意的前提下,成千上百种iPSC细胞系,以及序列数据库和健康信息都提供给科学家和临床医生。   目前Allele...

FDA批准Agilent旗下公司Dako的新型伴随诊断技术用于默克公司的非小细胞肺癌肺癌检测

2015-10-08

  今日,Agilent Technologies旗下公司Dako表示,FDA已经批准了该公司的一种新型伴随诊断技术,与此同时还批准了默克公司的一种非小细胞肺癌药物。   名为PD-L1 IHC 22C3 pharmDx的伴随诊断技术通常被用于确定恶性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是否对默克公司的抗PD-1疗法Keytruda(pembrolizumab)有反应,该疗法目前已经得到FDA...

方舟子:屠呦呦夸大自己成就 因而未能入选院士

2015-10-08

  包括屠呦呦在内的科学家在上世纪70年代研究青蒿素药物,40年后屠呦呦得到了诺奖的认可。   中国科普作家方舟子在接受中国媒体采访时表示,刚刚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屠呦呦在发表研究成果时忽略了他人的贡献。   据新加坡《联合早报》网站10月7日报道,84岁的药学家屠呦呦在10月5日成为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

基因突变那点儿事:为何每个人都是唯一?

2015-10-08

  今年的诺贝尔化学奖颁给了发现DNA损伤修复机制的几位科学家。这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发现:人体的DNA每天都在遭受破坏,得益于DNA的修复能力,才让99.9%的人不会过早患上癌症;然而,大家容易忽视的是,DNA修复功能并非完美无缺,难免出错,正是这些“错误”,让人类进化至此,让我们每个人都成为独一无二的自己。   那么,这些“错误”的秘密...

人民日报:诺奖不是中医发展的“鸡血”

2015-10-08

  中医和西医不是对手,需要的是联手,共同为呵护人类健康做出独特的贡献   “青蒿素是传统中医药送给世界人民的礼物。”中国中医科学院研究员屠呦呦获得今年的诺贝尔生理或医学奖,成为这个国庆长假中令人振奋的喜讯。但喜悦之余,也出现了各种不同声音,争论最多的是诺奖该不该给中医记功。   获得诺奖,“中医与西医谁该加冕”的...

Cell子刊:癌症研究的八大问题

2015-10-08

  最近,Cell出版社推出旗下新子刊《Trends in Cancer》,作为创刊号的一部分,该杂志邀请世界领先的癌症研究学者,列出了目前癌症研究领域所面临的八大问题。   1、对于致癌突变的了解,如何才能指导治疗?   科学家们花了几十年时间,来了解可导致细胞分裂失控的精确基因突变。现在癌症患者可以通过自己肿瘤...

谈谈乳腺癌21基因检测

2015-10-08

  2007年美国临床肿瘤学会 (ASCO) 公布乳腺癌治疗方案制定过程中应该考虑为雌激素受体呈阳性、淋巴结未扩散的早期乳腺癌患者进行乳腺癌21基因检测。美国国家癌症联合中心系统 (NCCN)在 2008 年乳腺癌治疗指南中,建议使用乳腺癌21基因检测。2011 St. Gallen会议对于乳腺癌分子亚型的定义中,绝大部分专家团成员对于Luminal B (HER...

院士落选屠呦呦:诺贝尔奖对中国科学家认可

2015-10-08

  瑞典卡罗琳医学院5日在斯德哥尔摩宣布,将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中国女药学家屠呦呦,以及另外两名科学家威廉·坎贝尔和大村智,表彰他们在寄生虫疾病治疗研究方面取得的成就。这是中国科学家因为在中国本土进行的科学研究而首次获诺贝尔科学奖,是中国医学界迄今为止获得的最高奖项,也是中医药成果获得的最高奖项。然而,没有预告,没有通知,北京时间5日晚间,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