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转化医学是什么?
推荐活动



专家访谈
找到约54738条结果 (用时0.1656秒)
努帕·拉杰什:新药可能使骨髓瘤变成一种不致命的慢性病
在2016第三届诺贝尔奖获得者医学峰会暨中美院士论坛上,全世界优秀的医疗专家汇聚一堂,努帕·拉杰什(NoopurS.Raje)是为数不多的女性参会专家,动脉网记者有机会与其进行了简短的采访。 努帕·拉杰什博士是知名血液病学家和肿瘤学家,美国麻省总医院多发性骨髓瘤中心主任,她的实验室主要进行骨生物学和多发性骨髓瘤的创新疗法的开发、识别...
邹小农:肿瘤防控进入精准时代
鼻咽癌高发居然是因为吃咸鱼?9月3日,2016年中国慢性病大会肿瘤预防分会上,中华预防医学会肿瘤防控专业委员会秘书长邹小农教授介绍了她运用大数据,在鼻咽癌领域的研究成果。 鼻咽癌曾在我国癌症排名中位列前十,在其他国家却很少见。癌症大数据显示,鼻咽癌高发地区集中在我国东南沿海地带,邹小农据此进一步研究发现,该地区“从小孩断奶就开始喂咸...
青蒿之内还有宝藏!屠呦呦团队透露青蒿素研究新进展
屠呦呦团队成员、中国中医科学院青蒿素研究中心研究员廖福龙5日透露,近期针对青蒿素的研究取得了新进展。研究发现,青蒿中仍有青蒿素之外的其他抗疟成分。 在当天于广东省惠州市罗浮山举行的第三届中医科学大会上,廖福龙介绍说,屠呦呦及其团队仍在进行青蒿素的相关科学研究工作,近期成果显示,青蒿中还存在着青蒿素之外的其他抗疟成分,有可能为疟疾治疗...
向重复检验说NO!京津冀试点临床检验结果互认
向医疗机构重复临床检验说NO!9月5日,北京、天津、河北卫计委联合启动三地医疗机构临床检验结果互认试点工作,在京就此召开新闻发布会。 首批试点“十一”实施 第一批临床检验结果互认试点工作将于2016年10月1日起实施。 试点工作实施后,京津冀地区符合结果互认条件...
粪便移植,移植了什么?
由美国凡德比特大学研究人员发表的论文《粪便移植,移植了什么》表明弄清楚粪便中的微生物种类及非微生物成分,或对粪便移植至关重要。研究发现粪便中含有细菌,病毒,真菌,古生菌,原生生物及食物代谢物。 人们很少会去考虑自己粪便中都含有些什么。但弄清楚粪便成分对粪便移植至关重要。粪便移植,顾名思义就是将粪便从捐赠者转移到受赠者...
博奥颐和推出肠道菌群健康解决方案 受三甲医院关注
肠道菌群检测技术研讨会暨博奥颐和与解放军总医院科研合作签约仪式现场 与会领导、专家合影 2016年9月4日,由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健康研究院、中国健康促进基金会体检与评估发展专项基金主办,博奥颐和健康科学技术(北京)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博奥颐和”)协办,中华医学会健康管理学分会体检与评估学组担任学术支持单位的“肠道菌群检测技术研...
CRISPR让致命疾病“弃恶从善”
肝脏疾病酪氨酸血症I型,是一种严重的疾病,医生通常使用药物治疗。然而,这种治疗是终身的,并且仍然存在肝癌的残留风险,通常是通过原位肝移植治疗。现在,美国贝勒医学院的研究人员在小鼠身上进行的研究显示,通过删除一个疾病相关的基因,他们可以把曾经致命的疾病,转变成一种良性的形式。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8月30日的《Nature Communications》杂志...
生物学研究发现:癌症真的与熬夜相关
有研究发现,熬夜,会增加患癌风险。麻省理工学院的生物学家目前发现了可以解释此风险增加的关联。 在人类和大多数其他生物体中,由光支配的生物钟,通过控制细胞活动来调节人体生理的关键方面,这些细胞活动包括新陈代谢和细胞分裂。在小鼠研究中,MIT的研究小组发现在控制细胞生物戒律的基因中,有两个基因也具有作为肿瘤抑制的作用。 这些肿瘤抑制基因的丢失,...
约印医疗基金创始人郑玉芬:中国发展精准医疗,需要向美国人学习的三点
基因编辑 来到美国后,郑玉芬先后考察了生物制药、基因编辑、免疫细胞治疗和医疗大数据的企业。 她认为,美国的精准医疗发展方向非常明确,靶向治疗、个体化治疗领域等都是发展的核心技术。而资金方面,从郑玉芬在波士顿了解到的情况看,目前美国风险投资、包括纳斯达克的上市公司都在集中力量,大量把资金投向做靶向药物治疗、免疫治疗的这些领域的公司。 &...
吴家睿:精确医学面面观(一),“精准医学”或“精确医学”?
导读:作为个人公众号的开篇文章,笔者把刚被《医学与哲学》杂志接受的长篇论文“精确医学的主要特征”修改为便于手机阅读的“精确医学面面观”,并将文章中分析精确医学四种特征的文字拆为4个“碎片”,冠以标题“‘精准医学’或‘精确医学’?”、“基因组测序是精确医学的核心吗?”、“个体化医学研究新模式”、“从关注疾病到关注健康”,分期连载。 “Precision Medicine”是...
八成细胞治疗企业关门,合一康转战境外市场、布局医美,这个行业怎么了?
2016年5月4日,国家卫计委医政医管局就规范医疗机构科室管理及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召开视频会议,免疫细胞治疗被要求停止应用于临床治疗,仅限于临床研究。禁令之后4个月,据称,深圳大概有80%的免疫细胞技术企业因收入中断而关门。剩下的企业在零收入情况下,如何撑下去?被认为是治愈肿瘤的希望所在的免疫细胞产业,在国内又如何继续? 新三板...
从肠道菌群到肠道病毒群
肠道菌群早以已经成为热点科技新闻概念,其核心要点是肠道内细菌是维持健康的重要因素。其实肠道菌群自己身体内也有另外一种生命,就是细菌病毒,又称为噬菌体。最近有研究发现,肠道内细菌感染的噬菌体对人体健康也具有重要价值,这些病毒无法裸露生活,都必须隐藏在细菌体内寄生。这里形成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人的肠道是细菌生活的场所,这些细菌本身又成为病毒的寄生体。肠道细菌对人体健康十分...
用微生物做癌症杀手,这些研究让人大开眼界
尽管科学在不停地进步,但是癌症依然是人类难以攻克的一个疾病,不同的治疗办法也是层出不穷。近年来,随着微生物研究的大热,就有科学家把这两者联系到了一起,想看看能不能用这小小的不起眼的微生物来解决一直困扰人类的疾病。 肠道微生物与抗癌药物的相辅相成 在2013年,就有两个研究同期登上了《科学》杂志。它...
报告显示,患癌的年轻人16年增加40%,谁是凶手?
环境污染、杀虫剂和垃圾食品正在谋杀我们的孩子。最新的政府报告显示,在过去16年里,患癌症的年轻人数量增加了40%。 来自慈善机构ChildrenwithCancerUK的研究者们发现,自1998年以来,年轻人群体中每年新发癌症1300例。其中,结肠癌患者数量较18年前增加了200%,甲状腺癌患者数量翻倍,卵巢癌和宫颈癌分别增加了70%和50%。由于癌症患者增多,NHS需...
我们来谈谈医学检验的发展趋势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人民群众医疗保健事业水平的提高,医疗体制也必将随之不断变革并逐步完善。其发展趋势将向两极分化:一方面为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和效益,推广新技术、新设备,同时也是为了加强医疗、教学和医学科学研究,培养人才,将进一步向适度规模的集中发展;另一方面随着人口老龄化,为方便群众,减轻负担,加强保健指导和对多发病、慢性病的防治,一些老年病和慢性病患者需要向社区医疗...
张丽珠教授:我国试管婴儿20周年
新中国妇产科学的重要开拓者和现代生殖医学的先驱和主要奠基人之一、中国大陆首例试管婴儿培育者、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妇产科创始人和生殖医学中心名誉主任张丽珠教授因病去世,令我国妇产科界同仁深感痛心。为悼念张丽珠教授,小编将2008年我国试管婴儿技术成功20周年之际,中国妇产科网对张丽珠教授进行的一个简短采访再次推荐给大家,一起缅怀张丽珠教授。 &ems...
新药研发不用大价钱 打破十几亿神话
DNDi医疗顾问Nathalie Strub Wourgaft在为一位苏丹儿童做检查。图片来源:Neil Brandvold 首先在一辆破旧吉普车中摇摇晃晃行进8小时,然后乘坐一条细长的独木舟穿越河流。当Nathalie Strub Wourgaft最终到达目的地刚果的一个临床中心时,她已经筋疲力尽。但自己真正的工作还未开始。 2010年7月...
20种医械关税将取消 国货冰火两重天!
去年12月时,世贸组织(WTO)曾宣布就扩大《信息技术协定》(ITA)产品范围谈判达成全面协议,新增201项产品计划于2016年7月1日起实施降税,其中绝大多数产品的进口关税将在3至5年后降为零,少量产品通过7年关税降为零。 这是WTO近20年来取得的首个重大关税减让成果,也是医疗器械产品史上较大规模的减税协议,因为201项扩围降税...
安诺优达专家论坛带您畅游非小细胞肺癌精准医疗
2016年9月1日-3日,由中国癌症基金会主办,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和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共同承办的“第六届中美国际肺癌多学科综合治疗论坛”(以下称中美肺癌论坛)在京盛大召开。中美肺癌论坛是由王洁教授、陈克能教授及朱广迎教授于2005年主持召开,每两年举办一次,迄今已经历十余载,该论坛吸引了众多国内外肺癌领域知名专家以及以安诺优达为代表的肿瘤精准医学优秀企业共同参与。 ...
仿制药与新药研发的专家视角--第二届中国国际化学药高峰论坛
【9月10号之前注册立享1000元优惠】第二届中国国际化学药高峰论坛 会议:第二届中国国际化学药开发高峰论坛 时间:2016年11月10日-11日 地点: 中国 北京 规模:300+与会人员 主题:合规、高效、低成本地开发化学药物 最早期优惠截止时间:2016年9月10日(您可先占名额,稍后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