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活动

第七届上海国际癌症大会
第六届单细胞技术应用研讨会暨空间组学前沿研讨会
Nature/Science/Cell一作亲授:3篇顶刊背后的科研破局思路
【直播】从头设计生物组件,开启DN/Ai的新时代

专家访谈

《转》访菲鹏数辉马步勇教授|AI与分子模拟引领生物医药创新,“构象选择机制”开辟药物动态设计新纪元
《转》访无锡市第九人民医院科教科主任赵刚
《转》访Olink亚太副总裁Andrea Ballagi博士:新一代蛋白组学如何加速精准医疗新进程
【我的2022】瑞普基因首席技术官王涛:发挥BT+AI双引擎特色优势,推进AI技术在精准医疗领域的临床落地
【我的2022】佰诺全景创始人焦磊:降低使用成本和难度,推动全景病理技术在中国的临床转化落地
【我的2022】墨卓生物创始人兼COO刘寒:日日精进,久久为功,把一个好的单细胞中国解决方案带给客户
【我的2022】迈杰医学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张亚飞:数智化赋能商业模式转型,为客户提供更优质的伴随诊断整体解决方案
【我的2022】深圳绘云生物总经理林景超:专注慢病早筛类临床质谱检测产品,从临床痛点出发,为临床医学检验解决更多难题
【我的2022】艾吉泰康联合创始人屈武斌:对技术精雕细琢,以客户应用场景为核心,用特色服务提供基因捕获整体解决方案
【我的2022】恩泽康泰联合创始人李志:开放与合作,深耕外泌体技术开发与临床转化,为创新药研发提供坚实的肩膀!
【我的2022】迈迪安生命科学部门市场总监Liyan Pang:持续拓展颠覆性分子诊断原料,为体外诊断行业提供创新型解决方案
【我的2022】司羿智能科技创始人尹刚刚:以人为本,用科技传递温度,让老百姓用得起实用有效的创新康复产品!

找到约54503条结果 (用时0.1656秒)

【柳叶刀子刊】趁年轻,赶紧接种宫颈癌疫苗吧!科学家告诉你:不仅十分安全,而且对早年癌症患者有这样的功效......

2021-11-12

最近,阿拉巴马大学伯明翰分校和埃默里大学的研究人员展开了一项深入的研究和实验,并且从中有一个发现:目前两种被人们广泛使用的人类乳头瘤病毒(HPV)疫苗是安全的,癌症幸存者普遍具有良好的耐受性。除此之外,他们还发现:疫苗对癌症幸存者的免疫原性与普通人群相当。他们将这个研究成果发表在《The Lancet Child & Adolescent Health》杂志一篇题目为“Immunog...

【Nature子刊】好消息!一种微型光纤治疗装置即将上市,癌症免疫治疗将会迎来春天!

2021-11-11

癌症免疫疗法是癌症治疗中最重要和最有前途的疗法之一,目前已被肿瘤学家用于治疗多种癌症患者,包括乳腺癌、宫颈癌、结肠癌、胃癌和皮肤癌。 化学工程系助理教授佟荣(音译)说:“然而,要想获得免疫疗法的真正成功,我们还需要跨越一个障碍,那就是:这种免疫检查点阻断抗体疗法有一个很大的缺点,它会导致严重的毒性和中等的患者反应率等副作用。目前的已有的药物输送方法中,没有一种策略能...

【Nature】逆转疫情,你一定要知道的——抗新冠药物如何影响大流行的5个关键因素!

2021-11-11

这是抗病毒药物的季节。在仅仅一个多月的时间里,两种抗病毒药物——都可以作为药丸服用——在首次感染后不久接受治疗的患者的临床试验中发现,可以减少COVID-19的住院治疗和死亡。 11月4日,英国成为第一个批准molnupiravir的国家。该药物由位于新泽西州肯尼尔沃思的默克(Merck)公司和位于佛罗里达州迈阿密的Ridgeback Biotherapeutics...

【Nature】食用油促进癌症转移,研究人员正积极推进首创新药的临床试验!

2021-11-11

西班牙IRB Barcelona的研究人员于昨日(11月10日)发表在科学期刊《Nature》上,名为“Dietary palmitic acid promotes a prometastatic memory via Schwann cells”的研究论文指出,富含棕榈油的饮食会促进癌症的发展,即使是在癌症早期阶段,原发性肿瘤可能还未被发现的时候。研究人员发现,是棕榈油中常见的一种叫做棕榈...

【研究】打破传统检测方法——新传感器可以确定最有效的抗生素

2021-11-11

生物医学工程副教授Guoan Zheng开发了一种高时空分辨率和高灵敏度的大规模微生物监测传感器技术。 这种传感器可以确定治疗病人某些细菌感染的最有效的抗生素。它为微生物学家和临床医生提供了关于微生物生长的更详细的信息,比传统方法更快,更灵敏。康涅狄格大学已经公布了这项发明的专利。 Zheng的ptychographic传感器在厘米尺度范围...

【Science突破】Delta未平,Kappa又来!变本加厉的变异病毒究竟是怎样狡猾地逃脱免疫屏障?

2021-11-11

11月8日,菲律宾卫生部(DOH)副部长维吉尔(Maria Rosario Vergeire)宣布本国发现首例“卡帕 Kappa”(B1.617.1)变异新冠病毒病例,该变异病毒株最初在印度发现。 Delta未平,Kappa又来!大家对Kappa的关注度虽然逊于Delta,但是Kappa的威力可能比Delta还要猛。这两种变异病毒同样属于印度变异病毒的亚种之一。刺突蛋白发生重...

【Cell子刊】从“不可成药”到“明星”靶点,这种新的肿瘤靶点可以抑制肝细胞癌的发生,但同时也能促进肿瘤复发

2021-11-10

近年来,许多科学努力和资金都集中在开发以一种酶为靶点的药物上,这种酶的名字叫含有Src同源性2结构域蛋白酪氨酸磷酸酶,或者更简单地说是Shp2。 过去几十年,它一直被认为是“不可成药”靶点。但随着近年来的研究进展,Shp2靶向药研发逐渐取得突破,它成为当下的潜力靶点之一。十月份的时候,Mirati与赛诺菲达成协议,KRAS抑制剂联合Shp2抑制剂治疗肺癌。 ...

【Chemical Science】“黄金”有助于减少抗生素耐药性?

2021-11-10

科学家们一直在研究使用金纳米簇(每个金纳米簇由大约25个金原子组成)来靶向和破坏细菌细胞,使它们更容易受到标准抗生素治疗的影响。 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去年的一份报告称,“抗生素耐药性在世界各地正上升到高危险水平”,并呼吁加大投资,以解决这一问题。 几年来,研究人员已经确认了特殊的金纳米颗粒的抗菌...

求臻医学携手默克成功举办消化道肿瘤精准医疗研讨会暨结直肠癌分子标志物NGS技术培训班

2021-11-10

近日,由北京健康促进会主办,默克与求臻医学协办的消化道肿瘤精准医疗研讨会暨结直肠癌分子标志物 NGS 技术培训班以线上 + 线下的方式成功举办,会议当日吸引了上万人次观看。通过本次会议,求臻医学作为默克精准联盟(MPU)成员,携手默克及各位临床病理专家,进一步推动结直肠癌标准诊疗规范、促进新知识、新技术落地应用,共同推进中国结直肠癌诊疗水平不断迈向新台阶。 消化道...

【快讯】新格元生物完成近亿美元B轮融资,清池资本领投

2021-11-09

专注于高通量单细胞多组学平台产品的新格元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新格元生物”)宣布完成近亿美元的B轮融资。本轮融资由清池资本领投, 晨壹投资、和玉资本及现有股东夏尔巴投资、礼来亚洲基金(LAV)、ARCH Venture Partners、晨岭资本(CDG Capital)、鼎晖投资、超弦基金(SuperString Capital)、3w Global Investment、软银中国资本等共同...

【Nature】制药巨头赛诺菲等引领蛋白质疫苗研发,基于蛋白质的COVID-19疫苗时代可能马上就要到来了!

2021-11-09

Pamela Sherry渴望获得COVID-19疫苗接种。但她推迟了注射。 “我相信疫苗是有效的,”她说,“我想要保护。”然而,她容易出现急性免疫反应和血液循环问题,因此她对她居住的美国提供的疫苗——那些基于mRNA和病毒载体技术的疫苗感到担忧。尽管对大多数人来说是安全的,但它们与罕见但潜在的严重副作用有关,包括心脏炎症和血凝块。 所以S...

【BJGP】早期症状确定——胰腺癌患者生存率大大增加!

2021-11-09

十一月八日在英国国立癌症研究所(NCRI)癌症大会上展示的一项研究中,研究人员已经确定了一系列与胰腺癌相关的症状,包括两个以前未被识别的症状——感觉口渴和深色尿。 该研究进一步证实了21种胰腺癌体征,并显示在癌症确诊前长达1年,患者通常会有一些疾病症状,以及在确诊前3个月出现的其他警示症状。 相关研究发布在《British Journal ...

【热议】硝酸盐可怕吗?不可怕,但是不要抱有侥幸心理!仅是饮用水中的硝酸盐每年就可致40人死亡

2021-11-09

大约一个月前,有媒体报道了“用蔬菜水冲奶致婴儿中毒”的新闻,在网上掀起了一阵有关硝酸盐的讨论。也出现了许多文章写硝酸盐,对群众进行科普,但是总有一些文章过于极端,打着科普的旗号宣称硝酸盐无害。但在我看来,归根究底,这就是抱有侥幸心理!虽然说,我们不必因此而拒绝食用任何含有硝酸盐的食物。 但是,含有大量硝酸盐与亚硝酸盐的饮水、蔬菜、粮食、鱼、肉制品、渍酸菜、隔夜炒菜...

【突破】肥胖问题如何才能有效解决?科学家发现一种安全可行的新方法!

2021-11-09

《柳叶刀儿童与青少年健康》发表过的一项研究显示:肥胖青少年的动脉血管,在十多岁时就已经开始变得僵硬。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心血管内科副主任医师许之民说:“动脉血管僵硬早已不再是出现在中老年人群中了。”近年来,动脉硬化低龄化趋势越来越明显,而这些人群中,肥胖人群为主,且儿童、青少年和年轻人是肥胖率攀升最快的人群。 然而,这只是肥胖带给人们健康的其中一个坏处而已...

【BMJ】全球大规模跨国研究:2020年,人类2800多万年的寿命被新冠损耗......

2021-11-09

科学家在近日开展的一项研究中发现:2020年,31个中高等收入的国家的寿命比预期减少了2800多万年。这是一个巨大的数目!而且这样大的数字也和他们所预期的相差太多。科学家将他们的发现和研究发表在《The BMJ》杂志一篇题目为“Effects of covid-19 pandemic on life expectancy and premature mortality in 2020: ti...

【Science子刊】癌症恶化怎么办?科学家最新研究发现:破坏基质细胞内部的相互依赖作用是关键!

2021-11-09

基质细胞是一种被卷入癌症的健康细胞。它可以促进疾病的恶化。近日,来自伦敦国王学院由James Arnold博士领导的癌症与制药科学学院的的一组研究团队在他们开展的最新实验中有了一个新发现,他们向大家解释了癌症中巨噬细胞和成纤维细胞亚群是如何相互依赖的。他们将这项研究成果发表在《Science Advances》杂志一篇题目为“Macrophages orchestrate the expan...

【Cell子刊】麻省理工学院的科学家瞄准过氧化氢,以寻求治疗癌症更有效的方法

2021-11-09

最近,麻省理工学院的化学工程师已经研发出一种快速筛选化合物的方法,这种方法可以帮助他们识别这些化合物针对某些癌症的治疗潜力到底有多少。这些科学家通过运用基因工程传感器和高通量技术,目的是探测细胞中过氧化氢的浓度是如何变化的。 这里先简单介绍一下。过氧化氢(H₂O₂)是一种被称为氧化剂的特殊分子,它是一种无机化合物,别名乙氧烷。纯过氧化氢是淡蓝色的...

【Nature子刊】48万人大规模研究:面对极具杀伤力的肝癌和慢性肝脏病,科学家研究证实全谷物和膳食纤维能够大大减缓死亡风险!

2021-11-09

2021年2月27日,一条新闻震惊了很多人。中国香港著名影星、“达叔”吴孟达于今日去世。达叔春节前确诊肝癌,癌细胞已经开始扩散,并完成了手术,进入化疗阶段。当时我们还曾期待达叔战胜肝癌,早日康复! 噩耗传来后,我们不禁对肝癌谈之色变。大叔从春节前确诊肝癌,到节后化疗住院,没想到短短不到几个月的时间内就被肝癌夺取了生命,肝癌的发展太快了。 事实上,我们...

【NCRI2021】会议报告了助力患癌儿童逃出癌症“魔爪”的全基因组测序,可以给出更精确的诊断和最适合的治疗方案

2021-11-08

今日(11月8日)在2021年英国国家癌症研究所癌症大会(NCRI2021)上展示的研究,为每个被诊断出患有癌症的儿童做基因组测序,可以给出更精准的诊断或者新的治疗方案。这是全基因组测序初步研究的结果。 研究还表明了目前英国为所有患癌儿童推出的全基因组测序要如何改进,才能为患癌儿童带来最大的益处。 这项研究是由英国剑桥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