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转化医学是什么?
推荐活动



专家访谈
找到约54494条结果 (用时0.1656秒)
即将开播 | 从肿瘤分子靶标到临床检测产品
会议背景 中国每年有超过200万人因不同种类的癌症而死亡,肿瘤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一直以来都是中国医疗系统所面临的巨大挑战。肿瘤的遗传机制具有高度异质性,这使得肿瘤在检测与诊断方面具有更大难度。近年来,随着NGS和其他高通量检测技术的快速发展,我们得以发现更多可用于肿瘤精准分型的分子靶标,如基因变异,基因融合,微卫星不稳定性(MSI),肿瘤突变负荷(TMB)等等。这些...
【快讯】聚焦癌症精准诊疗,第四届上海国际癌症大会成功举办!
11月24-27日,“第四届上海国际癌症大会暨第三届中德液体活检双边论坛&第七届公济肿瘤论坛”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顺利召开。本届上海国际癌症大会为期四天,共设1场主论坛、12场分论坛,汇聚了国内外近200位肿瘤研究领域顶尖专家学者分享交流,内容涉及肿瘤代谢、肿瘤微环境、多组学、表观遗传及信号调控、类器官与临床转化、肿瘤免疫治疗、分子影像、新型肿瘤标记物、液体活检等...
【即将开播】肿瘤免疫与细胞生物学研究创新技术在线研讨会
细胞生物学是现代生命科学的前沿分支学科之一,主要是从细胞的不同结构层次来研究细胞的生命活动的基本规律。不同实验技术的应用都带来了细胞生物学研究的飞速发展,其中显微技术的改进和染色技术的出现,使细胞生物学的研究达到了一个空前的高潮。 细胞健康(增殖、细胞凋亡和细胞毒性)分析对于研究药物、培养条件或基因改造对细胞生长或活力的影响至关重要,在以下应用中十分关...
第八届LipidALL脂代谢会议第二轮通知
代谢稳态平衡在生物体生殖、发育、衰老等生命进程中扮演至关重要的作用, 代谢异常和多种重大疾病的发生、发展及预后都密切相关。在各个层面(细胞、模式生物、队列等)系统解析代谢调控相关机制对于全生命期健康的影响及相关机制具有重要意义。第八届LipidALL脂代谢会议沿袭以往LipidAll会议以脂质代谢为主体的框架,这次将增加了更多的“代谢”元素!此外,继去年首次尝试和重庆医科大学...
专属中老年人的癌症——已悄悄“盯”上30多岁的年轻人
大肠癌是世界范围内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最新发布的肿瘤调查数据表明,我国大肠癌的发病率呈上升态势,全国发病率占恶性肿瘤的第四位,令人忧心的是,这一过去专属中老年人的癌症,已悄悄“盯”上30多岁的年轻人。 在我国,70% 的国人存在不同程度的胃肠不适,每年有超过10亿人次出现腹泻或便秘症状,新增大肠癌患者达40 万人次,肠道问题日渐突出。尤其在当下,高强度的工作、不规...
新兴癌症标志物!上海交大研究团队发现促进肿瘤发生和侵袭性的潜在机制!
近日,上海交通大学研究团队在《Nature Communications》发表文章“AMPK induces degradation of the transcriptional repressor PROX1 impairing branched amino acid metabolism and tumourigenesis”,研究结果表明,癌症中LKB1-AMPK轴的缺乏重新激活PRO...
【Science】不仅是“抗衰老领域的阿司匹林”,亚精胺增强抗肿瘤免疫反应机制被揭示!
近日,来自日本京都大学、东北大学和日本横滨理化学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在Science上发表了题为“Spermidine activates mitochondrial trifunctional protein and improves antitumor immunity in mice”的研究论文。这项研究探索了衰老如何影响CD8+ T细胞的代谢和功能特征,并且SPD不足是否可能是导致老龄小鼠对P...
直播预告 | 徕卡STED Club高端显微成像技术交流会
邀请函 感谢您使用我们的STED超高分辨率显微镜进行科学研究并发表相关成果,徕卡显微系统诚邀您参加徕卡STED Club高端用户交流会,与大家分享您的科研成果。 为我们的客户搭建交流的平台是我们组织用户交流会的初衷,此次以STED为主题,我们将围绕STED新技术、新染料和多领域应用案例,并且为大家带来Leica STED相关新技术的介绍。 ...
【柳叶刀】意想不到!细菌感染已成为全球第二大死因,2019年有1/8的死亡与此相关
细菌病原体 传染病长期以来一直被强调为全球公共卫生重点,并被认为是全球健康损失的主要原因。最近的一项研究估计,2017年有超过1000万例与败血症有关的死亡,这表明当年全球超过20%的死亡涉及感染。 对于结核分枝杆菌、疟原虫属和HIV等病原体,存在许多估计值,但对细菌感染负担的估计仅限于少数地点、特定人群(如5岁以下儿童的侵袭性肺炎球菌病)或感染综合征范围内的少量细菌...
肿瘤微环境再次登顶 Nature! 看看国内顶尖团队的研究进展
肿瘤微环境的研究已经成为了攻克癌症的曙光。 TME 是指肿瘤细胞存在的周围微环境,包括周围的血管、免疫细胞、成纤维细胞、骨髓源性炎性细胞、各种信号分子和细胞外基质。肿瘤微环境是肿瘤细胞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复杂环境,而这微环境内的免疫细胞及其调节方式对肿瘤的发生和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肿瘤细胞与肿瘤微环境就像是种子与土壤的关系...
2022年伴随诊断行业报告出炉,谱天生物等多组学伴随诊断受到关注
近年,随着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的兴起,精准医疗逐渐走进人们的视野。靶向药和免疫治疗药物以前所未有的精准缔造了抗癌神话。精准的药物需要精准的诊断,确定了分型才能对点下药,伴随诊断应运而生。如今,伴随诊断已成为用药前不可或缺的检测环节,是体外诊断的核心细分领域,进入商业化阶段。政策上针对伴随诊断进行规范,技术上百花齐放,模式上显现差异化,伴随诊断市场格局已然形成。 ...
会议预告|从肿瘤分子靶标到临床检测产品
会议背景 中国每年有超过200万人因不同种类的癌症而死亡,肿瘤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一直以来都是中国医疗系统所面临的巨大挑战。肿瘤的遗传机制具有高度异质性,这使得肿瘤在检测与诊断方面具有更大难度。近年来,随着NGS和其他高通量检测技术的快速发展,我们得以发现更多可用于肿瘤精准分型的分子靶标,如基因变异,基因融合,微卫星不稳定性(MSI),肿瘤突变负荷(TMB)等等。这些...
【Nature子刊】最新研究发现增强溶瘤病毒疗法新策略,促进长期抗肿瘤免疫!
2022年11月22日,西奈山伊坎医学院的研究人员在Nature Communications上发表了题为“Expanding cross-presenting dendritic cells enhances oncolytic virotherapy and is critical for long-term anti-tumor immunity”的研究论文。该研究证实了在溶瘤治疗中增加交叉...
晚期患者占比近60% !肝癌研究如何为中国患者“量体裁衣”?
我国是一个肝癌大国。由于病毒性肝炎、脂肪肝等肝病人群庞大,导致发展成为肝癌人数也很多。肝癌是我国发病率第四位、死亡率第二位的癌种,无论是新发病例还是死亡人数,都占到世界近一半。 我国癌症有着独特的流行病学特征,尤其在高发癌种与高致死癌种上,中西方差异显著。在肝癌治疗药物方面,以 PD-1单抗为代表的免疫疗法,正在改变中晚期肝癌诊疗格局,为延长肝癌患者生存期带来突破。...
会议预告|从肿瘤分子靶标到临床检测产品
会议背景 中国每年有超过200万人因不同种类的癌症而死亡,肿瘤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一直以来都是中国医疗系统所面临的巨大挑战。肿瘤的遗传机制具有高度异质性,这使得肿瘤在检测与诊断方面具有更大难度。近年来,随着NGS和其他高通量检测技术的快速发展,我们得以发现更多可用于肿瘤精准分型的分子靶标,如基因变异,基因融合,微卫星不稳定性(MSI),肿瘤突变负荷(TMB)等等。这些分子...
【Nature子刊】突破!斯坦福大学研究发现:放疗联合 CD47 阻断抗肿瘤的潜在机制
近日,研究发现CD47阻断可有效增强SCLC临床前模型中放疗的局部抗肿瘤作用。相关文章“Radiotherapy in combination with CD47 blockade elicits a macrophage-mediated abscopal effect”发表在《Nature Cancer》上。研究表明,放疗和CD47阻断后抗肿瘤巨噬细胞的全身激活对于患有转移性疾病的癌症患...
【Nature子刊】疾病进展风险降低49%!研究发现预测结直肠癌治疗效果的新基因!
近日,西班牙瓦尔德西布伦大学医院Elena Elez和瓦尔德西布伦肿瘤研究所Rodrigo A. T oledo团队在Nature Medicine杂志上报告了RNF43突变型组患者的ORR翻倍,疾病进展风险降低49%,死亡风险降低68%,提出RNF43突变类型可作为预测BRAF/EGFR联合抑制疗效的生物标志物。 https://doi.org/10.1038/s41591-022-019...
肿瘤药物再遇挫折!葛兰素史克血癌药物Blenrep在美国被叫停!
制药巨头葛兰素史克宣布,将停止在美国销售其血癌药物Blenrep,但将继续该药物的试验计划,一些患者也可以选择报名继续使用该疗法。这是葛兰素史克在肿瘤业务方面遭遇的又一次挫折。 肿瘤药物一直是葛兰素史克关注的关键领域,但该公司本月连续遭遇挫折。此前,FDA已限制其卵巢癌药物Zejula在美国的使用。葛兰素史克表示,已遵守FDA的要求,将Zejula限制为仅用于治疗肿...
【Cell】最新!颜宁团队破解药物联合使用的致命副作用机制!
11月22日,颜宁教授与武汉大学药学院高帅教授合作在国际知名期刊《Cell》发表文章“Structural basis for the severe adverse interaction of sofosbuvir and amiodarone on L-type Cav channels”,研究通过高分辨率冷冻电镜结构分析,揭示了两种药物联合使用时产生致命副作用的分子机制。 ...
【直播预告】肿瘤免疫与细胞生物学研究创新技术在线研讨会
细胞生物学是现代生命科学的前沿分支学科之一,主要是从细胞的不同结构层次来研究细胞的生命活动的基本规律。不同实验技术的应用都带来了细胞生物学研究的飞速发展,其中显微技术的改进和染色技术的出现,使细胞生物学的研究达到了一个空前的高潮。 细胞健康(增殖、细胞凋亡和细胞毒性)分析对于研究药物、培养条件或基因改造对细胞生长或活力的影响至关重要,在以下应用中十分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