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转化医学是什么?
推荐活动



专家访谈
找到约1062条结果 (用时0.1656秒)
【倒计时1天】华大智造C4-Cell for All线上研讨会第二期“Nature 作者面对面”之猕猴细胞图谱绘制
华大智造C4-Cell for All线上研讨会系列第二期“Nature作者面对面”将在4月29日14:30与大家见面,这是DNBelab C4单细胞建库平台支持发表于Nature的又一项重大研究。本研究通过单细胞测序绘制了一张神奇“地图”-全球首个非人灵长类动物全细胞图谱。 对于这项检测细胞数量超百万的规模化单细胞图谱研究,我们特别邀请了两位来自深圳华大生命科学研究院的共同一作与大家分享,韩磊...
【直播预告】华大智造C4-Cell for All线上研讨会第二期“Nature 作者面对面”之猕猴细胞图谱绘制
华大智造C4-Cell for All线上研讨会系列第二期“Nature作者面对面”将在4月29日14:30与大家见面,这是DNBelab C4单细胞建库平台支持发表于Nature的又一项重大研究。本研究通过单细胞测序绘制了一张神奇“地图”-全球首个非人灵长类动物全细胞图谱。 对于这项检测细胞数量超百万的规模化单细胞图谱研究,我们特别邀请了两位来自深圳华大生命科学...
【Cell子刊】新型小分子抑制剂锁定肿瘤细胞——保持原位,阻止侵入!
蛋白磷酸酶与蛋白激酶相对应存在,这两组酶共同控制细胞行为的几乎每个方面。因此,从器官移植时抑制炎症到停止白血病细胞的增殖——能够调节特定激酶或磷酸酶的活性是越来越多的药物治疗的基础。康斯坦茨大学发现的一种新型抑制剂,能使肿瘤细胞内的一种关键酶停顿,从而将细胞锁定到位。这种“细胞锁定”阻止了肿瘤细胞侵入健康的邻近组织,从而潜在地为抑制肿瘤转移铺平了道路。研究结果“Lockdown, a sel...
【Cell子刊】研究人员成功绘制了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的单细胞转录组图谱,有助于HBV阳性B细胞淋巴瘤患者的治疗
卡罗林斯卡医学院(Karolinska Institute)的生命科学和营养研究人员,共同通讯作者Qiang Pan-Hammarström指出:“我们发现了恶性细胞与良性细胞的发展轨迹,恶性细胞和肿瘤浸润细胞之间的相互作用,我们还发现慢性病毒感染的影响可以进一步解释DLBCL的疾病异质性。对恶性细胞亚群的体细胞突变谱和药物反应进行深入研究,可以为疾病机制和治疗策略提供其他视角。” ...
【Cell子刊】高特异性和高敏感性的新方法,检测高异质性的循环肿瘤细胞
休斯顿大学(UH)核受体和细胞信号中心开发了一种新方法,以高特异性和敏感性检测非常罕见和高度异质性的循环肿瘤细胞。UniPro设备在《Molecular Therapy》杂志上被报道,题为“A chimeric virus-based probe unambiguously detects live circulating tumor cells with high specificity ...
【Cell子刊】无处不在的营养素能抑制食欲,还能促进运动?
在对小鼠的实验中,苏黎世ETH的研究人员表明,非必需氨基酸作为食欲抑制剂,促进运动的冲动。他们的研究“Ingested non-essential amino acids recruit brain orexin cells to suppress eating in mice”发表在《Current Biology》上,提供了控制这种行为的神经机制的见解。 htt...
【直播倒计时2天】华大智造C4 - Cell for All线上研讨会系列 之 “Nature作者面对面”
2022年4月8日15:00-16:30,华大智造将举办C4 - Cell for All线上研讨会系列第一期:“Nature作者面对面”。专题探讨2022年3月22日发表在Nature的文章 “Rolling back of human pluripotent stem cells to an 8-cell embryo-like stage”。 本项研究的主要...
直播预告|华大智造C4-CellforAll线上研讨会系列之“Nature作者面对面”
2022年4月8日15:00-16:30,华大智造将举办C4-CellforAll线上研讨会系列第一期:“Nature作者面对面”。 1、文章题目:Rollingbackofhumanpluripotentstemcellstoan8-cellembryo-likestage 2、发表时间:2022年3月22日 3、主要研究团队:中国科学院广州生...
【Cell子刊】从单细胞中学习:解开基因调控的新技术
DNA包装如何调控基因的活性?为了回答这个问题,来自Jop Kind(Hubrecht研究所组长和Oncode研究者)小组的研究人员Franka Rang和Kim de Luca开发了一种同时测量基因表达和DNA包装的技术。这种方法——EpiDamID确定了DNA包裹的修饰蛋白的位置。收集关于这些修饰的信息非常重要,因为它们影响DNA的可及性,从而影响基因活性。因此EpiDamID对生物体早...
【Cell子刊】高糖确实促炎! 研究揭示糖是如何促进炎症的
促进自身免疫性疾病进展的潜在分子机制是复杂的、多层次的。近期,维尔茨堡大学(JMU)的科学家们已经成功地破译了促进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潜在分子机制。他们的研究认为,过量摄入葡萄糖会直接促进免疫系统某些细胞的致病功能,相反,减少热量的饮食可以对免疫疾病产生有益的影响。基于这些发现,他们还确定了治疗干预的新靶点:阻断这些免疫细胞中依赖葡萄糖的代谢过程,以抑制过度的免疫反应。 研究结果于近...
【Cell子刊】微调抗体,达到抗感染的最佳效果!
阿尔伯塔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了关于免疫系统中细胞机制的新信息,为更好地理解抗体如何在人体内进化和改善提供了关键一步。相关研究近期发表在《Cell Reports》上,题为“Coordinated changes in glycosylation regulate the germinal center through CD22”。 我们的免疫系统产生的抗体需要微调才能...
【Cell子刊】CAR-T细胞疗法发展的关键一步!发现增强T细胞杀伤的“超级充电器”
CAR-T细胞疗法就是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将T细胞激活,并装上定位导航装置CAR(肿瘤嵌合抗原受体),将T细胞这个普通“战士”改造成“超级战士”,即CAR-T细胞,利用其“定位导航装置”CAR,专门识别体内肿瘤细胞,并通过免疫作用释放大量的多种效应因子,高效地杀灭肿瘤细胞,从而达到治疗恶性肿瘤的目的。 近日,耶鲁大学的科学家们发现了一种“超级强化”T细胞的方法,这一发现不仅可以提高...
【Cell子刊】改变基因组折叠会适应靶向治疗——逃避抗癌
虽然基因突变会导致耐药性,但宾夕法尼亚大学佩雷尔曼医学院的研究人员已经确定了一种重要的非遗传适应,也可以驱动T细胞白血病(一种血细胞癌症)对靶向治疗的耐药性。他们的研究结果近期发表在《Molecular Cell》上,题为“EBF1 nuclear repositioning instructs chromatin refolding to promote therapy resistanc...
【Cell子刊】最新研究:肠细胞功能并不单一,其功能会发生改变!
https://doi.org/10.1016/j.celrep.2022.110438 改变的动力 BMP信号通路是人体众多信号通路之一。信号通路是细胞之间的通信线路:当一个细胞产生蛋白质时,它会给下一个细胞一个信号,然后下一个细胞再产生蛋白质。Joep Beumer,研究人员之一,解释说:“...
【Cell子刊】突破!发现免疫细胞重要信号通路,有望基于“细胞“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
当免疫系统发生故障并攻击身体自身组织时,就会引发自身免疫性疾病。尽管目前还没有治愈此类疾病的方法,但可以通过治疗措施来减缓其进展。近期,维也纳医科大学生理和药理学中心的研究人员发现了免疫细胞中的一条重要信号通路,这一发现可能有助于开发一种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新方法。他们的研究最近发表在《Cell Reports》杂志上,题为:“JAK1 signaling in dendritic cell...
【Cell子刊】为减缓癌症,关闭“细胞的隧道”
当癌症迅速扩散时,通常更难治疗,但弄清这种侵袭性恶性肿瘤的分子基础可能在未来发展治疗这些肿瘤的新药。魏茨曼科学研究所的研究人员与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和其他机构合作,现在已经揭示了一种机制,解释了一种特别具有侵袭性的乳腺癌类型的扩散。 相关研究近期发表在《Cell Reports》上,题为“Nucleoporin-93 reveals a common feature of aggr...
【Cell子刊】研究人员揭示压力如何影响大脑,有望研发针对“压力”的药物!
https://doi.org/10.1016/j.neuron.2021.12.027 Conn表示该发现对开发治疗抑郁症、焦虑症和其他与过度应激反应有关的疾病的药物有重要影响。 该研究在多方面共同努力下得以顺利完成,Joffe说:“我们...
【Cell子刊】明星分子一氧化氮竟是细胞死亡和促发炎症的“罪魁祸首”!
细胞死亡是人体对感染的免疫反应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如果不加以控制,它也会在其他健康的器官和组织中诱发炎症。研究小组揭示了分子一氧化氮(由Caspase-8蛋白酶产生的分子)的过量生产是如何导致细胞死亡达到危险水平的。他们表明,抑制Caspase-8的功能可以防止不受调控的细胞死亡和炎症的发生。 近日,这项研究发表在《Immunity》上,题为“Interferon...
【Cell子刊】还在基质胶培养类器官?悬浮培养类器官了解一下
在过去的十年里,研究人体如何发育和运转的科学家们经历了一次复兴,这要归功于一种被称为“类器官”的结构——一种由多能干细胞在皮氏培养皿中培育的微小3D器官模型。 类器官来源于人类多能干细胞,可以诱导成为人体内的任何一种细胞类型,已成为了解人类发育和疾病的重要研究工具。它们使科学家得以摆脱细胞培养中简单的二维生长,并加深了科...
【Cell子刊】什么导致了抗生素相关性腹泻?原来是瘤胃球菌在作怪
https://doi.org/10.1016/j.isci.2021.103644 “对于无法服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的患者来说,这个问题非常现实。尽管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是治疗感染有效且价格合理的抗生素,但它会导致他们腹泻。弄清楚其中的原因有助于我们了解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风险,并制定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