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转化医学是什么?
推荐活动


专家访谈
找到约2460条结果 (用时0.1656秒)
华人学者Cell子刊发表CRISPR重要成果
人类消化道中居住着大量的微生物,它们被统称为肠道微生物组。肠道微生物组在人类代谢食物、抵御感染和应答药物等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许多人类疾病都与微生物组失衡有关。 科学家们正在尝试对肠道微生物进行基因工程改造,以实现各种各样的应用,比如调节肠道生态环境和治疗人类疾病。多形拟杆菌(Bacteroide...
Cell:控制干细胞潜能的时钟
来自新加坡科技局(A*STAR)基因组研究所(GIS)的科学家们,第一次揭示出了多能细胞的分化与细胞周期时钟相关并受其控制的机制。考虑到具有的治疗潜能,更深入地了解这些细胞发生分化的机制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他们的研究成果发布在《细胞》(Cell)杂志上。 胚胎干细胞(ESCs)是一类还未分化为特定细胞类型的细胞,被认为处于一种多能状态。细胞周...
Cell发布革命性成像技术
波士顿大学的科学家们开发出了一种新的成像工具,可以像探索太空的望远镜一样来探索大脑。发布在7月30日《细胞》(Cell)杂志上的一篇论文,首次演示了这一技术是如何运作的,研究人员以从前无法实现的尺度观测了成年小鼠的大脑,生成了一些纳米级分辨率的图像。发明者表示他们的长期目标是,能够以一种国家大脑天文台的形式向科学界提供这一资源。 论文的资深作者、哈佛大学Jef...
厦门大学Cell子刊发表癌症研究新发现
来自厦门大学的研究人员在新研究中证实,靶向TR3结合抑制Akt2活性可有效诱导癌细胞自噬性死亡。这一重要的研究发现发布在7月30日的《Chemistry & Biology》杂志上。 厦门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的吴乔(Qiao Wu)教授和林天伟(Tianwei Lin)教授是这篇论文的共同通讯作者。 由于当前的大多数治疗方法...
Cell:重大突破!科学家发现天冬氨酸或是细胞增殖的限速器
大家都知道线粒体是机体细胞中的能量工厂,其会通过呼吸来释放我们摄入食物的能量,同时还能以三磷酸腺苷(ATP)的形式来收集能量。近日刊登在国际杂志Cell上的两篇研究论文中,来自MIT的科学家们揭示了机体细胞(包括肿瘤细胞在内)增殖需要线粒体呼吸作用的分子机制,当存在其它方式制造ATP时,细胞在没有呼吸作用提供的电子受体时并不会进行增殖。 &...
Cell揭示生物钟调控的奥秘
科学家们发现,大脑神经元的结构改变可以帮助动物适应四季变迁。Cell杂志上发表的这项最新研究为人们展示了神经元可塑性的重要功能,揭示了调控生物钟的一个关键机制。 “神经元可塑性是学习和记忆的基础,但要把特定神经元的改变与动物行为联系起来是很困难的,”文章的资深作者,纽约大学的Justin Blau教授说。“我们通过研究发现,...
骆利群院士本月Cell、Nature连发研究成果
骆利群(Liqun Luo)教授是世界著名的一位华人科学家,这位从中国科技大学少年班里走出来的科学家30岁成为美国顶尖名校博士导师,领导斯坦福大学生物系规模最大实验室,获得了一个又一个重要的科研成果,现任斯坦福大学生物系教授,霍德华休斯医学院研究员。2012年其当选为美国科学院院士。 本月,骆利群教授领导研究小组报告称,他们采用先进的技术方法揭示出了一些重要的神经...
Science:HIV疫苗失效的根源
艾滋病在世界范围内广泛传播,严重威胁着人类健康和社会发展,一直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近十年来HIV的治疗和预防已经取得了巨大的进步,HIV携带者的寿命大大延长,新HIV感染者已经从2002年的三百三十万减少到了2012年的两百三十万。但人们仍未找到治愈这种疾病的有效途径,也没有开发出相应的疫苗。 2013年HIV疫苗研究遭受了...
(NICE)发布指南推荐3款新型丙型肝炎治疗药
英国国家卫生与保健评价研究院(NICE) 29日发布治疗指南,向慢性丙型肝炎患者推荐了3款新型治疗药物: ●百时美施贵宝的Daklinza(daclatasvir) ●吉利德的Harvoni(复方sofosbuvir和ledipasvir) ●艾伯维的Viekirax(复方Ombitasvir-paritaprevir-ritonavir)或...
CRISPR技术牛人Science热议基因驱动技术
在7月出版的Science杂志上,几位著名的CRISPR技术研究人员发表了题为“Safeguarding gene drive experiments in the laboratory”的评述文章,探讨了以CRISPR为基础的基因驱动技术系统,指出在实验室中进行此种另类的转基因技术,需要慎之又慎。 今年3月,科学界出现了一个传言,称中国学者已成功地编辑了人类胚...
Cell: 亨廷顿氏舞蹈病研究新突破
研究人员采取一种新方法来调查影响亨廷顿氏病(HD)症状出现的因素,鉴别出了两个基因组位点存在可以加速或延缓症状出现的变异。在发表于7月30日《细胞》(Cell)杂志上的研究报告中这一多机构研究小组描述,他们通过全基因组关联分析来自4000多名亨廷顿氏病患者的样本发现了存在于两条染色体上的一些特殊变异,这些变异在比本来预期要更早或更晚的时间首次显示出亨廷...
华裔学者新发Cell子刊:基因活性男女有别
活化的调控序列上结合有转录因子,转录因子会招募其他蛋白启动基因。了解细胞中所有活跃的调控序列是很有意义的, 人体内有些基因几乎一直处于开启状态,有些基因用过之后就被闲置在一边,它们的活性都处于严格的调控之下。斯坦福大学的研究人员通过一种新技术,在T细胞中全面分析了调控序列的活性,揭示了调控组(Regulome)惊人的个体差异。这项研究于七...
复旦大学Science子刊参与重要炎症新研究
在2002年的圣诞节前夜,年仅两岁的Bryce Faber被诊断出患有一种叫做儿童神经母细胞瘤(neuroblastoma)的致命癌症。之后他接受了治疗,这包括外科手术,还有大剂量的辐射,再辅以更大剂量的抗生素治疗,这些治疗无疑挽救了他的生命。但是这些超大剂量的抗生素在避免他的免疫被抑制的身体受到感染的同时,也导致了一个永久性的副作用――耳聋。 ...
Cell子刊:父母的基因拉锯战
孩子的教育谁说了算?想必任何父母都不会轻易妥协。实际上,来自父母的基因也在进行着一场拉锯战。结果每个基因都有两个拷贝,一个来自父亲一个来自母亲。这看起来是很公平的,但基因印记会使一个拷贝完全沉默,只让一个人说了算。 犹他大学的研究人员在Cell Reports杂志上发表文章指出,非经典印记(noncanonical imprinting)...
Science:抑癌基因p53与癌细胞死亡
p53是迄今为止细胞中最为重要的肿瘤抑制因子之一,它在细胞生长发育中的周期调控、DNA修复以及细胞凋亡等重要细胞过程中都发挥着关键作用。最新的一项研究揭示了这种明星抑癌基因如何杀死并清理细胞的重要新机制,相关成果公布在7月31日的Science杂志上,这一发现也将对未来癌症与自身免疫疾病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p53属于最早发现...
华大基因王俊接受Nature、Science专访
王俊(Jun Wang)是中国最著名的科学家之一。自从16年前在华大基因(BGI)成立之时加入到这一基因组测序大型机构以来,他参与完成了BGI一系列重大的研究成果。其中包括测序亚洲人、大熊猫和人类肠道微生物组的首个基因组。自2007年起王俊成为BGI的负责人。但在7月17日,这一研究机构对外宣布王俊将会辞去他在BGI担任的首席执行官职务,转而从事人类智...
Science子刊解释美丽误解:密码子全新观点
——重复多个腺苷会引发蛋白翻译机器:核糖体在mRNAs上骤停,这修改了之前的理论 在蛋白翻译过程中,mRNA读取中断并不常见,但一旦发生就会带来严重的后果。近期一组研究人员发现这种出错的成因之一就在于mRNA本身,尤其是mRNA序列中出现连续的多个腺苷A的时候,这一研究成果公布在7月24日的Science Advances 杂...
诺奖得主携手华人妻子陈璐Cell发表神经学重要发现
2013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了三位美国的科学家,以表彰他们发现细胞内部囊泡运输调控机制。其中最让我们关注的莫过于我们中国的女婿、斯坦福大学教授、美国科学院院士Thomas C. Südhof。 Südhof的妻子陈璐(Lu Chen)是江苏无锡人,早年毕业于中国科技大学,现在是斯坦福大学医学院神经科学副教授。陈璐的主要研究方向是了解发育与成熟大脑在行为过程中...
Cell子刊:减肥新希望,躺着也能瘦
南安普敦大学的科学家们开发了一种被称为“化合物14”的小分子药物,可以起到模拟体育运动的效果,帮助人们治疗二型糖尿病和肥胖症。这一成果发表在Cell旗下的Chemistry & Biology杂志上。 这种分子能够抑制细胞内的代谢酶ATIC,导致ZMP在细胞中累积。ZMP累积会激活细胞的核心能量感应器AMPK,让...
Lancet:显著降低乳腺癌死亡率的药物
最近,在超过30000名女性中开展的一项大型研究表明,一类称为芳香化酶抑制剂的药物,可显著降低最常见乳腺癌类型患病绝经后妇女的死亡风险。 这项研究强调了芳香化酶抑制剂在雌激素受体(ER)阳性乳腺癌治疗中的重要性,并指出,与较旧的激素治疗他莫昔芬相比,它们能够更加显著地降低死亡风险。 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