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转化医学是什么?
推荐活动
专家访谈
找到约15188条结果 (用时0.1656秒)
SeqCap Epi甲基化捕获探针组表观遗传学研究方法的革新
DNA甲基化已被证明能在多种生物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包括基因表达、剂量补偿、基因组稳态等等。近年来,其在癌症和许多其他疾病相关领域中也日益受到关注。而目前的研究工具,在进行全基因组或目标区域甲基化研究时,或是价格昂贵而效率有限,或是存在实验偏好且不提供定制方案。 NimbleGen SeqCap Epi基因组甲基化序列富集产品可以实现在单碱基分辨率下进行基因组水平的甲基化分...
罗氏 NimbleGen SeqCap EZ外显子组捕获系列产品—助力精准医疗,让遗传病研究Easy to Go
NimbleGen的外显子捕获产品经过多年的发展与优化,形成了丰富的产品线。在精准医疗日益受到重视的今天,NimbleGen外显子捕获产品越来越多的应用于基础科研及临床研究,帮助研究者定位致病突变,提高诊断精度,让个性化治疗方案造福更多病患成为可能。从2011年起,美国贝勒医学院的专家团队就开始利用NimbleGen人类全外显子组捕获产品结合测序进行遗传病机理挖掘的工作,走在了精准医疗的最前...
著名华人学者Nature子刊公布细胞重编程秘方
iPS技术可以将体细胞重编程为多能干细胞,这些多能细胞可以分化为不同细胞类型,在基础研究、疾病模拟、药物研发和再生医学中备受关注。不过近年来人们开始绕过多能干细胞阶段,直接将体细胞转变为其他类型的细胞。 传统的转分化策略需要过表达相应的谱系特异性转录因子。著名华人科学家丁胜(Sheng Ding)及其同事开发了一种新的转分化技...
FDA批准罗氏2款cobas4800平台检测试剂盒(Cdifficile和HSV)
瑞士制药巨头罗氏(Roche)近日宣布,一款检测难辨梭状芽胞杆菌(C.difficile)的试剂盒cobas Cdiff Test以及一款检测单纯疱疹病毒(HSV-1,HSV-2)的试剂盒cobas HSV-1 & HSV-2 Test获得了FDA的510(k)批准。这2款试剂盒运行于罗氏的cobas 4800系统,该系统能够灵活用于性传播感染、医院获得性感染临床样本...
FDA授予罗氏单抗ACTEMRA/RoACTEMRA治疗系统性硬化症(SSc)的突破性药物资格
瑞士制药巨头罗氏(Roche)单抗药物ACTEMRA/RoACTEMRA(欧洲以外名为ACTEMRA,通用名:tocilizumab,托珠单抗)在美国监管方面传来喜讯。FDA已授予ACTEMRA/RoACTEMRA治疗系统性硬化症(SSc)的突破性药物资格(BTD)。BTD是FDA在2012年创建的一个新药评审通道,旨在加快开发及审查治疗严重的或威胁生命的疾病的新药。获得BT...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发布2015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以下简称《中国药典》,2015年版)经第十届药典委员会执委会全体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发布,自2015年12月1日起实施。《中国药典》(2015年版)目录见附件。 特此公告。 附件:《中国药典》(2015年版)目录 食品药品监管总局 2015年6月5日 下载附件登陆...
2015 中国大陆 SCI 期刊影响因子(IF)预测
按照 Thomson-Reuters 惯常的做法,今年最新 SCI 期刊影响因子即将在 6 月中下旬发布。1 年以来,中国大陆 SCI 期刊变化较大,大家在这篇短文里面可以提前预测自己关注的生物医学期刊最新影响因子是多少。 本文将中国大陆目前被 SCI 收录的 37 本生物医学期刊的最新影响因子做了初步预测。作者通过 Web of Scienc...
Science:抗生素污染问题
耐药性致病菌的出现,已经成为了全球性的公共卫生危机。在中国,一个新的危机正在浮出水面:抗生素污染了食品和饮用水。 军事医学科学院解放军疾病预防控制所的宋宏彬(Hongbin Song)等人在本期Science杂志上发表文章,介绍了我国抗生素使用的现状以及抗生物滥用所产生的影响,为人们提前敲响了警钟。 此前人们已经在居民家里的...
SciRep:干细胞移植或可恢复机体的感觉功能
近日,一篇发表于国际杂志Scientific Reports上的研究论文中,来自瑞典乌普萨拉大学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表示,用于治疗脊髓损伤的人类干细胞疗法或可促进机体某些感觉功能的恢复。 交通事故或严重跌落会引发脊髓中神经纤维的破碎,最为常见的是这些撕脱伤损伤会影响胳膊和手的神经支配,进而导致瘫痪、感觉缺失以及慢性疼痛的发生;外科手术会帮助病人重新获得部分肌肉功能,但...
FDA专家组13:3支持PCSK9抑制剂Praluent上市
今天FDA专家组以13票赞成、3票反对的投票结果支持赛诺菲/再生元的PCSK9抑制剂Praluent上市,明天将讨论安进的同类药物。虽然Praluent获得压倒性支持,但适用人群至少暂时不会太大。多数专家只支持极高风险人群如家族性高血脂症(14:2)和高CV风险人群(9:7),而反对在他汀不耐受人群使用(7:9)。再生元股票没动,赛诺菲下滑0.17%,安进躺着中枪下滑1%。&n...
Cell惊人发现:谁说非编码RNA不编码?
来自德克萨斯大学西南医学中心的Eric Olson和同事们在分析梳理肌肉特异性的长链非编码RNAs(lncRNAs)以了解它们的功能时,发现了一种在骨骼肌中特异性表达的lncRNA。尽管这一RNA以往被归类为是非编码RNA,它的序列中包含的一小段却看上去好像一个编码区域。这一研究发现发布在《细胞》(Cell)杂志上。 微肽 l...
王皓毅博士:提高CRISPR/Cas9效率和通量的新策略
来自中科院、Jackson实验室的研究人员证实,利用电流来传送CRISPR/Cas9系统,不仅使得CRISPR/Cas9能够高效地实现实验室小鼠遗传改造,并且可显著提高这一系统的通量。 相比传统的技术,CRISPR/Cas9已大大提高了遗传改造实验生物,构建人类疾病模型的精度、速度和简易性。通过将CRISPR/Cas9系统注入到受精卵中,可...
胚胎干细胞技术将被CRISPR取代?
近年来,CRISPR/Cas9技术飞速发展,使用CRSPR系统将重组Cas9蛋白和合成引导性RNA注入小鼠受精卵,就能很容易的进行基因敲除和敲入。最近在国际著名学术期刊《Genome Biology》发表的一项研究中,来自英国威康基金会桑格研究所的William C Skarnes博士撰写题为“Is mouse embryonic stem cell ...
Cell头条:癌症之王转移的总开关
来自Fred Hutchinson癌症研究中心的科学家们报告称,在一项新研究中他们发现了胰腺癌转移的分子开关。研究人员预测测试这一称作为RUNX3的分子,将有可能很快用于帮助肿瘤科医生基于每个患者胰腺癌的转移潜能选择最适当的治疗方法。相关论文发表在6月4日的《细胞》(Cell)杂志上。 论文的第一作者、Sunil Hingor...
Cell子刊挑战教科书,嵌合突变并不罕见
一个人大多数的新突变被认为起源于生殖系细胞。其他的突变,体细胞嵌合突变――只存在于人类一小部分细胞中,可以通过从父母一代一代传下去,或是起源于早期发育。这种嵌合突变被认为是相当罕见的,但是根据六月五日发表在《美国人类遗传学杂志》(The American Journal of Human Genetics)的一项研究表明,它们可能引起高达6.5%的基因组变异。如果得到证实,这...
Cell杂志最受关注十篇文章(6月)
Cell创刊于1974年,现已成为世界自然科学研究领域最著名的期刊之一,并陆续发行了十几种姊妹刊,在各自专业领域里均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Cell以发表具有重要意义的原创性科研报告为主,许多生命科学领域最重要的发现都发表在Cell上。本月《Cell》前十名下载论文为: Co-transcriptional DNA and RNA Cleavage during...
何川教授Cell阐析神秘的RNA表观遗传修饰
来自加州大学的研究人员报告称,他们揭示出了重要的RNA表观遗传修饰――N6-甲基腺嘌呤(m6A) 的一个新功能:调控了信使RNA(mRNA)的翻译效率。这一突破性的研究发现发布在6月4日的《细胞》(Cell)杂志上。 领导这一研究的是著名的华人化学生物学家、芝加哥大学的何川(Chuan He)教授。其主要从事化学生物学、核酸化学和生物学、遗...
Nature:CRISPR,数数那些有前景的应用领域
CRISPR, 这一强大的基因编辑技术成为了继PCR之后最大的游戏规则改变者,给生物界带来了巨大的冲击。6月3日,Nature网站发表了一篇题为“CRISPR, the disruptor”的长篇文章,向我们娓娓讲述了CRISPR的好,CRISPR的坏,和那些仍然未知的事情…… 编辑除去疾病 去年,麻省理工学院生物工程师Dan...
Nature癌症综述:如何用CRISPR进行癌症研究
CRISPR/Cas9系统可以很容易地改写多种生物的基因组,这一技术很快如风暴一般席卷了整个基因组工程领域。可想而知,以CRISPR/Cas9为基础的各种应用也将为癌症遗传学领域带来一场变革。麻省理工霍华德・休斯医学研究所的Tyler Jacks就是这方面的先行者,他去年连发两篇Nature文章向人们展示了CRISPR?Cas9快速建立癌症模型的强大实...
Cell,Science多篇文章:保持年轻的奥秘
随着我们年龄的增加,细胞损伤不断积累,虽然干细胞能补充组织,但是这种维持健康组织的能力也会下降,近期一些研究论文纷纷围绕这些方面进行了报道,Cell最新一期(6月5日)以“Secrets for Staying Young”为题,介绍了相关成果,这些研究成果将能让我们进一步了解干细胞如何保护机体免受损伤,以及如何发生变化的。 干细胞自身作用机制能保持自我健康,一种...
腾讯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