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活动

第七届上海国际癌症大会
第六届单细胞技术应用研讨会暨空间组学前沿研讨会

专家访谈

《转》访欧易生物总经理张志明:持续逆势快速增长!破解科研服务"不可能三角"的硬核逻辑
《转》访菲鹏数辉马步勇教授|AI与分子模拟引领生物医药创新,“构象选择机制”开辟药物动态设计新纪元
《转》访无锡市第九人民医院科教科主任赵刚
《转》访Olink亚太副总裁Andrea Ballagi博士:新一代蛋白组学如何加速精准医疗新进程
【我的2022】瑞普基因首席技术官王涛:发挥BT+AI双引擎特色优势,推进AI技术在精准医疗领域的临床落地
【我的2022】佰诺全景创始人焦磊:降低使用成本和难度,推动全景病理技术在中国的临床转化落地
【我的2022】墨卓生物创始人兼COO刘寒:日日精进,久久为功,把一个好的单细胞中国解决方案带给客户
【我的2022】迈杰医学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张亚飞:数智化赋能商业模式转型,为客户提供更优质的伴随诊断整体解决方案
【我的2022】深圳绘云生物总经理林景超:专注慢病早筛类临床质谱检测产品,从临床痛点出发,为临床医学检验解决更多难题
【我的2022】艾吉泰康联合创始人屈武斌:对技术精雕细琢,以客户应用场景为核心,用特色服务提供基因捕获整体解决方案
【我的2022】恩泽康泰联合创始人李志:开放与合作,深耕外泌体技术开发与临床转化,为创新药研发提供坚实的肩膀!
【我的2022】迈迪安生命科学部门市场总监Liyan Pang:持续拓展颠覆性分子诊断原料,为体外诊断行业提供创新型解决方案

找到约15154条结果 (用时0.1656秒)

CNN 记者受邀在地震灾区做开颅手术消息被指造假

1970-01-01

今年4月份尼泊尔发生8.1级大地震后,一名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的医疗记者在灾区给一名女童做开颅手术的消息吸引无数人惊叹与关注,不过,有一家独立新闻机构现在揭发称,相关报道有造假成分。CNN及当事记者均已对此作出回应。 据香港《文汇报》7月10日报道,尼泊尔4月8.1级强烈地震发生后,美国有线新闻网络(CNN)首席医疗记者古普塔声称,他在采访期间接受了当...

Cell:基因定位的重大影响

1970-01-01

   莱斯大学、加州大学和休斯顿大学的研究团队发现,两个关键基因的染色体定位,决定着枯草芽胞杆菌形成芽孢的时机。这项研究于七月九日发表在顶级期刊Cell杂志上。 枯草芽胞杆菌是一种单细胞微生物,它们一生唯一的目标就是繁殖。不过有时候,生存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在食物匮乏的条件下,枯草芽胞杆菌面临着至关重要的抉择:形成休眠芽孢渡过艰难时期,还是赌上...

JCM:4种埃博拉病毒检测的性能评估

1970-01-01

   最新发表的一项研究评估了美国FDA紧急授权的4种埃博拉病毒检测。这项研究由美国疾控中心、埃默里大学医学院、内布拉斯加大学医疗中心等机构的研究人员开展,发表在《Journal of Clinical Microbiology》杂志上。 他们评估的检测包括:美国CDC的NP2和VP40 RT-qPCR检测,以及生物梅里埃旗下BioFire D...

Science:共生细菌助力人体免疫

2015-07-14

  我们人体上居住着数十亿的共生细菌,每个个体均表现出独特的细菌多样性。这些微生物群参与了包括消化、维生素合成和宿主防御在内等多种机制。科学已经确证,一些共生菌丧失会促进过敏发病。   现在来自巴斯德研究所的科学家们成功地解释了这一现象,阐明了微生物群影响免疫系统平衡的机制:一些微生物的存在特异性地阻碍了免疫细胞触发过敏。这些研究结果发布在7月9日的《科学》(Science...

姜学军教授Cell子刊解析细胞死亡新形式

2015-07-14

  来自美国纪念斯隆-凯特琳癌症中心的研究人员在新研究中证实,谷氨酰胺代谢(glutaminolysis)和转铁蛋白(Transferrin)调控了铁死亡(Ferroptosis)。这一重要研究发现发布在7月9日的《分子细胞》(Molecular cell)杂志上。   领导这一研究的是美国纪念斯隆-凯特琳癌症中心的姜学军(Xueju...

胡大一炮轰唯SCI评价医生

1970-01-01

一位很优秀的中青年麻醉医生,在国外很容易找到工作,回国后,因不愿也不擅长申报科研基金,没有SCI文章,在北京和上海的医院找不到位置。 在当今中国的大城市大医院,没有博士学位不行,没有SCI不行,外语不好也不行。 临床看病本是当医生的主业,但在找工作和评职称时,却成了最软的指标。热爱临床、专心看病但学历不高的很难在大医院生存与发展。 我毕...

同期3篇Science文章发布艾滋病研究重要成果

2015-07-13

  尽管从首次发现HIV-1至今已经过去了30多年,科学家们仍未能获得一种可以阻止人类感染,帮助阻止全球艾滋病流行的疫苗。开发出一种疫苗来诱导可交叉反应的中和抗体被证实是一项相当棘手的工作,也仍然是当前HIV-1疫苗研究人员的重要目标之一。   结构复杂的表面HIV-1包膜糖蛋白Env便是这一故事中的罪魁祸首,它介导了HIV-1进入宿主...

Cell:新型光激活法助力癌症精准治疗

1970-01-01

   据发表在7月9日《细胞》(Cell)杂志上的一项研究,一种利用光来激活特定细胞中化疗药物的新技术,有望成为提高癌症治疗疗效、同时防止严重副作用的治疗方法。这种所谓的光药理学方法通过使得现有的抗癌药物对光敏感,可以前所未有的精度用于治疗广泛的肿瘤――相比于传统的新药开发,这种方法需要较少的时间跟精力。 论文的共同资深作者、德国慕尼黑大学的Oliver Thor...

Science:基因突变致使免疫力低下 疾病来袭

2015-07-10

  当基因突变削弱了人体的免疫力,原本没什么威胁的细菌也可能使人丧命。Rockefeller大学的研究团队发现,有一种基因突变会使儿童对假丝酵母和分枝杆菌易感,接种卡介苗都会对其产生致命影响。这项研究发表在本周的Science杂志上。   有些人特别容易被特定的病原体感染,Jean-Laurent Casanova教授二十年来一直在探索其中的原因。他和同事在一名巴勒斯坦患儿...

Science转化医学:基因治疗再获重要突破

2015-07-10

  哈佛医学院和波士顿儿童医院的研究人员通过基因治疗,成功使遗传性耳聋的小鼠恢复了听力。这一成果发表在七月八日的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杂志上,为治疗基因突变引起的听力损失奠定了基础。   “我们的基因治疗还需要进一步优化,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它就能用于临床试验,”哈佛医学院的副教授Jeffrey Ho...

Naturecommu:器官移植排斥反应可能不是永久性!

1970-01-01

近日,来自美国芝加哥大学的研究人员在国际学术期刊Nature Communication在线发表了一项最新研究进展,他们发现器官移植过程中免疫耐受的存在并非永久性,在已经形成免疫耐受的病人体内还可能再发生免疫排斥,但不会形成永久性的免疫记忆,而调节性T细胞在免疫耐受形成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器官移植是治疗器官衰竭的一种重要方法,进行了器官移植的病人往往需要终身服用...

Life Tech与诺禾致源达成战略合作意向

2015-07-09

  2015年5月,美国Life Technologies公司(以下简称Life Tech)代表团到访诺禾医学检验所,双方达成在共建临床实验室方面深化合作的意向,双方将合作在中国建 立首家符合CLIA标准的NGS肿瘤临床检测实验室。经CLIA认 证的临检实验室不仅能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可靠性,还将实现国内外实验室统一标准,结果互认。同时,还将为国内各 大医疗机构构建国际标准NGS临检实验室...

Science子刊:RNA测序诊断男性不育症

2015-07-09

  男性不育症是一种男性常见疾病,其发病率在10%左右。精子缺失或形状、质量问题是目前临床上确诊男性不育症最常见的原因。然而长期以来让科学家们疑惑是部分的男性不育症患者似乎并不存在精子的质量和数量问题,那么如何在临床上判断男性不育,从而加以干预呢?   目前的方法主要是通过精液检测,但正如上文所述,部分的男性不育症患者似乎并不存在精子...

SCI论文枪手自爆黑幕,获利百万,涉及多个科室

1970-01-01

今年3月中旬开始,英国现代生物出版集团撤回了43篇SCI(美国《科学引文索引》的英文简称)医学论文,其中41篇来自中国。该事件使众多医疗机构的医生陷入学术造假和学术不端的风波中,这些论文被撤回的理由是“相关文章的学术真实性无法得到保证”。同时,这批被撤回的41篇SCI论文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全部由第三方机构为文章联系同行评审,并代为投稿。 SCI论文由第三方公司 修...

NatureCommunications:科学家发现体外受精高成功率新方法

1970-01-01

近日,科学家发现试管受精可以预测由女性卵子和男性精子结合的受精卵在细胞-1阶段、前30小时内胚胎发育的结果,以及观察人类体外受精胚胎的染色体是否异常。这一发现发表在《自然通讯》杂志上,该研究结果可以提高试管婴儿的成功率,试管婴儿成功率许多年来一直徘徊在30 - 35%左右。据估计,50 - 80%的体外受精胚胎染色体会产生异常,通常会引起怀孕不成功,最终导致流产。 ...

Lancet:帕比司他联合硼替佐米联合治疗外周T细胞淋巴瘤的疗效

1970-01-01

  复发/难治外周T细胞淋巴瘤患者接受常规化疗法治疗后的预后较差。批准的新药对外周T细胞淋巴瘤的大多数亚型只有较小的单药活性。帕比司他是一种有效的口服全脱乙酰酶抑制剂。很多临床前研究结果显示,帕比司他与蛋白酶体抑制剂硼替佐米联合时具有协同抗淋巴瘤活性。   7月在线发表于《The Lancet Haematology》杂志上的一篇文章中,研究者研究了帕比司他联合硼替佐米治疗...

CFDA发布《药品医疗器械飞行检查办法》

1970-01-01

近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发布《药品医疗器械飞行检查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将于2015年9月1日起施行。 飞行检查是食品药品监管部门针对行政相对人开展的不预先告知的监督检查,具有突击性、独立性、高效性等特点。2006年,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发布了《药品GMP飞行检查暂行规定》,2012年发布《医疗器械生产企业飞行检查工作程序(试行)》,在调查问题、管控风险、...

全球医械公司CEO薪酬排行榜

1970-01-01

近日,《华尔街日报》发布了2014年全球300强企业CEO薪水排行榜。其中医疗器械公司CEO的薪水排行榜中,施贵宝公司CEO  Lamberto  Andreotti以$27.1百万的收入坐拥榜单之首;强生公司CEO  Alex  Gorsky位列第二,从整体情况来看,平均收入为$20.39百万。 这些高薪引发了一些讨论,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例如他们如何影响到医...

AnnalsofInternalMedicine:简单扫描帮你确认15年内死亡风险

1970-01-01

在线发表在最新Annals of Internal Medicine杂志上的一篇研究表示,冠状动脉钙化(CAC)扫描可以帮助医生确定病人是否有早卒的风险。 冠状动脉钙化扫描其实就是一个X射线断层摄影的测试,寻找冠状动脉壁上斑块聚集成的点。这些斑点被称为钙化,已经被认定为冠状动脉疾病的早期迹象。冠状动脉钙化的风险因子包括心脏病风险因子,血脂异常,高血压和肥胖等等。 ...

Science:你脑子是一桶浆糊还是一团纸?

1970-01-01

无论是人类、鲸鱼或者大象,哺乳动物的大脑都覆盖着精雕细琢的“沟回”。最新研究表明这些“沟回”却遵循着简单的数学关系―比例规律―同样被用来描述纸张的褶皱。观察显示哺乳动物复杂精妙的大脑结构并不源于不同物种发展上的微妙差异,而是遵循着十分简单的物理过程。 “在生物领域中很少能发现一种数学关系如此契合所有的数据”,加州大学欧文分校的神经生物学家Georg Stried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