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活动

第六届单细胞技术应用研讨会暨空间组学前沿研讨会
【系列直播】多组学解码,全链条破译生命密码--构建单细胞-时空多组学-精准代谢-高深度蛋白全链条深度挖掘
【直播】解析单细胞时空组学,破译生命空间微密码 —— 从时空组学技术前沿到实战案例

专家访谈

《转》访欧易生物总经理张志明:持续逆势快速增长!破解科研服务"不可能三角"的硬核逻辑
《转》访菲鹏数辉马步勇教授|AI与分子模拟引领生物医药创新,“构象选择机制”开辟药物动态设计新纪元
《转》访无锡市第九人民医院科教科主任赵刚
《转》访Olink亚太副总裁Andrea Ballagi博士:新一代蛋白组学如何加速精准医疗新进程
【我的2022】瑞普基因首席技术官王涛:发挥BT+AI双引擎特色优势,推进AI技术在精准医疗领域的临床落地
【我的2022】佰诺全景创始人焦磊:降低使用成本和难度,推动全景病理技术在中国的临床转化落地
【我的2022】墨卓生物创始人兼COO刘寒:日日精进,久久为功,把一个好的单细胞中国解决方案带给客户
【我的2022】迈杰医学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张亚飞:数智化赋能商业模式转型,为客户提供更优质的伴随诊断整体解决方案
【我的2022】深圳绘云生物总经理林景超:专注慢病早筛类临床质谱检测产品,从临床痛点出发,为临床医学检验解决更多难题
【我的2022】艾吉泰康联合创始人屈武斌:对技术精雕细琢,以客户应用场景为核心,用特色服务提供基因捕获整体解决方案
【我的2022】恩泽康泰联合创始人李志:开放与合作,深耕外泌体技术开发与临床转化,为创新药研发提供坚实的肩膀!
【我的2022】迈迪安生命科学部门市场总监Liyan Pang:持续拓展颠覆性分子诊断原料,为体外诊断行业提供创新型解决方案

找到约12883条结果 (用时0.1656秒)

癌症早期诊断或有新突破:可查是否有肿瘤基因

2015-08-05

  只需检测血液,就有可能发现是否患有癌症。新闻获悉,通过对人体血液进行“液态活检”,正成为肿瘤早期诊断的新方式之一。   癌症是全球人口致死率最高的疾病。据统计,中国每年新发生的各种肿瘤病例已达350万例。   众所周知,传统的癌症检出方式是活检。   2003年,患胰腺癌的美国苹果公司前C...

Illumina同GenoLogics生命科学签署收购协议

2015-08-05

  近日,Illumina公司已经同GenoLogics生命科学软件公司签署了一份收购协议,GenoLogics是一家致力于为生命科学组织机构提供实验室咨询管理系统的公司。   此次收购预计将于8月底完成,Illumina公司完成收购后,GenoLogics公司将成为Illumina企业信息业务的一部分,将由高级副总裁和企业信息总经理...

NK细胞治疗公司NantKwest上市,11名员工市值27亿美金,凭嘛?

2015-08-05

  【齐鲁医药 肿瘤免疫治疗】NantKwest上市,再度引爆细胞治疗市场,继续看好细胞治疗下半年表现。2015.7.27,NantKwest上市,这个以NK细胞为核心技术平台的临床阶段免疫治疗公司,上市首日涨幅即40%左右涨幅,创下27亿美元市值,仅次于同领域同类型的JUNO,这个只有11名员工的公司也引起我们的注意。为了便于投资者了解该公司的相关技术平台,我们对该公司的主要...

Cancerresearch:儿童体内癌细胞如何“拖垮”免疫系统?

1970-01-01

  近日,来自英国的科学家在儿童神经母细胞瘤细胞中发现一种能够破坏机体免疫细胞关键能量来源的分子,由于这种分子的作用,机体免疫系统在对抗癌细胞的过程中逐渐被"拖垮",这项最新研究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cancer research上。   儿童神经母细胞瘤是一种罕见的儿童癌症,能够影响患病儿童的神经细胞。在英国每年有大约90名病人被...

Naturecommu:科学家发现导致胰腺癌发生和转移的重要分子

1970-01-01

  近日,来自德国的科学家在国际学术期刊nature communication发表了一项最新研究进展,他们发现ATM与胰腺导管腺癌的发生和转移具有重要相关性。   胰腺导管腺癌(PDAC)是一种致命癌症,在西方国家所有可导致死亡的癌症类型中位列第四,五年整体生存率只有大约4%。目前利用基因工程动物模型可以有效地对PDAC的形态...

吕志民教授Nature子刊发布癌症重要发现

1970-01-01

   DNA双链断裂(DSBs)是最严重的一种遗传缺陷形式,可导致癌症及治疗耐药。发表于本周的一项新研究揭示出了更多有关DSBs发生原因以及这种断裂修复机制的细节。 来自德克萨斯大学MD安德森癌症中心、上海交通大学和四川大学的研究人员报告称,他们发现了一种代谢酶――延胡索酸酶(fumarase)在DNA复制中所起的作用。研究结果发布在8月3日的《...

清华大学Nature子刊发表自噬新文章

1970-01-01

   来自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的研究人员证实,CapZ通过促进隔离膜(isolation membrane)内肌动蛋白(actin)组装调控了自噬体膜形成。这一研究发现发布在8月3日的《自然细胞生物学》(Nature Cell Biology)杂志上。 清华大学的俞立(Li Yu)教授、陈柱成(Zhucheng Chen)教授及Na Mi是这篇论文...

华人学者Nature子刊发表癌症重要发现 响应蛋白促进DNA损伤修复

1970-01-01

   DNA损伤会提高癌症的风险,研究人员发现已知在细胞遭受压力时会恢复表达的一种蛋白,在DNA修复一个早期的关键步骤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他们的研究结果发布在《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杂志上。 在这一要么迫使细胞修复DNA损伤要么死亡的迅疾、复杂情况下,ATF3(activating transcription fa...

清华大学Nature子刊发布mRNA研究新方法

1970-01-01

   来自清华大学、哥伦比亚大学的研究人员报告称,他们开发出了一种叫做mRIN的新方法,可用于直接评估来自大型RNA测序数据全基因组及基因特异性mRNA的完整性。这一重要的研究成果发布在8月3日的《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杂志上。 哥伦比亚大学系统生物学系助理教授张朝林(Chaolin Zhang)是这篇论文的通讯...

PNAS:全新阐述自由基致衰老理论

1970-01-01

   当Buck研究所Campisi实验室的科学家们,在培育生成过量自由基、损害皮肤线粒体的小鼠时,本期望看到小鼠生命过程中衰老加速――进一步的证实自由基衰老理论。然而,他们却在年轻小鼠中看到了惊人的利益:由于增进了表皮分化和上皮化,加速了伤口愈合。这一研究发布在8月3日的《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上。 资深科学家、Buck研究所教授J...

中科院、第三军医大Nature子刊发表最新成果

1970-01-01

   我们的肠道内生活着成千上万的微生物,它们在消化食物、抵御感染和应答药物等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近年来科学家们发现,人类肠道中的共生菌对人体健康有很大的影响。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肠道菌群与自闭症、癌症、糖尿病等多种人类疾病有关。纽约时报甚至在头条上宣告“We Are Our Bacteria”。 肠道黏膜是机体与肠道菌之间的重要屏障,黏膜...

华中科技大学Nature子刊帕金森病研究新成果

1970-01-01

   来自华中科技大学、斯坦福大学医学院的研究人员在帕金森病研究中取得突破性进展,相关论文“Dynamic rewiring of neural circuits in the motor cortex in mouse models of Parkinson's disease”发表在8月3日的《自然神经科学》(Nature Neuroscience)杂志...

中国科大长江特聘教授PNAS新文章

1970-01-01

   八月三日,中国科技大学博士生导师姚雪彪教授带领的研究小组,在《PNAS》发表一项研究成果,题为“Dynamic localization of Mps1 kinase to kinetochores is essential for accurate spindle microtubule attachment”。这项研究对于有丝分裂过程中激酶Mps1...

Nature Methods发布新RNA测序技术

1970-01-01

   Santa Cruz公司和Rochester大学的研究人员开发了一种新的RNA测序技术。他们通过这一技术发现了许多此前未被检测到的调控性小RNA。这一成果发表在八月三日的Nature Methods杂志上。 这个新技术可以在细胞中灵敏检测到带有化学修饰(甲基化)的小RNA。“tRNA是生物体内含量最丰富的小RNA之一,细胞里到处都是tRN...

PNAS揭示基因组的“标点符号”

2015-08-05

  基因组不仅是蛋白质合成的蓝图,还含有控制蛋白表达的调控指令。正因为存在这样的调控,机体内才能形成不同类型的细胞和组织。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杂志最近发表的一项研究表明,一些关键的调控程序编码在所谓的“垃圾DNA”中。   98%的人类基因组并不编码蛋白,这些非编码序列一度被认为是垃圾DNA。许多垃圾DNA来自于反转录转座子元...

Nature子刊:预测儿童癌症药物的副作用

2015-08-05

  对于身患癌症的儿童而言,尽管现有的疗法能延长许多患儿的生命,但与药物相关的副作用也在相当一部分患儿中引起了长期的健康问题。例如,在蒽环类药物治疗的儿童中,57%出现无症状的心功能不全,而16%出现充血性心脏衰竭。因此,人们希望了解其中的风险因素。   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等机构的研究人员对450多名蒽环类药物治疗的癌症患儿开展...

Nature子刊发表干细胞重要突破

2015-08-05

  骨骼肌是人体内丰度最高的一种组织,但在实验室里却很难大量生产。近年来有许多人尝试过分化和培养骨骼肌,但成效均不显著。日前,布莱根妇女医院BWH的研究人员通过模拟重要的发育线索,成功用多能干细胞生成了肌纤维。他们在培养皿中获得了能够收缩的毫米级肌纤维,并对其进行了扩增。这一突破性成果发表在八月三日的Nature Biotechnology杂志上,为人们提...

精准医疗:揭秘DNA对基因疾病严重性的影响

2015-08-04

  在生物进化过程中,由于多种因素的作用,人体内的基因会发生突变,从而影响了原有的结构与功能,并导致本身的遗传性状发生改变,甚至还会诱发遗传病或具有遗传倾向的疾病(包括肿瘤、癌症)。而随着近年来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完成和后基因组计划的不断深入,科学家们已发现通过致病基因和易感基因的检测,可预先了解人们未来的疾病发生风险!   但是,目前仅仅...

研究发现食用过多维他命A会破坏人体免疫系统

2015-08-04

  据《印度教徒报》报道,一项研究研究发现,当人体缺少维生素A时,适当补充维他命A对人体健康有很大益处,但食用过多反而有害无益,会促使人体免疫力下降,进而导致感染。   据报道,该研究刊登在《白细胞生物学期刊》(Journal of Leukocyte Biology)上。为了得到此结果,米哈伊与其同事用维他命A来刺激从志愿者身上提...

不抛弃不放弃阿斯利康对IL17抗体Brodalumab的研发继续保持乐观

1970-01-01

  今年5月,当安进(Amgen)宣布“在服用 Brodalumab 的患者中观察到自杀想法后,决定停止与阿斯利康关于该药物的合作”后,业界为之一震。安进表示,对于这个后期临床试验药物 Brodalumab,这样的安全问题可能会导致一个限制性标签,大大减少使用 Brodalumab 的患者人数。   而如今,阿斯利康表示对该潜在明星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