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转化医学是什么?
推荐活动



专家访谈
找到约2343条结果 (用时0.1656秒)
Cancer Discov:特殊基因突变或可使肿瘤对特殊抗癌药物敏感
近日,来自德克萨斯大学MD安德森癌症中心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发现,在许多类型癌症中常见的ARID1a的突变会打断癌细胞中DNA的损伤修复,从而使得癌症不断恶化;当治疗特定癌症时该基因或许就是癌细胞的致命弱点,相关研究发表于国际杂志Cancer Discovery上。 文章中,研究者Guang Peng博士表示,ARID1a是一种富含AT的交互结构域蛋白1a,ARID1a...
无创肿瘤DNA检测
癌症,也称恶性肿瘤,在过去的30年里,中国癌症的死亡率增加了80%,每年因癌症死亡病例达270万例。根据《2012中国肿瘤登记年报》公布的数据,每年新发肿瘤病例约为312万例,平均每天8550人,全国每分钟有6人被诊断为癌症。癌症已经当之无愧的成为人类健康的第一杀手。 分子损伤的累积导致肿瘤发生,目前已知的肿瘤驱动基因约有14...
肿瘤药物潜在靶点PDK1
3-磷酸肌醇依赖性蛋白激酶1(PDK1)是AGC蛋白激酶家族的主要调节器,是肿瘤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信号通路上的一个重要蛋白质,PDK1已经成为一类有潜力的肿瘤药物靶标。目前,尚未有成熟研发阶段的药物出现,对PDK1靶标的研发激起了研究者相当大的兴趣。 1.在研药物分析 以PDK1为靶标进行药物研发可以达...
基因来投票,肿瘤却当选
说起肿瘤大家都知道,肿瘤是因为细胞增生失去控制导致的一种恶性疾病,本期课程介绍基因和肿瘤的关系,用一种新的视角解释肿瘤发生的原因,希望能为大家揭开肿瘤发生机制神秘面纱的一角。课程主要有以下内容: 1.细胞分裂、增殖是生命的根本能力 人从受精卵长到成年了都是由细胞不断的分裂繁殖完成的。但对一个多细胞来说,各个细胞的分裂生长受到严格的控制,各个器官各个组织之...
著名肿瘤专家:停止肿瘤扩散有新法
最近,英国爱丁堡大学和美国纽约Albert Einstein医学院的科学家,发现了一个触发因子,可使乳腺癌细胞扩散到肺部。他们发现,在乳腺癌小鼠中阻断这些信号,可大大降低肺部中存在的继发性肿瘤的数目。 研究人员介绍说,这一发现可能带来新的治疗方法,阻止乳腺癌的发展过程。大多数的乳腺癌死亡是由肿瘤扩散至身体其他部位引起的。肺部通常是受影响的第...
麻醉如何影响肿瘤手术患者的转归
(一)手术,手术应激与肿瘤进展的关系 一些作者,像Demicheli等证明手术本身在肿瘤的进展及转移性再发方面起着很重要的作用。近一个世纪前,Tizzer就报道了手术可以诱发由癌细胞灌注动物的肿瘤生长。接下来Van der Bij 等提出假说:腹部手术的创伤破坏了肝脏血管的完整性,这导致了细胞外...
ASCO:全球肿瘤药物研究最新进展
一年一度的美国临床肿瘤学会议六月圆满落幕,在这一年一度的盛会中,各大制药企业纷纷晒出自己的明星产品,快来跟着生物谷小编的脚步,回顾一下本次ASCO都有哪些亮点: 百时美施贵宝力保肿瘤免疫领先地位 过去几年,百时美施贵宝一直是肿瘤领域的关注焦点。该公司设计出抗体与体内PD-1分子结合,用其激活机体免疫系统对抗肿瘤。实验表明,非鳞状肺癌患者在服用公司研发的O...
肿瘤市场前景分析
当前,围绕肿瘤市场的布局,中外药企的动作可谓是接二连三,颇有你来我往的架势。 2015年3月,全球知名药企百时美施贵宝和再鼎医药有限公司宣布双方达成战略联盟,在中国共同开发治疗肝细胞癌制剂―布立尼布。礼来公司也不甘落后,于近日宣布和德国生物技术公司BioNTech公司达成了合作协议,共同开发新型肿瘤疗法。 在A股市场上,类似布局也已如...
访ASCO主席:肿瘤大数据如何引导癌症疗法创新?
Peter P. Yu教授 在2015年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年度会议来临之际,ASCO主席Peter Yu教授在采访中简要介绍了今年会议计划的主要主题之一――大数据,并概述了ASCO牵头的大数据项目CancerLinQ™的未来。此外,他还为ASCO与会者推荐了一些重要的会议主题,并对为什么恰好是肿瘤科医生引领医药领域大数据发展的情况...
全球最畅销肿瘤药物TOP20(2014-2020年)
2014年最畅销的肿瘤药(单位:亿美元) 2014年公司的三大肿瘤产品利妥昔、阿瓦斯汀和赫赛汀销售规模已经达到了210亿美元,而塞尔基因的多发性骨髓瘤药物Revlimid将会成为首个在2020年年销售额超100亿美元的肿瘤产品。 在本届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上,第一代检测点抑制剂俨然成为主要的议题,也是检测点抑制剂连续三年在A...
复旦、上海交大Nature Genetics肿瘤研究新发现
来自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的研究人员采用全基因组关联研究(GWAS),鉴别出了散发性垂体腺瘤(pituitary adenoma)的一些易感位点。研究结果发布在6月1日的《自然遗传学》(Nature Genetics)杂志上。 复旦大学的赵曜(Yao Zhao)教授和上海交通大学的师咏勇(Yongyong Shi)教授是这篇论文的共同通讯作...
葛高翔PLOS Genet揭示胶原蛋白促肿瘤发展新机制
5月19日,国际学术期刊PLOS Genetics 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葛高翔研究组的最新研究成果Minor Type IV Collagen a5 Chain Promotes Cancer Progression through Discoidin Domain Receptor-1,揭示了IV胶原蛋白肿...
医药生物行业:遇上最好的时代,肿瘤免疫治疗
2015年是变革的一年,新技术、新模式是我们贯穿全年的选股策略。随着公立医院改革的推进,医药招标体系给医药企业前所未有的压力,我们认为药企集中度的提升、流通领域扁平化是2015年医药行业最大的变革,在这种情况下,借助并购、整合实现企业二次创业,是药企共同的选择。所以,新技术、新模式成为我们2015年选股的主要路径。在2014年单抗药物专题的基础上,我们对全球肿瘤治疗的研...
浙大教授首将纳米涂层用于口服DNA疫苗 助力肿瘤免疫治疗
根据科技部官方网站的最新消息,由浙江大学教授汤谷平和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博士平渊联合研究的涂有纳米粒子的细菌可以有效传递口服DNA疫苗,刺激人体自身的免疫系统摧毁癌细胞,这是首次将纳米涂层用于口服DNA疫苗的体内细菌传递,研究结果发表在最近一期的国际纳米科学技术领域权威期刊Nano Letters上。 首将纳米涂层用于口服DNA疫苗的体内...
肿瘤市场前景可期中外药企进入布局“加速期”
今年以来,中外医药公司围绕肿瘤市场的布局可谓“摩肩接踵”。 2015年3月,全球知名药企百时美施贵宝和再鼎医药有限公司宣布双方达成战略联盟,在中国共同开发治疗肝细胞癌制剂―布立尼布。礼来公司也不甘落后,于近日宣布和德国生物技术公司BioNTech公司达成了合作协议,共同开发新型肿瘤疗法。 在A股市场上,类似布局也已如火如荼地展开。1月29日,南华生物宣布...
抗癌药物直达肿瘤新技术
肿瘤在生物体内复杂的微环境结构影响到药物的扩散和分布,也让药物敏感性和肿瘤应答的研究较为困难。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研究者们最近开发出两种不同的新技术,可以将多种抗癌药物直接运送至肿瘤部位,研究药物分布和细胞毒性。最新一期的《Nature Review Cancer》杂志对此进行了介绍。 麻省理工(MIT)的Jonas等人研制出...
Nat Med:儿童致命脑肿瘤的新疗法
通过收集美国和欧洲儿童的大脑肿瘤的样本,一个国际科学家小组发现药物panobinostat和类似的基因调节药物可以有效地治疗弥漫性内在脑桥的神经胶质瘤(DIPG),后者是儿科癌症中具有侵袭性和致命性的肿瘤。该项研究发表在最新一期“Nature Medicine”杂志上,由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美国国防部以及超过25个非营利基金会资助,致力于寻找治疗儿童脑癌的方法。 ...
Neoplasia:肿瘤微环境或可影响不同癌症亚型的发展
近日,来自冷泉港实验室(Cold Spring Harbor Laboratory)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发现,两种不同的乳腺癌小鼠模型会因为机体肿瘤微环境的不同特性而表现出疾病进展的不同, 肿瘤微环境包括可以支持肿瘤生长的细胞和胞外分子,研究者通过观察分析因不同突变而引发的两种类型的乳腺癌,发现了这两种乳腺癌存在不同的肿瘤微环境;其中一种常见因子是以细胞外蛋白基质金属蛋...
《转》访詹启敏院士: 精准医学规划和肿瘤精准医学前景
“2015基因检测与健康产业论坛”大会于5月22-24日在江苏泰州胜利召开。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医学科学院副院长、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副校长詹启敏在会上发表演讲,并接受了转化医学网的现场专访。 转化医学网:最近精准医疗一直都是转化医学领域关注的热点,那么,能否为我们解读一下国家层面的精准医学规划? 詹启敏...
精准医疗进入发展快轨 肿瘤检测市场先行
造血干细胞移植、基因芯片诊断、免疫细胞治疗等第三类医疗技术临床应用准入审批日前取消。在此之前,国家卫计委、科技部等多次出台政策,并组织生物医药等领域专家对精准医疗、基因测序等开展研究。国家卫计委相关人士透露,精准医疗计划有望列入国家“十三五”科技发展规划。在政策利好推动下,精准医疗有希望进入发展快轨。 多项政策支持 相关人士对中国证券报记者透露,政府高层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