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转化医学是什么?
推荐活动



专家访谈
找到约2343条结果 (用时0.1656秒)
转化医学网云直播:赖仁胜教授《临床肿瘤基因项目设计和软件报告》
导语:转化医学网开通云直播平台,从此无论你身处何处,只要有网络就可以进入学习。结识一群志同道合的良师益友,学海无涯,干货在此! 本期邀请到的嘉宾是赖仁胜教授,赖教授分享的内容主要涵盖三方面:美国癌症基因组临床启示;临床肿瘤基因项目创新;大数据软件临床应用报告。 赖仁胜简介: 南京中医药大学博士生导师,国家卫计委分子病理...
浙江大学最新文章:细胞自噬与肿瘤发生
细胞自噬是真核生物中高度保守的依赖于溶酶体的降解过程, 在维持细胞物质代谢、内环境稳定及基因组完整性等方面起重要作用. 自噬功能紊乱与机体多种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 近年来, 大量的研究表明, 人类多种肿瘤中存在自噬异常, 自噬在肿瘤发生发展的各个阶段均扮演着重要角色. 近期来自浙江大学医学院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系的研究人员发表综述,介绍近年来细胞自噬的研究进展, 重点阐述细胞...
如何在早期发现癌症?NICE发布疑似肿瘤患者“识别”指南
NICE发布了2015版《疑似肿瘤患者:识别和转诊》指南,新指南对2005版指南进行了彻底的更新与替换,更加注重促使患者去医院就诊的临床症状。Lancet Oncology杂志7月份的文章对新指南进行了解读。 英国国家卫生与临床优化研究所(NICE)发布了2015版《疑似肿瘤患者:识别和转诊》(Suspected Cance...
贝瑞和康:昂科益肿瘤分子诊断产品上市
北京贝瑞和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贝瑞和康”)自主研发的昂科益(OnconiTM)肿瘤分子诊断产品已正式上市。首款发布的产品是针对非小细胞肺癌的无创肿瘤驱动基因突变检测,这意味着贝瑞和康在高通量测序技术肿瘤临床转化领域取得进一步进展。 昂科益非小细胞肺癌的肿瘤驱动基因突变检测(以下简称“昂科益”)为无创式检测,即以患者血液...
肿瘤治疗耐受的独特策略
根据美国Ludwig癌症研究所的科学家表明,胶质母细胞瘤(一种致命的脑肿瘤)可以利用葡萄糖和另一种营养素――醋酸盐,对靶定特殊细胞分子的靶向治疗产生耐受性。 这项研究结果发表于七月十三日的《PNAS》,表明营养物质能够强烈影响驱动肿瘤的信号分子。本文第一作者Paul Mischel表示:“本研究表明,在癌症的发展和治疗过程中,营养因子和代谢...
肿瘤患者术后防复发是关键
据统计显示,我国新诊断的肿瘤患者中一年复发率为60%,死于肿瘤复发和转移的患者超过80%。临床研究数据显示:手术、放化疗结束出院后的1-2年为复发、转移的高危期。因此,预防肿瘤复发和转移比治疗更重要。那么,如何防止肿瘤的复发转移呢?肿瘤专家王振国教授给出了答案。 定期复查,跟踪随访 由于目前尚无复发和...
我国实现3D打印全骶骨假体治疗骶骨恶性肿瘤
记者田雅婷13日从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获悉,该院日前成功完成了世界首例3D打印全骶骨假体治疗骶骨恶性肿瘤,这是3D打印技术在该疾病治疗领域中的首次应用。 据了解,患者来自广西,患有骶骨脊索瘤,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骨肿瘤科主任郭卫及其团队进行充分研究后,确定为他实施骶骨恶性肿瘤I期后路全骶骨切除术。郭卫指出,骶骨是人体躯干与肢体连接的重要...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将研发鼻咽癌疫苗
鼻咽癌别名“广东瘤”,这一病名被提出已经142年。全球80%的鼻咽癌病例发生在中国,尤其是华南地区的广东等省份。今年鼻咽癌风险预警芯片面世,让科学预测鼻咽癌成为可能。开发这个芯片的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团队,正谋划一件大事——启动鼻咽癌疫苗的研制。这意味着,广东科学家们对鼻咽癌长达半世纪的围剿进入全新阶段。 测基因 &ems...
任天堂总裁患胆管肿瘤去世 年仅55岁
据美国《华尔街日报》7月13日报道,任天堂公司(Nintendo Co.)周一宣布,该公司总裁岩田聪(Satoru Iwata)因肿瘤去世,终年55岁。仅仅数月前,岩田聪刚刚宣布这家视频游戏制造商将进军移动游戏领域。 任天堂称,岩田聪于2014年6月接受了手术,最近几天他的状况迅速恶化。该公司称,岩田聪上周六因胆管肿瘤去世。 虽然去年因健康问题错过了一些公司活...
基因组测序助力肿瘤精密治疗
最近,约翰霍普金斯大学Kimmel癌症中心的科学家,在对101例胰腺癌患者的血液和肿瘤进行基因组测序后发现,至少三分之一患者的肿瘤有基因突变,这些突变有朝一日可能帮助指导疾病的精密治疗。他们说,与标准的影像学检查方法相比,血液检测的结果,可以早半年预测到癌症的复发。 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肿瘤学和病理学教授、Kimmel癌症...
PNAS:肿瘤血管生成的混乱之源
和其他细胞一样,肿瘤细胞也需要通过血管网络获取养分并排出废物。癌症研究的一个主要方向,就是通过阻止血管生成来抑制肿瘤。 Rice大学的研究人员通过建立信号传导模型,揭示了肿瘤细胞操纵血管生成满足自身需求的具体机制。这项研究发表在近日的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杂志上。 细胞之间的信号传导决定着它们的行为。José Onuch...
肿瘤免疫细胞疗法 或将进入规范化时代
肿瘤免疫细胞疗法被称为是除了手术、化疗、放疗之外,治疗癌症的另一条“救命稻草”。目前佛山已有两家三甲医院开展此类疗法,其中一家开展数年之久,却一直都不敢进行公开宣传推广。究其原因,是原卫生部将其纳入第三类医疗技术临床应用准入审批项目后,却一直没有真正批准医疗机构开展此项业务,肿瘤免疫细胞疗法存在不规范使用的风险。不过,因为其市场需求巨大,最近十年来全国几乎所有三甲医院都在...
线粒体缺陷 开启肿瘤模式
癌细胞会违背正常细胞所遵循的规则。它们可以不停地分裂,侵入远端的组织,并以异常的速率消耗葡萄糖。 目前,宾夕法尼亚大学的研究人员表明,细胞的能量生产中心——线粒体的缺陷,在正常细胞到癌细胞的过渡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当科学家破坏了线粒体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后,正常细胞就呈现出癌细胞的特性。 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七月六日的肿瘤学专业国际顶尖学术期刊《Oncogene》...
肿瘤免疫疗法“中外有别” 行业标准亟待完善
免疫疗法是一项被许多癌症患者称为救命稻草的治疗方法:抽出病人的血液,在体外培养“一支狙杀癌细胞的军队”,再回输到患者体内。也是一项被部分患者的最后一搏:在手术、化疗、放疗后仍无缓解或癌症复发时,筹集重金为生存争取最后一线希望。 2007年至今的八年间,这一疗法以势不可挡的趋势火遍中国大江南北,在几乎所有的三甲医院遍地开花。20...
汤森路透:PD-免疫抑制剂继续主导肿瘤免疫领域
小野制药和百时美施贵宝(BMS)合作开发的Opdivo (nivolumab)是作用于T细胞、祖B细胞和巨噬细胞表面受体PD-1(程序细胞死亡蛋白1)的抑制剂,近来在肿瘤免疫(IO)治疗中有积极的临床试验结果。PD-1及其配体PD-L1和2(程序细胞死亡1配体1和2)在免疫系统中起着抑制T细胞活化的作用。此类治疗性单抗通过抑制肿瘤PD-1的表达,使免疫系统攻击肿瘤细胞从而对抗...
Cell突破30年瓶颈:新型抗癌组合炮
来自德国科隆大学的研究人员证实,可联合给予Chk1和MK2抑制剂来治疗KRAS或BRAF突变肿瘤。这一重要的研究发现发布在7月2日的《细胞》(Cell)杂志上。 来自科隆大学的Felix Dietlein博士和H. Christian Reinhardt博士是这篇论文的共同通讯作者。 自30多年前...
“伴随诊断”查基因 “靶向药物”抑肿瘤
“伴随诊断”正越来越多地用于疾病治疗领域。医生通过“伴随诊断”检测特定的蛋白或基因,用于指导靶向治疗,可使患者获得最大临床效益。 近日在沪举行的一个专题研讨会上,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病理科主任、复旦大学病理研究所所长杜祥教授以肺癌治疗为例指出,若以ALK融合基因检测作为伴随诊断,可以确定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能否使用一种针对性的A...
Cell子刊:肿瘤代谢的另一种机制
Emory大学的研究团队发现,一种主要的黑色素瘤突变会改变癌细胞代谢,让其依赖生酮作用中的酶。这项研究发表在七月二日的Molecular Cell杂志上。 B-raf基因的V600E突变可以促进细胞生长,这种突变存在于绝大多数黑色素瘤和一些结肠癌、甲状腺癌中。以B-raf V600E突变为靶标的药物vemurafenib,可以...
手术或活检可能使肿瘤恶化?
最近,英国布里斯托大学的科学家,在研究癌症手术或活检创伤后的身体炎症反应时发现,这些手术程序可能导致生长信号被传递到任何剩余的癌症或癌前细胞,这可能会对疾病进展产生消极的影响。 组织损伤一直都被认为可引发各种癌症的发展。到现在为止,癌症手术、活检收集或溃疡后的局部伤口,对疾病进展有何影响,我们还知之甚少。这项研究,是由英国布里...
科学家揭示胚胎与肿瘤的相似性
虽然听起来不怎么靠谱,但乳腺肿瘤与胚胎之间的确存在着一些共同之处。 Texas大学的研究团队发现,与类似小鼠成体组织的肿瘤相比,类似小鼠早期胚胎的乳腺肿瘤更容易转移。在胚胎发育中启动的基因,也在转移性肿瘤中得到表达。这项研究发表在六月三十日的Scientific Reports杂志上。 机体每一个细胞分享着同一套基因,不过基因表达是有组织特异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