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活动

第六届单细胞技术应用研讨会暨空间组学前沿研讨会
【直播】 解密顶刊文章——时空组学驱动精准发现引擎
【直播】破卷之战:新修饰战队重燃科研创新力

专家访谈

《转》访欧易生物总经理张志明:持续逆势快速增长!破解科研服务"不可能三角"的硬核逻辑
《转》访菲鹏数辉马步勇教授|AI与分子模拟引领生物医药创新,“构象选择机制”开辟药物动态设计新纪元
《转》访无锡市第九人民医院科教科主任赵刚
《转》访Olink亚太副总裁Andrea Ballagi博士:新一代蛋白组学如何加速精准医疗新进程
【我的2022】瑞普基因首席技术官王涛:发挥BT+AI双引擎特色优势,推进AI技术在精准医疗领域的临床落地
【我的2022】佰诺全景创始人焦磊:降低使用成本和难度,推动全景病理技术在中国的临床转化落地
【我的2022】墨卓生物创始人兼COO刘寒:日日精进,久久为功,把一个好的单细胞中国解决方案带给客户
【我的2022】迈杰医学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张亚飞:数智化赋能商业模式转型,为客户提供更优质的伴随诊断整体解决方案
【我的2022】深圳绘云生物总经理林景超:专注慢病早筛类临床质谱检测产品,从临床痛点出发,为临床医学检验解决更多难题
【我的2022】艾吉泰康联合创始人屈武斌:对技术精雕细琢,以客户应用场景为核心,用特色服务提供基因捕获整体解决方案
【我的2022】恩泽康泰联合创始人李志:开放与合作,深耕外泌体技术开发与临床转化,为创新药研发提供坚实的肩膀!
【我的2022】迈迪安生命科学部门市场总监Liyan Pang:持续拓展颠覆性分子诊断原料,为体外诊断行业提供创新型解决方案

找到约1004条结果 (用时0.1656秒)

【Nat. Commun.】中国科学院揭示癌症治疗药物CDK4/6i耐药机制!

2023-07-18

7月14日,来自中国科学院的研究团队在《Nature Communication》上发表了名为“The RNA-binding protein LRPPRC promotes resistance to CDK4/6 inhibition in lung cancer”的研究文章,研究揭示了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4和6(CDK4/6i)耐药的机制,为研究CDK4/6和富亮氨酸五肽重复序列(L...

戒烟新选择!哈佛研究团队通过首次大规模临床试验发现新的戒烟药物

2023-07-16

7月11日,来自哈佛的研究团队在《JAMA Network》上发表了名为“Cytisinicline for Smoking Cessation A Randomized Clinical Trial”的研究,通过美国首次大规模胞二磷胆碱临床试验发现,这种戒烟药物对希望摆脱尼古丁依赖的成年人有效且耐受性良好。 https://jamanetwork.com/jour...

【Nat. Commun.】加州大学发现治疗肺癌的新药物靶点!

2023-07-12

7月5日,来自加州大学的研究团队在《Nature Communications》上发表了名为“UHRF1 is a mediator of KRAS driven oncogenesis in lung adenocarcinoma”的文章,研究发现UHRF1在KRAS驱动的肿瘤发生中起着关键作用,可能是治疗KRAS突变的NSCLC和/或其他KRAS驱动的癌症的一个有吸引力的药物靶点。 ...

【Science Advance】罕见肝癌的蛋白质为癌细胞的基础生物学和药物敏感性提供了新的见解

2023-07-02

6月21日,来自洛克菲勒大学的Sanford M. Simon团队,在《Science Advance》上发表了名为“Disruption of proteome by an oncogenic fusion kinase alters metabolism in fibrolamellar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的研究论文,论文对纤维化肝细胞癌(FLC)的癌细胞...

点赞!超5000种!哈佛大学医学院构建非小细胞肺癌靶向药物组合集

2023-06-29

近日,哈佛大学医学院研究人员在国际知名期刊《Nature Communications》上发表了题为“A landscape of response to drug combinations in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的研究论文,该研究构建了一个大型数据集,筛选了81个非小细胞肺癌细胞系的5000多种靶向药物组合。该研究分析揭示了肿瘤模型反应的深刻异质性并分...

新突破!国外研究团队发现抗肿瘤和抗癌药物新机制

2023-06-28

6月27日,来自韩国首尔国立大学兽医学院兽医临床科学系兽医内科实验室的Ga-Hyun Lim, Su-Min Park, Ga-Hee Youn,等教授在《Scientific Reports》上发表题为“Macrophage induces anti-cancer drug resistance in canine mammary gland tumor spheroid”的研究论文,研究...

喜讯!瑷格干细胞公司首款干细胞治疗药物AG1001获批临床

2023-06-10

2023年6月9日,北京瑷格干细胞科技有限公司研发的“人脂肪间充质干细胞注射液”(代号:AG1001)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的临床试验默示许可,予以准许开展临床试验。   ▲国家药监局官网:瑷格干细胞“人脂肪间充质干细胞注射液”获临床试验默示许可 关于系统性硬化症 系统性硬化症(systemic sclerosis, SS...

数辉生物亮相CAPR 2023 ,畅享 AI药物研发盛宴

2023-05-27

2023年5月25日至26日,中国AI药物研发大会 (CAPR 2023)在上海召开,菲鹏集团旗下的数辉生物携相关科研成果首次亮相此次大会。会议期间,数辉生物首席科学家马步勇教授分享了题为《分子模拟和人工智能在抗体蛋白药物研发的应用》的学术报告,就其全新的药物模型理论与在场同行进行了深入交流。 数辉生物首席科学家马步勇教授现场分享 特色模型理论,引领药物...

以毒攻癌!浙江大学顾臻等团队新开发一款血小板-药物偶联物,可显著抑制肿瘤转移

2023-05-22

近日,浙江大学顾臻及俞计成共同在期刊《Matter》发表了题为“T cell-mimicking platelet-drug conjugates”的研究论文,该研究用颗粒酶B和穿孔蛋白纳米复合物武装血小板,通过利用T细胞的天然细胞毒性机制来抑制癌症转移。 https://www.cell.com/matter/fulltext/S2590-2385(23)00...

【直播倒计时1天】类器官的构建与药物研发在线研讨会

2023-05-17

类器官正在迅速成为基础研究和药物发现的有力工具,这些与自身器官结构类似的三维(3D)组织可在体外生长,形成其原生器官的“微缩版本”。类器官拥有从健康或病变的细胞和组织中自我培养的能力,并具有多功能性,被广泛应用于医学及药物研究中。尽管很多应用还处于早期开发阶段,但以更精确和详细的方式揭示疾病机制,并实现更加个性化的疾病治疗方法的可能性持续加速类器官技术的发展。 ...

Olink蛋白组学 2023 中国制药峰会|以蛋白标志物研究驱动药物研发

2023-05-11

药物研发进程中会面临诸多难题,包括上市时间滞后、 消耗率过高及新型药靶发现低效等。虽然,蛋白质作为绝大多数已上市药物的作用靶标;但在方法学上,业界长期停留在基因组学和转录组学阶段,通过这两者来间接代表蛋白质。DNA和RNA研究尚不能提供临床试验中关于药物有效性、安全性及病人分层等方面的全面信息。而传统观念蛋白组学研究方法仍处于相对低通量水平,特别是对于低丰度人血浆蛋白组,既缺乏稳健性,又未达...

【直播预告】类器官的构建与药物研发在线研讨会

2023-05-10

类器官正在迅速成为基础研究和药物发现的有力工具,这些与自身器官结构类似的三维(3D)组织可在体外生长,形成其原生器官的“微缩版本”。类器官拥有从健康或病变的细胞和组织中自我培养的能力,并具有多功能性,被广泛应用于医学及药物研究中。尽管很多应用还处于早期开发阶段,但以更精确和详细的方式揭示疾病机制,并实现更加个性化的疾病治疗方法的可能性持续加速类器官技术的发展。 ...

最新!中南大学与华中师范大学合作开发新型纳米药物,可有效抑制肿瘤转移复发

2023-04-28

近日,中南大学刘又年、邓留和华中师范大学朱成周在《Nano Today》上发表了题为“Biomimetic Fe-Cu Dual-atomic-site catalysts enable efficient H2O2 activation for tumor lymphatic metastasis inhibition”的研究论文,该研究受天然酶的启发,在空心氮掺杂碳纳米球(FeCuNC)...

最新突破!上海交大房静远/陈萦晅/熊华发现色氨酸分解代谢物介导他汀类药物对结直肠癌的化学预防作用

2023-04-23

4月17日,上海交通大学房静远、陈萦晅及熊华共同在《Nature Microbiology》发表题为“Microbiota-derived tryptophan catabolites  mediate the chemopreventive effects of statins on colorectal cancer”的研究论文,研究表明微生物群衍生的色氨酸分解代谢物介导他汀类...

【Science子刊】最新!麻省理工学院在癌症免疫治疗药物方面取得重大突破!

2023-04-20

4月19日,麻省理工学院研究团队在《Science Advances》上发表了名为“Engineering kinetics of TLR7/8 agonist release from bottlebrush prodrugs enables tumor-focused immune stimulation”的文章,研究人员探讨了咪唑喹啉类药物的暴露时间对体内体外免疫刺激的影响,为下一代癌...

【Nature 子刊】新突破!华南理工大学王均教授团队研制出可增强免疫治疗的新基因纳米药物

2023-04-10

近日,华南理工大学生物医学科学与工程学院的王均教授团队在《Nature communications》上发表了名为“Engineering tumor-specific gene nanomedicine to recruit and activate T cells for enhanced immunotherapy”的文章。硕士研究生王悦、周史焜为该文章的共同第一作者,王均教授、许从飞...

【Cell子刊】减肥的同时还能防癌!科学家发现这种药物分子能够实现且无副作用

2023-03-29

2023年3月28日,《Cell Reports》上发布了一项研究。来自德克萨斯大学的科学家已经发现一种潜在的药物分子,它可以完全实现防止体重增加、变胖的功效,甚至还能降低因此患癌的风险。即使小鼠每天都进食高脂食物,只要同时获取了这种小分子药物,它一生都不会变胖,并且也不会产生肝副作用。 https://www.cell.com/cell-reports/fullt...

四川大学罗奎团队:通过破坏肿瘤代谢可塑性治疗结直肠癌,新型纳米药物做到了!

2023-03-28

近日,四川大学罗奎团队在《Advanced Materials》(IF=32.086)上发表文章,开发了一种稳定的金属-酚基聚合物纳米药物,通过破坏肿瘤代谢可塑性,从而抑制结直肠癌。 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002/adma.202300548 纳米科学和肿瘤学  01&nbs...

攻克“肿瘤耐药性”?最新研究发现使用拮抗药物组合可选择性杀死耐药癌细胞

2023-03-15

癌症治疗受到正常细胞毒性和癌细胞耐药性的限制。矛盾的是,对某些疗法的癌症耐药性可用于保护正常细胞,同时通过使用拮抗药物组合(包括细胞毒性和保护性药物)选择性地杀死耐药癌细胞。近日,国外研究团队在《Oncotarget》发表研究论文“Selective protection of normal cells from chemotherapy, while killing drug-resist...

【快讯】基于Agena MassARRAY平台的首张药物基因组检测第三类医疗器械注册证获批

2023-03-15

2023年3月8日,Agena Bioscience(基纳生物)与先声诊断共同推进的“人CYP2C19基因分型检测试剂盒”正式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第三类医疗器械注册证,这也是国内首个基于飞行时间质谱技术进行药物基因组检测的获证试剂盒。该产品获批用于体外定性检测正在服用或将要服用氯吡格雷进行抗血小板治疗的冠心病和缺血性卒中患者外周血样本中CYP2C19基因的多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