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活动

转化医学网企业会员
2024单细胞蛋白质组学技术与产业应用研讨会
转化医学网直播间

专家访谈

《转》访无锡市第九人民医院科教科主任赵刚
《转》访Olink亚太副总裁Andrea Ballagi博士:新一代蛋白组学如何加速精准医疗新进程
【我的2022】瑞普基因首席技术官王涛:发挥BT+AI双引擎特色优势,推进AI技术在精准医疗领域的临床落地
【我的2022】佰诺全景创始人焦磊:降低使用成本和难度,推动全景病理技术在中国的临床转化落地
【我的2022】墨卓生物创始人兼COO刘寒:日日精进,久久为功,把一个好的单细胞中国解决方案带给客户
【我的2022】迈杰医学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张亚飞:数智化赋能商业模式转型,为客户提供更优质的伴随诊断整体解决方案
【我的2022】深圳绘云生物总经理林景超:专注慢病早筛类临床质谱检测产品,从临床痛点出发,为临床医学检验解决更多难题
【我的2022】艾吉泰康联合创始人屈武斌:对技术精雕细琢,以客户应用场景为核心,用特色服务提供基因捕获整体解决方案
【我的2022】恩泽康泰联合创始人李志:开放与合作,深耕外泌体技术开发与临床转化,为创新药研发提供坚实的肩膀!
【我的2022】迈迪安生命科学部门市场总监Liyan Pang:持续拓展颠覆性分子诊断原料,为体外诊断行业提供创新型解决方案
【我的2022】司羿智能科技创始人尹刚刚:以人为本,用科技传递温度,让老百姓用得起实用有效的创新康复产品!
【我的2022】晶能生物总经理邹晓文:拥抱变化,敢于担当,确保样品检测数据按时交付,分担疫情风险

找到约7条结果 (用时0.1656秒)

又是一年教师节,我们拿出5个免费名额,感恩老师的辛勤付出!

2018-09-10

谢谢您,老师,您辛苦了! 临近下课,班主任突然停住了讲课,托了托黑框眼镜,凌厉中带着温柔的眼神缓缓扫过每一个人。教室刹那间鸦雀无声,连一枚针掉到地上都听得见,做小动作的学生也直起了腰。(,这样的好词好句,上过学的人都知道) “听人说,你们中有不少人自诩:貌比潘安、才比子建、富比石崇。今天我出一道题目,考考你们的智...

【嘉宾风采】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检验科副主任郭玮老师将在第二届现代临床分子诊断研讨会做主题报告

2018-03-16

嘉宾简介 郭玮,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检验科副主任,博士、博士生导师。中华医学会检验医学分会第九届委员会青年委员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检验医师分会委员、上海市医学会检验医学分会第十届委员会委员、上海市抗癌协会检验医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检验医学分会临床生化学组成员、上海市医学会检验医学分会质谱学组组长、《检验医学》等多本杂志编委。近年来主持...

从大学老师到住院医生

2015-03-09

  在瑞金医院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同级的医生中,我是年龄最长,同时经历也是比较丰富的一个。在成为一名“基地”住院医师之前,我曾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从事 了七年医学专业教师的工作,同时也完成了自己硕士及博士学业,在2012年我辞去了大学教师的工作,通过笔试和面试进入了上海瑞金医院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急诊科基地,成为了一名住院医师,经过一年多的工作与学习,我...

胡大一:我的老师王海燕

2014-12-23

近年来,与王海燕老师见面时间很少,偶然开会碰见,她总说约个时间谈谈,她要谈的主要是针砭时弊,对当下学术界和研究领域的功利浮躁和潜规则尖锐批评,对我提出推动医学回归人文、回归临床和回归基本功、医学整合以及反对过度医疗,给予充分肯定与支持…… 本文作者胡大一系著名心血管病专家 2014年12月11日凌晨3:20,我国著名的医学家、医学教育家和肾脏病学的学术泰斗、北京大学第...

齐老师和他的医护儿女:1610个日夜,76份期盼

2014-10-19

  “齐老师像是我们的家人,很舍不得,看到他就会想起我父亲。”近日一篇题为《记住我们心中的齐老师》的日志在网上热传,日志的作者是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肝胆胰外科,一名80后护士陶子。   齐老师是肝胆胰外科一位“特别”的病人,身患重病,但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他的乐观豁达,向医护人员传递了巨大的正能量。日志后留言无数,“感动”“...

《转》访:北大医学遗传学系黄昱老师 要监管技术应用领域而不是技术本身

2014-09-15

  《转》访是转化医学网的品牌专访栏目,是业内专家、大佬、知名企业智慧交流碰撞的平台,也是促进行业健康发展的重要力量,《转》访致力于打造转化医学领域最知名的专家访谈栏目。   黄昱老师介绍:   北京大学医学部生化和分子生物学博士,现任医学遗传学系副主任,研究方向为衰老分子生物学,生化和分子遗传学,先后承担两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通过撰写遗传性罕见病PBL案例,举办罕见...

大医 良师 学者--追忆张之南

2014-09-10

  1929年的夏天,北京协和医院,一个婴儿呱呱坠地,在一张洁白的道林纸上留下了他人生的第一个足迹。此后,他用这双脚自豪而不无艰辛地走过了85年,有过少年意气,有过青年梦想;刻苦地学习过,忘我地奉献过;床旁细心观察,伏案辛勤写作,海外各国游学;探索了医学奥秘,收治了疑难杂症,指导了学生晚辈,战胜了自己的顽疾。上进、成功、失落、奋起,终于有一天他再也走不动了,他累了,他真的很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