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活动

从大学老师到住院医生

首页 » 医声医事 2015-03-09 医学界 赞(6)
分享: 
导读
“上海交通大学教学新秀”的他,为何选择成为一名“基地”住院医师?

  在瑞金医院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同级的医生中,我是年龄最长,同时经历也是比较丰富的一个。在成为一名“基地”住院医师之前,我曾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从事 了七年医学专业教师的工作,同时也完成了自己硕士及博士学业,在2012年我辞去了大学教师的工作,通过笔试和面试进入了上海瑞金医院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急诊科基地,成为了一名住院医师,经过一年多的工作与学习,我对上海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的体会主要有以下几点:

 开放的门户

  对于我来说,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是一个开放的门户,给了我这个有从医梦想但又很难实现的人又一次机会。其实在医学院工作的七年,我一直处于一种“人在曹 营心在汉”的心情之中,我是一个热爱医生职业的人,但在2005年大学毕业时迫于就业、学业的压力我选择了留校任教。虽然在校任教时我已获得了“讲师”的 职称以及“上海交通大学教学新秀”等荣誉,但“成为一名临床医生”始终是我的梦想。

  诚然,在没有“基地”出现之前,像我这样已经长期离开临床并且主要从事基础医学理论研究工作的人来说,要再次成为一名医生的可能性微乎其微,然而有了这项制度之后,在符合基地准入条件的情况下,我看到了曙光。

  重要的缓冲

  我觉得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是一个重要的缓冲。因为无论对于医科院校的毕业生还是对于我这样长期离开临床的医学院教师,我们虽然都经过多年系统的临床医学 学习,并具备了一定的医学理论知识,但对于偏重实践、需要承担医疗责任和风险的临床而言,如果没有基地的“嫁接”而突然实现身份的转变是比较唐突的,毕竟 医学上理论和实际是有很大差距的。临床直接面对的是每个病人个体,每个个体都存在一定的差异性,这需要医生个人除医学理论外的综合素质的保障。

  作为一个曾经的医学院教师和一个博士研究生,我对自己人际交流能力和学习能力是有信心的,但是临床实践和技能非常欠缺,“基地”为我提供了一个缓冲期, 让我有充分的时间去补充我自身的不足。这样的缓冲,让我们可以在以后的从业生涯中规避很多风险、少走很多弯路,其实是一个医患双赢的结果。

 可贵、包容的学习平台

  我觉得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是一个可贵且包容的学习平台。基地的住院医师和实习医生是有很大区别的,因为在基地中的我们虽说有学员的身份,但同时也是 一名医生,我们要承担一定的医疗压力和责任,很多时间我们就是医院直接面对病人的一线医生,因此在有责任与压力的情况下就促使我们去认真学习、谨慎行医, 这些经验是在“无压力”的实习医生生涯中无法体会的。另外,正因为我们还有学员的身份,我们很大一部分的医疗责任和风险会被上级医师所分担,因此在这样一 个相对宽松的环境中,我们可以放开手脚去实践各项临床技能,可以问老师各种临床问题,可以说只要想学习,我们都可以获得医学最前沿、最实用的医学知识。在 “基地”工作和学习的一年半时间里,我已经习惯了临床的工作节奏,以最快的速度适应了临床的生活。

  我的感受

  我谈一点我内心最深的感受,其实很多朋友或者同学会问我:“现今有很多人从医生的岗位走出来去从事别的职业,而你却反其道而行之,放弃学校中已经拥有的一切,重新做起了医生,你的动机和目的是什么?”我只能回答医学是我的“真爱”,我的理想就是做一个临床一线的医生,医生是我值得一生追求的事业。

  其实仔细想来,为“真爱”会放弃很多,付出很多是人之常情,无论这个“真爱”是人生的另一半还是值得一辈子奋斗的事业。我想我是幸运的,因为我在人生和 事业上都找到了“真爱”,在这个世界上的很多人往往只得其一。国外有一句话叫“Life is compromise”——即“人生就是妥协”,但是对我而言在面对人生方向这个问题上,我选择了“毅然改变”,至于像“你已经是一名博士毕业生,并且已 经年过而立,三年的轮转是否显得冗长”这样的问题上我可以“坦然妥协”,对于一份值得一辈子为之努力奋斗的职业,三年何其短暂。轮转的生活是艰辛的,有时 甚至让人感到些许辛酸和漂泊,坎坷固然会有,但我从不后悔自己的选择,因为我确信时间会证明一切,留给我的将会是宝贵的经验、扎实的本领和坚定的信念。(转化医学网360zhyx.com)

评论:
评 论
共有 0 条评论

    还没有人评论,赶快抢个沙发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