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活动

专家访谈

《转》访欧易生物总经理张志明:持续逆势快速增长!破解科研服务"不可能三角"的硬核逻辑
《转》访菲鹏数辉马步勇教授|AI与分子模拟引领生物医药创新,“构象选择机制”开辟药物动态设计新纪元
《转》访无锡市第九人民医院科教科主任赵刚
《转》访Olink亚太副总裁Andrea Ballagi博士:新一代蛋白组学如何加速精准医疗新进程
【我的2022】瑞普基因首席技术官王涛:发挥BT+AI双引擎特色优势,推进AI技术在精准医疗领域的临床落地
【我的2022】佰诺全景创始人焦磊:降低使用成本和难度,推动全景病理技术在中国的临床转化落地
【我的2022】墨卓生物创始人兼COO刘寒:日日精进,久久为功,把一个好的单细胞中国解决方案带给客户
【我的2022】迈杰医学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张亚飞:数智化赋能商业模式转型,为客户提供更优质的伴随诊断整体解决方案
【我的2022】深圳绘云生物总经理林景超:专注慢病早筛类临床质谱检测产品,从临床痛点出发,为临床医学检验解决更多难题
【我的2022】艾吉泰康联合创始人屈武斌:对技术精雕细琢,以客户应用场景为核心,用特色服务提供基因捕获整体解决方案
【我的2022】恩泽康泰联合创始人李志:开放与合作,深耕外泌体技术开发与临床转化,为创新药研发提供坚实的肩膀!
【我的2022】迈迪安生命科学部门市场总监Liyan Pang:持续拓展颠覆性分子诊断原料,为体外诊断行业提供创新型解决方案

找到约3567条结果 (用时0.1656秒)

【Gut】液体活检再进一步!浙江大学梁廷波团队建立检测肝细胞癌和胰腺导管腺癌的即用型检测模型

2022-09-23

9月20日,浙江大学梁廷波团队在Gut 杂志发表了一篇题为“Mass cytometry-based peripheral blood analysis as a novel tool for early detection of solid tumours: a multicentre study”的研究论文。该研究证明了外周免疫细胞亚群的改变可以帮助肿瘤检测,并为肝细胞癌和胰导管腺癌提供...

专家齐聚 精彩纷呈| 第五届单细胞与空间组学技术研讨会完美收官

2022-09-23

“时维九月,序属三秋”。9月21日,由北京博奥晶典生物技术有限公司主办,上海仁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10x Genomics、墨卓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协办的“第五届单细胞与空间组学技术研讨会”在广州中心皇冠假日酒店成功举办。 参会嘉宾合影 “千里逢迎,高朋满座”。本次大会精彩纷呈,现场群英荟萃、座无虚席,参会嘉宾热情洋溢,讨论气氛高涨,共有来自全国33家...

【Cell子刊】重磅!造血干细胞实现人工制造!或可解决其供体短缺问题

2022-09-22

2022年9月13日,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和墨尔本大学的研究团队在《Cell Reports》上发表了研究成果。研究表明在实验室中使用微流体设备模拟胚胎心脏跳动,可诱导人类造血干细胞前体的发育,这些前体可进一步发育成造血干细胞。 https://www.cell.com/cell-reports/fulltext/S2211-1247(22)01167-6#%20...

【PNAS】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张宏冰团队等合作揭示肝癌细胞代谢异常的作用和机制

2022-09-21

肝肿瘤中最常改变的原癌基因CTNNB1 编码连环蛋白β1。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张宏冰教授团队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研究员郑亮团队合作揭示了肿瘤细胞代谢异常的作用和机制,为肝癌的精准治疗带来新希望。该研究发布于《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https://www.p...

我国学者发现基因突变引起肝癌细胞代谢异常并提出靶向治疗方向

2022-09-21

日前,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教授张宏冰团队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研究员郑亮团队合作揭示了肿瘤细胞代谢异常的作用和机制,为肝癌的精准治疗带来新希望。这一研究成果发表在国际知名学术期刊《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上。 肝脏是机体主要的代谢器官,原癌基因或抑癌基因的致癌突变会改变代谢,以满足不受抑制的细胞增殖和肿瘤生长对营养和生长的更高需求。连环蛋白β1编码基因(CT...

【Cell Research】西湖大学宋春青/申恩志开发新技术:实现活细胞中非重复 DNA 的高灵敏度成像

2022-09-16

2022年9月14日,西湖大学宋春青及申恩志共同通讯在《Cell Research》上发表了一项新研究,该研究表明CRISPR FISHer能够通过相位分离介导的信号放大,对活细胞中的非重复性DNA进行高灵敏度成像。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422-022-00712-z 基因组成像  01  ...

【Cell子刊】浙江大学团队揭示了钾离子在肿瘤微环境中调控巨噬细胞免疫代谢的机制

2022-09-14

2022年9月13日,浙江大学王迪及丁克峰教授共同通讯在《Cell Metabolism》上在线发表了研究论文,研究揭示了肿瘤内高K+抑制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AM)的抗肿瘤能力。研究人员将向内整流的高K+通道Kir2.1确定为高K+ TME中TAM功能极化的中枢调节剂,其有条件的耗尽会让TAM重新极化为抗肿瘤状态,以此依次增强局部抗肿瘤免疫力。 https://ww...

最新日程出炉丨科研领域前沿热点,第五届单细胞与空间组学技术盛会火热报名中!

2022-09-13

由北京博奥晶典生物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博奥晶典”)主办的“第五届单细胞与空间组学技术研讨会”将于2022年9月21日在广州召开。本次会议邀请单细胞领域重磅嘉宾,设立多个应用领域专题报告,共同探讨单细胞与空间组学技术最新研究进展。最新日程已出炉,优惠报名即将截止,报名从速! < 会议简介 > CAPITALBIOTECH 由北京博奥...

【Small Methods】第一次!华中科技大学郭安源教授团队鉴定单个细胞外囊泡中的RNA特征

2022-09-13

近年来,虽已有多项研究证实RNA是EVs参与调控多种生理和病理过程的关键功能分子,在生物标志物方面也有着巨大的临床应用潜力。但已知的EVs相关RNA研究,全部都是将大量EVs作为一个整体进行分析。因而目前缺乏在单EV水平分析单个EV所携带RNA的高通量分析方法,同时对单个EV中RNA的种类、数量和异质性等尚不清楚。 9月6日,发表在《Small Methods》杂志上的题为“Tr...

【STTT】贾立军及李剑教授发现靶向衰老细胞治疗癌症的新策略

2022-09-13

2022年9月9日,上海中医药大学贾立军和华东理工大学李剑共同通讯在《Signal Transduction and Targeted Therapy》上发表了研究论文,该研究设计并合成了多靶向抑制剂LIN的乙酰化β-半乳糖苷前药 Gal-LIN,并评估其与小分子抑制剂MLN组合的抗癌功效。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39...

最新日程出炉丨科研领域前沿热点,第五届单细胞与空间组学技术盛会火热报名中!

2022-09-13

由北京博奥晶典生物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博奥晶典”)主办的“第五届单细胞与空间组学技术研讨会”将于2022年9月21日在广州召开。本次会议邀请单细胞领域重磅嘉宾,设立多个应用领域专题报告,共同探讨单细胞与空间组学技术最新研究进展。最新日程已出炉,优惠报名即将截止,报名从速! < 会议简介 > ...

【Nature子刊】转录共激活因子TAZ:改善细胞衰老引起的功能下降

2022-09-05

研究人员在连接PU.1和Hippo途径共激活剂TAZ的oHSCs中发现了一条途径。了解其在HSCs衰老中的失调可能有助于开发干预治疗策略,从而改善老年人群的免疫功能。该研究发布于《Nature Communications》。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467-022-32970-1 造血干细胞功能逐渐丧失 ...

复旦大学邹欣/郝洁团队和上海交通大学胡晓勇团队基于单细胞算法scCODE构建精准肾透明细胞癌免疫治疗预测模型(AUC=93%)

2022-09-02

2022年8月25日,复旦大学邹欣/郝洁团队和上海交通大学胡晓勇团队在Frontiers in immunology (IF=8.8) 在线发表了题为:“An immunotherapy response prediction model derived from proliferative CD4+ T cells and antigen-presenting monocytes in c...

【Nature子刊】清华携手中山:单细胞转录组和翻译组双组学揭示了人类卵母细胞成熟的潜在机制

2022-08-31

8月31日,由清华大学和中山大学科学家联手合作进行的研究论文“Single-cell transcriptome and translatome dual-omics reveals potential mechanisms of human oocyte maturation”发表在国际期刊《Nature Communications》上,通过单细胞多组学研究和干细胞体外分化试验为研究人类...

【Nature】T细胞中的RASA2消融可提高抗原敏感性和长期功能

2022-08-29

研究强调了RASA2作为增强T细胞疗法中用于癌症治疗的持久性和效应功能的有希望的靶点。该研究发布于《Nature》。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86-022-05126-w T细胞疗法的局限  01  T细胞受体(TCR)-转基因T细胞(TCR T细胞)在实体瘤的早期临床研究中显示出较...

【Nature子刊】自然机制导致T细胞活化敏感性增加50倍

2022-08-26

研究人员确定了T细胞可以对较低剂量的抗原作出反应的新机制。该研究发布于《Nature Communications》。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467-022-32692-4#Sec9 “加速”T细胞  01  虽然免疫疗法在治疗某些癌症和自身免疫性疾病方面迈出了一大步,但这种类型的治...

【Nature子刊】清华大学团队:单细胞RNA测序用于胃癌研究的突破进展

2022-08-24

胃癌(GC)包括许多分子亚型,是全球第五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估计2018年有783,000人因为胃癌死亡。虽然GC在早期原发阶段是可治疗的,但大多数患者在晚期或转移阶段被发现,预后相对较差。免疫疗法,特别是靶向PD-1和CTLA4的抗体,已经引起了各种癌症类型(如黑色素瘤)治疗的范式转变,但GC的反应率相对较低。最近,清华大学研究团队发布于《Nature Communications》的文章...

欧易生物邀请您参加首届西南单细胞组学技术应用论坛

2022-08-24

大会背景 细胞作为生命最为基本的一个单元概念,是生命活动的基石。单细胞技术可通过极高的分辨率,精准识别每个细胞和细胞群所具有的特征,在单个细胞层面进行研究和分析。2011年,Nature Methods将单细胞测序列为年度值得期待的技术之一;2013年,Science将单细胞测序列为年度最值得关注的六大领域榜首;2017年,与“人类基因组计划”相媲美的“人类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