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转化医学是什么?
推荐活动



专家访谈
找到约1674条结果 (用时0.1656秒)
苏格兰独立投票撼动科学界
苏格兰,克隆羊多莉在这里诞生,希格斯玻色子在这里被预测,不过很快,苏格兰可能就不再属于英国了,而这可能会对科学界产生巨大的影响。对于即将在9月18日举行的苏格兰独立公投,我们还不知道结果到底会怎样,但是苏格兰和英国其他地方的科学家已经就苏格兰独立后,其科研发展究竟会更繁荣还是出现倒退,或者说人们是否应该投票支持独立分裂成了两个阵营——反对苏格兰独立的Ac...
华大医学亮相中华医学会第十九次全国儿科学术会议
中华医学会第十九次全国儿科学术会议于2014年9月12日-15日在重庆悦来国际会议中心举行。华大医学秉承着“基因科技造福人类”的使命,首度在儿科学术会议亮相。此次参会,华大医学受到儿科专家与学者的广泛关注和一致好评,对华大医学检测项目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全国儿科学术会议共有来自全球3700多位儿科聚集专家与学者在此次盛会上进行学...
首届中国出生缺陷干预救助基金会科学技术奖颁发
9月12日,中国出生缺陷干预救助基金会颁发“2014年首届中国出生缺陷干预救助基金会科学技术奖”。其中,终生成就奖1人、杰出贡献奖3人、青年学者奖5人,6个组织获特殊贡献奖。博奥生物集团有限公司暨生物芯片北京国家工程研究中心获得“特殊贡献奖”,它的获奖也表明基因科技对预防和诊断出生缺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中国出生缺陷干预救助基金会,是我国出生缺陷防治领域唯一的全国...
他们以什么赢得求是科学大奖?
2014年9月13日,香港求是科技基金会主办、复旦大学承办的“2014求是奖颁奖典礼”在复旦大学美国研究中心谢希德演讲厅举行。本届颁奖典礼颁发出一位“求是杰出科学家奖”和十位“求是杰出青年学者奖”。求是基金会主席查懋声以及顾问杨振宁、何大一、孙家栋、施一公、韩启德参加了颁奖典礼,并为获奖人颁奖。复旦大学党委书记朱之文在颁奖典礼上致辞。 &...
2014年度求是科学奖颁奖现场精彩回放
从1994到2014,从“求是”之名到科技之魂,从东方明珠之湾到华夏科研众地,求是科技基金会与求是奖颁奖典礼已走过了二十年风雨科研路,也在发掘并输送青年科技人才的同时,见证着从“科研大国”到“科研强国”的转变历程。而如今,9月13日晚,这一以“求是”为尊的颁奖典礼来到了复旦,以另一种方式延续着旦复旦兮间的渊源,延续着科学的严谨与...
Stem Cells:科学家首次将人类皮肤细胞成功转化为白细胞
近日,发表在国际杂志Stem Cells上的一篇研究论文中,来自索尔克研究所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首次将人类的皮肤细胞成功转化为机体可移植的白细胞,众所周知白细胞是机体免疫系统的“战士”,其可以保护机体抵御感染和外来入侵者。 研究者Juan Carlos Izpisua Belmont表示,这项研究或为开发新型疗法为机体引入新型白细...
科学家发现长臂猿体内的某些基因有利于治疗癌症
据西班牙《世界报》9月10日报道,是什么让我们成为人类?这正是托马斯.马奎斯·博内特提出的问题,他带领一西班牙科学小组对长臂猿的基因组进行测序,并在本周三将研究结果发表在《自然》杂志上。几十年前人类就试图对这个问题进行回答,为此科学家们几乎分析了所有类型的灵长类动物的DNA,研究的最多的是与人类“亲缘关系”最近的无尾猴。 然而,...
毕业不能马上当医生 本科学历须培训三年
今年计划对5万名医学毕业生统一规范培训再就业 广东40家公立医院被推荐为首批培训基地 又是一年毕业季,医学专业的毕业生们除了工作,有了新的发愁事儿。 “毕业后不能马上当医生了。”新学期伊始,广州中医药大学大四生杨笑,参加了一场关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政策宣讲会,宣讲会透露,从2015年开始,...
克雷格•文特尔:没有商业价值的科学有何用
1998年,克雷格•文特尔创建的营利性公司塞雷拉基因组公司(Celera)向人类基因组计划(由美国科学家于1985年率先提出,于1990年正式启动,旨在把人体内约4万个基因的密码全部解开,同时绘制出人类基因谱图——译者注)发出挑战,与政府打了个平手,在当时引起轰动,而后却被公司解雇。如今,这位生物学家运营着一家非营利组织文特尔研究所和两家生物科技公司。文特尔的一生充满传奇,手下...
澳科学家发现与人类智力相关“聪明”基因
据澳大利亚新快网9月9日报道,与人类智力相关的“聪明”基因首次被辨认。但科学家表示,他们的研究仅仅触及皮毛,还有成千上万与IQ相关的潜在基因有待发现。 科学家对全球12.6万人进行研究,参与者来自澳大利亚、欧洲和美国。科学家分析了他们的DNA,并对比了他们的教育水平。最终,科学家确定了3个遗传变异基因与智力相关。 包括澳大利亚研究人员在内的科学团...
饶毅:给你在别处的科学观
在北大之外,粉饶毅、粉“赛先生”的学生很多,中国科学院大学本科生王博思就是一个。 那是8月的一天,当时还在欢度高三暑假的她,是一名准大学生。在朋友圈里,她转发了一篇“赛先生”的文章,并从文内特意摘下这样一句话:“真正的奖赏是一辈子享受科学。”她喜欢这句话。 文章开头写道:大多数进入研究院做...
易科学线下沙龙:基因信息解读
活动介绍: 本次活动是2014年3月份易科学参与主办“基因测序技术”主题沙龙活动的后续活动,聚焦在“基因信息解读”,邀请来自科学界,企业界,临床医生和投资界的朋友华山论剑,共谋基因产业的发展。 活动时间:2014年9月14日(周日)下午1点半—6点 活动地点:北...
德科学家人工创造最小化细胞模型
北京时间9月5日消息科学日报报道,近日德国慕尼黑工业大学(TUM)的生物物理学家安德里亚斯·鲍施(Andreas Bausc)和他的研究小组利用少数原料成功的创造了一个最小化的细胞模型,后者可以改变自身形状并自我移动。他们的这项研究被发表在期刊《科学》上,也被列为这一期的封面故事。 细胞是非常复杂的物体,它具有成熟的新陈代谢系统。它们的进化祖先原细胞仅仅是...
科学家公布咖啡基因草图 咖啡遗传秘密被“破译”
法国、中国等多个国家的研究人员4日在美国《科学》杂志上公布了咖啡的第一份基因组草图。这一成果揭示了咖啡因在咖啡中的演化历史,也有助于培育风味更佳、可抵抗气候变化与害虫的咖啡新品种。 法国发展研究所等机构的研究人员报告说,他们对两种最重要的商业咖啡——中果咖啡和阿拉比卡咖啡进行了基因组测序。中果咖啡入口有酸味和涩味,而阿...
中外科学家携手破译油菜多倍体基因组
日前,由国际油菜测序联盟牵头首次完成了甘蓝型油菜的基因组测序工作,这是国际上首次对传统的多倍体作物复杂的基因组进行的完整测序和组装,并完成了其与亲本种的系统比较和进化分析。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是此项工作的主要参与力量。该突破性研究成果于8月22日发表在国际顶级期刊《科学(Science)》上。 甘蓝型油菜是我国的主要油料作物,研究发现,甘蓝型...
中科紫鑫聘请于军、任鲁风等四位专家担任科学顾问
近日,中科紫鑫因企业发展需要,聘请中国科学院于军、任鲁风、俞育德、周晓光四位研究员担任科学顾问,并签署了相关协议。其中于军为首席科学顾问,并以此为班底搭建中科紫鑫专家顾问委员会。 在担任中科紫鑫科学顾问期间,四位专家主要负责在技术研究、产品研制和开发、技术革新和改进、技术培训、技术支持等方面,给予技术指导和咨询工作。 四位专家均为中国自主研发新一代测序仪的核心创...
对这个看脸的世界绝望了?连小朋友都在“以貌取人”!
一项新的研究发现,和成年人一样,儿童从3岁起就已经倾向于通过一个人的相貌来判断对方的性格特征,比如诚信度和个人能力了,并且在判断上表现出了惊人的一致性。 该研究的领导者、哈佛大学心理学科学家艾米丽·考格斯蒂尔(Emily Cogsdill)认为,这种根据他人的外貌特征来判断对方性格的倾向从童年时期就开始了,而且这种判断...
施一公:未来10年生命科学会大热
中新网4月3日电 据法国欧洲时报网报道,北京时间3月31日晚11点,瑞典当地时间下午5点,在斯德哥尔摩音乐厅举行的瑞典皇家科学院年会的颁奖典礼上,清华大学施一公教授荣获2014年爱明诺夫奖。瑞典国王卡尔十六世·古斯塔夫为施一公颁奖,奖励他过去15年运用X-射线晶体学在细胞凋亡研究领域做出的杰出贡献。上海观察者网报道,施一公教授成为爱明诺夫奖自1979...
科学家完成迄今最大基因组测序
生长在美国佐治亚州奥古斯塔国家高尔夫俱乐部第17号洞附近的火炬松(Pinus taeda)曾挡住了美国前总统德怀特·戴维·艾森豪威尔的很多杆球。1956年,他曾试图砍掉这棵树。如今,火炬松正在书写一段与众不同的历史:火炬松的基因组有221.8亿个碱基对——约为人类基因组的7倍多,是目前已完成测序的最大基因组。 火炬松原产于美国东南部,是美国南方...